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高中毕业15周年同学聚会
上周末回松原高中同学聚会,阴差阳错机票没有买到,坐了趟极慢的火车,晃晃荡荡回到呆了十几年的松原——一个松花江畔不大不小的城市,这里有我的青春。
绿皮火车缓慢而穿越,窗外的电线杆一根根向后移动,电线在两个支点之间忽上忽下,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火车与轨道碰撞的卡拉卡拉声音,带我回到遥远的地方。路上下了雨,破旧的火车还漏水,顺着一个顶灯滴滴落下,正下方是一个大叔,皱纹像雕刻般的清晰,他有孩子般肆无忌惮的笑容,没有抱怨头上的漏水,反倒是把一个塑料袋子接在那座位上,笑着和旁边的旅客谈论起天气,黝黑的脸上,眼角深深的皱纹,是爱笑的证明,也是他虽然辛苦却很愉悦的标签。车厢里满是人,站着的,也有躺着的——躺在座位下面,这量满载着——在我看来是超载着旅客的列车,是我当年在大学期间往返于北京松原最真实的写照,记得那时候也经常买不到票,站十几个小时去北京,有时我会到火车连接处水池子旁边,那里比较宽敞,这趟火车,那里同样挤满了人。我座位对面是一对母女,妈妈抱着女儿睡觉。妈妈坐在座位的边缘,让孩子可以躺下把头枕在她的我腿上。我小时也有这样的经历,那时我还很小,爸妈带我远行,我那时只是没心没肺地觉得出门真麻烦,完全没有了解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在小小的拥挤的车厢里,尽心尽力做到最大的可能。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是这样的,好些过去的场景,在古老的绿皮火车里重现,这是在飞机上不可能有的体验。
如果没有同学聚会的由头,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再踏上这片已经14年没有来过的土地。除了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规模较大的聚会外,就再也没回来过。毕业十五年了,十五年变化,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在受着生计或者生活的困扰,为人夫人妻人父人母的神态也不时划过那些记忆中青春的脸上。
我们回到油田高中,校舍已经焕然一新,但在我们眼里,永远是那个印证了成长的烦恼、快乐的学生时代的地方,即使有再多的变化,依然是个记忆深处的老物件,历久弥坚。
接下来我们去了一个松原博物馆,新建成的,里面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孙中山先生曾经将这里规划为东镇,徽钦二帝当年就是被囚禁在此处(扶余县)。过去这块土地上比邻扶余县和前郭尔罗斯内蒙古自治县,后来合并成松原市,现在的规划则更为宏大,各种硬件设施、地标建筑也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我是随父母开发吉林油田时候来到的这里的,现在父母都已退休,那些成长中包含着上一辈人的心血,现在也有不少同学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们又去了查干湖,一个以冬捕文明的地方,查干湖的鱼很鲜美,把酒言欢,饭后荡舟湖面,小叙情怀。
晚饭接着聚餐,大吃大喝,饭菜还是那童年的味道,白酒依然浓烈。饭桌上也可以感受到同学们的巨大变化,白驹过隙,物是人非,甚至连物也不是了。当年的许多记忆必须通过彼此交叠的思绪重新组合才得以重现,而有些事情则成了个人永远的回忆。同学们大约都是胖了,腆起的肚子让身体习惯性地迈起了方步。还秉持者运动价值观的我看来是少数中的少数。同学忙碌的更多的还是油田工作传统模式下职场规则,不少人说,和同学们在一起能够有难得的放松,我能理解那份“不放松”的无奈。我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少人也挺羡慕我的状态。
其实,这都是因为跑步,跑步让你维持斗志与岁月共舞,还能叫你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晚饭后几个长春的同学先走了,大家去卡拉OK,我很少唱歌,一般也不愿意去歌厅,但是同学聚会的氛围很不一样就是所有的歌你几乎都听过,我们是没有代沟。有同学唱庞龙的“兄弟抱一下”,竟然把几个同学唱哭了,酒精和难得的放松型聚会,终于把各种辛酸苦来与十五年的追忆融合,成为决堤的感情出口。
唱歌后,有去夜宵,吃了松原非常有特色的羊排,让我这个走南闯北的人也颇为赞叹,真的美味。
晚上,我住在同学张晗家,第二天约还约了另一个同学郭大为去松花江畔跑步。
第二天,7点起床,动身出发。或许是太久没到这里的缘故,街道早已陌生,记忆中满是树林和泥土路的江边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修建的水泥路,还有旁边阵容强大到不行的新项目——“三百栋楼”。“三百栋楼”是最新的油田职工宿舍区,当年我在这里长大,职工宿舍叫做“老八栋”,后来油田管理局搬了地方,修建了“百栋楼”,从这些土到不能再土的名称你也能看到油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我已经开始在江边跑步。
郭大为陪我跑了3公里,我则在松花江两座桥之间跑了一个整圈,GPS手表记录下来是12公里,很合适的距离。好多人都看我奇怪,我跑的很轻松,也很愉快,没有丝毫怪异,只有骄傲和感慨。我知道我的步伐应该是优美的,因为我看到他们看我的眼神出了惊讶还有羡慕。两座江桥的跑步并不轻松,因为引桥很长,并且要绕很远才能找到重回江边的路,为此我还跨越了一个栅栏。当年扶余和前郭是两个县,被松花江隔开,过江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距离,而现在,我竟然轻松地跑来跑回,我知道自己的成长,早已不会被小小的江面所阻隔。
同学十几年,我从同学身上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更多的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发现我的生活应为一些偶然的原因开始丰富多彩起来,虽然满是艰辛,却也充实,如同我奔跑在这个城市中一样,孤独的,却没有一丝不适应。
我想这就是一个好的状态,我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我有自己的方向,还能愉快地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 |
绿皮火车缓慢而穿越,窗外的电线杆一根根向后移动,电线在两个支点之间忽上忽下,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火车与轨道碰撞的卡拉卡拉声音,带我回到遥远的地方。路上下了雨,破旧的火车还漏水,顺着一个顶灯滴滴落下,正下方是一个大叔,皱纹像雕刻般的清晰,他有孩子般肆无忌惮的笑容,没有抱怨头上的漏水,反倒是把一个塑料袋子接在那座位上,笑着和旁边的旅客谈论起天气,黝黑的脸上,眼角深深的皱纹,是爱笑的证明,也是他虽然辛苦却很愉悦的标签。车厢里满是人,站着的,也有躺着的——躺在座位下面,这量满载着——在我看来是超载着旅客的列车,是我当年在大学期间往返于北京松原最真实的写照,记得那时候也经常买不到票,站十几个小时去北京,有时我会到火车连接处水池子旁边,那里比较宽敞,这趟火车,那里同样挤满了人。我座位对面是一对母女,妈妈抱着女儿睡觉。妈妈坐在座位的边缘,让孩子可以躺下把头枕在她的我腿上。我小时也有这样的经历,那时我还很小,爸妈带我远行,我那时只是没心没肺地觉得出门真麻烦,完全没有了解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在小小的拥挤的车厢里,尽心尽力做到最大的可能。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是这样的,好些过去的场景,在古老的绿皮火车里重现,这是在飞机上不可能有的体验。
如果没有同学聚会的由头,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再踏上这片已经14年没有来过的土地。除了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规模较大的聚会外,就再也没回来过。毕业十五年了,十五年变化,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在受着生计或者生活的困扰,为人夫人妻人父人母的神态也不时划过那些记忆中青春的脸上。
我们回到油田高中,校舍已经焕然一新,但在我们眼里,永远是那个印证了成长的烦恼、快乐的学生时代的地方,即使有再多的变化,依然是个记忆深处的老物件,历久弥坚。
接下来我们去了一个松原博物馆,新建成的,里面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孙中山先生曾经将这里规划为东镇,徽钦二帝当年就是被囚禁在此处(扶余县)。过去这块土地上比邻扶余县和前郭尔罗斯内蒙古自治县,后来合并成松原市,现在的规划则更为宏大,各种硬件设施、地标建筑也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我是随父母开发吉林油田时候来到的这里的,现在父母都已退休,那些成长中包含着上一辈人的心血,现在也有不少同学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们又去了查干湖,一个以冬捕文明的地方,查干湖的鱼很鲜美,把酒言欢,饭后荡舟湖面,小叙情怀。
晚饭接着聚餐,大吃大喝,饭菜还是那童年的味道,白酒依然浓烈。饭桌上也可以感受到同学们的巨大变化,白驹过隙,物是人非,甚至连物也不是了。当年的许多记忆必须通过彼此交叠的思绪重新组合才得以重现,而有些事情则成了个人永远的回忆。同学们大约都是胖了,腆起的肚子让身体习惯性地迈起了方步。还秉持者运动价值观的我看来是少数中的少数。同学忙碌的更多的还是油田工作传统模式下职场规则,不少人说,和同学们在一起能够有难得的放松,我能理解那份“不放松”的无奈。我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少人也挺羡慕我的状态。
其实,这都是因为跑步,跑步让你维持斗志与岁月共舞,还能叫你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晚饭后几个长春的同学先走了,大家去卡拉OK,我很少唱歌,一般也不愿意去歌厅,但是同学聚会的氛围很不一样就是所有的歌你几乎都听过,我们是没有代沟。有同学唱庞龙的“兄弟抱一下”,竟然把几个同学唱哭了,酒精和难得的放松型聚会,终于把各种辛酸苦来与十五年的追忆融合,成为决堤的感情出口。
唱歌后,有去夜宵,吃了松原非常有特色的羊排,让我这个走南闯北的人也颇为赞叹,真的美味。
晚上,我住在同学张晗家,第二天约还约了另一个同学郭大为去松花江畔跑步。
第二天,7点起床,动身出发。或许是太久没到这里的缘故,街道早已陌生,记忆中满是树林和泥土路的江边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修建的水泥路,还有旁边阵容强大到不行的新项目——“三百栋楼”。“三百栋楼”是最新的油田职工宿舍区,当年我在这里长大,职工宿舍叫做“老八栋”,后来油田管理局搬了地方,修建了“百栋楼”,从这些土到不能再土的名称你也能看到油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我已经开始在江边跑步。
郭大为陪我跑了3公里,我则在松花江两座桥之间跑了一个整圈,GPS手表记录下来是12公里,很合适的距离。好多人都看我奇怪,我跑的很轻松,也很愉快,没有丝毫怪异,只有骄傲和感慨。我知道我的步伐应该是优美的,因为我看到他们看我的眼神出了惊讶还有羡慕。两座江桥的跑步并不轻松,因为引桥很长,并且要绕很远才能找到重回江边的路,为此我还跨越了一个栅栏。当年扶余和前郭是两个县,被松花江隔开,过江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距离,而现在,我竟然轻松地跑来跑回,我知道自己的成长,早已不会被小小的江面所阻隔。
同学十几年,我从同学身上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更多的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发现我的生活应为一些偶然的原因开始丰富多彩起来,虽然满是艰辛,却也充实,如同我奔跑在这个城市中一样,孤独的,却没有一丝不适应。
我想这就是一个好的状态,我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我有自己的方向,还能愉快地坚持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