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这篇文章是我半年多之前写的。现在,我觉得它不大对:
http://www.douban.com/note/192510343/
昨天晚上,我又思考了一下。写了一些笔记:
什么是个人主义,当设立一种全人类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遵守的法则时,这是一种个人主义,因为个体应该做的事与集体无关。基督教和康德伦理学接近此类;当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取决于他的年龄、性别、阶级、职位、身份的时候,这是一种集体主义,因为个体应该做的事取决于集体。儒家和共产主义接近此类。
我做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就是中国人用“关系”来掩盖“罪恶”。当一个人的自私,变相成一个个人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可以很大,但仍然是“小圈子”)里的利他主义时,中国人仿佛就觉得它变得很高尚似的。作为一个父、母、子、女、朋友、同僚、国民……的“正确”恰好是作为一个“人”的“错误”。《圣经》里似乎经常批评这种错误,但我不确定这种批评是否取得了成功。
我不确定这种现象与儒家哲学的关系。在我看来,一个人应该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父、母、子、女、朋友、同僚、国民……才对。他的作为人的义务是第一位的。中国人的重小圈子而缺乏公德心与(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乏公共意识),恰恰是本末倒置的结果。
2012年9月10日
http://www.douban.com/note/192510343/
昨天晚上,我又思考了一下。写了一些笔记:
什么是个人主义,当设立一种全人类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遵守的法则时,这是一种个人主义,因为个体应该做的事与集体无关。基督教和康德伦理学接近此类;当一个人应该做的事,取决于他的年龄、性别、阶级、职位、身份的时候,这是一种集体主义,因为个体应该做的事取决于集体。儒家和共产主义接近此类。
我做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就是中国人用“关系”来掩盖“罪恶”。当一个人的自私,变相成一个个人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可以很大,但仍然是“小圈子”)里的利他主义时,中国人仿佛就觉得它变得很高尚似的。作为一个父、母、子、女、朋友、同僚、国民……的“正确”恰好是作为一个“人”的“错误”。《圣经》里似乎经常批评这种错误,但我不确定这种批评是否取得了成功。
我不确定这种现象与儒家哲学的关系。在我看来,一个人应该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父、母、子、女、朋友、同僚、国民……才对。他的作为人的义务是第一位的。中国人的重小圈子而缺乏公德心与(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乏公共意识),恰恰是本末倒置的结果。
201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