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面纱——德黑兰
去年看过玛赞的漫画《我在伊朗长大》,对伊朗文化有了初步兴趣。近日有幸来到德黑兰,一日闲暇走马观花,感觉此地是个张力很突出的城市。
首先是神权和世俗的张力。伊朗可谓政教合一,是个神权国家,宗教对人生活影响全面,规定到方方面面的生活习惯。但同时,在神权压抑之下,伊朗人私下需要有世俗的发泄。虽然没有亲见,但看漫画中所讲及听人讲述,伊朗知识阶层私下活动顾忌较少,会违反很多禁忌,但似乎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是民族和西方的张力。伊朗和西方矛盾十分尖锐,多次发生冲击使馆事件。但同时人民生活是比较亲西方的,比如出国留学也是很热的,还有洋品牌电器的使用等等。伊朗人讲,美国人滚回去——把我也带走。这也许是伊斯兰革命后对于巴列维王朝时期生活的延续。西方制裁伊朗很多年,但伊朗国内的进口商品一点也不少。这里的“西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伊朗和以色列的骂战和相互威胁日益升级,但同时,伊朗也有犹太社群,以色列也有伊朗裔犹太人游说集团,巴列维王朝时期双方十分友好,因此两国友好还是有一定民意基础的。看来两国敌意更多是政府行为,不一定真会导致战争。
第三是民主和专制的张力。在美国的宣传下,人们普遍认为伊朗是专制国家,然而伊朗是有议会和选举的,也有极其尖锐的反对党,甚至精神领袖也有任免程序,何以说是个专制国家?(伊人认为中国。。。)这也坚定了我认为伊朗不会全面攻击以色列的想法,民主国家不会因为头脑发热而打仗,何况犹太人和波斯人都是出了名的精明。只有可能出于利益才会打仗,那样的战争也是小规模的。阿拉伯国家要求利比亚、叙利亚搞民主,伊朗嗤之以鼻,王权国家教世俗国家民主?开玩笑。
第四是艺术和生活的张力。伊朗的特色产品之一是手工艺品,包括地毯、饰物等等,手工艺术美轮美奂,远超一般装饰品。地毯原本是为人生活提供便利的,是生活用品,被做成了艺术品,这时候它的主人就变成了要伺候它的仆人了,无法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了。这不是异化的一种么?
德黑兰整体感觉极其整洁,城市布局十分现代化,较中东欧国家一点也不差,比中国的二线城市要整洁很多,绿化也要好很多。在美国书写的流氓国家之下,在西方制裁的铁幕之后,伊朗人过着自己富足的生活。
首先是神权和世俗的张力。伊朗可谓政教合一,是个神权国家,宗教对人生活影响全面,规定到方方面面的生活习惯。但同时,在神权压抑之下,伊朗人私下需要有世俗的发泄。虽然没有亲见,但看漫画中所讲及听人讲述,伊朗知识阶层私下活动顾忌较少,会违反很多禁忌,但似乎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是民族和西方的张力。伊朗和西方矛盾十分尖锐,多次发生冲击使馆事件。但同时人民生活是比较亲西方的,比如出国留学也是很热的,还有洋品牌电器的使用等等。伊朗人讲,美国人滚回去——把我也带走。这也许是伊斯兰革命后对于巴列维王朝时期生活的延续。西方制裁伊朗很多年,但伊朗国内的进口商品一点也不少。这里的“西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伊朗和以色列的骂战和相互威胁日益升级,但同时,伊朗也有犹太社群,以色列也有伊朗裔犹太人游说集团,巴列维王朝时期双方十分友好,因此两国友好还是有一定民意基础的。看来两国敌意更多是政府行为,不一定真会导致战争。
第三是民主和专制的张力。在美国的宣传下,人们普遍认为伊朗是专制国家,然而伊朗是有议会和选举的,也有极其尖锐的反对党,甚至精神领袖也有任免程序,何以说是个专制国家?(伊人认为中国。。。)这也坚定了我认为伊朗不会全面攻击以色列的想法,民主国家不会因为头脑发热而打仗,何况犹太人和波斯人都是出了名的精明。只有可能出于利益才会打仗,那样的战争也是小规模的。阿拉伯国家要求利比亚、叙利亚搞民主,伊朗嗤之以鼻,王权国家教世俗国家民主?开玩笑。
第四是艺术和生活的张力。伊朗的特色产品之一是手工艺品,包括地毯、饰物等等,手工艺术美轮美奂,远超一般装饰品。地毯原本是为人生活提供便利的,是生活用品,被做成了艺术品,这时候它的主人就变成了要伺候它的仆人了,无法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了。这不是异化的一种么?
德黑兰整体感觉极其整洁,城市布局十分现代化,较中东欧国家一点也不差,比中国的二线城市要整洁很多,绿化也要好很多。在美国书写的流氓国家之下,在西方制裁的铁幕之后,伊朗人过着自己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