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是温暖
![]() |
又是一个周末,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风依旧是干冽的,却也很温和。屋外的光线很强烈,暖暖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眼睛刺痛。
不久前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咖啡店,每次路过,看到那家小店都会跟身边的好友说,下次我们一定来坐坐。却一直被各种繁琐的原因拖到了现在。有一些地方就是这样,它离得越近,就越是被遗忘。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反正我去或者不去,它就在那里。这种说法现已带上了一种戏谑的语气,我却感觉那是一种自嘲式的无奈。
天南地北地幻想未来的时候,我总希望有一间自己的咖啡屋。地方不大,有着暖暖的灯光,和木质的桌椅,摆着一个书架,书可能已经很陈旧了,但泛黄的纸上尽写满时光的痕迹。我会磨很好喝的咖啡,会做各式的点心,并给它们取好听的名字。
想到美处,总会感叹,若生活安逸如此,欲与何求?
校门外那一家是咖啡店,不是咖啡屋。店之于屋,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个做生计,一个做心情。不分孰好孰坏。如果说两者分别代表理性和感性的话,其实生活中需要的理性更多。
校门外那一家,可以说是感性的咖啡店了。有小灯,有暖光,有木桌椅,还有沙发。我拍了田园少女式的照片,还笑称自己上辈子是咖啡店的老板娘,听着瑶瑶细数过往,分享她细密的小心事,觉得这样真美好。
我爱上豆瓣。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一篇小文章,然后发现了一群有着烂漫情怀的80后女子。她们感受生活,寻找感动。一个叫猪小浅的姑娘写道,全家的广告词说“全家就是你家”,我很爱。这座城市永远不缺霓虹灯的光亮,而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永远在你心底有暖意。
这个聪明的女子,简直把感觉写到我心底去了。
她和一个叫唐一朵的姑娘,像是一双姐妹花,文章不看出处,我还以为是出自一人之手。同样的纤纤如诗,同样的清新如画。忘了她们中的谁说,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哪天我们住楼上楼下,一起写上海的春花秋月。
如此漂亮的文字,叫我如何不喜欢。
看着她们的点点滴滴,从网络到现实,透着这个虚拟的世界,我又感到一种久违的感觉,来自友情。可不是么,有的人不吵闹不喧哗,若不经意间触到她的温度,心也会被融化。
我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不要生在90后,而是80后,或是更早。
这种心思听起来或许奇怪,却真真切切。我总觉得我错过很多东西,我想在一个我已懂事的年纪去看一个国家的沉浮,香港的回归,还有唱那首“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或许那种感觉就不像如今这般,说痛不痛,说痒不痒。
我想看到beyond还在唱,哥哥还在演,梅艳芳风华正茂,邓丽君芳华绝代……
那么关于那些数不清的评论和怀念,我就不只是听到而已了。
写着写着又伤感了,是我太贪心。
其实,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周末的下午,还可以到公园走走,看看桂花开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