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白冲卷经验(下)
昨天说了一些基本的做法,今天说说我自己的心得。
药水和胶卷
我用过广州产的袋装D72、D76和上海冠龙的D76还有派森的BW-60,感觉冠龙的药分量似乎不是很够,广州的药分量多,但是袋药都不是很纯,化开来都有杂质——我不讲究的。派森BW-60冲富士Acros100、公元100、上海GP3、Agfa APX400 效果都不错,但是冲乐凯100就比较麻烦,很容易高光溢出。乐凯100,我还是觉得D76比较好,而且是1:1慢慢冲。现在我比较喜欢1:1(或者派森的1:19,说明书是1:9)。
下一步我打算买原装的D76试试看。我现在还没开始放大照片,所以对底片的认识只是局限于扫描的效果,而且扫描仪也不是很好。等我开始放大照片了,也许就有需要买更高档的药了。
迫冲
迫冲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我经常喜欢在晚上拍片,或者在阴暗的舞台边上拍片,这时候光照就很成问题了。我会买ISO400的胶卷,我用过AGFA 的APX400,和ILFord的HP5+,经常迫冲两档到ISO1600,获得高反差大颗粒的效果。其实我并不在意图片的颗粒,相反我很喜欢粗糙的感觉,所以有时候我在冲洗过程中并不很仔细地控制。
迫冲也就是延长显影时间,有个公式,就是迫冲一档就是t*1.4,t就是正常显影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档就是t*1.4*1.4,三档就继续乘……
不是所有胶卷都适合迫冲,我用apx400迫两档或三档都可以,但是公元100,我迫2档的试验还没有成功过,泡了半个小时,胶卷上还是一片透明。
有的人说,迫冲只是找不到高感光度胶卷的时候的一种应急手段,这种说法是没错,不过迫冲的效果和高感光度胶卷的效果又不一样,玩一玩也不错,关键是当你装上胶卷的那一刻,你就要很清楚地明白这卷胶卷我将要迫冲了。我也有过应急的情况,我拍了一卷胶卷,预感其中有一张将会出彩,但是那张是在低照度的情况下拍的,这时候只好牺牲这卷上的其它照片,把感光度整个提高2档,保住这一张,但这是个很冒险的行为。
有些小工具可以帮一些忙的,如引片器,对冲洗135胶卷有帮助。国产的引片器很简陋,用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便宜。用引片器,可以在明室里把片头拉出来,剪整齐了,卡到不锈钢片芯的夹子上。这一步对于不锈钢片芯的装片很有帮助,如果装得正,那么缠片芯的手感好很多。没有引片器的时候,要把胶卷暗盒在暗袋里打开,拉出片头,这时候摸黑剪片头就不容易剪平,装芯也容易歪,此外打开暗盒,片子就有机会弄花或者弄脏了。
如果没有引片器,那就需要有个开暗盒的工具。国产胶卷可以不用,用手一掰就可以打开暗盒的盖子了,但是进口胶卷就比较严实,用手无法掰开,可以用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打开。
用过的胶卷
平时常用的胶卷都是国产货,135主要是公元,120是乐凯上海GP3,我认为公元是国产最好的黑白胶卷了,影调、颗粒都很不错,可惜没有生产120的。120卷,乐凯的片基比较通透,颗粒细腻,但是我用乐凯一直都用不太好,色调总是感觉不好,高光容易爆掉。上海GP3的影调比较好,看着舒服,但是颗粒稍粗,而且长度似乎不足,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进口卷我觉得富士Acros 100是非常不错的黑白卷,颗粒非常细腻,影调出色,而且片基非常通透,价格也相对便宜,是我首选的进口卷。135我用过AGFA的APX400,反差稍低,影调也很好,不过我常用来迫冲,迫冲能力还不错。HP5+我也是用来迫冲的,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我的一卷Delta3200给冲印店冲坏了,不过还是可以看出Delta 3200是非常好的胶卷,我拍的车展,影调非常明快亮丽,颗粒很粗但是很好看。
药水和胶卷
我用过广州产的袋装D72、D76和上海冠龙的D76还有派森的BW-60,感觉冠龙的药分量似乎不是很够,广州的药分量多,但是袋药都不是很纯,化开来都有杂质——我不讲究的。派森BW-60冲富士Acros100、公元100、上海GP3、Agfa APX400 效果都不错,但是冲乐凯100就比较麻烦,很容易高光溢出。乐凯100,我还是觉得D76比较好,而且是1:1慢慢冲。现在我比较喜欢1:1(或者派森的1:19,说明书是1:9)。
下一步我打算买原装的D76试试看。我现在还没开始放大照片,所以对底片的认识只是局限于扫描的效果,而且扫描仪也不是很好。等我开始放大照片了,也许就有需要买更高档的药了。
迫冲
迫冲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我经常喜欢在晚上拍片,或者在阴暗的舞台边上拍片,这时候光照就很成问题了。我会买ISO400的胶卷,我用过AGFA 的APX400,和ILFord的HP5+,经常迫冲两档到ISO1600,获得高反差大颗粒的效果。其实我并不在意图片的颗粒,相反我很喜欢粗糙的感觉,所以有时候我在冲洗过程中并不很仔细地控制。
迫冲也就是延长显影时间,有个公式,就是迫冲一档就是t*1.4,t就是正常显影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档就是t*1.4*1.4,三档就继续乘……
不是所有胶卷都适合迫冲,我用apx400迫两档或三档都可以,但是公元100,我迫2档的试验还没有成功过,泡了半个小时,胶卷上还是一片透明。
有的人说,迫冲只是找不到高感光度胶卷的时候的一种应急手段,这种说法是没错,不过迫冲的效果和高感光度胶卷的效果又不一样,玩一玩也不错,关键是当你装上胶卷的那一刻,你就要很清楚地明白这卷胶卷我将要迫冲了。我也有过应急的情况,我拍了一卷胶卷,预感其中有一张将会出彩,但是那张是在低照度的情况下拍的,这时候只好牺牲这卷上的其它照片,把感光度整个提高2档,保住这一张,但这是个很冒险的行为。
![]() |
有些小工具可以帮一些忙的,如引片器,对冲洗135胶卷有帮助。国产的引片器很简陋,用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便宜。用引片器,可以在明室里把片头拉出来,剪整齐了,卡到不锈钢片芯的夹子上。这一步对于不锈钢片芯的装片很有帮助,如果装得正,那么缠片芯的手感好很多。没有引片器的时候,要把胶卷暗盒在暗袋里打开,拉出片头,这时候摸黑剪片头就不容易剪平,装芯也容易歪,此外打开暗盒,片子就有机会弄花或者弄脏了。
如果没有引片器,那就需要有个开暗盒的工具。国产胶卷可以不用,用手一掰就可以打开暗盒的盖子了,但是进口胶卷就比较严实,用手无法掰开,可以用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打开。
用过的胶卷
平时常用的胶卷都是国产货,135主要是公元,120是乐凯上海GP3,我认为公元是国产最好的黑白胶卷了,影调、颗粒都很不错,可惜没有生产120的。120卷,乐凯的片基比较通透,颗粒细腻,但是我用乐凯一直都用不太好,色调总是感觉不好,高光容易爆掉。上海GP3的影调比较好,看着舒服,但是颗粒稍粗,而且长度似乎不足,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进口卷我觉得富士Acros 100是非常不错的黑白卷,颗粒非常细腻,影调出色,而且片基非常通透,价格也相对便宜,是我首选的进口卷。135我用过AGFA的APX400,反差稍低,影调也很好,不过我常用来迫冲,迫冲能力还不错。HP5+我也是用来迫冲的,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我的一卷Delta3200给冲印店冲坏了,不过还是可以看出Delta 3200是非常好的胶卷,我拍的车展,影调非常明快亮丽,颗粒很粗但是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