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种鬼话【Character 1】
2012年8月25日 夏天过去了,天凉凉的,挺舒服。 00:58
这段换工作的时间,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不为过,至少当下是依旧水深火热。怕很糟糕的记忆力会在一切都过去变好之后突然消失,还是先记下来,也期待着等这一切都尘埃落定,回头回望的时候,有个感慨。
作为新鲜毕业生一枚的时候,进了知名500强做IA,当时父母姑妈大姨妈哥哥姐姐同学无一不羡艳的,薪水在可比的同人群里算可观。不得不承认,当时我真是美滋滋。
事实证明,世上无一好事是可以轻易得到的,当然不包括天下砸馅饼这类小概率事件。
先说个背景,大四刚在这家公司做IA intern的时候,是给一个项目做supporting.当时的老板F非常非常的nice,是至今为止,我遇见过最好最让我喜欢的boss,为她赴汤蹈火都不用思考。然后由于她没有head count, 就把我推到了另一个IA team.
team里的R在我入职的时候正好离职,于是他就一边带我,一边和我做交接。上手第一个项目,大概一个月不到的时候,我就问R, 你不觉得这工作很boring,很没含量么?他感叹的说,我以为你大概3个月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感觉到了。当时我还没参透,听过就算。
时间就这么被杀猪刀“咔嚓咔嚓”的给切了,日子越来越久,而我的工作内容依旧很meaningless. 我试图向team的前辈讨教她做的那块核心内容的操作方法,可惜的是,不是人人都和亲爱的F一样,我什么都没讨教到。
于是我开始思考,就这么消耗我的年轻值不值得,我是不是该换个环境,换个有含量的工作,从一而终的好好学习积累。于是,开始了我跌跌撞撞的换工作之路。
有点晚了,明天继续。
2012年8月25日 台风又来了,橙色预警,但窗外好像已经不下雨了。 12:34
托台风兄的福,今天西语课停课,有捡到钱的感觉。
年轻就是这么容易陷入迷茫的思考。从小理科就烂透了,不知怎么的,大学竟然修了金融学。毕业的时候,总有人说,年轻人,不要在乎第一份工作,以后的路还长。这真是害死人的谗言!
刚开始着手投递简历的时候,我认真分析了一下兴趣爱好性格云云等,觉得自己真不适合吃财务这碗饭。
我有一个闺蜜33,我俩性格极为相似,毕业后,她去了一家不大的化妆品公司做市场助理,工资不高,但是她很因为很热爱这份工作,特别的快乐,每天都和打了鸡血一样去上班去加班。我一开始为她微薄的薪水担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该担心自己才对。毕业1年不到,表现优异她被公司派到了泰国总部工作,拿着global pay,微博上也是各种泰国美食和泰国美景还有不同肤色的同事们。
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财富就会随之而来。
33多次规劝我金盆洗手,她觉得我们俩性格化很像,很open,不适合做财务类工作,而且我不快乐。这些道理我都懂。于是第一轮海投,我铁了心要转行。
换个行业,换个类别,就等于重头开始。
海投了很久,毫无音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攥着手机,这种时候,收到什么红酒推销保险推销信用卡推销各种陌生来电的时候,就很想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没有这些坑爹电话的时候,就怀疑自己的手机是停机了关机了还是坏了。
那的确时段很难熬很焦躁的日子。但除了等,别无办法。从期待失落又期待走过来。
安静了大概1个月,某一个礼拜一下午,电话如潮水般打来。有一个Marketing assistant的职位,我特别的喜欢,偏PR方向了,可惜我直接挂在了电面上。HR问我,你就这么放弃了你这1年多,重头来过,你不觉得可惜吗?还问了我一个关于市场的问题,可惜我答的很烂,烂爆了。
在我信誓旦旦要转行的时候,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得不面对,那就是米。
作为marketing assistant,薪水大概只有我现在的一半。梦想和现实,该如何抉择。
睡个午觉去先。
2012年8月25日 说好十点钟睡觉的呢? 23:27
在魔都生活不易,平时在写字楼周边吃个中饭,想找家兰州拉面省个钱都找不到。所以,那打了对折的薪水,不得不叫我却步。
中间收到过一个interview的电话,虽不是marketing类,但对方是现在年轻毕业生挤破脑袋想要去的地方,万事中意,唯独米,还是在我目前的上打了折扣。
见过对折,所以什么7折8折我都感谢天感谢地了。有一天中午,接到爸爸的电话,他说,我就和你说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实在是很哲的爸爸,不会指手画脚的帮我做决定,但不得不说,这句话还是影响了我之前的决定。
父母已经开始年迈,魔都又物价居高不下,有本事就为自己的梦想买单,要连累家人的话还是乖乖的呆着吧。
逢人就问,你有open吗?脸皮也增厚几毫米,拜托了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猎头,在这里,我想谢谢她们,真的谢谢那些为了我,多打一个电话的朋友们。有个朋友这么和我分析,现在毕业生10个里有9个想做marketing,跳槽的人8个里有9个想跳marketing.你既不是应届生,又一穷二白的毫无经验,人凭什么花钱雇你?
对于这段话,我同意的都要把头给点坏了。
这第一轮信誓旦旦的要转行,奔着美好的梦想而去,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结束了。
先生存,才能再生活。既然不能直奔梦想,那就在现有的基础上,学习点有含量的活。摆脱假大空。
第二轮就这么闪亮登场了。说好要在今天睡,不能拖到12点以后,先睡了。
这段换工作的时间,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不为过,至少当下是依旧水深火热。怕很糟糕的记忆力会在一切都过去变好之后突然消失,还是先记下来,也期待着等这一切都尘埃落定,回头回望的时候,有个感慨。
作为新鲜毕业生一枚的时候,进了知名500强做IA,当时父母姑妈大姨妈哥哥姐姐同学无一不羡艳的,薪水在可比的同人群里算可观。不得不承认,当时我真是美滋滋。
事实证明,世上无一好事是可以轻易得到的,当然不包括天下砸馅饼这类小概率事件。
先说个背景,大四刚在这家公司做IA intern的时候,是给一个项目做supporting.当时的老板F非常非常的nice,是至今为止,我遇见过最好最让我喜欢的boss,为她赴汤蹈火都不用思考。然后由于她没有head count, 就把我推到了另一个IA team.
team里的R在我入职的时候正好离职,于是他就一边带我,一边和我做交接。上手第一个项目,大概一个月不到的时候,我就问R, 你不觉得这工作很boring,很没含量么?他感叹的说,我以为你大概3个月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感觉到了。当时我还没参透,听过就算。
时间就这么被杀猪刀“咔嚓咔嚓”的给切了,日子越来越久,而我的工作内容依旧很meaningless. 我试图向team的前辈讨教她做的那块核心内容的操作方法,可惜的是,不是人人都和亲爱的F一样,我什么都没讨教到。
于是我开始思考,就这么消耗我的年轻值不值得,我是不是该换个环境,换个有含量的工作,从一而终的好好学习积累。于是,开始了我跌跌撞撞的换工作之路。
有点晚了,明天继续。
2012年8月25日 台风又来了,橙色预警,但窗外好像已经不下雨了。 12:34
托台风兄的福,今天西语课停课,有捡到钱的感觉。
年轻就是这么容易陷入迷茫的思考。从小理科就烂透了,不知怎么的,大学竟然修了金融学。毕业的时候,总有人说,年轻人,不要在乎第一份工作,以后的路还长。这真是害死人的谗言!
刚开始着手投递简历的时候,我认真分析了一下兴趣爱好性格云云等,觉得自己真不适合吃财务这碗饭。
我有一个闺蜜33,我俩性格极为相似,毕业后,她去了一家不大的化妆品公司做市场助理,工资不高,但是她很因为很热爱这份工作,特别的快乐,每天都和打了鸡血一样去上班去加班。我一开始为她微薄的薪水担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该担心自己才对。毕业1年不到,表现优异她被公司派到了泰国总部工作,拿着global pay,微博上也是各种泰国美食和泰国美景还有不同肤色的同事们。
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财富就会随之而来。
33多次规劝我金盆洗手,她觉得我们俩性格化很像,很open,不适合做财务类工作,而且我不快乐。这些道理我都懂。于是第一轮海投,我铁了心要转行。
换个行业,换个类别,就等于重头开始。
海投了很久,毫无音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攥着手机,这种时候,收到什么红酒推销保险推销信用卡推销各种陌生来电的时候,就很想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没有这些坑爹电话的时候,就怀疑自己的手机是停机了关机了还是坏了。
那的确时段很难熬很焦躁的日子。但除了等,别无办法。从期待失落又期待走过来。
安静了大概1个月,某一个礼拜一下午,电话如潮水般打来。有一个Marketing assistant的职位,我特别的喜欢,偏PR方向了,可惜我直接挂在了电面上。HR问我,你就这么放弃了你这1年多,重头来过,你不觉得可惜吗?还问了我一个关于市场的问题,可惜我答的很烂,烂爆了。
在我信誓旦旦要转行的时候,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得不面对,那就是米。
作为marketing assistant,薪水大概只有我现在的一半。梦想和现实,该如何抉择。
睡个午觉去先。
2012年8月25日 说好十点钟睡觉的呢? 23:27
在魔都生活不易,平时在写字楼周边吃个中饭,想找家兰州拉面省个钱都找不到。所以,那打了对折的薪水,不得不叫我却步。
中间收到过一个interview的电话,虽不是marketing类,但对方是现在年轻毕业生挤破脑袋想要去的地方,万事中意,唯独米,还是在我目前的上打了折扣。
见过对折,所以什么7折8折我都感谢天感谢地了。有一天中午,接到爸爸的电话,他说,我就和你说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实在是很哲的爸爸,不会指手画脚的帮我做决定,但不得不说,这句话还是影响了我之前的决定。
父母已经开始年迈,魔都又物价居高不下,有本事就为自己的梦想买单,要连累家人的话还是乖乖的呆着吧。
逢人就问,你有open吗?脸皮也增厚几毫米,拜托了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猎头,在这里,我想谢谢她们,真的谢谢那些为了我,多打一个电话的朋友们。有个朋友这么和我分析,现在毕业生10个里有9个想做marketing,跳槽的人8个里有9个想跳marketing.你既不是应届生,又一穷二白的毫无经验,人凭什么花钱雇你?
对于这段话,我同意的都要把头给点坏了。
这第一轮信誓旦旦的要转行,奔着美好的梦想而去,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结束了。
先生存,才能再生活。既然不能直奔梦想,那就在现有的基础上,学习点有含量的活。摆脱假大空。
第二轮就这么闪亮登场了。说好要在今天睡,不能拖到12点以后,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