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体质的常用穴位保健
《平和质》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用大拇指按揉双侧足三里,至穴位有酸胀感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双侧足三里穴,艾条距离皮肤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侧灸5分钟,隔日一次。长期如此可平补气血,增强体质。
《气虚质》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气海,或借助温灸盒,平放于腹部,可覆盖关元、气海两穴,以同时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益气血。
《阳虚质》
■命门 肾俞
命门穴位于身体后正中线上,第 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两侧各一穴。可用全掌心搓命门、肾俞,以穴位发热为度,并以手捂住穴位使热力渗透。也可取俯卧位,用温灸盒横放于三穴之上,同时对三穴施灸,施灸时间为10至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温补阳气,益肾强腰。
《阴虚质》
■太溪 涌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双侧太溪穴,至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再用两手掌分别搓对侧涌泉穴,至足底发热为度。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滋阴补肾,清虚热。
《痰湿质》
■丰隆 阴陵泉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丰隆、阴陵泉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作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化痰利湿。
《湿热质》
■阴陵泉 三阴交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大拇指按揉阴陵泉和三阴交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清热利湿。
《血淤质》
■血海 太冲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用大拇指按揉血海穴和太冲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活血化淤。
《气郁质》
■膻中 太冲 期门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用大拇指按揉膻中和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宽胸理气,消郁散结。
《特禀质》
■足三里 关元 肾俞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肾俞,或借助温灸盒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肾益气,扶正固本。平和质
《气虚质》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气海,或借助温灸盒,平放于腹部,可覆盖关元、气海两穴,以同时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益气血。
《阳虚质》
■命门 肾俞
命门穴位于身体后正中线上,第 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两侧各一穴。可用全掌心搓命门、肾俞,以穴位发热为度,并以手捂住穴位使热力渗透。也可取俯卧位,用温灸盒横放于三穴之上,同时对三穴施灸,施灸时间为10至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温补阳气,益肾强腰。
《阴虚质》
■太溪 涌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双侧太溪穴,至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再用两手掌分别搓对侧涌泉穴,至足底发热为度。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滋阴补肾,清虚热。
《痰湿质》
■丰隆 阴陵泉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丰隆、阴陵泉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作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化痰利湿。
《湿热质》
■阴陵泉 三阴交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大拇指按揉阴陵泉和三阴交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清热利湿。
《血淤质》
■血海 太冲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用大拇指按揉血海穴和太冲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活血化淤。
《气郁质》
■膻中 太冲 期门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用大拇指按揉膻中和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宽胸理气,消郁散结。
特禀质
■足三里 关元 肾俞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肾俞,或借助温灸盒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肾益气,扶正固本。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用大拇指按揉双侧足三里,至穴位有酸胀感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双侧足三里穴,艾条距离皮肤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侧灸5分钟,隔日一次。长期如此可平补气血,增强体质。
《气虚质》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气海,或借助温灸盒,平放于腹部,可覆盖关元、气海两穴,以同时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益气血。
《阳虚质》
■命门 肾俞
命门穴位于身体后正中线上,第 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两侧各一穴。可用全掌心搓命门、肾俞,以穴位发热为度,并以手捂住穴位使热力渗透。也可取俯卧位,用温灸盒横放于三穴之上,同时对三穴施灸,施灸时间为10至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温补阳气,益肾强腰。
《阴虚质》
■太溪 涌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双侧太溪穴,至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再用两手掌分别搓对侧涌泉穴,至足底发热为度。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滋阴补肾,清虚热。
《痰湿质》
■丰隆 阴陵泉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丰隆、阴陵泉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作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化痰利湿。
《湿热质》
■阴陵泉 三阴交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大拇指按揉阴陵泉和三阴交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清热利湿。
《血淤质》
■血海 太冲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用大拇指按揉血海穴和太冲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活血化淤。
《气郁质》
■膻中 太冲 期门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用大拇指按揉膻中和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宽胸理气,消郁散结。
《特禀质》
■足三里 关元 肾俞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肾俞,或借助温灸盒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肾益气,扶正固本。平和质
《气虚质》
■足三里 关元 气海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气海,或借助温灸盒,平放于腹部,可覆盖关元、气海两穴,以同时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益气血。
《阳虚质》
■命门 肾俞
命门穴位于身体后正中线上,第 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两侧各一穴。可用全掌心搓命门、肾俞,以穴位发热为度,并以手捂住穴位使热力渗透。也可取俯卧位,用温灸盒横放于三穴之上,同时对三穴施灸,施灸时间为10至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温补阳气,益肾强腰。
《阴虚质》
■太溪 涌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双侧太溪穴,至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分钟。再用两手掌分别搓对侧涌泉穴,至足底发热为度。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如此可滋阴补肾,清虚热。
《痰湿质》
■丰隆 阴陵泉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用大拇指按揉丰隆、阴陵泉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作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化痰利湿。
《湿热质》
■阴陵泉 三阴交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大拇指按揉阴陵泉和三阴交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健脾清热利湿。
《血淤质》
■血海 太冲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用大拇指按揉血海穴和太冲穴,两侧穴位可同时操作,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活血化淤。
《气郁质》
■膻中 太冲 期门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相当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用大拇指按揉膻中和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2次,10天1个疗程。如此可宽胸理气,消郁散结。
特禀质
■足三里 关元 肾俞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可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5至1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温和灸法灸足三里、关元、肾俞,或借助温灸盒施灸,每个穴位灸10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补肾益气,扶正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