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记第八篇——酒泉西凉王陵及甘州木塔和市场
上接:壬辰年立夏河西狂奔记第七篇——张掖大佛寺
在酒泉的时候,除了十六国墓之外还去了西凉王陵,进入墓室的时间很短,且墓中并没有特别的壁画和文物,所以上回写日志的时候忘了,本篇补入。
西凉王陵同样位于酒泉丁家闸村,与十六国墓相距不远,不过规格形制差别巨大,十六国墓墓室距离现在地表12米,墓室前甬道为33米,而西凉王陵墓室距地表20米,墓道长近70米,十六国墓甬道狭窄,西凉王陵甬道宽绰得让人吃惊。
这座陵墓的墓主究竟为谁并不知道,但从墓室纵长22米、总面积近百平方米;整个墓有前后两个墓室,一个侧室、三个耳室;墓门为高1.7米,宽1.4米,厚10厘米的整块花岗岩石等情况看。这样规制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级的墓,而魏晋时期在酒泉称“王”者只有西凉王李暠,史书记李暠于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凉国,405年迁都肃州,即今天的酒泉,417年逝于肃州,这座墓极有可能是李暠之墓,故当地文管部门将此墓定为“西凉王陵”。
之后还是再回到张掖,大佛寺出来后顺路仰望了一下甘州木塔。
甘州木塔原为张掖县府街的万寿寺内的一座古塔,寺庙拆毁后唯木塔独存,现在所见为1926年重建之物,共有九层,为砖木结构阁楼形塔,分八面体,整个外部为一完整的木架。
在张掖的时间较为宽裕,之前看了不少古迹文物,难免有些审美疲劳,所以略作调整,到处找地方吃!!
吃完了在街上闲逛。
下接:第九篇——张掖马蹄寺石窟
在酒泉的时候,除了十六国墓之外还去了西凉王陵,进入墓室的时间很短,且墓中并没有特别的壁画和文物,所以上回写日志的时候忘了,本篇补入。
![]() |
酒泉西凉王陵 |
西凉王陵同样位于酒泉丁家闸村,与十六国墓相距不远,不过规格形制差别巨大,十六国墓墓室距离现在地表12米,墓室前甬道为33米,而西凉王陵墓室距地表20米,墓道长近70米,十六国墓甬道狭窄,西凉王陵甬道宽绰得让人吃惊。
![]() |
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甬道 |
![]() |
西凉王陵甬道俯视 |
![]() |
西凉王陵甬道仰视 |
这座陵墓的墓主究竟为谁并不知道,但从墓室纵长22米、总面积近百平方米;整个墓有前后两个墓室,一个侧室、三个耳室;墓门为高1.7米,宽1.4米,厚10厘米的整块花岗岩石等情况看。这样规制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级的墓,而魏晋时期在酒泉称“王”者只有西凉王李暠,史书记李暠于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凉国,405年迁都肃州,即今天的酒泉,417年逝于肃州,这座墓极有可能是李暠之墓,故当地文管部门将此墓定为“西凉王陵”。
![]() |
拱券结构 |
![]() |
耳室 |
![]() |
墓室入口 |
之后还是再回到张掖,大佛寺出来后顺路仰望了一下甘州木塔。
![]() |
甘州木塔原为张掖县府街的万寿寺内的一座古塔,寺庙拆毁后唯木塔独存,现在所见为1926年重建之物,共有九层,为砖木结构阁楼形塔,分八面体,整个外部为一完整的木架。
![]() |
![]() |
![]() |
在张掖的时间较为宽裕,之前看了不少古迹文物,难免有些审美疲劳,所以略作调整,到处找地方吃!!
![]() |
![]() |
![]() |
![]() |
![]() |
![]() |
![]() |
![]() |
![]() |
![]() |
吃完了在街上闲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州人似乎对牛很有意见! |
![]() |
![]() |
![]() |
然后又是吃! |
![]() |
![]() |
张掖好吃的馆子似乎不多,但不吃觉得很亏,第二天起来继续吃!! |
![]() |
![]() |
![]() |
![]() |
![]() |
![]() |
![]() |
下接:第九篇——张掖马蹄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