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与摇滚 及其他
说来有趣 这两者都有个yao字 却截然不同的两个yao
言字旁的那个 通过一种文字与小调来流传下来一些故事
提手旁的那个 则是更侧重在行为上
我不是什么语言专家 更不甚精通各色音乐 只是单纯的想到这个有趣的事实
很多喜欢摇滚的人都鄙视民谣的平淡无奇 隔靴搔痒般的低声絮语 虽然不知道何处来的这种优越感 但还是觉得异常可笑
且不说 民谣与摇滚的界定到底是否清晰 唱民谣的人也偶尔也几首闲来的摇滚佳作 而热爱摇滚的青年也会偶尔平淡心情拾来小调用民谣倾诉 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又何尝会介意用哪种曲风来限制自己的热情?
所谓优越感 真是个下贱的东西
正如
一些喜欢独立音乐的人对于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用单反的人对于用卡片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喜欢国外音乐的人对于喜欢华语音乐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热衷于谈论政治的人对于不屑于讨论的人有着优越感
你有怎么会知道
喜欢流行音乐的人就没听过独立音乐?
喜欢卡片的人就拍不出惊艳的作品?
喜欢华语音乐的人就不了解外国音乐人?
喜欢沉默的人就不知道你所谓的热点话题?
喜欢什么并不能成为划分等级的界线 大概只能是互相无法理解的方面而已 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真的谈论不来 也无需用优越感来judge谁 只需不讨论便作罢
人老了些的时候 心情就平淡多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
回头看看过去 以前的自己怎么会如此喧嚣
曾经对自己的期望不过是 不要做现在讨厌的人 但才发现 过去的自己却是现在的自己讨厌的人
也曾喜欢过摇滚 喜欢用嘲杂一些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喜欢无时无刻不表达出自己的愤怒 喜悦 只是如今的自己 更喜欢用安静一些的音乐平复心情
大学期间的某挚友 一个名符其实的摇滚青年 甚至喜欢听已经不能满足他 他更是自组了乐队自娱自乐 虽然曾经想拉我入伙 却被我“玩物丧志”推卸 近日跟他聊起近状 问他还在听摇滚没 他说自己早已不听了 现在开始听志逼
甚至 他问起我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如何 我说怎么了 莫非你要去?他说 有可能
我又诧异了 这是那个当初在我还是非不清的年龄跟我讲某个著名事件的小愤青么?那个我怎么也不会联想到会把自己后半辈子交给神秘部门的人?
我说 算了吧 你不适合当兵 部队很黑的 要么就是将来转业去地方gov
他说 年级大了 要替父母和女朋友着想 有可能就准备走公务员道路了
年纪大了
这是我们多少无奈选择的借口?不过也很佩服他 因为责任感 摒弃了曾经的愤怒 年级越来越大 我们能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现状 还有将来的家庭 活着 真累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一直未自己理想不曾向现实妥协的人 年轻时觉得自己都能做到 但面临社会的压力 又真的什么都做不到了 理想这个词 早已远离太久了 现在 买车买房嫁人 成为所有大龄女青年3句话不离嘴的词儿
似乎扯远了
民谣和摇滚 正如理想与现实 民谣更多的无非用简单的曲调来潺潺道来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你不爱我啦” “他不爱她啦” “他又爱上他啦” 无关痛痒 而摇滚更想是理想主义者的各种自白 其实真的没什么可互相鄙视的 不同的生活状态决定了生活的方向而已 理想重要么?现实重要么?
再者说 侧重现实的人难道就不可以讨论理想了么?而理想主义者也会因五斗米而献唱吧
政治 这个敏感的话题 似乎成为了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沟壑
作为我自己 我异常厌恶的讨论政治 并不是讨厌别人讨论 而且我非常喜欢看不同的人在阐述不同的观点 而是我实在难以提起胃口去热衷探讨这个话题
在如今的信息爆炸的社会 已经没有所谓的话题禁忌 我指但凡你想探究的话题你总会想到一切办法得到消息 而信息的真伪已经无关紧要 人们单纯的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一面的事实 而从来无心去验证信息的真伪 正因为高压的环境存在 人们更愿意相信残酷的现实
正因为这种不对称性 让我实在无能去判断所有的充斥的信息 我不想做任何欺骗的受害者 我宁愿沉默 此刻 谁被谁利用 永远没人知道
似乎又扯远了 这篇文章配了一个跟标题完全无关的内容
言字旁的那个 通过一种文字与小调来流传下来一些故事
提手旁的那个 则是更侧重在行为上
我不是什么语言专家 更不甚精通各色音乐 只是单纯的想到这个有趣的事实
很多喜欢摇滚的人都鄙视民谣的平淡无奇 隔靴搔痒般的低声絮语 虽然不知道何处来的这种优越感 但还是觉得异常可笑
且不说 民谣与摇滚的界定到底是否清晰 唱民谣的人也偶尔也几首闲来的摇滚佳作 而热爱摇滚的青年也会偶尔平淡心情拾来小调用民谣倾诉 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又何尝会介意用哪种曲风来限制自己的热情?
所谓优越感 真是个下贱的东西
正如
一些喜欢独立音乐的人对于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用单反的人对于用卡片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喜欢国外音乐的人对于喜欢华语音乐的人有着优越感
一些热衷于谈论政治的人对于不屑于讨论的人有着优越感
你有怎么会知道
喜欢流行音乐的人就没听过独立音乐?
喜欢卡片的人就拍不出惊艳的作品?
喜欢华语音乐的人就不了解外国音乐人?
喜欢沉默的人就不知道你所谓的热点话题?
喜欢什么并不能成为划分等级的界线 大概只能是互相无法理解的方面而已 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真的谈论不来 也无需用优越感来judge谁 只需不讨论便作罢
人老了些的时候 心情就平淡多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
回头看看过去 以前的自己怎么会如此喧嚣
曾经对自己的期望不过是 不要做现在讨厌的人 但才发现 过去的自己却是现在的自己讨厌的人
也曾喜欢过摇滚 喜欢用嘲杂一些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喜欢无时无刻不表达出自己的愤怒 喜悦 只是如今的自己 更喜欢用安静一些的音乐平复心情
大学期间的某挚友 一个名符其实的摇滚青年 甚至喜欢听已经不能满足他 他更是自组了乐队自娱自乐 虽然曾经想拉我入伙 却被我“玩物丧志”推卸 近日跟他聊起近状 问他还在听摇滚没 他说自己早已不听了 现在开始听志逼
甚至 他问起我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如何 我说怎么了 莫非你要去?他说 有可能
我又诧异了 这是那个当初在我还是非不清的年龄跟我讲某个著名事件的小愤青么?那个我怎么也不会联想到会把自己后半辈子交给神秘部门的人?
我说 算了吧 你不适合当兵 部队很黑的 要么就是将来转业去地方gov
他说 年级大了 要替父母和女朋友着想 有可能就准备走公务员道路了
年纪大了
这是我们多少无奈选择的借口?不过也很佩服他 因为责任感 摒弃了曾经的愤怒 年级越来越大 我们能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现状 还有将来的家庭 活着 真累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一直未自己理想不曾向现实妥协的人 年轻时觉得自己都能做到 但面临社会的压力 又真的什么都做不到了 理想这个词 早已远离太久了 现在 买车买房嫁人 成为所有大龄女青年3句话不离嘴的词儿
似乎扯远了
民谣和摇滚 正如理想与现实 民谣更多的无非用简单的曲调来潺潺道来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你不爱我啦” “他不爱她啦” “他又爱上他啦” 无关痛痒 而摇滚更想是理想主义者的各种自白 其实真的没什么可互相鄙视的 不同的生活状态决定了生活的方向而已 理想重要么?现实重要么?
再者说 侧重现实的人难道就不可以讨论理想了么?而理想主义者也会因五斗米而献唱吧
政治 这个敏感的话题 似乎成为了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沟壑
作为我自己 我异常厌恶的讨论政治 并不是讨厌别人讨论 而且我非常喜欢看不同的人在阐述不同的观点 而是我实在难以提起胃口去热衷探讨这个话题
在如今的信息爆炸的社会 已经没有所谓的话题禁忌 我指但凡你想探究的话题你总会想到一切办法得到消息 而信息的真伪已经无关紧要 人们单纯的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一面的事实 而从来无心去验证信息的真伪 正因为高压的环境存在 人们更愿意相信残酷的现实
正因为这种不对称性 让我实在无能去判断所有的充斥的信息 我不想做任何欺骗的受害者 我宁愿沉默 此刻 谁被谁利用 永远没人知道
似乎又扯远了 这篇文章配了一个跟标题完全无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