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中的赋比兴
这两天看书,看到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武侠片中的诗。在说到电影与中国古代诗歌之间的联系时,刘成汉认为武侠电影中也有类似诗歌中赋比兴艺术的运用。他所举的例子,既有借片中人之口吟出的“自创”的诗,也有他认为的与影片意境相得益彰的经典诗篇。我觉得有些意思,把他的《香港武侠电影的赋比兴艺术》中涉及到的诗转引在此,不过到底好不好,是否能起到赋比兴的作用,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金燕子》(张彻导)以片中银鹏(王羽饰)的留词来兴义全片: “萧然一剑 天涯路 鹏飞江湖 九肖云高 不胜寒 关山万里 枝栖何处 问王谢旧时燕子 飞入谁家” 《剑》(潘垒导)最后夏侯威(王羽饰)与关陀(葛香亭饰)决斗,夏女隐儿(陈佩玲饰)凄然鼓琴而歌的是: “霏霏雨雪,迟迟君履; 毁玉碎琴,如晴天霹雳! 父伤我忧,爱亡我悲; 二虎皆丧,泼散魂飞! 天兮地兮,其奈何兮; 曲终弦断,已隔世兮。” 在说到胡金铨的经典之作《侠女》的时候,引用了1975年台湾《中国时报》里,马国光《血流成诗话侠女》一文中的阐释,认为整部影片,可以用李白的《月下独酌》作为隐喻: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马国光认为整部影片暗合了“苦自情生”的一句禅语,侠女(徐枫饰)与顾省斋(石隽饰)的一夜情缘正是“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的写照。最后侠女为顾产下一子与他离别出家为尼,正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徐克的《蝶变》故事绮丽,结构繁复,整部影片的精心安排与绮丽雕琢犹如四六骈文,刘成汉在文中用杜牧的《阿房宫赋》来对证: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到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影片开头所说的武林争斗的惨烈与影片末尾武林中人皆同归于尽,如唐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忧不见人……黯兮惨悴,风悲日熏……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

谭家明的新浪潮代表作《名剑》当中的人名,花千树(田丰饰),连环(徐少强饰),李蓦然(郑少秋饰),言小语(陈琪琪饰)均来自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家卫《东邪西毒》的若即若离、隐晦暧昧则如李商隐的无题诗: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由此可见,导演真的要什么都懂,电影研究者更是要什么都懂,至于我,还是保持敬畏与虔诚之心,继续乖乖做个影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