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自由》所记
今天读了一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论自由》一书,感觉有点不太好,《论自由》作者是英国的约翰.密尔,许宝骙翻译。
这个感觉不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对书中的序言感觉不爽,这个序言时间是1959年2月,一看时间就知道这个序言主观性大于客观性,里面充满了那时代常见的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如“蛊惑”、“妄想”、“枉费心机”、“伪善”等等,序言一方面对作者大加嘲讽贬斥一方面又说该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序言早就应该删除掉了,或者保留此序言,重新在写一篇新序言,两相对比才能更好的鉴别此书。二是对书的内容很多看不懂,语句晦涩,不好理解。
读了几页就没能读下去了,一方面这和自己的阅读能力不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和书中的语句难懂有一定的关系,长句很多,而且很多词语个人感觉不是那么恰当,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接触面太窄,没见过这个词,但我还是认为,如果能翻译得更通俗易懂一些是不是更好呢,我想并不是非得一个大长句才能完整的表达出作者的意图的,就比如说文章中的“即使人类当中最聪明的也即最有资格信任自己的判断的人们所见到的为信赖其判断所必需的理据,也还应当提到少数智者和多数愚人那个混合集体即所谓公众面前去审核,这要求是不算过多的。”(第24页)这话就有些不好懂,“所见到的为信赖其判断所必需的理据”到底是个啥东东?“也还应该提到少数智者和多数愚人那个混合集体即所谓公众”能不能改成“也需要放到由少数智人和多数愚人所组成的混合群体即所谓的公众面前去审核”的
“保有一种稳定的习惯要借着与他人的意见相校证来使自己的意见得以改正和完备,只要不致在付诸实行中造成迟疑和犹豫,这是可以对那意见寄以正当信赖的唯一的稳固基础” (第24页)这话也看不太懂,不知道句子的主语是哪个。
这个感觉不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对书中的序言感觉不爽,这个序言时间是1959年2月,一看时间就知道这个序言主观性大于客观性,里面充满了那时代常见的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如“蛊惑”、“妄想”、“枉费心机”、“伪善”等等,序言一方面对作者大加嘲讽贬斥一方面又说该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序言早就应该删除掉了,或者保留此序言,重新在写一篇新序言,两相对比才能更好的鉴别此书。二是对书的内容很多看不懂,语句晦涩,不好理解。
读了几页就没能读下去了,一方面这和自己的阅读能力不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和书中的语句难懂有一定的关系,长句很多,而且很多词语个人感觉不是那么恰当,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接触面太窄,没见过这个词,但我还是认为,如果能翻译得更通俗易懂一些是不是更好呢,我想并不是非得一个大长句才能完整的表达出作者的意图的,就比如说文章中的“即使人类当中最聪明的也即最有资格信任自己的判断的人们所见到的为信赖其判断所必需的理据,也还应当提到少数智者和多数愚人那个混合集体即所谓公众面前去审核,这要求是不算过多的。”(第24页)这话就有些不好懂,“所见到的为信赖其判断所必需的理据”到底是个啥东东?“也还应该提到少数智者和多数愚人那个混合集体即所谓公众”能不能改成“也需要放到由少数智人和多数愚人所组成的混合群体即所谓的公众面前去审核”的
“保有一种稳定的习惯要借着与他人的意见相校证来使自己的意见得以改正和完备,只要不致在付诸实行中造成迟疑和犹豫,这是可以对那意见寄以正当信赖的唯一的稳固基础” (第24页)这话也看不太懂,不知道句子的主语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