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偏爱故事性的小说或者说书本
如题,我还是偏爱故事性的小说或者说书本。
因为故事性小说总是比较有趣,看起来也轻松不太需要思考;论证性的书籍本身就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还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要不然读了跟没读过是一样的。
然而我是跟那只井底的青蛙是一路货色的家伙,自负的坚持天空就只是自己看到的井口那么大小,所以除非是感同身受,或者很容易用逻辑情感推理出来的道理,否则光光讲出一句金科玉律似地大道理,我接受能力为零,认同度为零,置之于不顾的可能性为百分百。
然而在故事性的小说里,讲一点故事,发表一点感慨或者议论,很容易就让我接受至少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想法。
我记得我很小时候就很喜欢看故事,小学时候在家,哥哥的历史书我都会翻着看那些小字体的关于某个人的事迹,看得很认真,一个都不漏。至于那些大字体,评价某个人某件事的历史意义的文字,我是一点都不喜欢的,并且看着就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直到毕业后的现在换了环境,接触了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心境不经意间发生了些变化,我觉得是变得更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所以对书本也不挑剔了,别人说很好的书值得看一看的书我就想去看看,再加上内心实在枯燥乏味,连自己小时候鄙弃了那么多年的那类书也随手拿起来看了,权当消磨时间。然而一看之后发现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受不了一个字都看不下去了。我看完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并且觉得很有趣,爱上了。然后就开始了我所觉得的枯燥文学之旅了。
话说初中高中时候,我看作文书,都是只看叙述文部分,议论文部分我一直觉得枯燥的要死,翻都不翻一下的,叙述文却看很多遍的。以至于我高中时候议论文作文差得一塌糊涂。现在想想,其实议论文也并不那么难,主要是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多读书,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
然而一般来说,只有多读书以后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观点。这就好比你吃过辣以后才有资格发表你觉得辣味好吃还是不好吃的观点。
不过看枯燥的书,现在啊,对我来说,还是有点痛苦的。倒不是说书很好,书是很好的。就是会觉得内容真的很好的,但是那样的文字很乏味。。不知道这么说矛盾不矛盾。。。
因为故事性小说总是比较有趣,看起来也轻松不太需要思考;论证性的书籍本身就是很枯燥乏味的,尤其还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要不然读了跟没读过是一样的。
然而我是跟那只井底的青蛙是一路货色的家伙,自负的坚持天空就只是自己看到的井口那么大小,所以除非是感同身受,或者很容易用逻辑情感推理出来的道理,否则光光讲出一句金科玉律似地大道理,我接受能力为零,认同度为零,置之于不顾的可能性为百分百。
然而在故事性的小说里,讲一点故事,发表一点感慨或者议论,很容易就让我接受至少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想法。
我记得我很小时候就很喜欢看故事,小学时候在家,哥哥的历史书我都会翻着看那些小字体的关于某个人的事迹,看得很认真,一个都不漏。至于那些大字体,评价某个人某件事的历史意义的文字,我是一点都不喜欢的,并且看着就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直到毕业后的现在换了环境,接触了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心境不经意间发生了些变化,我觉得是变得更无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所以对书本也不挑剔了,别人说很好的书值得看一看的书我就想去看看,再加上内心实在枯燥乏味,连自己小时候鄙弃了那么多年的那类书也随手拿起来看了,权当消磨时间。然而一看之后发现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受不了一个字都看不下去了。我看完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并且觉得很有趣,爱上了。然后就开始了我所觉得的枯燥文学之旅了。
话说初中高中时候,我看作文书,都是只看叙述文部分,议论文部分我一直觉得枯燥的要死,翻都不翻一下的,叙述文却看很多遍的。以至于我高中时候议论文作文差得一塌糊涂。现在想想,其实议论文也并不那么难,主要是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然后多读书,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
然而一般来说,只有多读书以后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观点。这就好比你吃过辣以后才有资格发表你觉得辣味好吃还是不好吃的观点。
不过看枯燥的书,现在啊,对我来说,还是有点痛苦的。倒不是说书很好,书是很好的。就是会觉得内容真的很好的,但是那样的文字很乏味。。不知道这么说矛盾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