日本人的两重性
朋友们都知道,我算是个对日本文化有好感的人。当然,在政治上是完全的民族主义者,在战前,大概可以算得上知日派,但并非亲日派。
几十年来谈论日本最著名的著作,大概就是《菊与刀》了。该书成书已久,对如今的日本人来说,基本上到处都是过时的地方,然而,日本人人性上与生俱来的自我矛盾却是时间洗刷不去的,这样的矛盾存在于每个人自身,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所以在表象上来看,日本人的思维结果,往往是经过内省,逻辑处理,感性升华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惟其如此,这结果往往有一种人性化的美好。但与此同时,阳光的背面就会有同等的计较、阴暗、偏执存在,一旦显露出来,份外的阴险恐怖。如同日本特有的鬼面,不同于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鬼所呈现凶恶面目,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阴森。
所以与日本人打交道,在享受对方细致化,感性化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全心全意的相信他们,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在中国历史上,最可悲的例子就属汪兆民。话说汪在逃离重庆之前,日本在中国逐渐陷入了泥沼。一时之间,和华派在日本政治上呈上升趋势,其代表之一就是当时的首相近卫文磨。当时日本人提出,中日停战,日本人交还所占领的土地,退回战前战线(长城以北),放弃日本在中国的租界,最后一条是在两年内撤军。以此为条件,日本人得以脱身,中国人虽然吞下战争的苦果,但至少不战而收复几乎一半的国土,看上去对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汪留书于蒋,大意说国事如此,君为易,我为难。骂名我去背,我去组织个二政府收回国土再说,日本人陷下去对他们也没好处,我看这次是真的。然后趁蒋不在,溜去昆明。云南龙云接待他说,如果是按上述条款,你就在我这里搞二政府好了,我接收你。得此承诺,汪去了河内,进一步接洽日本人。汪的出走,把个人的退路完全堵上了。他不同于蒋,蒋是实力派,下野了,手里还有枪杆子。而汪没有军事经济实力,靠的是自己在政界几十年来的清廉爱国名声。一旦他放弃了名声,其实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汪到河内,日本人按照事先讲好的,也发表声明,愿意与汪和谈,条件如上,唯一改变的是,撤军之说不再提起了。这其实是所有合约中最根本的东西,无此一条,和平从何谈起,完全就是美国人统治下的伊拉克了,这就没法谈了。于是龙云变卦了,国民震怒了,汪搁浅在了沙滩上。他还待再去追述,不过几天,近卫文磨政府下台了,这次连和谈的对象都找不到了。当其时,汪最好的办法就是撒手出走,通电下野,不料又被刺杀。虽然汪侥幸逃得性命,秘书曾仲鸣却被杀了。曾年少失父,三姐曾醒是陈壁君密友,当年跟随去北京刺杀载沣的。曾几十年来跟着汪长大,近如亲子,他的死给了汪很大的刺激。也许是受此刺激,也许是不甘寂寞,又也许是一步错步步错的骑虎难下,汪竟然继续相信日本人,继续卖身救国去了。
汪政府入南京时,总统府内桃花盛开,天高云淡,正是一年好时节,加料的青天白日旗升起,音乐一片喜庆,只有场馆内千人一片静默,偶有抽泣,如同灵堂。汪泪流满面,一边的日本人也感同身受,拉着他的手一起流泪。那个感性的朋友名叫影佐祯昭,侵华战争中处处游荡的魔影。
几十年来谈论日本最著名的著作,大概就是《菊与刀》了。该书成书已久,对如今的日本人来说,基本上到处都是过时的地方,然而,日本人人性上与生俱来的自我矛盾却是时间洗刷不去的,这样的矛盾存在于每个人自身,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所以在表象上来看,日本人的思维结果,往往是经过内省,逻辑处理,感性升华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惟其如此,这结果往往有一种人性化的美好。但与此同时,阳光的背面就会有同等的计较、阴暗、偏执存在,一旦显露出来,份外的阴险恐怖。如同日本特有的鬼面,不同于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鬼所呈现凶恶面目,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阴森。
所以与日本人打交道,在享受对方细致化,感性化的人格魅力的同时,全心全意的相信他们,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在中国历史上,最可悲的例子就属汪兆民。话说汪在逃离重庆之前,日本在中国逐渐陷入了泥沼。一时之间,和华派在日本政治上呈上升趋势,其代表之一就是当时的首相近卫文磨。当时日本人提出,中日停战,日本人交还所占领的土地,退回战前战线(长城以北),放弃日本在中国的租界,最后一条是在两年内撤军。以此为条件,日本人得以脱身,中国人虽然吞下战争的苦果,但至少不战而收复几乎一半的国土,看上去对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汪留书于蒋,大意说国事如此,君为易,我为难。骂名我去背,我去组织个二政府收回国土再说,日本人陷下去对他们也没好处,我看这次是真的。然后趁蒋不在,溜去昆明。云南龙云接待他说,如果是按上述条款,你就在我这里搞二政府好了,我接收你。得此承诺,汪去了河内,进一步接洽日本人。汪的出走,把个人的退路完全堵上了。他不同于蒋,蒋是实力派,下野了,手里还有枪杆子。而汪没有军事经济实力,靠的是自己在政界几十年来的清廉爱国名声。一旦他放弃了名声,其实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汪到河内,日本人按照事先讲好的,也发表声明,愿意与汪和谈,条件如上,唯一改变的是,撤军之说不再提起了。这其实是所有合约中最根本的东西,无此一条,和平从何谈起,完全就是美国人统治下的伊拉克了,这就没法谈了。于是龙云变卦了,国民震怒了,汪搁浅在了沙滩上。他还待再去追述,不过几天,近卫文磨政府下台了,这次连和谈的对象都找不到了。当其时,汪最好的办法就是撒手出走,通电下野,不料又被刺杀。虽然汪侥幸逃得性命,秘书曾仲鸣却被杀了。曾年少失父,三姐曾醒是陈壁君密友,当年跟随去北京刺杀载沣的。曾几十年来跟着汪长大,近如亲子,他的死给了汪很大的刺激。也许是受此刺激,也许是不甘寂寞,又也许是一步错步步错的骑虎难下,汪竟然继续相信日本人,继续卖身救国去了。
汪政府入南京时,总统府内桃花盛开,天高云淡,正是一年好时节,加料的青天白日旗升起,音乐一片喜庆,只有场馆内千人一片静默,偶有抽泣,如同灵堂。汪泪流满面,一边的日本人也感同身受,拉着他的手一起流泪。那个感性的朋友名叫影佐祯昭,侵华战争中处处游荡的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