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手记】兰科的代表品种(8)国兰专业术语
一、种群来源
1、原生种:自然野生种或自然交配种,也包括其苗木经人工分株繁殖出的分生苗。 下山兰专指自然状态下孕育的原生种,都是龙根苗,在野外环境下由种子自然繁育出来的苗。
2、返销草:指产自大陆经转外国或台湾再转回来的草。相对的,没出过国门的叫原生老种;更甚者老盆口,指在一个环境中养了多年的一盆兰草。
3、组培种。大家读过高中,不用解释。组培种长出来就是分生苗。每个品种适应的培养基不同,不同组培条件下出瓶的苗的抗逆性也不一样。兰草价格便宜了,得益于组培种繁殖数量大,生长快。
4、交配种。就照字面理解。兰花种子叫兰荪,种子繁殖一般用在一个品种商业化之前。
5、“老种”:新中国成立以前落山的兰蕙。“新老种”: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左右以内落山的兰蕙。“新种”:落山时间在五年左右的新花。
二、对叶的描述
1、以扇子比喻兰叶称叶扇,可分成扇柄、扇骨、扇面等;指一丛叶片展开的姿态称叶性或叶姿,如直立、斜立、斜披、半垂、全垂等;叶姿的高度称叶架。花开于叶架之上称出架,相等为齐架,低于为不出架。
2、鼻龙:叶尖顶部主脉为中线的小三角区,又称悬针角。鼻龙部位出现艺色称为鼻龙开。
3、假指环:又称叶柄环、叶柄痕,指叶柄下部的环形节。脉纹在此错位,老叶枯黄后在此节上脱落。从假指环离殖材面的高度,可以分析栽培效果和植株成熟程度。
4、夹丝:叶片侧脉纹有间断短条纹,或在叶背面时露时隐。
5、甲:又称脚壳,指叶鞘,有企甲、散甲、铁甲、软甲之分。
6、承露叶:叶片梢部如勺状并向内弯,似可承积露水。
7、背银:叶背似粉笔轻轻划过的淡粉白色的线。墨兰线艺植株上常见,春兰等狭叶类植株仅能以叶面和叶背面艺色宽窄差别来判别背银。
8、叶艺:叶上出现的变化。如行龙、绉皮、矮种、叶尖呈圆头等,甚至包括奇怪形状而固定者。行龙:中骨(即主脉)二侧叶面的纵沟槽(横沟槽称横龙)。矮种叶长20cm以内,宽长比1:10以下为矮种,1:10~1:14为中矮种,并有叶阔、厚、粗的特点,常带蛤蟆皮(叶面细胞增粗,状如细砂布)。
9、线艺:叶面出现黄白的线纹或斑纹。理想的称上品艺。呈标准艺并已经固定者称本艺。叶片半边有缟线称半边缟。有条纹靠合形成局部斑块的称斑缟。线艺最高境界是转复鹤艺:艺位(艺色的位置)在叶梢,有深而宽大的一节黄白色,并呈转化者(新芽时叶端淡绿,叶中有黄白,随成长先端转为黄白,中部黄白色反转为深绿);类似的是冠艺,然冠艺有行龙。
10、斑艺:叶有黄白斑块。锦纱斑,蛇皮斑、青苔斑、全斑、晃斑、曙斑、胡麻斑、虎斑等。
13、叶面艺色在新芽生长时就很鲜明的叫先明,越长越分明的叫后明;长大后消失叫后暗。
14、幽灵:无叶绿素,不久枯死者。有叶绿素但不多的为高艺。
15、爪线规则地沿叶缘延伸,爪内侧的垂线通常比爪线短,垂线无湿渗感的,称干性爪,后期艺向(线艺演变的方向,如退化、进化,或向某种艺发展等)无变化(即不可变性的艺性),称万年爪。爪线并不沿叶缘下伸,有时渗入叶缘内侧,垂线比爪线长,有湿渗感的称湿性爪,后期艺向变化大(续变性艺性),是线艺中的好材质,如鹤型湿性爪。
16、云井:叶梢部有绿线向叶下部延伸。
17、艺态:线艺表现的形态。如大石门端玉艺,即大石门品种的艺态。
18、水晶:梢部或叶缘出现半透明似塑胶薄膜状的物质。
三、对花苞的描述
四、对花的描述
经常听到“收根放角”的描述,见上图。两条线段会在(2)部位构成明显的“峰”从而与瓣尖的“峰”相呼应,和谐而不失劲力。若两条线段在(2)的汇合部位比较光顺而无法构成明显的“峰”,轮廓线虽圆融有余却失了力道,拿国人的审美观来衡量,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下面对几种瓣型作出解释:
1、荷瓣花应当具备的条件
(1)瓣长与宽约为:1:0.8一2:1,越接近2档次越高。对素心“荷瓣”花要求稍低。
(2)萼片必须有明显的放角、收根。放角即萼片端部或萼片中部两侧各有个明显的钝角。收根是从放角处开始向萼基逐渐明显收小,萼基宽度约等于放角宽度1 / 3许。收根有短收根、长收根和两端收根之别。
(3)萼顶端中心处允许有波浪形凸起,但其凸起体必须向内微扣卷。
(4)萼端缘,包括中放角处的叶缘必须紧缩,并微向内卷,即紧边。
(5)捧要求宽阔、短圆或略长圆状,不起兜,无白峰,似半个空蚌壳,内凹外隆,盖住蕊柱。以双捧紧挨合严盖蕊柱之态为佳;呈蒲扇状而有兜的,同为优品。
(6)唇瓣必须圆正、丰满、舒展,有时微卷。以大圆舌、大刘海舌为佳。大多数构成U形红斑。舌大而下挂反卷者居多.
2、梅瓣应当具备的条件
(1)花容端庄,结构圆结,质地厚实柔润。
(2)外三瓣短圆(长宽比2:l为佳),有的瓣端有尖峰,稍向内兜呈匙形,似梅花瓣,紧边收根,平肩,萼基细小,像汤匙一样向内合。若长脚圆头,只要捧瓣与唇瓣符合也可入选。
(3)瓣短圆并必须有兜!瓣端有白头!紧边,向里扣卷,使捧瓣有增厚感,或硬变成拳头状的硬捧。有硬兜与软兜两种,以蚕蛾兜捧心为最佳。
(4)唇短圆,须坚实,舒直,不下挂反卷或上翘。以刘海舌、如意舌为优。舌面缀红斑。
总之,梅瓣对萼片的要求,主要在萼端。萼端是否有形圆、紧边。
3、水仙瓣应当具备的条件
(1)外三瓣宽阔,近似长菱形,一般比梅瓣狭长,长脚居多,瓣端稍尖,要收根放角。
(2)捧必须有兜或浅兜。有白头者称为巧种,浅兜或没有白头者称官种。若外三瓣是竹叶瓣形,由于花瓣有兜,便可称其为“水仙瓣”。
(3)唇瓣下垂或微卷,普遍比梅瓣的唇瓣大些,以大圆舌居多。红斑介于荷瓣梅瓣之间。
“水仙瓣”除外三瓣和唇瓣稍长于“梅瓣”,捧瓣相似。 常互相转换。
梅形水仙——以西神为杰出代表。外三瓣头圆,似梅瓣,主瓣收根紧;捧瓣有轻兜或微兜;唇瓣为大刘海舌或大圆舌,比梅瓣的舌要长些。
荷形水仙——外三瓣较宽阔,近似荷瓣;捧瓣有轻兜或微兜;唇瓣下垂,放宕舒直,有时亦微卷。外瓣有无一定程度的“收根放角”是重要标准之一。龙字为荷形水仙之冠。
4、奇种
发生变异,与此正常瓣形不同统称为奇种。奇种可分为多瓣型、蝴蝶型与多瓣蝴蝶型。奇种是比较有欣赏价值的,但不管有多好多奇,必须具备稳定性和规律性。同时还应具有香味。香味是花艺的基础,无香、有香无气或者香味不纯,其品级便要大打折扣。
国兰里面术语太多了,这里只说部分,泛泛了解一下吧。兰科的部分到此也就告一段落。
1、原生种:自然野生种或自然交配种,也包括其苗木经人工分株繁殖出的分生苗。 下山兰专指自然状态下孕育的原生种,都是龙根苗,在野外环境下由种子自然繁育出来的苗。
2、返销草:指产自大陆经转外国或台湾再转回来的草。相对的,没出过国门的叫原生老种;更甚者老盆口,指在一个环境中养了多年的一盆兰草。
3、组培种。大家读过高中,不用解释。组培种长出来就是分生苗。每个品种适应的培养基不同,不同组培条件下出瓶的苗的抗逆性也不一样。兰草价格便宜了,得益于组培种繁殖数量大,生长快。
4、交配种。就照字面理解。兰花种子叫兰荪,种子繁殖一般用在一个品种商业化之前。
5、“老种”:新中国成立以前落山的兰蕙。“新老种”: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左右以内落山的兰蕙。“新种”:落山时间在五年左右的新花。
二、对叶的描述
1、以扇子比喻兰叶称叶扇,可分成扇柄、扇骨、扇面等;指一丛叶片展开的姿态称叶性或叶姿,如直立、斜立、斜披、半垂、全垂等;叶姿的高度称叶架。花开于叶架之上称出架,相等为齐架,低于为不出架。
2、鼻龙:叶尖顶部主脉为中线的小三角区,又称悬针角。鼻龙部位出现艺色称为鼻龙开。
3、假指环:又称叶柄环、叶柄痕,指叶柄下部的环形节。脉纹在此错位,老叶枯黄后在此节上脱落。从假指环离殖材面的高度,可以分析栽培效果和植株成熟程度。
![]() |
假指环 |
4、夹丝:叶片侧脉纹有间断短条纹,或在叶背面时露时隐。
5、甲:又称脚壳,指叶鞘,有企甲、散甲、铁甲、软甲之分。
![]() |
壳 |
6、承露叶:叶片梢部如勺状并向内弯,似可承积露水。
![]() |
承露叶,或龙抬头 |
7、背银:叶背似粉笔轻轻划过的淡粉白色的线。墨兰线艺植株上常见,春兰等狭叶类植株仅能以叶面和叶背面艺色宽窄差别来判别背银。
![]() |
背银,似雾又似猪油膜状、呈银灰色。冰白线艺 |
8、叶艺:叶上出现的变化。如行龙、绉皮、矮种、叶尖呈圆头等,甚至包括奇怪形状而固定者。行龙:中骨(即主脉)二侧叶面的纵沟槽(横沟槽称横龙)。矮种叶长20cm以内,宽长比1:10以下为矮种,1:10~1:14为中矮种,并有叶阔、厚、粗的特点,常带蛤蟆皮(叶面细胞增粗,状如细砂布)。
![]() |
矮种,蛤蟆皮 |
9、线艺:叶面出现黄白的线纹或斑纹。理想的称上品艺。呈标准艺并已经固定者称本艺。叶片半边有缟线称半边缟。有条纹靠合形成局部斑块的称斑缟。线艺最高境界是转复鹤艺:艺位(艺色的位置)在叶梢,有深而宽大的一节黄白色,并呈转化者(新芽时叶端淡绿,叶中有黄白,随成长先端转为黄白,中部黄白色反转为深绿);类似的是冠艺,然冠艺有行龙。
![]() |
10、斑艺:叶有黄白斑块。锦纱斑,蛇皮斑、青苔斑、全斑、晃斑、曙斑、胡麻斑、虎斑等。
![]() |
13、叶面艺色在新芽生长时就很鲜明的叫先明,越长越分明的叫后明;长大后消失叫后暗。
14、幽灵:无叶绿素,不久枯死者。有叶绿素但不多的为高艺。
![]() |
幽灵 |
15、爪线规则地沿叶缘延伸,爪内侧的垂线通常比爪线短,垂线无湿渗感的,称干性爪,后期艺向(线艺演变的方向,如退化、进化,或向某种艺发展等)无变化(即不可变性的艺性),称万年爪。爪线并不沿叶缘下伸,有时渗入叶缘内侧,垂线比爪线长,有湿渗感的称湿性爪,后期艺向变化大(续变性艺性),是线艺中的好材质,如鹤型湿性爪。
16、云井:叶梢部有绿线向叶下部延伸。
![]() |
云井 |
17、艺态:线艺表现的形态。如大石门端玉艺,即大石门品种的艺态。
18、水晶:梢部或叶缘出现半透明似塑胶薄膜状的物质。
![]() |
水晶 |
三、对花苞的描述
![]() |
花苞 |
![]() |
排铃 |
![]() |
小排铃-头两个花苞拉开距离 |
![]() |
大排铃-全部花苞拉开距离,第一朵似开非开 |
四、对花的描述
![]() |
![]() |
![]() |
飞肩 |
![]() |
一字肩 |
![]() |
落肩 |
![]() |
大落肩 |
![]() |
素心种类 |
![]() |
蚕蛾捧 |
![]() |
观音捧 |
![]() |
五瓣分窠 |
![]() |
收根放角 |
经常听到“收根放角”的描述,见上图。两条线段会在(2)部位构成明显的“峰”从而与瓣尖的“峰”相呼应,和谐而不失劲力。若两条线段在(2)的汇合部位比较光顺而无法构成明显的“峰”,轮廓线虽圆融有余却失了力道,拿国人的审美观来衡量,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下面对几种瓣型作出解释:
![]() |
瓣型种类 |
1、荷瓣花应当具备的条件
(1)瓣长与宽约为:1:0.8一2:1,越接近2档次越高。对素心“荷瓣”花要求稍低。
(2)萼片必须有明显的放角、收根。放角即萼片端部或萼片中部两侧各有个明显的钝角。收根是从放角处开始向萼基逐渐明显收小,萼基宽度约等于放角宽度1 / 3许。收根有短收根、长收根和两端收根之别。
(3)萼顶端中心处允许有波浪形凸起,但其凸起体必须向内微扣卷。
(4)萼端缘,包括中放角处的叶缘必须紧缩,并微向内卷,即紧边。
(5)捧要求宽阔、短圆或略长圆状,不起兜,无白峰,似半个空蚌壳,内凹外隆,盖住蕊柱。以双捧紧挨合严盖蕊柱之态为佳;呈蒲扇状而有兜的,同为优品。
(6)唇瓣必须圆正、丰满、舒展,有时微卷。以大圆舌、大刘海舌为佳。大多数构成U形红斑。舌大而下挂反卷者居多.
![]() |
荷瓣-大富贵 |
2、梅瓣应当具备的条件
(1)花容端庄,结构圆结,质地厚实柔润。
(2)外三瓣短圆(长宽比2:l为佳),有的瓣端有尖峰,稍向内兜呈匙形,似梅花瓣,紧边收根,平肩,萼基细小,像汤匙一样向内合。若长脚圆头,只要捧瓣与唇瓣符合也可入选。
(3)瓣短圆并必须有兜!瓣端有白头!紧边,向里扣卷,使捧瓣有增厚感,或硬变成拳头状的硬捧。有硬兜与软兜两种,以蚕蛾兜捧心为最佳。
(4)唇短圆,须坚实,舒直,不下挂反卷或上翘。以刘海舌、如意舌为优。舌面缀红斑。
总之,梅瓣对萼片的要求,主要在萼端。萼端是否有形圆、紧边。
![]() |
梅瓣-宋梅 |
3、水仙瓣应当具备的条件
(1)外三瓣宽阔,近似长菱形,一般比梅瓣狭长,长脚居多,瓣端稍尖,要收根放角。
(2)捧必须有兜或浅兜。有白头者称为巧种,浅兜或没有白头者称官种。若外三瓣是竹叶瓣形,由于花瓣有兜,便可称其为“水仙瓣”。
(3)唇瓣下垂或微卷,普遍比梅瓣的唇瓣大些,以大圆舌居多。红斑介于荷瓣梅瓣之间。
“水仙瓣”除外三瓣和唇瓣稍长于“梅瓣”,捧瓣相似。 常互相转换。
梅形水仙——以西神为杰出代表。外三瓣头圆,似梅瓣,主瓣收根紧;捧瓣有轻兜或微兜;唇瓣为大刘海舌或大圆舌,比梅瓣的舌要长些。
荷形水仙——外三瓣较宽阔,近似荷瓣;捧瓣有轻兜或微兜;唇瓣下垂,放宕舒直,有时亦微卷。外瓣有无一定程度的“收根放角”是重要标准之一。龙字为荷形水仙之冠。
![]() |
水仙瓣-汪字 |
![]() |
梅形水仙-西神 |
![]() |
荷形水仙-龙字 |
4、奇种
发生变异,与此正常瓣形不同统称为奇种。奇种可分为多瓣型、蝴蝶型与多瓣蝴蝶型。奇种是比较有欣赏价值的,但不管有多好多奇,必须具备稳定性和规律性。同时还应具有香味。香味是花艺的基础,无香、有香无气或者香味不纯,其品级便要大打折扣。
![]() |
奇种-绿云 |
国兰里面术语太多了,这里只说部分,泛泛了解一下吧。兰科的部分到此也就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