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Review] The sense of an ending - A review by Miss Lai Xiaochan
[Introduction by Erik] The Sense of an Ending is a 2011 novel written by British author Julian Barnes. The story is narrated by a retired man named Tony Webster, who recalls how he and his clique met Adrian Finn at school and vowed to remain friends for life. When the past catches up with Tony, he reflects on the paths he and his friends have taken. The following book review is contribution by Miss Lai Xiaochan. The review is writen in Chinese.
题目The sense of an ending究竟怎么解释呢?是终结的感觉?结束的意义?到了书的结尾,作者也没有道破各种机关,我们依然不能确定究竟发生了哪些事,那本日记已经不再是紧迫的悬念,在倒数第三页抛出让叙述者震惊也让读者震惊的最后一个信息以后,作者成功地把不安延续到最后一个字。托尼明白了,可是读者未必明白。一口气读完的书,却需要你回过头仔细去寻找去比对,认真想想拼凑出大致图案。
托尼开场就告诉我们,回忆是不可靠的。
但是我们别无选择,还是得听他说。
从中学回忆起,他并不怀旧,具体的事件不一定准确,但印象如此:托尼、科林、阿利克斯组成三人党,因为亚瑞安的加入变成四人帮。这个低眉独思的男孩,认识最初其实吸引老师更甚,是拿奖学金去好学校的苗子。三人常常戏谑骂人,偶尔认真,亚瑞安恰恰相反。年少轻狂的三人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尤其是父母,而亚瑞安不这样,他母亲离家出走,他说他爱母亲尊重父亲。这叫三人羡慕之余,提出理论认为快乐家庭就是没有家庭,或者说不住一起的家庭。亚瑞安让他们相信理性思考理应运用于引导生活,此前,三人党中属亚历克斯引领哲学思考,他卖弄的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亚瑞安的出现让他地位不保,或者说让托尼和科林多了加缪和尼采的选项。男孩子们读各种书,也会谈论性。不过父母担心其实有点多余,他们的经历都算简单。
中学毕业,踏上各自的路,大家说要保持终生友谊:亚瑞安不出所料拿奖学金上了剑桥,托尼进布里斯托念历史,科林就读苏塞克思,亚历克斯跟着进父亲的行当。他们放假聚会没有预想的多,相互写信,但是大家还是写给亚瑞安最多。
托尼交了个女朋友,叫维罗妮卡。托尼不太会追女孩子,不过还是渐渐走近这个念西班牙语的小巧女生。他们在一起听唱片,交流看的书,维罗妮卡的观点总是比托尼的更犀利一些。
假期,维罗妮卡邀请托尼去她肯特的家过周末。托尼见到她的公务员父亲,哥哥杰克,略有艺术气质的母亲。不过那个周末托尼过得并不自在,比如便秘,晚饭后的交谈他觉得像审问,维罗妮卡也没有说完晚安吻他等等。第二天父子父女去散步,留下托尼和母亲吃早餐,托尼记得母亲说了句别让维罗妮卡得手太多,让他不太明白。
几周后,托尼把维罗妮卡介绍给死党们,托尼还帮他们拍了张合照。
他们的恋爱关系在肢体接触上更近了些。某天她带了茶点过来喝茶,幽幽问起二人关系朝何处去,托尼反问不正面回答,维罗妮卡说托尼是懦夫,托尼自辩是平和。那大概是二人关系终结的开始。
托尼说,布里斯托岁月并非只有念书和维罗妮卡,他记得曾经去看过塞文潮。
他们分手后睡过一次觉。俩人不是一个专业,布里斯托又够大,没有怎么撞见彼此。暑假里托尼收到维罗妮卡母亲的信,得知两人分手深感遗憾,不过希望托尼能找到更合适的人。
托尼就此安心学习,不是第一名的料,那至少要考进中游。大四过半,他收到亚瑞安的信,请托尼同意他和维罗妮卡约会。托尼回了张克里弗顿吊桥明信片。反复看过亚瑞安的信后,托尼自怜之际又写了封信,对他们俩评论一番并且让亚瑞安要小心,问问维罗妮卡的母亲就知道了。他决心从此以后把这两人永远逐出自己的生活。此后,和科林还有亚历克斯的联系也少了。托尼跑美国游荡半年,还和美国女孩安妮谈了三个月恋爱,回到英国,得知亚瑞安自杀了。一年后,曾经的三人党聚会,纪念亚瑞安,但从此各奔东西不再联络。
托尼从事艺术管理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他遇见玛格丽特,和她结婚生女买房过日子。后来托尼离婚,女儿苏西由他们俩共同抚养。苏西长大后嫁了医生生了两个孩子。玛格丽特第二次婚姻也以离婚收场,托尼交了女朋友她都见过,两人关系保持得不错。现在托尼六十几岁了,退休在家,是地方历史协会会员,在医院图书馆做做义工。
托尼说搞不懂时间。即便孜孜不倦保留文字、声音、图片,所记下的未必对路。
这天,托尼收到一封信,“关于过世的萨拉福特夫人事宜”,联系律师之后,他得知根据遗嘱自己获得五百镑和两份文件。托尼百般思索,不明白大学时期前女友的母亲为何有此举动,又重新想起四十年前那个周末来。律师问托尼要了银行帐户,并把第一份文件给托尼,那是一封信,至于第二份文件给她女儿拿走了。萨拉写道,“你该得到附上的,亚瑞安常提到你,或许那是你久远的记忆了,不知道让你觉得有趣还是痛苦。留给你一点钱,你可能觉得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怎样,很抱歉多年前我家人对你不够好。希望你过得好。你的萨拉福特。另外:可能听起来有点怪,不管亚瑞安最后几个月过得很快乐。”
托尼从律师处得知第二份文件是一本日记,亚瑞安的日记。
托尼开始平静生活外的探寻。过去的一切都给他烧掉了,留下来唯一的是那张不带他的合照。他从律师处拿到维罗妮卡哥哥杰克的电子邮箱地址,问他可否提供维罗妮卡的联络方式。几次交锋下来拿到了,写邮件。维罗妮卡的回信没有内容,只是一个标题“带血的钱”。托尼不懂。
托尼开始邮件行动,不停地写邮件给维罗妮卡。于是,律师给了一张日记的复印件,内容是亚瑞安的一些思考,还有公式b=s-v+a 或者a2+v+a1×s=b 。托尼仍然不明白。
继续邮件攻势。于是,维罗妮卡同意见面。她说日记已经烧掉了,交给托尼一封信。
托尼回去隔天才打开信封。那是他自己写给亚瑞安的信,措辞恶毒激烈乃至最后咒骂他们两人生孩子没屁眼,让老年托尼对少年托尼感到难以置信,他多希望维罗妮卡烧掉的是这封信。他从自己想到维罗妮卡再想到亚瑞安,想起来当初那张明信片的克里弗顿吊桥,是许多人自杀的地方。
托尼写邮件道歉,迟到四十年的歉意。维罗妮卡说,你还是没明白。
托尼又写信问起维罗妮卡家人情况,维罗妮卡说父亲三十五年前就患癌症过世了,而后母亲搬到伦敦,直到一年前情况变糟去世。
托尼现在再回想,觉得对那个周末的记忆有误,维罗妮卡第二天晚安前吻过他,而且在家人前拉起他的手等等,现在谷歌搜索,路上并没有经过他父亲提到的教堂咖啡馆什么的。
托尼请求维罗妮卡再见个面。他们吃了午饭,托尼说完自己的这些年,维罗妮卡走了。
托尼表示希望多知道一点她和家人这些年的事。他们约好在伦敦一个地方碰头,驱车到了一个街区。托尼看到个长胡子的人嚷嚷着要去酒吧,几个社区护工照料他,说肯,周五才是去酒吧的日子。维罗妮卡下车,托尼也想下,她让他呆车里。他们认出维罗妮卡跟她打了招呼,围住她寒暄,最后他们道别。那人叫着“玛丽再见”,还过来说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开车回去维罗妮卡一言不发,又是托尼唱独角戏。
托尼开始定期光顾那个区域。商店酒吧都去,他常看到那个肯和护工们。肯高高瘦瘦,深度近视,大约四十岁。他对肯说他是玛丽的朋友,肯先笑了然后惊恐起来,护工说现在他特别怕惊吓,作为玛丽的朋友你懂的。托尼突然明白了,这是亚瑞安的儿子。
托尼知道自己当年的咒骂是多大的过错,给朋友的生活带来如此恶果。他又写信
向维罗妮卡致歉,希望她和她的儿子过平静的生活。维罗妮卡回信很简短:你还是没搞清楚。你从来不明白,也永远不会懂。别白费力气了。
托尼还是不时去那个区域吃饭什么的。这一天,护工和肯又出现了。其中一个护工过来说,你的出现让亚瑞安紧张。托尼重复这个名字,嗯,他当然也叫这个名字。护工和他聊了几句,他说是亚瑞安父母过去的朋友,你们叫她玛丽我以前叫她维罗妮卡,好久没见着了云云。护工说你搞错了,玛丽是亚瑞安的姐姐,亚瑞安的母亲半年前去世了,所以他情绪不稳定。
托尼震惊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福特夫人有亚瑞安的日记,为什么说她觉得他最后几个月其实很快乐。他明白了,公式里都表示什么,a1是亚瑞安,a2是托尼,亚瑞安严肃的时候总这么叫托尼,而b就是宝宝。高龄母亲生下带有缺陷的孩子。他叫亚瑞安去问维罗妮卡的母亲。托尼都搞清楚了。一切积聚,还有责任,除此之外,就是不安,深深的不安。
人生经历的当下,未必明白;追溯地看,依旧未必完全明白,回忆如此不堪一击,什么都颠覆了。托尼说他明白了,可我们真明白了吗?
题目The sense of an ending究竟怎么解释呢?是终结的感觉?结束的意义?到了书的结尾,作者也没有道破各种机关,我们依然不能确定究竟发生了哪些事,那本日记已经不再是紧迫的悬念,在倒数第三页抛出让叙述者震惊也让读者震惊的最后一个信息以后,作者成功地把不安延续到最后一个字。托尼明白了,可是读者未必明白。一口气读完的书,却需要你回过头仔细去寻找去比对,认真想想拼凑出大致图案。
托尼开场就告诉我们,回忆是不可靠的。
但是我们别无选择,还是得听他说。
从中学回忆起,他并不怀旧,具体的事件不一定准确,但印象如此:托尼、科林、阿利克斯组成三人党,因为亚瑞安的加入变成四人帮。这个低眉独思的男孩,认识最初其实吸引老师更甚,是拿奖学金去好学校的苗子。三人常常戏谑骂人,偶尔认真,亚瑞安恰恰相反。年少轻狂的三人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尤其是父母,而亚瑞安不这样,他母亲离家出走,他说他爱母亲尊重父亲。这叫三人羡慕之余,提出理论认为快乐家庭就是没有家庭,或者说不住一起的家庭。亚瑞安让他们相信理性思考理应运用于引导生活,此前,三人党中属亚历克斯引领哲学思考,他卖弄的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亚瑞安的出现让他地位不保,或者说让托尼和科林多了加缪和尼采的选项。男孩子们读各种书,也会谈论性。不过父母担心其实有点多余,他们的经历都算简单。
中学毕业,踏上各自的路,大家说要保持终生友谊:亚瑞安不出所料拿奖学金上了剑桥,托尼进布里斯托念历史,科林就读苏塞克思,亚历克斯跟着进父亲的行当。他们放假聚会没有预想的多,相互写信,但是大家还是写给亚瑞安最多。
托尼交了个女朋友,叫维罗妮卡。托尼不太会追女孩子,不过还是渐渐走近这个念西班牙语的小巧女生。他们在一起听唱片,交流看的书,维罗妮卡的观点总是比托尼的更犀利一些。
假期,维罗妮卡邀请托尼去她肯特的家过周末。托尼见到她的公务员父亲,哥哥杰克,略有艺术气质的母亲。不过那个周末托尼过得并不自在,比如便秘,晚饭后的交谈他觉得像审问,维罗妮卡也没有说完晚安吻他等等。第二天父子父女去散步,留下托尼和母亲吃早餐,托尼记得母亲说了句别让维罗妮卡得手太多,让他不太明白。
几周后,托尼把维罗妮卡介绍给死党们,托尼还帮他们拍了张合照。
他们的恋爱关系在肢体接触上更近了些。某天她带了茶点过来喝茶,幽幽问起二人关系朝何处去,托尼反问不正面回答,维罗妮卡说托尼是懦夫,托尼自辩是平和。那大概是二人关系终结的开始。
托尼说,布里斯托岁月并非只有念书和维罗妮卡,他记得曾经去看过塞文潮。
他们分手后睡过一次觉。俩人不是一个专业,布里斯托又够大,没有怎么撞见彼此。暑假里托尼收到维罗妮卡母亲的信,得知两人分手深感遗憾,不过希望托尼能找到更合适的人。
托尼就此安心学习,不是第一名的料,那至少要考进中游。大四过半,他收到亚瑞安的信,请托尼同意他和维罗妮卡约会。托尼回了张克里弗顿吊桥明信片。反复看过亚瑞安的信后,托尼自怜之际又写了封信,对他们俩评论一番并且让亚瑞安要小心,问问维罗妮卡的母亲就知道了。他决心从此以后把这两人永远逐出自己的生活。此后,和科林还有亚历克斯的联系也少了。托尼跑美国游荡半年,还和美国女孩安妮谈了三个月恋爱,回到英国,得知亚瑞安自杀了。一年后,曾经的三人党聚会,纪念亚瑞安,但从此各奔东西不再联络。
托尼从事艺术管理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他遇见玛格丽特,和她结婚生女买房过日子。后来托尼离婚,女儿苏西由他们俩共同抚养。苏西长大后嫁了医生生了两个孩子。玛格丽特第二次婚姻也以离婚收场,托尼交了女朋友她都见过,两人关系保持得不错。现在托尼六十几岁了,退休在家,是地方历史协会会员,在医院图书馆做做义工。
托尼说搞不懂时间。即便孜孜不倦保留文字、声音、图片,所记下的未必对路。
这天,托尼收到一封信,“关于过世的萨拉福特夫人事宜”,联系律师之后,他得知根据遗嘱自己获得五百镑和两份文件。托尼百般思索,不明白大学时期前女友的母亲为何有此举动,又重新想起四十年前那个周末来。律师问托尼要了银行帐户,并把第一份文件给托尼,那是一封信,至于第二份文件给她女儿拿走了。萨拉写道,“你该得到附上的,亚瑞安常提到你,或许那是你久远的记忆了,不知道让你觉得有趣还是痛苦。留给你一点钱,你可能觉得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怎样,很抱歉多年前我家人对你不够好。希望你过得好。你的萨拉福特。另外:可能听起来有点怪,不管亚瑞安最后几个月过得很快乐。”
托尼从律师处得知第二份文件是一本日记,亚瑞安的日记。
托尼开始平静生活外的探寻。过去的一切都给他烧掉了,留下来唯一的是那张不带他的合照。他从律师处拿到维罗妮卡哥哥杰克的电子邮箱地址,问他可否提供维罗妮卡的联络方式。几次交锋下来拿到了,写邮件。维罗妮卡的回信没有内容,只是一个标题“带血的钱”。托尼不懂。
托尼开始邮件行动,不停地写邮件给维罗妮卡。于是,律师给了一张日记的复印件,内容是亚瑞安的一些思考,还有公式b=s-v+a 或者a2+v+a1×s=b 。托尼仍然不明白。
继续邮件攻势。于是,维罗妮卡同意见面。她说日记已经烧掉了,交给托尼一封信。
托尼回去隔天才打开信封。那是他自己写给亚瑞安的信,措辞恶毒激烈乃至最后咒骂他们两人生孩子没屁眼,让老年托尼对少年托尼感到难以置信,他多希望维罗妮卡烧掉的是这封信。他从自己想到维罗妮卡再想到亚瑞安,想起来当初那张明信片的克里弗顿吊桥,是许多人自杀的地方。
托尼写邮件道歉,迟到四十年的歉意。维罗妮卡说,你还是没明白。
托尼又写信问起维罗妮卡家人情况,维罗妮卡说父亲三十五年前就患癌症过世了,而后母亲搬到伦敦,直到一年前情况变糟去世。
托尼现在再回想,觉得对那个周末的记忆有误,维罗妮卡第二天晚安前吻过他,而且在家人前拉起他的手等等,现在谷歌搜索,路上并没有经过他父亲提到的教堂咖啡馆什么的。
托尼请求维罗妮卡再见个面。他们吃了午饭,托尼说完自己的这些年,维罗妮卡走了。
托尼表示希望多知道一点她和家人这些年的事。他们约好在伦敦一个地方碰头,驱车到了一个街区。托尼看到个长胡子的人嚷嚷着要去酒吧,几个社区护工照料他,说肯,周五才是去酒吧的日子。维罗妮卡下车,托尼也想下,她让他呆车里。他们认出维罗妮卡跟她打了招呼,围住她寒暄,最后他们道别。那人叫着“玛丽再见”,还过来说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开车回去维罗妮卡一言不发,又是托尼唱独角戏。
托尼开始定期光顾那个区域。商店酒吧都去,他常看到那个肯和护工们。肯高高瘦瘦,深度近视,大约四十岁。他对肯说他是玛丽的朋友,肯先笑了然后惊恐起来,护工说现在他特别怕惊吓,作为玛丽的朋友你懂的。托尼突然明白了,这是亚瑞安的儿子。
托尼知道自己当年的咒骂是多大的过错,给朋友的生活带来如此恶果。他又写信
向维罗妮卡致歉,希望她和她的儿子过平静的生活。维罗妮卡回信很简短:你还是没搞清楚。你从来不明白,也永远不会懂。别白费力气了。
托尼还是不时去那个区域吃饭什么的。这一天,护工和肯又出现了。其中一个护工过来说,你的出现让亚瑞安紧张。托尼重复这个名字,嗯,他当然也叫这个名字。护工和他聊了几句,他说是亚瑞安父母过去的朋友,你们叫她玛丽我以前叫她维罗妮卡,好久没见着了云云。护工说你搞错了,玛丽是亚瑞安的姐姐,亚瑞安的母亲半年前去世了,所以他情绪不稳定。
托尼震惊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福特夫人有亚瑞安的日记,为什么说她觉得他最后几个月其实很快乐。他明白了,公式里都表示什么,a1是亚瑞安,a2是托尼,亚瑞安严肃的时候总这么叫托尼,而b就是宝宝。高龄母亲生下带有缺陷的孩子。他叫亚瑞安去问维罗妮卡的母亲。托尼都搞清楚了。一切积聚,还有责任,除此之外,就是不安,深深的不安。
人生经历的当下,未必明白;追溯地看,依旧未必完全明白,回忆如此不堪一击,什么都颠覆了。托尼说他明白了,可我们真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