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日本闲逛的六十万零四千八百秒【之二:大阪,你好】
在开过了长长的跨海大桥,盘过螺旋的高架桥后,抵达了在日本的第一站——大阪府。
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适应性极强的人,即使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不会产生违和感。似乎无论到哪都能很快的融入,就如同依然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一般。所以习惯性的,即使到了日本,身处在大阪,除了感叹天蓝地洁外,没有丝毫已然离开上海的异样感。
每到一个城市,总是会先关注这里的生活设施,看看与自己所生活过的城市中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设施更为便捷,更为实用,或者其中的这些差异存在的缘由是什么。
在大阪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安装在墙上的消防栓,印象中在上海只有巨鹿路和安福路这些曾经的租界地还有这样贴在墙上的消防栓,不过因为年代的关系早已经锈迹斑斑,从表面也看不出是否依旧可以使用的痕迹。
与国内那些伫立在马路边,经常潺潺流着水甚至被撞倒后像个小喷泉似的消防栓不同。日本的消防栓都是像这样安装在墙上,并且没有一丝水流痕迹,干干净净,泛着亮光。除去那些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水,两国间的消防栓的设计不能说哪一个更好更合理,只是明显能够看出的是,哪一个国家的公共设施是被用心的在维护,细心的使用。
窨井盖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无论在日本的哪一个都道府县,无论是这些都道府县的哪一条大家小巷上的窨井盖都是这样色彩斑斓的绘制着图案,并在上面标注着地区号。记得前不久北京暴雨被淹之后,微博上有一条展示日本各地窨井图案的微博很受追捧。在细节上都注重美,不单调,我想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的人,身边事不缺乏美的体验的,这样的城市的确让生活更美好。
Flickr上的这个相册里(非本人)该算是日本窨井盖图案大全了吧→→マンホールの蓋
干净得发亮的车表,统一齐整的制服,礼貌的用语,以及气派的皇冠车,这就是大阪街头的出租车。日本的服务业是出名的高质量,出租车业则更是如此。
光是外表就让人觉得很舒服,而车内的座椅更是整洁堪比私家车。出租车司机在上车时便很礼貌地询问目的地,若是遇上会说日语的外国游客,还会热情的搭讪询问对日本的印象以及玩的是否尽兴,还会对游客的国籍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每辆车上还配置有GPS定位系统,两只手掌大小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所行进的路线以及两旁的建筑名称,所以在日本恶意的绕道之类的事情,几乎从不发生。
当然,有如此地配置,日本出租车的乘坐费用也相当昂贵。起步价便是660日元,在超出2公里之后,每一加价里程加费近百日元。以自己乘坐的经历来说,在不遇到红灯的情况下,乘坐十分钟左右的车费是6500日元。若是在上海按照这样的车费,恐怕从家里打车到机场都能赶上打折季上海到东京的往返机票的价格了。
日本不仅在驾驶的设置上同英国的右侧行驶相同,邮筒的设计也与英国一致,以红色为主色调。一侧的投递口为贺卡专用,另一侧的投递口则为除贺卡外的其他信件专用。在地铁口最为常见它方正的红色身影。
而说到地铁,在日本第一次乘坐他们的轨道交通便是在坂急十三站乘坐阪急电铁去梅田,逛大阪有名的梅田区的坂急商城。
梅田,我来了。
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适应性极强的人,即使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不会产生违和感。似乎无论到哪都能很快的融入,就如同依然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一般。所以习惯性的,即使到了日本,身处在大阪,除了感叹天蓝地洁外,没有丝毫已然离开上海的异样感。
![]() |
大阪的消防栓 |
![]() |
巨鹿路上的消防栓 |
每到一个城市,总是会先关注这里的生活设施,看看与自己所生活过的城市中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设施更为便捷,更为实用,或者其中的这些差异存在的缘由是什么。
在大阪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安装在墙上的消防栓,印象中在上海只有巨鹿路和安福路这些曾经的租界地还有这样贴在墙上的消防栓,不过因为年代的关系早已经锈迹斑斑,从表面也看不出是否依旧可以使用的痕迹。
与国内那些伫立在马路边,经常潺潺流着水甚至被撞倒后像个小喷泉似的消防栓不同。日本的消防栓都是像这样安装在墙上,并且没有一丝水流痕迹,干干净净,泛着亮光。除去那些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水,两国间的消防栓的设计不能说哪一个更好更合理,只是明显能够看出的是,哪一个国家的公共设施是被用心的在维护,细心的使用。
![]() |
多彩的窨井盖 |
窨井盖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无论在日本的哪一个都道府县,无论是这些都道府县的哪一条大家小巷上的窨井盖都是这样色彩斑斓的绘制着图案,并在上面标注着地区号。记得前不久北京暴雨被淹之后,微博上有一条展示日本各地窨井图案的微博很受追捧。在细节上都注重美,不单调,我想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的人,身边事不缺乏美的体验的,这样的城市的确让生活更美好。
Flickr上的这个相册里(非本人)该算是日本窨井盖图案大全了吧→→マンホールの蓋
![]() |
大阪府的出租车 |
干净得发亮的车表,统一齐整的制服,礼貌的用语,以及气派的皇冠车,这就是大阪街头的出租车。日本的服务业是出名的高质量,出租车业则更是如此。
光是外表就让人觉得很舒服,而车内的座椅更是整洁堪比私家车。出租车司机在上车时便很礼貌地询问目的地,若是遇上会说日语的外国游客,还会热情的搭讪询问对日本的印象以及玩的是否尽兴,还会对游客的国籍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每辆车上还配置有GPS定位系统,两只手掌大小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所行进的路线以及两旁的建筑名称,所以在日本恶意的绕道之类的事情,几乎从不发生。
当然,有如此地配置,日本出租车的乘坐费用也相当昂贵。起步价便是660日元,在超出2公里之后,每一加价里程加费近百日元。以自己乘坐的经历来说,在不遇到红灯的情况下,乘坐十分钟左右的车费是6500日元。若是在上海按照这样的车费,恐怕从家里打车到机场都能赶上打折季上海到东京的往返机票的价格了。
![]() |
邮筒 |
日本不仅在驾驶的设置上同英国的右侧行驶相同,邮筒的设计也与英国一致,以红色为主色调。一侧的投递口为贺卡专用,另一侧的投递口则为除贺卡外的其他信件专用。在地铁口最为常见它方正的红色身影。
而说到地铁,在日本第一次乘坐他们的轨道交通便是在坂急十三站乘坐阪急电铁去梅田,逛大阪有名的梅田区的坂急商城。
梅田,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