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羽管键琴和钢琴的相关话题
网友:请问您管风琴和大键琴演奏技法和钢琴一样吗
沈凡秀:我们称大键琴为羽管键琴,指得就是钢琴的前身,一种拨弦键琴。在18世纪以前,羽管键琴使用的指法直接套用管风琴的法则。因为钢琴可以做渐强渐弱,在演奏技法上与其前身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有区别,但是作为嫡传,钢琴发展地继承了管风琴与羽管键琴的演奏技法。所以学习钢琴的人有一些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知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巴洛克作品的精髓。
网友:在中国有什么方法可以买到击弦羽管键琴?会不会是天价?
沈凡秀:羽管键琴,顾名思义,就是用禽类羽毛的根管作为拨子拨弦的键琴,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当然用现代工艺制作的羽管键琴已经使用金属薄片取代易损的羽毛根管做拨子,但是这个名称依旧保留下来,同时港台地区也称之为大键琴。与之对应的是小键琴,是一种击弦的键琴,以琴键为杠杆,由杠杆的另一端上的金属片直接敲击琴弦,但音量极小,使用范围有限。1709年,意大利美蒂奇家族的制琴师克里斯托福利在羽管键琴的基础上,结合击弦原理经过小小的改动,制成了能够“做渐强渐弱的羽管键琴”,从此,一种崭新的键琴就此诞生了,经过不断的改进,定型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钢琴”。在从羽管键琴演化到现代钢琴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人们有称这种过渡为“锤击羽管键琴”,盛行于莫扎特和贝多芬所处的那个时代。在工业化的影响下,当时的乐器制作在选材用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演化过程迅速,目不暇接,造成了那个时期品种繁多,数不胜数的局面。在欧洲老字号的钢琴制造厂商仍有这类琴的个别仿制,以满足特定客户的特殊需求。所以在国内可以询问国外知名品牌钢琴的代理商,当然单独制作与工业化大生产的成本是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这也理所当然。
网友:谢谢沈老师;请问沈老师有弹过击弦羽管键琴吗?
沈凡秀:这种琴不应该定义为“击弦羽管键琴”,因为它确实与“击弦键琴”不是一会事儿,严格来讲它是从“拨弦键琴”发展而来的“锤击键琴”,属于早期的Fortepiano或者Pianoforte。如前所述,在钢琴的演化过程中出现过形形色色种类的键琴,目前仍在较多使用的钢琴前身有羽管键琴和Pianoforte。无疑,使用羽管键琴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而Pianoforte则是逼真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键盘作品时使用。如果说某一天来了一位诠释贝多芬的高手,甭问,那一定是弹Pianoforte的。Pianoforte与Piano(钢琴)还不完全一样,声音没有那么亮,韵味柔和,触键的感觉介乎于羽管键琴和钢琴之间。我在维也纳学习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期间接触过这种Pianoforte,最近我去德国,在老字号的钢琴厂又弹了他们陈列的Pianoforte样琴。
网友:还没摸过真古钢琴,一直在钢琴上练,要跟群艺馆学提琴的学员合奏d大调卡农和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第二段adagio是独奏(压力好大啊),我怕古钢琴的触键感觉等方面和钢琴大相径庭,请问能交代一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沈凡秀:我在维也纳跟随Murray教授学习羽管键琴(古钢琴)有七、八年,跟随Scholz教授学习管风琴也有四、五年之久。在巴洛克时期,管风琴与羽管键琴在演奏指法上是相通的。要用一两句话交待清楚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很难。简单地讲,用钢琴演奏巴赫键盘作品时尽量少用脚踏板,因为那时的琴还没普遍使用这种装置,节奏的控制全在手指间。另外,在去年的第8和10期「钢琴艺术」杂志里分两次刊载了孙栋对我的访谈,其中有很大篇幅讨论了古键盘的演奏方法,可供参考。
网友:原来clavichord就是羽管键琴?!
沈凡秀:Harpsichord、Clavecin、Cembalo和Tafelklavier等都是指钢琴的前身拨弦键琴,翻译过来有多种叫法,羽管键琴、大键琴、古钢琴等。clavichord应该指得是击弦键琴,对应过来就是小键琴,由于其音量太小,当时只用于自娱自乐,鲜有在音乐厅里演奏的机会。1709年意大利美迪奇家族的制琴师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Cembalo的基础上,进行了稍微的调整,制成gravicembalo col pianoforte“能发出弱音和强音的羽管键琴”。人们曾经将仍在改进中琴拿给巴赫试奏,他撇下“这琴向锅炉”,但还是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300年后成为当今乐器之王Piano“钢琴”。
网友:这就是传说中的巴赫不喜欢钢琴的故事?是的。毕竟,那时候的钢琴,还很不成熟,音色也不尽人意。
沈凡秀: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理解这个故事,应该具有真实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过三百年(主要是前两百年)的不断改进,钢琴横空出世,把它的前身羽管键琴挤出了历史舞台,所以羽管键琴只停留在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的范畴内。谢天谢地具有两千年历史的管风琴仍在与时代同行。
网友:还有,钢琴和大小键琴的音色特点比较接近(例如非持续发音、敲击感等),大小键琴的作品也可由钢琴演奏,因此钢琴在绝大多数场合都能够取代大小键琴。而钢琴和管风琴的音色特点、发音方式等相差得太多太多了,二者根本就完全不同,作品也不能“互换”,所以它们谁也取代不了谁。
沈凡秀:钢琴嫡传于羽管键琴,血缘极强,用钢琴完全可以演奏羽管键琴作品,只不过味道变了。羽管键琴的指法是直接套用管风琴法则,所以管风琴是钢琴等一切键盘乐器的鼻祖。表面上看钢琴与管风琴联系不大,但要驾御好任何一种键琴精髓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始终坚持的,没有过硬的钢琴键盘基础,管风琴无从谈起。
网友:主要是古键盘的声音麻酥酥的,演奏一些巴落克音乐比较有感觉
沈凡秀:一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巴洛克音乐是孕育在当时流行的乐器之中。现代提琴拉不出Viola da Gamba的味道,长笛也吹不出Traverso的效果,正是这个道理。
沈凡秀:我们称大键琴为羽管键琴,指得就是钢琴的前身,一种拨弦键琴。在18世纪以前,羽管键琴使用的指法直接套用管风琴的法则。因为钢琴可以做渐强渐弱,在演奏技法上与其前身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有区别,但是作为嫡传,钢琴发展地继承了管风琴与羽管键琴的演奏技法。所以学习钢琴的人有一些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知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巴洛克作品的精髓。
网友:在中国有什么方法可以买到击弦羽管键琴?会不会是天价?
沈凡秀:羽管键琴,顾名思义,就是用禽类羽毛的根管作为拨子拨弦的键琴,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当然用现代工艺制作的羽管键琴已经使用金属薄片取代易损的羽毛根管做拨子,但是这个名称依旧保留下来,同时港台地区也称之为大键琴。与之对应的是小键琴,是一种击弦的键琴,以琴键为杠杆,由杠杆的另一端上的金属片直接敲击琴弦,但音量极小,使用范围有限。1709年,意大利美蒂奇家族的制琴师克里斯托福利在羽管键琴的基础上,结合击弦原理经过小小的改动,制成了能够“做渐强渐弱的羽管键琴”,从此,一种崭新的键琴就此诞生了,经过不断的改进,定型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钢琴”。在从羽管键琴演化到现代钢琴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人们有称这种过渡为“锤击羽管键琴”,盛行于莫扎特和贝多芬所处的那个时代。在工业化的影响下,当时的乐器制作在选材用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演化过程迅速,目不暇接,造成了那个时期品种繁多,数不胜数的局面。在欧洲老字号的钢琴制造厂商仍有这类琴的个别仿制,以满足特定客户的特殊需求。所以在国内可以询问国外知名品牌钢琴的代理商,当然单独制作与工业化大生产的成本是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这也理所当然。
网友:谢谢沈老师;请问沈老师有弹过击弦羽管键琴吗?
沈凡秀:这种琴不应该定义为“击弦羽管键琴”,因为它确实与“击弦键琴”不是一会事儿,严格来讲它是从“拨弦键琴”发展而来的“锤击键琴”,属于早期的Fortepiano或者Pianoforte。如前所述,在钢琴的演化过程中出现过形形色色种类的键琴,目前仍在较多使用的钢琴前身有羽管键琴和Pianoforte。无疑,使用羽管键琴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而Pianoforte则是逼真演奏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键盘作品时使用。如果说某一天来了一位诠释贝多芬的高手,甭问,那一定是弹Pianoforte的。Pianoforte与Piano(钢琴)还不完全一样,声音没有那么亮,韵味柔和,触键的感觉介乎于羽管键琴和钢琴之间。我在维也纳学习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期间接触过这种Pianoforte,最近我去德国,在老字号的钢琴厂又弹了他们陈列的Pianoforte样琴。
网友:还没摸过真古钢琴,一直在钢琴上练,要跟群艺馆学提琴的学员合奏d大调卡农和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第二段adagio是独奏(压力好大啊),我怕古钢琴的触键感觉等方面和钢琴大相径庭,请问能交代一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沈凡秀:我在维也纳跟随Murray教授学习羽管键琴(古钢琴)有七、八年,跟随Scholz教授学习管风琴也有四、五年之久。在巴洛克时期,管风琴与羽管键琴在演奏指法上是相通的。要用一两句话交待清楚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很难。简单地讲,用钢琴演奏巴赫键盘作品时尽量少用脚踏板,因为那时的琴还没普遍使用这种装置,节奏的控制全在手指间。另外,在去年的第8和10期「钢琴艺术」杂志里分两次刊载了孙栋对我的访谈,其中有很大篇幅讨论了古键盘的演奏方法,可供参考。
网友:原来clavichord就是羽管键琴?!
沈凡秀:Harpsichord、Clavecin、Cembalo和Tafelklavier等都是指钢琴的前身拨弦键琴,翻译过来有多种叫法,羽管键琴、大键琴、古钢琴等。clavichord应该指得是击弦键琴,对应过来就是小键琴,由于其音量太小,当时只用于自娱自乐,鲜有在音乐厅里演奏的机会。1709年意大利美迪奇家族的制琴师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Cembalo的基础上,进行了稍微的调整,制成gravicembalo col pianoforte“能发出弱音和强音的羽管键琴”。人们曾经将仍在改进中琴拿给巴赫试奏,他撇下“这琴向锅炉”,但还是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300年后成为当今乐器之王Piano“钢琴”。
网友:这就是传说中的巴赫不喜欢钢琴的故事?是的。毕竟,那时候的钢琴,还很不成熟,音色也不尽人意。
沈凡秀: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理解这个故事,应该具有真实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过三百年(主要是前两百年)的不断改进,钢琴横空出世,把它的前身羽管键琴挤出了历史舞台,所以羽管键琴只停留在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的范畴内。谢天谢地具有两千年历史的管风琴仍在与时代同行。
网友:还有,钢琴和大小键琴的音色特点比较接近(例如非持续发音、敲击感等),大小键琴的作品也可由钢琴演奏,因此钢琴在绝大多数场合都能够取代大小键琴。而钢琴和管风琴的音色特点、发音方式等相差得太多太多了,二者根本就完全不同,作品也不能“互换”,所以它们谁也取代不了谁。
沈凡秀:钢琴嫡传于羽管键琴,血缘极强,用钢琴完全可以演奏羽管键琴作品,只不过味道变了。羽管键琴的指法是直接套用管风琴法则,所以管风琴是钢琴等一切键盘乐器的鼻祖。表面上看钢琴与管风琴联系不大,但要驾御好任何一种键琴精髓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始终坚持的,没有过硬的钢琴键盘基础,管风琴无从谈起。
网友:主要是古键盘的声音麻酥酥的,演奏一些巴落克音乐比较有感觉
沈凡秀:一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巴洛克音乐是孕育在当时流行的乐器之中。现代提琴拉不出Viola da Gamba的味道,长笛也吹不出Traverso的效果,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