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冬天的骨头》观后有感
周六晚,应邀参加美国电影《冬天的骨头》观影及分享座谈会。赶到不是书店二楼的时候电影已经开演。观影的只有很少的人,大约20多人,除了大屏幕边上坐着一位外国老人,其他的都是年轻人,身边还有位外国小伙。电影是英文,但有中文字幕。
因为去得晚,看了好半天才看进去情节。那是一个相当萧条、简陋的生活环境,一幢小木屋孤零零地被树林环绕,但室内的家居却比较丰富,虽然显得很陈旧。一位叫蕾的女孩,父亲约瑟普·多利突然失踪,她一个17岁的女生,要照料一个12岁的弟弟和一个6岁的妹妹,还有一位疯子母亲,压力可想而知。蕾想知道真相。于是去找远房亲戚萨姆·米尔顿,但萨姆的太太不让蕾见萨姆。萨姆是一个贩毒团伙的头目,团伙成员之一约瑟普因告密被杀。蕾的伯父泪珠试图帮助她,但她最初是拒绝的。在继续追查的过程中,蕾被萨姆的太太带领一伙人打伤,嘴巴一下子肿了起来,牙齿被打掉,并被掳至萨姆家中。泪珠及时赶来,表示愿意收养蕾一家。法院的保释员带人赶来,要蕾一家在一周内搬走,房屋和财产要补缴蕾的父亲所欠的罚款。要想免于无家可归,只有证明蕾的父亲已经去世,因为警方和法院都认为约瑟普还活着。泪珠带领蕾到公墓去找,结果一无所获。蕾走投无路,找到征兵机构,向负责征兵的将军恳切要求当兵,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笔4万美元的费用。但蕾只有17岁,不到法定当兵的年龄,将军耐心劝解蕾,最好的办法是在家看护好弟弟妹妹和病重的母亲,或许一年以后一切会好起来。无奈,蕾只好回去。伯父赶来,给蕾一些钱。这时,萨姆凶悍的太太带人来找蕾,在门前敲门,蕾迎出来,但手里端着一把步枪,怒气冲冲。萨姆的太太劝她放下枪跟她走,她说知道约瑟普在哪里。蕾跟着萨姆太太到一个地方,头上的麻袋罩被摘下,被要求不要说出这个地方。蕾被带上一条小船,在湖中某个地方,萨姆太太示意蕾向水中摸,蕾很快摸到一只手,萨姆太太要求蕾用带来的电锯将手锯下,蕾不忍,萨姆太太只好亲自动手。手被送到警察署。蕾对警长说是被送到门外的。蕾在家做被赶出去的准备,找到父亲以往的照片,焚烧一些物品。泪珠赶来,他无能为力,蕾从家里找出一把旧吉他,泪珠在弹唱。这时,警长开车赶来,送来一笔款,说是一个陌生人要他转交蕾的,警署留下了该留的部分,其他的由他送给蕾。蕾的弟弟妹妹依偎在姐姐身边,弟弟担心地问姐姐,是不是要离开他们,因为他知道姐姐去征兵而且可能会获得一笔救助金的事,姐姐否认,说她永远跟弟弟妹妹在一起。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小妹妹费劲地抱起吉他,用稚嫩的小手在琴弦上弹拨......
影片结束了,那个外国老人笑着跟大家说了句什么,一位穿白色T恤的女生快步走到他跟前,跟观众打招呼,介绍说,这位老人叫乔治,来自美国密苏里,影片中的拍摄地,就是他真实的生活环境。美国有一项制度,所有人,只要过了65岁,可以免费进入类似中国老年大学的学校,选学任何课程。老人原先是一位电脑工程师,他选修的课程是汉语。来中国是学校放暑假,来中国三个月,预定8月6日回国。这次带来的这部电影他很喜欢,并与电影导演做过多次沟通。
担任翻译的小姑娘是青大外文系二年级的学生,看得出来英语口语很好,眼神、手势、语速恰到好处,跟乔治配合得十分默契。她跟乔治在不是书店认识,已交往两个月。她微笑着翻译乔治的话,也给发言的观众做翻译。不过,现场有好几位英文不错的观众,看得出英语基础不错。所提问题比较得体,观点阐述也到位,举止文雅,气度不凡,属于那种白领一类的青年。也有英语说得磕磕巴巴的,但丝毫不惧,显然是把这次活动当作锻炼口语的好机会。他们的对话我有的能听懂,但大多数还是得依靠青大女生。
交流的话题很广,不仅仅局限于影片,也涉及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对中国人关于美国的一些误解和传闻,比如新生儿将获得政府的补贴,乔治断然否定,在场的另一位美国人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有观众认为,既然蕾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本人也属于未成年人,就应该得到政府的补贴,不至于生活很困难,但实际上政府不可能做什么。至于蕾是否应该像中国这样,有事找政府,让政府出面去解决,乔治的答复是,可以这样做,但政府的效率往往很低,要等到结果,会拖很长时间。再说,美国人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传统和方式。
观众对蕾的勇于担当,不惧危险,以及片中人物行为表现出的人性化留下深刻印象。经过乔治不时的回答,对美国人的生活、文化有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影片中可以看出,虽然蕾一家身处逆境,生活拮据,但那种淡定,对生活的信心,以及那种悠然的生活方式,比如,酒吧里老头老太太的弹唱,弟弟妹妹在简易蹦床上玩耍。还对美国人的侠义印象深刻,没有中国电影中那种好人坏人一目了然的脸谱化的人物,如凶悍的萨姆太太打伤了蕾,却主动带领蕾去找她父亲的遗骸。泪珠跟他弟弟,蕾的父亲一样,都是萨姆团伙中的一员,属于贩毒分子,本身也吸毒,但关键时候表现出的仗义,还是很令人感动。当然,据乔治说,其中的一些人物虽然有生活的原型,但真实的美国人却不是这样的。我插话说,这是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需要,身边的美国留学生汉克连连摇头,显然他没听懂我的意思,但这种说法得到了乔治的肯定。
也说到了保密文化。一直未出现的主要人物约瑟普,蕾的父亲的被杀,是因为他告密触犯了帮派的规矩而受到惩处。乔治说,保密文化在欧美国家十分悠久。告密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
至于片名,是个比较费解的话题。乔治曾经与电影的导演通过邮件做过沟通,但得到的答复却并不令他满意。有观众解释道,影片中一再有狗的特写镜头,而蕾一家即将被赶出去,像狗一样流落街头,关键的时候,警长送来一笔钱,救她一家于危难,这笔钱,就像狗所需要的骨头一样。也有人认为萨姆太太锯断的约瑟普的手可以比喻为骨头。对这些说法,乔治都表示认同。但他也表示,要继续跟导演沟通。翻译女生开玩笑说,有了答案将请乔治告诉她,她再告诉书店,在店里黑板上公布答案。
在被问到对来中国前后的印象时,乔治坦率地说,来之前确实有过担心,除了安全方面,更担心被关注,而来了以后这些担心和顾虑都没有了。他感到很开心。
交谈持续了一个小时。书店小二上来,在远处默默地收拾杯子,当然也是在暗示该收场了。乔治恋恋不舍地跟大家告别。
一个有意思的周末。
因为去得晚,看了好半天才看进去情节。那是一个相当萧条、简陋的生活环境,一幢小木屋孤零零地被树林环绕,但室内的家居却比较丰富,虽然显得很陈旧。一位叫蕾的女孩,父亲约瑟普·多利突然失踪,她一个17岁的女生,要照料一个12岁的弟弟和一个6岁的妹妹,还有一位疯子母亲,压力可想而知。蕾想知道真相。于是去找远房亲戚萨姆·米尔顿,但萨姆的太太不让蕾见萨姆。萨姆是一个贩毒团伙的头目,团伙成员之一约瑟普因告密被杀。蕾的伯父泪珠试图帮助她,但她最初是拒绝的。在继续追查的过程中,蕾被萨姆的太太带领一伙人打伤,嘴巴一下子肿了起来,牙齿被打掉,并被掳至萨姆家中。泪珠及时赶来,表示愿意收养蕾一家。法院的保释员带人赶来,要蕾一家在一周内搬走,房屋和财产要补缴蕾的父亲所欠的罚款。要想免于无家可归,只有证明蕾的父亲已经去世,因为警方和法院都认为约瑟普还活着。泪珠带领蕾到公墓去找,结果一无所获。蕾走投无路,找到征兵机构,向负责征兵的将军恳切要求当兵,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笔4万美元的费用。但蕾只有17岁,不到法定当兵的年龄,将军耐心劝解蕾,最好的办法是在家看护好弟弟妹妹和病重的母亲,或许一年以后一切会好起来。无奈,蕾只好回去。伯父赶来,给蕾一些钱。这时,萨姆凶悍的太太带人来找蕾,在门前敲门,蕾迎出来,但手里端着一把步枪,怒气冲冲。萨姆的太太劝她放下枪跟她走,她说知道约瑟普在哪里。蕾跟着萨姆太太到一个地方,头上的麻袋罩被摘下,被要求不要说出这个地方。蕾被带上一条小船,在湖中某个地方,萨姆太太示意蕾向水中摸,蕾很快摸到一只手,萨姆太太要求蕾用带来的电锯将手锯下,蕾不忍,萨姆太太只好亲自动手。手被送到警察署。蕾对警长说是被送到门外的。蕾在家做被赶出去的准备,找到父亲以往的照片,焚烧一些物品。泪珠赶来,他无能为力,蕾从家里找出一把旧吉他,泪珠在弹唱。这时,警长开车赶来,送来一笔款,说是一个陌生人要他转交蕾的,警署留下了该留的部分,其他的由他送给蕾。蕾的弟弟妹妹依偎在姐姐身边,弟弟担心地问姐姐,是不是要离开他们,因为他知道姐姐去征兵而且可能会获得一笔救助金的事,姐姐否认,说她永远跟弟弟妹妹在一起。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小妹妹费劲地抱起吉他,用稚嫩的小手在琴弦上弹拨......
影片结束了,那个外国老人笑着跟大家说了句什么,一位穿白色T恤的女生快步走到他跟前,跟观众打招呼,介绍说,这位老人叫乔治,来自美国密苏里,影片中的拍摄地,就是他真实的生活环境。美国有一项制度,所有人,只要过了65岁,可以免费进入类似中国老年大学的学校,选学任何课程。老人原先是一位电脑工程师,他选修的课程是汉语。来中国是学校放暑假,来中国三个月,预定8月6日回国。这次带来的这部电影他很喜欢,并与电影导演做过多次沟通。
担任翻译的小姑娘是青大外文系二年级的学生,看得出来英语口语很好,眼神、手势、语速恰到好处,跟乔治配合得十分默契。她跟乔治在不是书店认识,已交往两个月。她微笑着翻译乔治的话,也给发言的观众做翻译。不过,现场有好几位英文不错的观众,看得出英语基础不错。所提问题比较得体,观点阐述也到位,举止文雅,气度不凡,属于那种白领一类的青年。也有英语说得磕磕巴巴的,但丝毫不惧,显然是把这次活动当作锻炼口语的好机会。他们的对话我有的能听懂,但大多数还是得依靠青大女生。
交流的话题很广,不仅仅局限于影片,也涉及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对中国人关于美国的一些误解和传闻,比如新生儿将获得政府的补贴,乔治断然否定,在场的另一位美国人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有观众认为,既然蕾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本人也属于未成年人,就应该得到政府的补贴,不至于生活很困难,但实际上政府不可能做什么。至于蕾是否应该像中国这样,有事找政府,让政府出面去解决,乔治的答复是,可以这样做,但政府的效率往往很低,要等到结果,会拖很长时间。再说,美国人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传统和方式。
观众对蕾的勇于担当,不惧危险,以及片中人物行为表现出的人性化留下深刻印象。经过乔治不时的回答,对美国人的生活、文化有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影片中可以看出,虽然蕾一家身处逆境,生活拮据,但那种淡定,对生活的信心,以及那种悠然的生活方式,比如,酒吧里老头老太太的弹唱,弟弟妹妹在简易蹦床上玩耍。还对美国人的侠义印象深刻,没有中国电影中那种好人坏人一目了然的脸谱化的人物,如凶悍的萨姆太太打伤了蕾,却主动带领蕾去找她父亲的遗骸。泪珠跟他弟弟,蕾的父亲一样,都是萨姆团伙中的一员,属于贩毒分子,本身也吸毒,但关键时候表现出的仗义,还是很令人感动。当然,据乔治说,其中的一些人物虽然有生活的原型,但真实的美国人却不是这样的。我插话说,这是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需要,身边的美国留学生汉克连连摇头,显然他没听懂我的意思,但这种说法得到了乔治的肯定。
也说到了保密文化。一直未出现的主要人物约瑟普,蕾的父亲的被杀,是因为他告密触犯了帮派的规矩而受到惩处。乔治说,保密文化在欧美国家十分悠久。告密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
至于片名,是个比较费解的话题。乔治曾经与电影的导演通过邮件做过沟通,但得到的答复却并不令他满意。有观众解释道,影片中一再有狗的特写镜头,而蕾一家即将被赶出去,像狗一样流落街头,关键的时候,警长送来一笔钱,救她一家于危难,这笔钱,就像狗所需要的骨头一样。也有人认为萨姆太太锯断的约瑟普的手可以比喻为骨头。对这些说法,乔治都表示认同。但他也表示,要继续跟导演沟通。翻译女生开玩笑说,有了答案将请乔治告诉她,她再告诉书店,在店里黑板上公布答案。
在被问到对来中国前后的印象时,乔治坦率地说,来之前确实有过担心,除了安全方面,更担心被关注,而来了以后这些担心和顾虑都没有了。他感到很开心。
交谈持续了一个小时。书店小二上来,在远处默默地收拾杯子,当然也是在暗示该收场了。乔治恋恋不舍地跟大家告别。
一个有意思的周末。
![]() |
影片结束后,乔治和青大女生在与观众分享观影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