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儿
1995年
办事讲信用
今天,余老师发火了,吓得我们大气不敢出。怎么回事?
原来,这节课上课需要一件有扣子的外衣。当余老师问起谁有时,LF说她家有,并满口答应让家长送来。谁知,当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余老师来找LF,可LF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怎么也不肯回去拿。余老师不耐烦了:“这个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也应该帮老师做点事嘛!”LF还是执意不肯。“老师布置一点任务,就要好好完成,怎么能反悔呢?”“下节课再去!”LF说。余老师快要发火了:“哎呀,下节课下课,就是英语课,哪还来得及!快去打电话!”LF沉默了。余老师的怒火燃烧了,并且马上迸发出来。他见我们都在写数学作业,就找茬儿说:“写什么作业?现在不要假积极!该玩的时候就应该痛痛快快地玩,搞那么紧张干什么?!哎呀真是的。”
“我们现在不想玩。”
“哦,那就等到上课玩,是吗?”余老师的怒火谁也无法平息下去了。
到最后,新课没上成,还挨了余老师一节课的训,搞得大家不停地责怪LF不该说大话。
看,这就是做事不讲信用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也会破坏大家对你的好印象,不再信任你。我们应该做一个讲信用,不讲大话,说到做到的人。
(原来我从小就是高端黑……)
===========================================================
1996年
街景
自从学了《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以来,我一直想领略一下桂林的风光。可是,一件事情却使我领略到了它的另一面。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去外公家。走到一个菜市场旁边,妈妈爸爸就把车停在一个米粉店旁,买菜去了。我看着车。姐姐没有停留,直接往前走了。我一个人呆着没事,就向四处张望起来。不望不要紧,一望不得了!你简直不能想象那情景有多么恶心!我左边:一只五脏六腑全翻在外边的死耗子;我右边:一摊插着一只卫生筷的深棕色的屎;我前边:几道车轮压出来的稀泥混着鼻涕和痰;我后边:一堵绿苔腐蚀了的墙。墙角下的垃圾应有尽有:什么米粉筷子啦、粽子叶啦、桔子皮啦……更使人作呕的是:它们全混在肮脏腐臭的稀泥里!
至于我是怎样到这鬼地方来的,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我只知道只有脚下的一道水泥沟可以落脚。
我望了望远处那小米粉店。店门外搭着个小棚,棚下两只发霉的、很久没擦的、早掉了漆的木桌。桌面上滴了一大滩米粉汤汁。这时,从米粉店中走出一位穿着考究、西装革履的青年,显得风度翩翩的样子。
他向我这边走来了。一擦身从我身边快步走过,一脚踩在那堆屎上。立刻,里边翻出了青黄青黄的屎。一群一群的苍蝇飞来飞去。我眼看着黄黄的脚印一步一步踏出来,直倒胃。
唉,桂林有那么秀丽的山水,那么怡人的风景,怎么不能有那么整洁的市容呢?让人们的心灵与山水同美,共同创建文明卫生城吧!
(语文老师评:有新意!但我记得班主任专门在升学考试前警告我不许再写这类题材袅~)
========================================
1997年
我的同桌
我家离学校很远。我中午不回家,吃了饭就在学校待着。有一天,我正低头看书,班里的“捣蛋”大王忽然一脸严肃地坐在我旁边,问:“听说你中午不回去?”“恩,在食堂吃饭。”我抬头看着他肥嘟嘟的脸蛋儿。“到我家去吃饭啊!到我家去吧!”我望着满脸热情的他,心里似乎腾起一点儿激情来。
从此,我的脑海中,“捣蛋大王”GYF的形象有了一点点亮光,也再不是那样脏乎乎的了。
现在我和他成了同桌,对他的了解也更深了一层。他不是不想学好,他也有他的自尊心啊!他有时候会帮同学一把,虽然有点出风头儿的心理。他也不像同学们认为的那样不思学习,不上进。就说那天吧!
那天是节英语课。我告诉他在书上做笔记。他真的认真了起来,一点一滴地把我书上的词句抄下来。后来堂上作业,他兴奋地对我说:“看,七条对了四条!”我有意刺激他,不屑一顾地说:“才1/2,算啥!”GYF也就低了头,只是喃喃说,“1/2,总好过以前一条也对不了哇!”过了一会儿,他挺认真地跟我说:“你以后教我好吗?”
想起这些,我真的心动了,我要拉他一把呀!
GYF你虽然缺点多于优点,但我相信你是有巨大潜能的。当你被表扬时,我看出你的脸红了。
GYF有一次还小声对我说:“我现在打算刹车了”,同学们,你们听见了吗?这就是咱们班的“捣蛋大王”——我现在的同桌GYF的心里话!
GYF,正视自己,让同学们看到你的潜能!同学们,正确地认识班上的差生们吧,让我们都来关心他们,在班级成长的道路上一同大踏步地前进!
(我现在觉得特对不起GYF同学,写这种自我优越感爆棚的高端黑作文。。怪不得被老师朗读后他不理我了,当时还特傻B地想不出原因……)
===========================================================
1998年
初中男子跳高决赛于9月30日上午结束
初166班危星冀夺得跳高冠军
战胜多年老对手 过关斩将展雄姿
(初166班9月30日10时电)第28届校运会初中男子跳高决赛已于今日上午10时结束,初166班危星冀获得了此项目的冠军。这是我初166班自开赛以来获得的第六个冠军。
在这次初中男子跳高决赛中,初三年级三个班都排出了最佳阵容,都准备在这初中阶段最后一次跳高决赛中夺魁。因此,整个比赛过程中高潮迭起,场面紧张激烈。比赛一开始,运动员们就你追我赶,纷纷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当横杆升至1.35米时,情况有所变化,我班三名健将有两名被淘汰出局。只剩下危星冀艺人孤军作战了!初166夺冠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他果然不负重望,顺利地又闯过二关。横杆升到了1.41米。此时三班选手只剩下了初168的陈剑、初167的陆伟和我班的危星冀。其中陈剑是上两届校运会此项目的冠军。就是他,使危星冀连着两届屈居第二。此刻正是最后较量的时刻了!危星冀深吸一口气,迈着匀称的步子向横杆跑了个弧线。到了杆前,他紧跨一大步,摆腿腾起,将身一缩……过了!而另外两名选手却三次将杆碰下。初166班的同学欢呼起来,我班终于迎来了第六个冠军!
努力拼搏吧,初166的健儿们!全班同学都在等待你们的好消息!你们用汗水换来了班级的荣誉,你们永远是初166班的骄傲!
(高端黑终于被训练成了官文小宝贝,毕业班的语文老师还是很厉害的。)
===========================================================
1999年
给班主任
看过去
娇小玲珑
讲台上
虎虎生风
生活的浪潮
造就的
“女强人”
只可惜
你从不过问——
我在想什么?
我要做什么?
(论湿人的诞生……)
============================================
2000年
“科学精神”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一股浪潮,闪着七彩的光向我们扑来。有人看到它是红色的,有人却说它是黄的,还有人说是蓝的。我们都在浪里沉沉浮浮,摸索前进。既然争论那么激烈,人声鼎沸,那么让我也掺杂些儿声音混在其中,微不足道的,不会有人见怪吧。
呼声最高的是“能力培养”与“思维方式”。一说到“思维方式”人们总把它归为“创造精神”,未免片面了一些。以前的应试教育已被吐上了不知多少口唾沫,因为“死教死学法”害人不浅。这自是不错。但有人就针对此提出要让学生“异想天开”,去发明、去创造。但这只代表“发明精神”,而另一种精神却相对地被忽视了。
科学研究成果包括两方面: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改良或创造出新东西,发现是对自然本身的更深刻认识,二者是不同的。爱因斯坦做不了爱迪生,爱迪生也做不了爱因斯坦,就是因为这二者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姑且叫做“发明精神”与“发现精神”吧。
那么“发现精神”与“发明精神”有何异同呢?
首先,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看看大物理学家费米的例子吧。费米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铁可以做什么?》费米的文章只有一句话:铁可以用来做床。而这个几乎最没有创造力的孩子在他15岁时与一位伙伴独立推出了陀螺旋转的进动方程。为什么?因为发明家的方向是如何达到某种目的来实现发明;而发现家只看重这东西为什么是这副“德性”。“做什么”与“为什么”是不同的。
其次,二者需要的素质不一样。发现家看问题往往很深入,能洞悉问题的本质,及找到最简单有效的探索途径。发明家思维往往很敏捷,很广泛,想象力丰富。爱因斯坦在爱迪生的试卷上留下了不及格的分数而未进入爱迪生的实验室,便说明伟大的发现家不必具有伟大发明家的一切素质。
然而二者又紧密地相联系。最重要的一点,都是要撇开成见,不人云亦云,永远有好奇心。发现是发明的源泉,发明是发现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是当我们说到“科学精神”的时候,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我们常常对幼儿园的孩子大加鼓励,让他们多问“为什么”,却让中小学生们大胆地“异想天开”地搞小发明小制作。
珠海市曾重奖500万鼓励技术转化,可曾有谁出500万鼓励“象牙塔”里的学者们发现一条定律呢?我们为新中国无人捧得“诺贝尔”奖奔走疾呼,正是为科学发现的“社会地位”讨个公道啊!
中国有很多出色的学生捧回奥林匹克金牌,可他们不一定真正理解了科学精神。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不是应该为那些对自然着迷的大小“问号”们指引一条道路呢?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我的议论文水平一直徘徊在在高一达到的顶峰)
=================================================
2001年
爱因斯坦之脑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关于玛德医生的故事。相信玛德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前些年连瑙鲁岛边拾粪的小孩都在收集他的海报。这么个大人物在一个月内突然销声匿迹,太不可思议了,以至于大家都开始怀疑他的过去,大报小报骂声四起,各种“内幕”不断曝光,连狗仔队也借着假新闻大赚了一笔。看来事到如今是该我出来澄清事实的时候了。
真正的故事是从那个下午开始的。十年前,玛德还是一个专攻生物化学的博士研究生,颇得导师皮拉先生的赏识。论文答辩的那个下午,我去列席旁听。可你知道吗,那天他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差,精神恍惚,答非所问,几个关键的地方都弄错了。到了最后他甚至开始发抖,不停地出汗,像只刚解冻的鸡!皮拉先生气得脸都紫了,下意识地在纸上练习“不通过”三个字的潦草写法,力透纸背。玛德不敢看他,咕哝了一句“对不起,我想我是太紧张了”,就慢慢地转身出去了。我感到事情不大对劲儿,等皮拉先生宣布结束后我直奔宿舍。
玛德躺在床上,看上去很累的样子。“结束了?”“什么?”“结束了,”他突然笑起来,“一切都结束了!”我忽然觉得非常怪异,心里害怕起来,上前拉住他:“你得找校医看看。”他反而用另一只手拉住我:“别去!我好了,真的没事啦!”“那你刚才怎么结束了、结束了的哝个不停,跟疯了似的?”他又笑起来:“我的校园生活到此结束了,不高兴吗?”我对他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十分气愤,不屑地说:“玛德先生,奉劝您为自己的将来想想,那时您也许高兴不起来了!”玛德收住笑容,顿了两秒,又认真地说:“狄克,我跟你赌一千美元,如果三年以后我还默默无闻的话,一千元就归你了。嗨,我是认真的。”我心想这家伙是怎么了,一会儿装疯,一会儿又要赌钱?没等我开口,他就将一张赌据放在桌上,另一张则小心翼翼地夹进一本书里。这家伙近些日子老去借些数理方面的大簿头来看,现在倒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玛德搬了出去,我们的双人寝室里顿时少了许多欢笑。后来来了个新室友,我也就渐渐把他忘了。
两年后,我已经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住院医师了,成天忙着工作,没什么在意外边的事。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在说着“玛德,玛德……”一个实习医生告诉我,玛德——就是那个论文答辩不过关轰动全系的玛德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我听见消息耳朵差点没掉下来。他?学生化的玛德?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我的直觉是他们弄错人了。可接下来铺天盖地的报纸、新闻、广播,甚至广告全都是伟大的玛德,街口他的海报上俨然是当年那个研究生。
接下来的事就更难以置信了,在一年以内他连续解决了数学和物理领域内的三大难题,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据说瑙鲁国王还向他请教过税收问题。嗨,玛德出名以后的事情,你们可能比我清楚得多,就懒得细数了。总之他红得发紫,到处演讲。不过我寄去那一千美元他倒是收到了,还回了封壮志凌云的长信。“你瞧着吧,我要将现代物理向前推进五十年!”信末的豪言壮语真够吓人的。
嘿,说来也奇怪,一年以后“玛德热”就悄然而退,大家都说玛德潜心做研究去了,或许几年后会引起新的轰动。玛德果然是个喜欢引起轰动的人:事隔七年之后的今天,他突然提出“淡出江湖”,居然真的在一个月内销声匿迹了!
还当你们大家议论纷纷,把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却收到了一封信。读完以后,我强烈地感到必须把真相告诉公众。犹豫再三,我终于决定让大家看看这封信,因为只有通过这封信,我们才能听到玛德先生那发自内心的痛苦呐喊:
亲爱的狄克:
在这个虚伪的世界上,也许只有你还会相信我的话。就冲着那一千美元的诚信,我也要把这或许是最后的忏悔说给你听。拜托,无论如何读完它:
我或许真的是个天才,如果我没做那件蠢事的话。二十年前我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那个著名的实验室——里面存着爱因斯坦那颗珍贵的脑子。我也真是太大胆了,居然悄悄地从实验台上拿了一个切片。后来我读生化博士的时候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我的脑细胞照着这个切片重建基因呢?那些基因药物的原理我全知道啊!这个疯狂的想法让我冒死喝下了那些基因药,恰好在论文答辩那几天药效发作,头痛欲裂,又不敢让校医检查,居然咬牙挺了过来。我没有变成疯子,我变成绝顶聪明的天才了!那些数理大簿头突然变得无比有趣,我充满了研究的激情。过后的几年,不论多难的题我都可以静下来苦想,而且灵感时时如泉涌来。
我交上了好运,飞黄腾达了。原来只是一时好奇的冒险,现在却让我名利双收。连皮拉先生也一改往日的态度,原谅了我。于是我决定隐瞒真相。我很快成了物理所的学术带头人,大家都期待着我给世界指出未来的方向。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当我面临着建立一种全新理论的难题时,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我很清楚自己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我可以复制爱因斯坦的智商,但那些控制着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以及那种敏锐洞察力和思维方式的庞大基因组是不能复制完全的!我的头颅中不是爱因斯坦的脑子,只是一台不会创新,只能解答现有难题的机器!
你现在还是你吗?你还算个人吗?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可耻。终于,我忍无可忍,我必须变回去!但这已是不可能的事,我不可能做出与原来的我一模一样的基因了。这意味着我永生永世都只能是一台组装起来的肉体机器。现在,我只有选择一死,来逃避良心的谴责……
(无比冗长的白烂文时代开始了)
===================================================
2002年
湖边
晌午的太阳好像要把山上的石头晒裂开来。小山脚下一汪湖水闪着刺眼的光。湖边的柳树摆着痛苦的姿势,只恨没有脚可以跑到山洞里躲一会儿。不过洞口的位置已被一位少年占据了。他光着头,汗水在半寸长的头发梗子里蜿蜒爬行,溜过细细的脖子,浸进不透气的校服短袖衫里。
胡小泉已经在洞口坐了半小时了,他努力地想把几根细柳条子编成一个蝈蝈笼,可它们就是不肯合作。胡小泉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他扔下柳条儿,朝那个单肩的旧书包走去。他把书包倒提过来,书包没有扣,里边的东西“哗”地全掉在他脚背上——一堆卷子。胡小泉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湖边除了知了,只有一对情侣坐在对岸的歪脖柳树下。不过他还是把校服脱下来塞进书包里去了。他就这样光着背爬上洞口的一块石头,任凭火一般的太阳炙烤着。他把白花花的卷子堆在旁边,双脚浸进不算凉的湖水,开始了这盼望已久的行动。
首先是一迭政治卷。小泉想也没想就扔向湖里。卷子散开了,漂在水面上并没沉下去,封面上的粗黑字体随着水波一漾一漾:会考总复习。小泉咕哝一声:“去他的总复习!”随手抓起一块石头砸过去。“嗵!”对岸的两个人显然被吓了一跳,同时回过头来向这边望。就在这一刹那,小泉看见那男的戴着眼镜,胸前两道倒八字的蓝杠——师大的学生!小泉暗自庆幸事先把校服脱掉了。
接下来是历史。小泉犹豫了一会儿。老实说,他一点也不讨厌历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讨厌历史课和这该死的历史会考。他也挺同情可怜的历史老师,为了饭碗不得不在一帮从不听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中间浪费口水——就像学生们为了会考不得不在一堆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复习资料前面浪费脑水一样(此句得语文老师一堆红圈,嘿嘿)。小泉拍拍左边的一块大石头,好像他就是历史老师一样:“老兄,咱俩一样的惨哪!”他得意地做个鬼脸,觉得不够爽,又抓起那些卷子去石头上踩,油墨湿漉漉地糊成一团,卷子烂成了纸浆浆。他又一团团地把它们踢进湖里去,然后重新坐下来,把脚放在水里荡着。
然而他并没有马上处理剩下的卷子,那是——物理和化学。它们让他想到了高考。会考完了,还有高考!政治和历史沉下去了,可还有五门山一样的考试压着他!他的汗像水一样流下来了,滴在卷子上,把一个“5”浸开来。他把视线移开了,又看见那对情侣,他们好像在吃话梅。他想起了表哥。表哥现在在干吗?在图书馆里闷着,还是在宿舍里睡大觉?或是泡网去了?他现在在大学里可轻松哩。小泉叹了口气。表哥是个极聪明的人,知道很多好玩的东西,还会编蝈蝈笼子。记得小时侯,他俩常来这里游泳、打仗、爬山、钻洞。有一回,表哥站在山顶一块石头上,认真地对小泉说:“小泉,我长大了要去学物理,世界上的聪明人都在学物理,物理学家比谁都伟大!”哈,这下倒好,他居然去考上了政法大学!听说是因为舅妈有熟人,将来工作好找……表哥现在是轻松了,可他真的快乐吗?小泉一百个不信,表哥真能把从小的兴趣像那团卷子一样踢开,放弃得那么彻底、那么干净?
自然地小泉想到了自己。高考,高考是个什么玩意儿?!拼了命去考进大学又能怎么样呢?像表哥一样等着到手的工作?像对面那个戴眼镜的一样找女朋友?或是仍旧泡在书堆里为了考研榨干最后一滴血?
小泉又盯着那张卷子,上面的“5”字因为汗水的浸渍变得更深了。五门课,这五门课是他全部的生活!除了高考,他再找不到可以作为生活“理想”的东西。高考完了,他该干什么呢?他不曾想过,也想不出结果。现在,在湖边,看着这些卷子,白花花地迷乱了他的眼睛,搅乱了他的心绪。他用力一推,所有的卷子都掉了下去,溅湿了他的裤腿。
那对男女厌恶地回头瞪了他一眼,他故意又扔了一块大石头下去。那两个人终于站起来走了。小泉有一种胜利的快感,一种纯粹的、无聊的快感。他把校服重新穿上,自言自语道:“什么也别想最好了。”然后抓起空书包,放下裤腿,戴上帽子,头也不回地骑着车走了。
(然后我就高中毕业了。)
办事讲信用
今天,余老师发火了,吓得我们大气不敢出。怎么回事?
原来,这节课上课需要一件有扣子的外衣。当余老师问起谁有时,LF说她家有,并满口答应让家长送来。谁知,当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余老师来找LF,可LF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怎么也不肯回去拿。余老师不耐烦了:“这个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也应该帮老师做点事嘛!”LF还是执意不肯。“老师布置一点任务,就要好好完成,怎么能反悔呢?”“下节课再去!”LF说。余老师快要发火了:“哎呀,下节课下课,就是英语课,哪还来得及!快去打电话!”LF沉默了。余老师的怒火燃烧了,并且马上迸发出来。他见我们都在写数学作业,就找茬儿说:“写什么作业?现在不要假积极!该玩的时候就应该痛痛快快地玩,搞那么紧张干什么?!哎呀真是的。”
“我们现在不想玩。”
“哦,那就等到上课玩,是吗?”余老师的怒火谁也无法平息下去了。
到最后,新课没上成,还挨了余老师一节课的训,搞得大家不停地责怪LF不该说大话。
看,这就是做事不讲信用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也会破坏大家对你的好印象,不再信任你。我们应该做一个讲信用,不讲大话,说到做到的人。
(原来我从小就是高端黑……)
===========================================================
1996年
街景
自从学了《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以来,我一直想领略一下桂林的风光。可是,一件事情却使我领略到了它的另一面。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去外公家。走到一个菜市场旁边,妈妈爸爸就把车停在一个米粉店旁,买菜去了。我看着车。姐姐没有停留,直接往前走了。我一个人呆着没事,就向四处张望起来。不望不要紧,一望不得了!你简直不能想象那情景有多么恶心!我左边:一只五脏六腑全翻在外边的死耗子;我右边:一摊插着一只卫生筷的深棕色的屎;我前边:几道车轮压出来的稀泥混着鼻涕和痰;我后边:一堵绿苔腐蚀了的墙。墙角下的垃圾应有尽有:什么米粉筷子啦、粽子叶啦、桔子皮啦……更使人作呕的是:它们全混在肮脏腐臭的稀泥里!
至于我是怎样到这鬼地方来的,我已经记不起来了,我只知道只有脚下的一道水泥沟可以落脚。
我望了望远处那小米粉店。店门外搭着个小棚,棚下两只发霉的、很久没擦的、早掉了漆的木桌。桌面上滴了一大滩米粉汤汁。这时,从米粉店中走出一位穿着考究、西装革履的青年,显得风度翩翩的样子。
他向我这边走来了。一擦身从我身边快步走过,一脚踩在那堆屎上。立刻,里边翻出了青黄青黄的屎。一群一群的苍蝇飞来飞去。我眼看着黄黄的脚印一步一步踏出来,直倒胃。
唉,桂林有那么秀丽的山水,那么怡人的风景,怎么不能有那么整洁的市容呢?让人们的心灵与山水同美,共同创建文明卫生城吧!
(语文老师评:有新意!但我记得班主任专门在升学考试前警告我不许再写这类题材袅~)
========================================
1997年
我的同桌
我家离学校很远。我中午不回家,吃了饭就在学校待着。有一天,我正低头看书,班里的“捣蛋”大王忽然一脸严肃地坐在我旁边,问:“听说你中午不回去?”“恩,在食堂吃饭。”我抬头看着他肥嘟嘟的脸蛋儿。“到我家去吃饭啊!到我家去吧!”我望着满脸热情的他,心里似乎腾起一点儿激情来。
从此,我的脑海中,“捣蛋大王”GYF的形象有了一点点亮光,也再不是那样脏乎乎的了。
现在我和他成了同桌,对他的了解也更深了一层。他不是不想学好,他也有他的自尊心啊!他有时候会帮同学一把,虽然有点出风头儿的心理。他也不像同学们认为的那样不思学习,不上进。就说那天吧!
那天是节英语课。我告诉他在书上做笔记。他真的认真了起来,一点一滴地把我书上的词句抄下来。后来堂上作业,他兴奋地对我说:“看,七条对了四条!”我有意刺激他,不屑一顾地说:“才1/2,算啥!”GYF也就低了头,只是喃喃说,“1/2,总好过以前一条也对不了哇!”过了一会儿,他挺认真地跟我说:“你以后教我好吗?”
想起这些,我真的心动了,我要拉他一把呀!
GYF你虽然缺点多于优点,但我相信你是有巨大潜能的。当你被表扬时,我看出你的脸红了。
GYF有一次还小声对我说:“我现在打算刹车了”,同学们,你们听见了吗?这就是咱们班的“捣蛋大王”——我现在的同桌GYF的心里话!
GYF,正视自己,让同学们看到你的潜能!同学们,正确地认识班上的差生们吧,让我们都来关心他们,在班级成长的道路上一同大踏步地前进!
(我现在觉得特对不起GYF同学,写这种自我优越感爆棚的高端黑作文。。怪不得被老师朗读后他不理我了,当时还特傻B地想不出原因……)
===========================================================
1998年
初中男子跳高决赛于9月30日上午结束
初166班危星冀夺得跳高冠军
战胜多年老对手 过关斩将展雄姿
(初166班9月30日10时电)第28届校运会初中男子跳高决赛已于今日上午10时结束,初166班危星冀获得了此项目的冠军。这是我初166班自开赛以来获得的第六个冠军。
在这次初中男子跳高决赛中,初三年级三个班都排出了最佳阵容,都准备在这初中阶段最后一次跳高决赛中夺魁。因此,整个比赛过程中高潮迭起,场面紧张激烈。比赛一开始,运动员们就你追我赶,纷纷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当横杆升至1.35米时,情况有所变化,我班三名健将有两名被淘汰出局。只剩下危星冀艺人孤军作战了!初166夺冠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他果然不负重望,顺利地又闯过二关。横杆升到了1.41米。此时三班选手只剩下了初168的陈剑、初167的陆伟和我班的危星冀。其中陈剑是上两届校运会此项目的冠军。就是他,使危星冀连着两届屈居第二。此刻正是最后较量的时刻了!危星冀深吸一口气,迈着匀称的步子向横杆跑了个弧线。到了杆前,他紧跨一大步,摆腿腾起,将身一缩……过了!而另外两名选手却三次将杆碰下。初166班的同学欢呼起来,我班终于迎来了第六个冠军!
努力拼搏吧,初166的健儿们!全班同学都在等待你们的好消息!你们用汗水换来了班级的荣誉,你们永远是初166班的骄傲!
(高端黑终于被训练成了官文小宝贝,毕业班的语文老师还是很厉害的。)
===========================================================
1999年
给班主任
看过去
娇小玲珑
讲台上
虎虎生风
生活的浪潮
造就的
“女强人”
只可惜
你从不过问——
我在想什么?
我要做什么?
(论湿人的诞生……)
============================================
2000年
“科学精神”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一股浪潮,闪着七彩的光向我们扑来。有人看到它是红色的,有人却说它是黄的,还有人说是蓝的。我们都在浪里沉沉浮浮,摸索前进。既然争论那么激烈,人声鼎沸,那么让我也掺杂些儿声音混在其中,微不足道的,不会有人见怪吧。
呼声最高的是“能力培养”与“思维方式”。一说到“思维方式”人们总把它归为“创造精神”,未免片面了一些。以前的应试教育已被吐上了不知多少口唾沫,因为“死教死学法”害人不浅。这自是不错。但有人就针对此提出要让学生“异想天开”,去发明、去创造。但这只代表“发明精神”,而另一种精神却相对地被忽视了。
科学研究成果包括两方面:发明与发现。发明是改良或创造出新东西,发现是对自然本身的更深刻认识,二者是不同的。爱因斯坦做不了爱迪生,爱迪生也做不了爱因斯坦,就是因为这二者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姑且叫做“发明精神”与“发现精神”吧。
那么“发现精神”与“发明精神”有何异同呢?
首先,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看看大物理学家费米的例子吧。费米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铁可以做什么?》费米的文章只有一句话:铁可以用来做床。而这个几乎最没有创造力的孩子在他15岁时与一位伙伴独立推出了陀螺旋转的进动方程。为什么?因为发明家的方向是如何达到某种目的来实现发明;而发现家只看重这东西为什么是这副“德性”。“做什么”与“为什么”是不同的。
其次,二者需要的素质不一样。发现家看问题往往很深入,能洞悉问题的本质,及找到最简单有效的探索途径。发明家思维往往很敏捷,很广泛,想象力丰富。爱因斯坦在爱迪生的试卷上留下了不及格的分数而未进入爱迪生的实验室,便说明伟大的发现家不必具有伟大发明家的一切素质。
然而二者又紧密地相联系。最重要的一点,都是要撇开成见,不人云亦云,永远有好奇心。发现是发明的源泉,发明是发现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是当我们说到“科学精神”的时候,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我们常常对幼儿园的孩子大加鼓励,让他们多问“为什么”,却让中小学生们大胆地“异想天开”地搞小发明小制作。
珠海市曾重奖500万鼓励技术转化,可曾有谁出500万鼓励“象牙塔”里的学者们发现一条定律呢?我们为新中国无人捧得“诺贝尔”奖奔走疾呼,正是为科学发现的“社会地位”讨个公道啊!
中国有很多出色的学生捧回奥林匹克金牌,可他们不一定真正理解了科学精神。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不是应该为那些对自然着迷的大小“问号”们指引一条道路呢?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我的议论文水平一直徘徊在在高一达到的顶峰)
=================================================
2001年
爱因斯坦之脑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关于玛德医生的故事。相信玛德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前些年连瑙鲁岛边拾粪的小孩都在收集他的海报。这么个大人物在一个月内突然销声匿迹,太不可思议了,以至于大家都开始怀疑他的过去,大报小报骂声四起,各种“内幕”不断曝光,连狗仔队也借着假新闻大赚了一笔。看来事到如今是该我出来澄清事实的时候了。
真正的故事是从那个下午开始的。十年前,玛德还是一个专攻生物化学的博士研究生,颇得导师皮拉先生的赏识。论文答辩的那个下午,我去列席旁听。可你知道吗,那天他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差,精神恍惚,答非所问,几个关键的地方都弄错了。到了最后他甚至开始发抖,不停地出汗,像只刚解冻的鸡!皮拉先生气得脸都紫了,下意识地在纸上练习“不通过”三个字的潦草写法,力透纸背。玛德不敢看他,咕哝了一句“对不起,我想我是太紧张了”,就慢慢地转身出去了。我感到事情不大对劲儿,等皮拉先生宣布结束后我直奔宿舍。
玛德躺在床上,看上去很累的样子。“结束了?”“什么?”“结束了,”他突然笑起来,“一切都结束了!”我忽然觉得非常怪异,心里害怕起来,上前拉住他:“你得找校医看看。”他反而用另一只手拉住我:“别去!我好了,真的没事啦!”“那你刚才怎么结束了、结束了的哝个不停,跟疯了似的?”他又笑起来:“我的校园生活到此结束了,不高兴吗?”我对他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十分气愤,不屑地说:“玛德先生,奉劝您为自己的将来想想,那时您也许高兴不起来了!”玛德收住笑容,顿了两秒,又认真地说:“狄克,我跟你赌一千美元,如果三年以后我还默默无闻的话,一千元就归你了。嗨,我是认真的。”我心想这家伙是怎么了,一会儿装疯,一会儿又要赌钱?没等我开口,他就将一张赌据放在桌上,另一张则小心翼翼地夹进一本书里。这家伙近些日子老去借些数理方面的大簿头来看,现在倒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玛德搬了出去,我们的双人寝室里顿时少了许多欢笑。后来来了个新室友,我也就渐渐把他忘了。
两年后,我已经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住院医师了,成天忙着工作,没什么在意外边的事。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在说着“玛德,玛德……”一个实习医生告诉我,玛德——就是那个论文答辩不过关轰动全系的玛德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我听见消息耳朵差点没掉下来。他?学生化的玛德?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我的直觉是他们弄错人了。可接下来铺天盖地的报纸、新闻、广播,甚至广告全都是伟大的玛德,街口他的海报上俨然是当年那个研究生。
接下来的事就更难以置信了,在一年以内他连续解决了数学和物理领域内的三大难题,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据说瑙鲁国王还向他请教过税收问题。嗨,玛德出名以后的事情,你们可能比我清楚得多,就懒得细数了。总之他红得发紫,到处演讲。不过我寄去那一千美元他倒是收到了,还回了封壮志凌云的长信。“你瞧着吧,我要将现代物理向前推进五十年!”信末的豪言壮语真够吓人的。
嘿,说来也奇怪,一年以后“玛德热”就悄然而退,大家都说玛德潜心做研究去了,或许几年后会引起新的轰动。玛德果然是个喜欢引起轰动的人:事隔七年之后的今天,他突然提出“淡出江湖”,居然真的在一个月内销声匿迹了!
还当你们大家议论纷纷,把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却收到了一封信。读完以后,我强烈地感到必须把真相告诉公众。犹豫再三,我终于决定让大家看看这封信,因为只有通过这封信,我们才能听到玛德先生那发自内心的痛苦呐喊:
亲爱的狄克:
在这个虚伪的世界上,也许只有你还会相信我的话。就冲着那一千美元的诚信,我也要把这或许是最后的忏悔说给你听。拜托,无论如何读完它:
我或许真的是个天才,如果我没做那件蠢事的话。二十年前我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那个著名的实验室——里面存着爱因斯坦那颗珍贵的脑子。我也真是太大胆了,居然悄悄地从实验台上拿了一个切片。后来我读生化博士的时候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我的脑细胞照着这个切片重建基因呢?那些基因药物的原理我全知道啊!这个疯狂的想法让我冒死喝下了那些基因药,恰好在论文答辩那几天药效发作,头痛欲裂,又不敢让校医检查,居然咬牙挺了过来。我没有变成疯子,我变成绝顶聪明的天才了!那些数理大簿头突然变得无比有趣,我充满了研究的激情。过后的几年,不论多难的题我都可以静下来苦想,而且灵感时时如泉涌来。
我交上了好运,飞黄腾达了。原来只是一时好奇的冒险,现在却让我名利双收。连皮拉先生也一改往日的态度,原谅了我。于是我决定隐瞒真相。我很快成了物理所的学术带头人,大家都期待着我给世界指出未来的方向。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当我面临着建立一种全新理论的难题时,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我很清楚自己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我可以复制爱因斯坦的智商,但那些控制着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以及那种敏锐洞察力和思维方式的庞大基因组是不能复制完全的!我的头颅中不是爱因斯坦的脑子,只是一台不会创新,只能解答现有难题的机器!
你现在还是你吗?你还算个人吗?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可耻。终于,我忍无可忍,我必须变回去!但这已是不可能的事,我不可能做出与原来的我一模一样的基因了。这意味着我永生永世都只能是一台组装起来的肉体机器。现在,我只有选择一死,来逃避良心的谴责……
(无比冗长的白烂文时代开始了)
===================================================
2002年
湖边
晌午的太阳好像要把山上的石头晒裂开来。小山脚下一汪湖水闪着刺眼的光。湖边的柳树摆着痛苦的姿势,只恨没有脚可以跑到山洞里躲一会儿。不过洞口的位置已被一位少年占据了。他光着头,汗水在半寸长的头发梗子里蜿蜒爬行,溜过细细的脖子,浸进不透气的校服短袖衫里。
胡小泉已经在洞口坐了半小时了,他努力地想把几根细柳条子编成一个蝈蝈笼,可它们就是不肯合作。胡小泉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他扔下柳条儿,朝那个单肩的旧书包走去。他把书包倒提过来,书包没有扣,里边的东西“哗”地全掉在他脚背上——一堆卷子。胡小泉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湖边除了知了,只有一对情侣坐在对岸的歪脖柳树下。不过他还是把校服脱下来塞进书包里去了。他就这样光着背爬上洞口的一块石头,任凭火一般的太阳炙烤着。他把白花花的卷子堆在旁边,双脚浸进不算凉的湖水,开始了这盼望已久的行动。
首先是一迭政治卷。小泉想也没想就扔向湖里。卷子散开了,漂在水面上并没沉下去,封面上的粗黑字体随着水波一漾一漾:会考总复习。小泉咕哝一声:“去他的总复习!”随手抓起一块石头砸过去。“嗵!”对岸的两个人显然被吓了一跳,同时回过头来向这边望。就在这一刹那,小泉看见那男的戴着眼镜,胸前两道倒八字的蓝杠——师大的学生!小泉暗自庆幸事先把校服脱掉了。
接下来是历史。小泉犹豫了一会儿。老实说,他一点也不讨厌历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讨厌历史课和这该死的历史会考。他也挺同情可怜的历史老师,为了饭碗不得不在一帮从不听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中间浪费口水——就像学生们为了会考不得不在一堆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复习资料前面浪费脑水一样(此句得语文老师一堆红圈,嘿嘿)。小泉拍拍左边的一块大石头,好像他就是历史老师一样:“老兄,咱俩一样的惨哪!”他得意地做个鬼脸,觉得不够爽,又抓起那些卷子去石头上踩,油墨湿漉漉地糊成一团,卷子烂成了纸浆浆。他又一团团地把它们踢进湖里去,然后重新坐下来,把脚放在水里荡着。
然而他并没有马上处理剩下的卷子,那是——物理和化学。它们让他想到了高考。会考完了,还有高考!政治和历史沉下去了,可还有五门山一样的考试压着他!他的汗像水一样流下来了,滴在卷子上,把一个“5”浸开来。他把视线移开了,又看见那对情侣,他们好像在吃话梅。他想起了表哥。表哥现在在干吗?在图书馆里闷着,还是在宿舍里睡大觉?或是泡网去了?他现在在大学里可轻松哩。小泉叹了口气。表哥是个极聪明的人,知道很多好玩的东西,还会编蝈蝈笼子。记得小时侯,他俩常来这里游泳、打仗、爬山、钻洞。有一回,表哥站在山顶一块石头上,认真地对小泉说:“小泉,我长大了要去学物理,世界上的聪明人都在学物理,物理学家比谁都伟大!”哈,这下倒好,他居然去考上了政法大学!听说是因为舅妈有熟人,将来工作好找……表哥现在是轻松了,可他真的快乐吗?小泉一百个不信,表哥真能把从小的兴趣像那团卷子一样踢开,放弃得那么彻底、那么干净?
自然地小泉想到了自己。高考,高考是个什么玩意儿?!拼了命去考进大学又能怎么样呢?像表哥一样等着到手的工作?像对面那个戴眼镜的一样找女朋友?或是仍旧泡在书堆里为了考研榨干最后一滴血?
小泉又盯着那张卷子,上面的“5”字因为汗水的浸渍变得更深了。五门课,这五门课是他全部的生活!除了高考,他再找不到可以作为生活“理想”的东西。高考完了,他该干什么呢?他不曾想过,也想不出结果。现在,在湖边,看着这些卷子,白花花地迷乱了他的眼睛,搅乱了他的心绪。他用力一推,所有的卷子都掉了下去,溅湿了他的裤腿。
那对男女厌恶地回头瞪了他一眼,他故意又扔了一块大石头下去。那两个人终于站起来走了。小泉有一种胜利的快感,一种纯粹的、无聊的快感。他把校服重新穿上,自言自语道:“什么也别想最好了。”然后抓起空书包,放下裤腿,戴上帽子,头也不回地骑着车走了。
(然后我就高中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