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三部曲(完结篇)——三个人的球场
今天下班前,我正在忙于发一个传真,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来电,我没有理睬,以为是什么房产销售电话,它连续响了两次,等我发好传真,这个陌生号码又打了过来,我接起来,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小驴。
“琦琦。”他说,顿了顿。
我也顿了顿,只回答了一声,“啊。”
“南瓜死了。”接着他说。
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那边隔了好久才说,“医生说是腹壁肿瘤,做了二次手术,还是没用,我没有照顾好它。”
“噢。”我只是这样回应了一声,脑中什么都反应不过来。
“只是想跟你说一声,毕竟是我们以前一起养的猫。” 那边无奈的笑了起来。
在办公室同事相互告别的声音里,我慢慢回忆起了南瓜的样子,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年夏天的金山,我们带着南瓜,冒险看的那场球。此刻,我因为想到了那天空气中的气味、温度、喝在口中略略苦涩的啤酒味,还有居然和我们都喜爱的著名人物的奇遇,眼泪竟然一下子流了出来。
“你还好吧?”那边问。
“嗯。”我克制着,不让对方知道我在哭。
“那我挂了?”
“嗯。”我回答。
“有什么事再联系吧。”
“好的。”我挂了电话。
我坐回椅子,瞥见办公室外八月中旬的天空,这几天,天空都特别好看,云朵又厚又白,天又蓝极了,而那年的八月底,两场台风过后,我们居然突然想到,要去看一场完全没有人气的足球赛。
那个八月底的周日中午,我们叫了外卖,把自己闷在屋里煲空调,而南瓜却老是呆在天井里不肯进屋,它趴着身子偷窥着外面,一有大的声响,就逃回来几步,接着又悄悄的凑上去看个没完。
等外卖的时候,体育频道正在播一个屌丝男主持的体育快评,他用尖声尖气的上海话手舞足蹈地说着今天下午的上海德比大赛,3万张票已经全部卖出,镜头闪过排队买票的长龙,两队用天价请来的大牌球星也都会首发登场,今天必将是一个球迷的节日!当然,他话锋一转,表情没有之前如此丰富,同一时间,他说,另一支上海球队申远队也将赢来自己对阵重庆的一场比赛。
镜头一闪而过,是几个穿着红色球衣的人在球场上训练的场景。
而重点却在球场的后头,镜头晃过的一瞬,我以为看错了,我问小驴:“这个球场在哪里?”
“在金山啊。”小驴正在叫南瓜,“好像是个工人体育馆吧。”他说。
“那里有海?”
“金山是有海啊。”小驴看看我,“你想去看球?”
“一般吧。”我说,想到第二天的面试,我不说,可还是有一点焦虑,我和小驴已经从学校毕业2个月了,小驴还没毕业就已经确定留在了一家还算中等的公司里,而我却已经在我们合租的房子里晃了多么久。
“那就去看吧。”小驴说,接着他便上网开始查地点和时间,他啪啪啪地敲击着键盘,大声地读起来:“因路途遥远,本场球票卖出不到一成,哈哈。”
此时南瓜走了过来,用身体蹭着小驴的腿,小驴空出手摸摸南瓜的头,“比赛15:45分开始,我们去吧。”他说。
这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送外卖的人来了,等小驴拿了外卖盒进屋,问我:“南瓜呢?”
“又躲起来了。”我说。
“我们把南瓜带着玩吧,郊区的体育馆肯定管得不严。”
“南瓜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
于是我们赶紧吃完外卖,用猫零食把南瓜引诱进了手提猫笼,在找那辆开往金山的公交车时,猫笼里的南瓜从未停止过惨叫,等放上了公交车,它却安静了下来,我们从猫笼的缝隙里看它,它用无辜的眼睛看着我们,没过一会儿,南瓜便睡着了。熬过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没有空调的车程后,我们完全不想贴地太近走路,于是小驴拎着猫笼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而南瓜又开始新一轮的惨叫了。
这里的马路不宽,两边全是整齐划一的老式公房,公房看上去也已经建了十年多的样子,在不出公交车终点站50米的地方,有一个新建的商业小区,有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味千拉面,80度C等等,而商业区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个婴儿车,十个月大的孩子正被妈妈们半抱半推着学习走路,老人牵着狗,还有高音喇叭不间断的报着某个化妆品小店的促销信息,一切都显得和上海中心的老小区没有区别,至少看上去是,这让我们都很惊讶。
“这里有海吗。”我问。
“肯定有啊!”小驴说。
在第一个路口,我们看到了一个示意向右拐的蓝色三角路标,上面画着一个白色的右拐箭头,还画着三条白色的波浪线,以及一个立在波浪线左边的圆形建筑。
而我这时顾不得看路标了,我戳着小驴的手臂,让他看,我们沿着路标示意我们的地方走,这是一条很窄很长的斜坡路,两边尽是本地人自盖的三楼瓷砖房,在路的尽头,两幢房子的中间,有一块土黄色的平面。
“这就是海?”我问。
“是啊,这就是上海的海。”小驴说。
等我们走近了,才发现这片土黄色的海边,其实还挺热闹,有一块专门划出的,供人游泳的海域,很多爸妈带着孩子并不下海,就在沙滩上跑来跑去玩,或者堆沙雕。而那个圆形建筑是一个露天的体育场,它紧邻着海,在一阵又一阵拍打上来的黄色浪头边,它就像八十年代,我记忆里,那些个简陋,像是用石头建出的,供我妈妈工作的工厂举办运动会的体育馆。体育场门房间的玻璃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印着三个字“售票处”,小驴上去问票价,要了最便宜的。
“快走。”小驴小声地喊我,“那个门房看我们猫笼了。”
等我们到了检票口,这里不同于市区,没有任何的电子安检设备,只有铁栏杆围出的两条通道,没有什么人,两条通道前只站了一个检票员,他正看着我们,正确的说,是看着我们的猫笼,我们大气也不敢出,缓缓挪着步子朝检票员靠近,而就在这时候,突然从另一条通道,冲进来4、50个小孩,一眼望去都是小男孩,还有个别剪着板刷头的小女孩,他们有人手上提着游泳圈,头发全都湿漉漉的。
“排好队,排好队!一个一个进!”
一个长得很像周冬雨的姑娘拍着手吆喝,可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听她的,继续吵吵嚷嚷。
“全都给我排好队!”接着她开始点名批评,混乱的状态才稍微好了一点。
等孩子们进到一半的时候,“周冬雨”和检票员说起了话来。
“今天人多么?”姑娘问。
“唉。”检票员身出一只手,“可怜啊,就这点。”检票员是个公鸭嗓。
“大家一起说‘谢谢叔叔’!”姑娘喊。
“谢谢叔叔。。。”孩子们不情愿地喊了几声,便全都跑进了体育场。
我们趁着这片混乱,快速检了票,小快步进了体育场。
这真是一个能勾起人小时候回忆的体育场,它没有顶棚,全露天,阳光能洒在体育场的任何地方,也没有椅子,就是一排一排的石头阶梯,完全可以坐在最好的位子上,可没必要,我们的座位靠后,但是正对着球场,我们把猫笼放下,把南瓜头朝前的一边对着球场,南瓜叫了几声便安静了下来。
“我看到下面有个小卖部,你要喝什么?”小驴说,等他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几罐青岛啤酒,“这里没有矿泉水,只有啤酒卖。”
“这里难道不怕球迷喝醉酒闹事?”我问。
“应该闹不起来吧。”
比赛还有十分钟开始,双方的运动员进场,做一些开赛前的热身。先前的那群小孩全都坐在球场的另一边,正好对着我们。有一个男孩正把塑料袋的泳裤拿出来,隔着第一排的栏杆,把水全都挤在了球场上,总之,一切全都乱哄哄的。
“申远队到底是什么队啊?”我一边倒鞋里的沙子,一边问小驴。
“嗯,就是一支没有一个体育场要的球队。”
“啊?”我再次表示疑问。
“他们本来是一只宁波的乙级队,去年因为联赛第一名就晋级了,但是他们的主场体育场因为违规停用了,没有一个体育场想要他们,最后还是因为他们的老板和上海足协有点情谊,上海足协就同意把金山的体育场给他们用,对外,上海足协叫他们‘新上海队’,可是上海球迷完全不认同他们,所以嘛。。。”小驴伸出一只手,“就这样了。”他说。
我们开了两罐啤酒,而此时,球赛开始,离我们不到5米远的台阶上,又走过来坐下了一个人,我们这边的看台,此时空空荡荡,就我们三个人。
还有一只猫。
我们把猫笼的门缓缓打开,南瓜正对着打开的门趴着,它已经停止惨叫很久了,又大又圆的眼睛里,看不出是惊恐还是高兴,它看着我们,并没有任何姿势上的变化,小驴就把猫笼的门开着,因为台阶是递减而下的,所以南瓜眼前,也没有任何的遮挡物。
在此后的一个小时三刻钟里,我们很高兴、并且自顾自地认为南瓜是和我们一起看了场球赛。
几年后,我才知道猫的视力只有0.1,它是靠嗅觉,还有猫的敏锐来获取周围世界的信息。而那天,如果不靠视力,周围的世界,有海风、有夏日最热的时间段过去后,慢慢显现出来的一股热气,它不再让人出汗,却包裹住你,靠着海风吹拂在人的身上、还有我们说话时,从嘴里吐出的啤酒味。
我承认我看不来球,只是看个热闹而已,而小驴已经投入进去了,不停地啧啧啧,不停地叫着“传中啊”、“带球啊”、“带过了啊”、“给11号啊”,“哎呀!”、“哎呀!”,我在间歇走神的时候,又喝了一口啤酒,把易拉罐放在脚边时,我突然瞥到了坐在我们5米外的那个男人,我看了听他好一会,可根本不用看那么久,我在一瞬间就认出了他是谁。
他是金宝教练,是一个让我,正确的是我们全家,能在十年前,每周都守在电视机旁,看完一场场国内甲级足球联赛的人。那一年,几乎上海各家各户都在看球,每个周末来到,大家几乎放弃所有的事,聚在电视机旁看上海队的比赛,那年伪球迷全都成了亢奋的真球迷。那年上海的球队只有一支,不像现在,已有三支了。那是上海队的黄金时期,那年的上海队,造就了往后好几年,都让人念念不忘的明星级球员,比如8号,全上海的人都亲切的叫他小泥鳅,因为他只有1米68,但他的身体能像条泥鳅一样在几个人的包围下带着球滑过去。而大刀是一个脸上有一道大疤的球员,我现在还记得他是23号,江湖传说他是道上混的,他是球队的后防,跳的比谁都高,能做一些很鬼的小动作,既不犯规又能让对方顺利摔倒,每次有他的近景镜头出现,我总会忍不住捂住眼睛,不去看他那道可怕的大疤,而男生们都喜欢他。而卷毛,就是女生们的最爱了,那种爱,甚至超过了曾经有一年来上海踢友谊赛的贝克汉姆,因为他就在上海,他有着自然卷的头发,长得像个混血儿,虽然不高,但是脚法很灵活,很擅长钻空档,找机会,每当卷毛踢进一个球,上海台的解说员总会开玩笑地说他“又捡到了一个皮夹子”,那一年,如果听说某某班的女生是卷毛的哪个远方亲戚的朋友,这个女生就能立即变成整个年级的明星,女生们都会想尽办法围在她的周围,尽力的讨好她,就想从她口中挖出一两句关于卷毛的八卦,而那一两句的八卦,可以在女生群里疵笑着讨论很久,最终被大家合力想象成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才肯罢休。而老黑皮是球队的队长,是个老实人,但是愿意出现在每一次裁判执法有争议的时候,拉走激动的队友,让比赛正常进行下去。而小秃驴,那简直就是明星中的明星了,他一点都不帅,可以说有点丑,人虽然高,但驼背,他是那年亚洲都能数得上来的后卫,他的反应极快,速度也是惊人,而且偶尔能上演帽子戏法,更重要的是,在一次二连胜后的采访中,小秃驴竟然称自己是队中唯一一个让金宝教练没有办法的人,那是一份全上海发行量很大的足球周报,一瞬间,小秃驴拥有了很多低龄未成年的男性粉丝。而那时球迷还不叫他小秃驴,他的这个绰号,缘起采访后的一场比赛,上海客场对北京,在下半场领先了1个球的情况下,小秃驴回防后抛球进场,金宝教练这时正站在他身边,所有人都清楚地听到了金宝教练叫他“小秃驴”,“小秃驴!”他喊,“小秃驴,你一定要盯紧那个23号!盯不紧回去叫你吃生活!”小秃驴是一句骂人的话,差不多等同于“小瘪三”,可能比小瘪三还要更重一点,接着,大家都看到了小秃驴一边往回跑,一边恭恭敬敬点头的样子,未成年男性粉丝的崇拜化为了烟云,小秃驴这个名字也就一下子传开了。
而金宝教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几乎每个人都相信,金宝教练执行的是一套魔鬼教练法,他对队员非常的苛刻,不听话就骂,甚至是打,还有人说,卷毛在那年联赛第11轮腿上的那道伤口,就是金宝教练跩的。而每场比赛直播时,就算不能去现场,我们也能听到电视转播里,金宝教练时不时的大喊声,他永远不坐在教练席上,他永远站在场边,戴着他那副特征明显的茶色金丝边墨镜,挥舞着手臂让队员积极跑位,积极配合。而那一年,金宝教练带着上海队在最后的三场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提前一轮获得了联赛冠军。比赛结束后,上海队的所有队员全都冲进了球场,把金宝教练抬起来,一次又一次的抛到空中。从公房的窗户看出去,你可以看到所有人家的电视荧光屏幕都泛着绿光,断断续续的叫好声从各个窗户里传出来,饭馆里到处都能听到有关“金宝教练”、“卷毛”、“小秃驴”、“大刀”的议论。陌生人在那年很容易走近,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上海人,都会像怀念一场梦一样的怀念它。而今年,我在电视里见过一次卷毛,他在黑哨事件中被判入狱,在警察的携带下,他低头走出法院,我不敢相信这个人竟是我们当年集体的梦中情人。
在98年的世界杯上,我偶尔瞄到了一个和当年的金宝教练一样激情四射的老头,他叫扎加洛,这个老头头发花白了,也是站在场边挥舞着双手指挥队员,在痛失冠军后,67岁的扎加洛离开了巴西队。而金宝教练当年的离开,简直就是一次豪情壮志的离开。
在上海队获得联赛冠军的1个月后,金宝教练辞去了主教练职务,花了整整2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足球基地,励志培养8—12岁的青少年,如果没有记错,金宝教练那年接受采访,说出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需要十年磨一剑。”。
他说出那句“十年磨一剑”的话时,我12岁,崇拜他的同班男生们永远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比如在课间要对抗“天马流星拳”,便发明了“十年磨一剑”,虽然这其实非常蠢。还有比如作文里有一个人写“为了十年磨一剑,我每天督促自己吃五碗饭。”当然更多的,还是用在喜欢的哪个女生身上,比如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几个班排着队一起跑步,以我12岁时的看法,就是一群男生猥琐地笑着,然后小声地说着 “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之类的。其实我们谁都不知道,这句话真正代表了什么。
之后,那么多年,我不再看足球,知道一些关于金宝教练的消息,也是春节时,电台会有全天的跨年直播,老爸喜欢听体育台,所以也会偶尔地听到一些对于金宝教练的采访。毕竟他淡出我们的视线太久了。
而现在,他坐地离我们这样近,在不出三个座位的地方,他难道也和我们一样,买了最便宜的球票?
我推推小驴,让他看。那么多年过去,金宝教练还是那副打扮,他的头发应该染过,初看和十年前没有变化,还戴着那年差不多款式的茶色金丝边墨镜。他的侧面我们再熟悉不过,当年它多少次地出现在电视机的近景镜头里,那时的他正冲着球场里声嘶力竭地喊着那些战术配合。
夏日的阳光渐渐偏离了我们所在的位置,球场上传来球员的叫声,还有球门球被踢出时的声音。我和小驴看着金宝教练,他倒是完全没有感觉到我们的目光,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他也和我们一样,正在喝一罐青岛啤酒,那罐酒他喝地很慢,被他一直拿在手上。
“他为什么不去看德比大赛?”我问。
“我哪知道啊?”小驴说。
出于一种难以说清楚的感觉,我们谁都没有上前,去叫一声诸如“金宝教练你好啊”,我们也拿起了脚边的啤酒,喝上了几口,接着继续看起比赛。
这下,我倒是开始很认真的看起了这场球赛,很不巧,我认真看到的第一脚球,随着小驴大骂了一声:“这球踢的烂成屎了啊!”竟踢去了对面的看台。
对面看台第一二排的孩子一下子全都逃开了,跑到了更高的台阶上,只剩下先前那个洗游泳裤的男孩,他的游泳裤正晾在第一排的栏杆上,他楞了楞,接着把球拿起来,其实的孩子也陆陆续续跑了回来,他拿着球跳到了更高的台阶上,把那个球高高地抛起来,一脚准准地踢回给了场上的重庆队球员。
孩子们全都“欧欧欧”的欢呼起来,然后他们好像突然发现了这边有更有意思的东西,纷纷扒在栏杆上,凑着身体往这里指指点点。
我们侧头看了看金宝教练,看看孩子是不是因为发现了他,而正好金宝教练也转头看了看这里,但其实,他并没有在看我们,而是在看我们身边的猫笼。
这时,我才知道,孩子们是看见了我们的猫,此时他们正悬空扒在栏杆上,看口型应该是集体叫着“喵,喵,喵,喵。”
我蹲下身,看看南瓜,南瓜半眯着眼睛,他手掌上黄色绒毛正随着微风隐约地飘动,它打了一个哈欠,睁大了眼睛,看着球场,耳朵随着球场上的声响转动。今天它看上去很安逸。
我坐回台阶,孩子们依旧扒在栏杆上看球,在几轮双方球员攻门却都大脚踢偏后,我又喝了几口啤酒。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让我难忘的事,球会不会踢进同一条“河流”?答案是可以的,一支足够烂的球队就可以。那个重庆队的11号再一次把球踢飞,踢到了孩子们的看台上。这下几个男孩开始抢起了球,依旧是那个洗游泳裤的男孩抢到了,不顾裁判警告的口哨,他抱着球,一直跑到了最高的台阶上,四五个男孩跟着他,在备用球抛入场的同时,那个男孩又跑下了台阶,把球踢给了11号,正好砸在11号的背上,孩子们全都笑了起来,全都笑地没心没肺,前仰后合的。
我们不知可否地看着这一幕,而就在这时,我们听到了笑声,从相隔我们三个位置的地方传来,是金宝教练在笑。这下我们终于放开了看看金宝教练,他的鱼尾纹增加了不少,头发果然是染的,因为鬓角处全是白发。他的眼睛藏在墨镜后,正看着对面看台,咧着嘴笑着。空气里有一种别扭的可以说是温馨的东西,就像考了班级倒数,爸爸却没有责怪你,那种战战兢兢的幸福感。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金宝教练笑,真的从来没有,所以为了延续他的笑带来的那种奇怪的幸福感,我们竟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们两个人都没说,我们这种态度的转变是为了什么,等到这阵奇怪的笑过去后,我们接着又喝了几口啤酒。
这场沉闷的比赛,最终以0:0告终。我们自始自终,都没有和金宝教练搭过话,我们看着他留下的那个啤酒罐,它被孤零零地留在看台上。我想过捡回家留个纪念,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我们关上猫笼,走出了球场,检票的那个男人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猫笼,但球已看完,一切都过去了。
等坐上了公车,小驴才说:“明天的面试要加油啊,你看你运气多好,连金宝教练都给我们碰上了。”
我这才大声地笑了起来,也可能因为我有点醉了,“是啊是啊!”我大声地喊着。
我们还说了一些一定要加油啊,生活一定要向前看之类的话。
因为太高兴了,我记得我们还在公交车上亲了嘴,我满脑子都是金宝教练温和地喝着啤酒的样子,还有同样温和的越来越向西偏的阳光。
第二天的面试,以失败告终。之后也有过很多次失败的面试,但这一次,印象最深,因为出了大楼,在便利店买水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柜台上摆着的新闻晨报,上面用大标题写着“金宝要退休!??”。我买了一份看,报道称“因金宝执教的U12在国内外的大赛中战绩不如人意,金宝称很多现实的原因,球队和八年前自己的愿望已有所背离,所以今日对外宣布辞去主教练的职务。这一消息,金宝从没有对外界透露,一周前,U12对乌拉圭的友谊赛上,他的执教状态还非常好,队伍也取得了1球的小胜,金宝做的这一决定,让外界非常震惊。”
我像被这则报道打了一个闷棍,在便利店的靠窗吧台上坐了很久才缓过来。
我又感觉到了某种难以言说的东西。这种东西,和那天在球场上的阳光,没什么人,却还能闻到的汗味,时间缓慢流动中散开的荷尔蒙的味道完全相反。而这种东西又在接下去的2,3天里,进入到了我和小驴的情感里。
第一场架,始于面试失败,接着吵架的理由都奇奇怪怪,比如买了一串香蕉却有一半是烂的,还有不吃晚饭一个月,却没有减掉任何肥等等。等到我能够对抗这种东西的时候,我已经和小驴分手了四年。
此时我坐在办公室里,想到最后一次见到南瓜,想到可能不会再有人,突发奇想,带我来到一个从没去过的球场,去看一场没人关注的球赛。而今天夏天,也快要过去了。我收拾了包,走出了办公室,去吃一顿晚饭,哪怕它是由好几个烂香蕉组成的,现在的我,也再也不会去害怕了。
(完)
“琦琦。”他说,顿了顿。
我也顿了顿,只回答了一声,“啊。”
“南瓜死了。”接着他说。
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那边隔了好久才说,“医生说是腹壁肿瘤,做了二次手术,还是没用,我没有照顾好它。”
“噢。”我只是这样回应了一声,脑中什么都反应不过来。
“只是想跟你说一声,毕竟是我们以前一起养的猫。” 那边无奈的笑了起来。
在办公室同事相互告别的声音里,我慢慢回忆起了南瓜的样子,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年夏天的金山,我们带着南瓜,冒险看的那场球。此刻,我因为想到了那天空气中的气味、温度、喝在口中略略苦涩的啤酒味,还有居然和我们都喜爱的著名人物的奇遇,眼泪竟然一下子流了出来。
“你还好吧?”那边问。
“嗯。”我克制着,不让对方知道我在哭。
“那我挂了?”
“嗯。”我回答。
“有什么事再联系吧。”
“好的。”我挂了电话。
我坐回椅子,瞥见办公室外八月中旬的天空,这几天,天空都特别好看,云朵又厚又白,天又蓝极了,而那年的八月底,两场台风过后,我们居然突然想到,要去看一场完全没有人气的足球赛。
那个八月底的周日中午,我们叫了外卖,把自己闷在屋里煲空调,而南瓜却老是呆在天井里不肯进屋,它趴着身子偷窥着外面,一有大的声响,就逃回来几步,接着又悄悄的凑上去看个没完。
等外卖的时候,体育频道正在播一个屌丝男主持的体育快评,他用尖声尖气的上海话手舞足蹈地说着今天下午的上海德比大赛,3万张票已经全部卖出,镜头闪过排队买票的长龙,两队用天价请来的大牌球星也都会首发登场,今天必将是一个球迷的节日!当然,他话锋一转,表情没有之前如此丰富,同一时间,他说,另一支上海球队申远队也将赢来自己对阵重庆的一场比赛。
镜头一闪而过,是几个穿着红色球衣的人在球场上训练的场景。
而重点却在球场的后头,镜头晃过的一瞬,我以为看错了,我问小驴:“这个球场在哪里?”
“在金山啊。”小驴正在叫南瓜,“好像是个工人体育馆吧。”他说。
“那里有海?”
“金山是有海啊。”小驴看看我,“你想去看球?”
“一般吧。”我说,想到第二天的面试,我不说,可还是有一点焦虑,我和小驴已经从学校毕业2个月了,小驴还没毕业就已经确定留在了一家还算中等的公司里,而我却已经在我们合租的房子里晃了多么久。
“那就去看吧。”小驴说,接着他便上网开始查地点和时间,他啪啪啪地敲击着键盘,大声地读起来:“因路途遥远,本场球票卖出不到一成,哈哈。”
此时南瓜走了过来,用身体蹭着小驴的腿,小驴空出手摸摸南瓜的头,“比赛15:45分开始,我们去吧。”他说。
这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送外卖的人来了,等小驴拿了外卖盒进屋,问我:“南瓜呢?”
“又躲起来了。”我说。
“我们把南瓜带着玩吧,郊区的体育馆肯定管得不严。”
“南瓜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
于是我们赶紧吃完外卖,用猫零食把南瓜引诱进了手提猫笼,在找那辆开往金山的公交车时,猫笼里的南瓜从未停止过惨叫,等放上了公交车,它却安静了下来,我们从猫笼的缝隙里看它,它用无辜的眼睛看着我们,没过一会儿,南瓜便睡着了。熬过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没有空调的车程后,我们完全不想贴地太近走路,于是小驴拎着猫笼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而南瓜又开始新一轮的惨叫了。
这里的马路不宽,两边全是整齐划一的老式公房,公房看上去也已经建了十年多的样子,在不出公交车终点站50米的地方,有一个新建的商业小区,有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味千拉面,80度C等等,而商业区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个婴儿车,十个月大的孩子正被妈妈们半抱半推着学习走路,老人牵着狗,还有高音喇叭不间断的报着某个化妆品小店的促销信息,一切都显得和上海中心的老小区没有区别,至少看上去是,这让我们都很惊讶。
“这里有海吗。”我问。
“肯定有啊!”小驴说。
在第一个路口,我们看到了一个示意向右拐的蓝色三角路标,上面画着一个白色的右拐箭头,还画着三条白色的波浪线,以及一个立在波浪线左边的圆形建筑。
而我这时顾不得看路标了,我戳着小驴的手臂,让他看,我们沿着路标示意我们的地方走,这是一条很窄很长的斜坡路,两边尽是本地人自盖的三楼瓷砖房,在路的尽头,两幢房子的中间,有一块土黄色的平面。
“这就是海?”我问。
“是啊,这就是上海的海。”小驴说。
等我们走近了,才发现这片土黄色的海边,其实还挺热闹,有一块专门划出的,供人游泳的海域,很多爸妈带着孩子并不下海,就在沙滩上跑来跑去玩,或者堆沙雕。而那个圆形建筑是一个露天的体育场,它紧邻着海,在一阵又一阵拍打上来的黄色浪头边,它就像八十年代,我记忆里,那些个简陋,像是用石头建出的,供我妈妈工作的工厂举办运动会的体育馆。体育场门房间的玻璃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印着三个字“售票处”,小驴上去问票价,要了最便宜的。
“快走。”小驴小声地喊我,“那个门房看我们猫笼了。”
等我们到了检票口,这里不同于市区,没有任何的电子安检设备,只有铁栏杆围出的两条通道,没有什么人,两条通道前只站了一个检票员,他正看着我们,正确的说,是看着我们的猫笼,我们大气也不敢出,缓缓挪着步子朝检票员靠近,而就在这时候,突然从另一条通道,冲进来4、50个小孩,一眼望去都是小男孩,还有个别剪着板刷头的小女孩,他们有人手上提着游泳圈,头发全都湿漉漉的。
“排好队,排好队!一个一个进!”
一个长得很像周冬雨的姑娘拍着手吆喝,可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听她的,继续吵吵嚷嚷。
“全都给我排好队!”接着她开始点名批评,混乱的状态才稍微好了一点。
等孩子们进到一半的时候,“周冬雨”和检票员说起了话来。
“今天人多么?”姑娘问。
“唉。”检票员身出一只手,“可怜啊,就这点。”检票员是个公鸭嗓。
“大家一起说‘谢谢叔叔’!”姑娘喊。
“谢谢叔叔。。。”孩子们不情愿地喊了几声,便全都跑进了体育场。
我们趁着这片混乱,快速检了票,小快步进了体育场。
这真是一个能勾起人小时候回忆的体育场,它没有顶棚,全露天,阳光能洒在体育场的任何地方,也没有椅子,就是一排一排的石头阶梯,完全可以坐在最好的位子上,可没必要,我们的座位靠后,但是正对着球场,我们把猫笼放下,把南瓜头朝前的一边对着球场,南瓜叫了几声便安静了下来。
“我看到下面有个小卖部,你要喝什么?”小驴说,等他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几罐青岛啤酒,“这里没有矿泉水,只有啤酒卖。”
“这里难道不怕球迷喝醉酒闹事?”我问。
“应该闹不起来吧。”
比赛还有十分钟开始,双方的运动员进场,做一些开赛前的热身。先前的那群小孩全都坐在球场的另一边,正好对着我们。有一个男孩正把塑料袋的泳裤拿出来,隔着第一排的栏杆,把水全都挤在了球场上,总之,一切全都乱哄哄的。
“申远队到底是什么队啊?”我一边倒鞋里的沙子,一边问小驴。
“嗯,就是一支没有一个体育场要的球队。”
“啊?”我再次表示疑问。
“他们本来是一只宁波的乙级队,去年因为联赛第一名就晋级了,但是他们的主场体育场因为违规停用了,没有一个体育场想要他们,最后还是因为他们的老板和上海足协有点情谊,上海足协就同意把金山的体育场给他们用,对外,上海足协叫他们‘新上海队’,可是上海球迷完全不认同他们,所以嘛。。。”小驴伸出一只手,“就这样了。”他说。
我们开了两罐啤酒,而此时,球赛开始,离我们不到5米远的台阶上,又走过来坐下了一个人,我们这边的看台,此时空空荡荡,就我们三个人。
还有一只猫。
我们把猫笼的门缓缓打开,南瓜正对着打开的门趴着,它已经停止惨叫很久了,又大又圆的眼睛里,看不出是惊恐还是高兴,它看着我们,并没有任何姿势上的变化,小驴就把猫笼的门开着,因为台阶是递减而下的,所以南瓜眼前,也没有任何的遮挡物。
在此后的一个小时三刻钟里,我们很高兴、并且自顾自地认为南瓜是和我们一起看了场球赛。
几年后,我才知道猫的视力只有0.1,它是靠嗅觉,还有猫的敏锐来获取周围世界的信息。而那天,如果不靠视力,周围的世界,有海风、有夏日最热的时间段过去后,慢慢显现出来的一股热气,它不再让人出汗,却包裹住你,靠着海风吹拂在人的身上、还有我们说话时,从嘴里吐出的啤酒味。
我承认我看不来球,只是看个热闹而已,而小驴已经投入进去了,不停地啧啧啧,不停地叫着“传中啊”、“带球啊”、“带过了啊”、“给11号啊”,“哎呀!”、“哎呀!”,我在间歇走神的时候,又喝了一口啤酒,把易拉罐放在脚边时,我突然瞥到了坐在我们5米外的那个男人,我看了听他好一会,可根本不用看那么久,我在一瞬间就认出了他是谁。
他是金宝教练,是一个让我,正确的是我们全家,能在十年前,每周都守在电视机旁,看完一场场国内甲级足球联赛的人。那一年,几乎上海各家各户都在看球,每个周末来到,大家几乎放弃所有的事,聚在电视机旁看上海队的比赛,那年伪球迷全都成了亢奋的真球迷。那年上海的球队只有一支,不像现在,已有三支了。那是上海队的黄金时期,那年的上海队,造就了往后好几年,都让人念念不忘的明星级球员,比如8号,全上海的人都亲切的叫他小泥鳅,因为他只有1米68,但他的身体能像条泥鳅一样在几个人的包围下带着球滑过去。而大刀是一个脸上有一道大疤的球员,我现在还记得他是23号,江湖传说他是道上混的,他是球队的后防,跳的比谁都高,能做一些很鬼的小动作,既不犯规又能让对方顺利摔倒,每次有他的近景镜头出现,我总会忍不住捂住眼睛,不去看他那道可怕的大疤,而男生们都喜欢他。而卷毛,就是女生们的最爱了,那种爱,甚至超过了曾经有一年来上海踢友谊赛的贝克汉姆,因为他就在上海,他有着自然卷的头发,长得像个混血儿,虽然不高,但是脚法很灵活,很擅长钻空档,找机会,每当卷毛踢进一个球,上海台的解说员总会开玩笑地说他“又捡到了一个皮夹子”,那一年,如果听说某某班的女生是卷毛的哪个远方亲戚的朋友,这个女生就能立即变成整个年级的明星,女生们都会想尽办法围在她的周围,尽力的讨好她,就想从她口中挖出一两句关于卷毛的八卦,而那一两句的八卦,可以在女生群里疵笑着讨论很久,最终被大家合力想象成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才肯罢休。而老黑皮是球队的队长,是个老实人,但是愿意出现在每一次裁判执法有争议的时候,拉走激动的队友,让比赛正常进行下去。而小秃驴,那简直就是明星中的明星了,他一点都不帅,可以说有点丑,人虽然高,但驼背,他是那年亚洲都能数得上来的后卫,他的反应极快,速度也是惊人,而且偶尔能上演帽子戏法,更重要的是,在一次二连胜后的采访中,小秃驴竟然称自己是队中唯一一个让金宝教练没有办法的人,那是一份全上海发行量很大的足球周报,一瞬间,小秃驴拥有了很多低龄未成年的男性粉丝。而那时球迷还不叫他小秃驴,他的这个绰号,缘起采访后的一场比赛,上海客场对北京,在下半场领先了1个球的情况下,小秃驴回防后抛球进场,金宝教练这时正站在他身边,所有人都清楚地听到了金宝教练叫他“小秃驴”,“小秃驴!”他喊,“小秃驴,你一定要盯紧那个23号!盯不紧回去叫你吃生活!”小秃驴是一句骂人的话,差不多等同于“小瘪三”,可能比小瘪三还要更重一点,接着,大家都看到了小秃驴一边往回跑,一边恭恭敬敬点头的样子,未成年男性粉丝的崇拜化为了烟云,小秃驴这个名字也就一下子传开了。
而金宝教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几乎每个人都相信,金宝教练执行的是一套魔鬼教练法,他对队员非常的苛刻,不听话就骂,甚至是打,还有人说,卷毛在那年联赛第11轮腿上的那道伤口,就是金宝教练跩的。而每场比赛直播时,就算不能去现场,我们也能听到电视转播里,金宝教练时不时的大喊声,他永远不坐在教练席上,他永远站在场边,戴着他那副特征明显的茶色金丝边墨镜,挥舞着手臂让队员积极跑位,积极配合。而那一年,金宝教练带着上海队在最后的三场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提前一轮获得了联赛冠军。比赛结束后,上海队的所有队员全都冲进了球场,把金宝教练抬起来,一次又一次的抛到空中。从公房的窗户看出去,你可以看到所有人家的电视荧光屏幕都泛着绿光,断断续续的叫好声从各个窗户里传出来,饭馆里到处都能听到有关“金宝教练”、“卷毛”、“小秃驴”、“大刀”的议论。陌生人在那年很容易走近,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上海人,都会像怀念一场梦一样的怀念它。而今年,我在电视里见过一次卷毛,他在黑哨事件中被判入狱,在警察的携带下,他低头走出法院,我不敢相信这个人竟是我们当年集体的梦中情人。
在98年的世界杯上,我偶尔瞄到了一个和当年的金宝教练一样激情四射的老头,他叫扎加洛,这个老头头发花白了,也是站在场边挥舞着双手指挥队员,在痛失冠军后,67岁的扎加洛离开了巴西队。而金宝教练当年的离开,简直就是一次豪情壮志的离开。
在上海队获得联赛冠军的1个月后,金宝教练辞去了主教练职务,花了整整2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足球基地,励志培养8—12岁的青少年,如果没有记错,金宝教练那年接受采访,说出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需要十年磨一剑。”。
他说出那句“十年磨一剑”的话时,我12岁,崇拜他的同班男生们永远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比如在课间要对抗“天马流星拳”,便发明了“十年磨一剑”,虽然这其实非常蠢。还有比如作文里有一个人写“为了十年磨一剑,我每天督促自己吃五碗饭。”当然更多的,还是用在喜欢的哪个女生身上,比如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几个班排着队一起跑步,以我12岁时的看法,就是一群男生猥琐地笑着,然后小声地说着 “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之类的。其实我们谁都不知道,这句话真正代表了什么。
之后,那么多年,我不再看足球,知道一些关于金宝教练的消息,也是春节时,电台会有全天的跨年直播,老爸喜欢听体育台,所以也会偶尔地听到一些对于金宝教练的采访。毕竟他淡出我们的视线太久了。
而现在,他坐地离我们这样近,在不出三个座位的地方,他难道也和我们一样,买了最便宜的球票?
我推推小驴,让他看。那么多年过去,金宝教练还是那副打扮,他的头发应该染过,初看和十年前没有变化,还戴着那年差不多款式的茶色金丝边墨镜。他的侧面我们再熟悉不过,当年它多少次地出现在电视机的近景镜头里,那时的他正冲着球场里声嘶力竭地喊着那些战术配合。
夏日的阳光渐渐偏离了我们所在的位置,球场上传来球员的叫声,还有球门球被踢出时的声音。我和小驴看着金宝教练,他倒是完全没有感觉到我们的目光,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他也和我们一样,正在喝一罐青岛啤酒,那罐酒他喝地很慢,被他一直拿在手上。
“他为什么不去看德比大赛?”我问。
“我哪知道啊?”小驴说。
出于一种难以说清楚的感觉,我们谁都没有上前,去叫一声诸如“金宝教练你好啊”,我们也拿起了脚边的啤酒,喝上了几口,接着继续看起比赛。
这下,我倒是开始很认真的看起了这场球赛,很不巧,我认真看到的第一脚球,随着小驴大骂了一声:“这球踢的烂成屎了啊!”竟踢去了对面的看台。
对面看台第一二排的孩子一下子全都逃开了,跑到了更高的台阶上,只剩下先前那个洗游泳裤的男孩,他的游泳裤正晾在第一排的栏杆上,他楞了楞,接着把球拿起来,其实的孩子也陆陆续续跑了回来,他拿着球跳到了更高的台阶上,把那个球高高地抛起来,一脚准准地踢回给了场上的重庆队球员。
孩子们全都“欧欧欧”的欢呼起来,然后他们好像突然发现了这边有更有意思的东西,纷纷扒在栏杆上,凑着身体往这里指指点点。
我们侧头看了看金宝教练,看看孩子是不是因为发现了他,而正好金宝教练也转头看了看这里,但其实,他并没有在看我们,而是在看我们身边的猫笼。
这时,我才知道,孩子们是看见了我们的猫,此时他们正悬空扒在栏杆上,看口型应该是集体叫着“喵,喵,喵,喵。”
我蹲下身,看看南瓜,南瓜半眯着眼睛,他手掌上黄色绒毛正随着微风隐约地飘动,它打了一个哈欠,睁大了眼睛,看着球场,耳朵随着球场上的声响转动。今天它看上去很安逸。
我坐回台阶,孩子们依旧扒在栏杆上看球,在几轮双方球员攻门却都大脚踢偏后,我又喝了几口啤酒。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让我难忘的事,球会不会踢进同一条“河流”?答案是可以的,一支足够烂的球队就可以。那个重庆队的11号再一次把球踢飞,踢到了孩子们的看台上。这下几个男孩开始抢起了球,依旧是那个洗游泳裤的男孩抢到了,不顾裁判警告的口哨,他抱着球,一直跑到了最高的台阶上,四五个男孩跟着他,在备用球抛入场的同时,那个男孩又跑下了台阶,把球踢给了11号,正好砸在11号的背上,孩子们全都笑了起来,全都笑地没心没肺,前仰后合的。
我们不知可否地看着这一幕,而就在这时,我们听到了笑声,从相隔我们三个位置的地方传来,是金宝教练在笑。这下我们终于放开了看看金宝教练,他的鱼尾纹增加了不少,头发果然是染的,因为鬓角处全是白发。他的眼睛藏在墨镜后,正看着对面看台,咧着嘴笑着。空气里有一种别扭的可以说是温馨的东西,就像考了班级倒数,爸爸却没有责怪你,那种战战兢兢的幸福感。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金宝教练笑,真的从来没有,所以为了延续他的笑带来的那种奇怪的幸福感,我们竟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们两个人都没说,我们这种态度的转变是为了什么,等到这阵奇怪的笑过去后,我们接着又喝了几口啤酒。
这场沉闷的比赛,最终以0:0告终。我们自始自终,都没有和金宝教练搭过话,我们看着他留下的那个啤酒罐,它被孤零零地留在看台上。我想过捡回家留个纪念,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我们关上猫笼,走出了球场,检票的那个男人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猫笼,但球已看完,一切都过去了。
等坐上了公车,小驴才说:“明天的面试要加油啊,你看你运气多好,连金宝教练都给我们碰上了。”
我这才大声地笑了起来,也可能因为我有点醉了,“是啊是啊!”我大声地喊着。
我们还说了一些一定要加油啊,生活一定要向前看之类的话。
因为太高兴了,我记得我们还在公交车上亲了嘴,我满脑子都是金宝教练温和地喝着啤酒的样子,还有同样温和的越来越向西偏的阳光。
第二天的面试,以失败告终。之后也有过很多次失败的面试,但这一次,印象最深,因为出了大楼,在便利店买水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柜台上摆着的新闻晨报,上面用大标题写着“金宝要退休!??”。我买了一份看,报道称“因金宝执教的U12在国内外的大赛中战绩不如人意,金宝称很多现实的原因,球队和八年前自己的愿望已有所背离,所以今日对外宣布辞去主教练的职务。这一消息,金宝从没有对外界透露,一周前,U12对乌拉圭的友谊赛上,他的执教状态还非常好,队伍也取得了1球的小胜,金宝做的这一决定,让外界非常震惊。”
我像被这则报道打了一个闷棍,在便利店的靠窗吧台上坐了很久才缓过来。
我又感觉到了某种难以言说的东西。这种东西,和那天在球场上的阳光,没什么人,却还能闻到的汗味,时间缓慢流动中散开的荷尔蒙的味道完全相反。而这种东西又在接下去的2,3天里,进入到了我和小驴的情感里。
第一场架,始于面试失败,接着吵架的理由都奇奇怪怪,比如买了一串香蕉却有一半是烂的,还有不吃晚饭一个月,却没有减掉任何肥等等。等到我能够对抗这种东西的时候,我已经和小驴分手了四年。
此时我坐在办公室里,想到最后一次见到南瓜,想到可能不会再有人,突发奇想,带我来到一个从没去过的球场,去看一场没人关注的球赛。而今天夏天,也快要过去了。我收拾了包,走出了办公室,去吃一顿晚饭,哪怕它是由好几个烂香蕉组成的,现在的我,也再也不会去害怕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