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杂感】USA30——他们说………………
新浪微博上转发了个有些意思的帖子,是一位在纽约的留学生思考“回国还是不回国”问题。答案很清楚:不回!不是因为米国物质条件好,其实国内更五光十色、机会多多,而是那种被“他们(旁人)”指指点点,不能活得“像自己”的生活,她受不了。只有在美国,才能获得自由!
下午加晚上,近百人转发。
我大致看了一下转发留言,猜很多应该还是在读书的年轻同学。
每个中国人,我想从出生开始,就会多多少少受着“他们说…………”的影响:他们说你该赚钱了;他们说你要读热门专业;他们说你该结婚了;他们说你该买房了;他们说你看“别人家孩子”多能干;他们说你看看你同学都如何如何了,你怎么还……
我对这种“他们说…………”文化环境蕴含的价值观之单一,对“个人人性多元发展”之压抑,对“个体之间彼此独立与尊重”之践踏,与很多转发同学一样感同身受、很是反感。但针对此文,以及包括类似“逃到米国就好了”的跟帖观点,我又生出另一个疑问:世界上真有一个“完全不受制约、让个人自由自在的天堂”吗?
首先,纽约之多元、多变、多种族状态,恐怕很难代表“真正的美国”,加上(留)学生尚未真正开始生活,以及生活圈子与真实社会的相对隔膜,是不是会产生一些幻象呢?
我想,即使就算在纽约,如果深入下去,应该和我目前所了解到的“普通美国”不会差太多,照样有很多圈子、规矩、社会习俗、人言是非存在,当然,“他们说…………”至少表面上会少很多,尊重“隐私权、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至少表面上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但我也见到不少美国华人(包括留学生,包括在欧洲生活的华人和学生),在八卦是非、单一价值观束缚中的“他们说……”,不见得比祖国大地人民群众来得少。
从“外因、内因”角度想这个问题,也许才更有说服力:外在环境的确很重要,但自我内在独立精神的强大与完整,才是根本!
你是谁?你要什么?你准备为你要的东西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你怎么看待和你不一样的事与人?……这一系列问题,在哪里,都得靠自己的思考来回答,一个也逃不掉。
是否会屈从环境,能否做成“独立真正的自己”,我以为跟想没想清楚上述一系列问题才更有关系。想不清楚,或者根本没意识到正视这些问题是“自然人”变成“独立人”必须要做的事,恐怕是还没有培育出真正的“自己”,又谈何“做自己”呢?
具体在哪个环境生活,我没什么特别看法,也不会和什么爱不爱国扯在一起。
最后,我想提醒包括我自己的每个立志“要做自己”的中国人:“他们说……”这种文化基因之顽固、之深入骨髓,稍不留意,就会让我们在不自觉中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对不一样的人或事缺乏理解、尊重、宽容,这个是要特别当心的!
————————————————————————————
福利推荐:如何应对“他们说……”小贴士《您快评上正教授了吧?》
下午加晚上,近百人转发。
我大致看了一下转发留言,猜很多应该还是在读书的年轻同学。
每个中国人,我想从出生开始,就会多多少少受着“他们说…………”的影响:他们说你该赚钱了;他们说你要读热门专业;他们说你该结婚了;他们说你该买房了;他们说你看“别人家孩子”多能干;他们说你看看你同学都如何如何了,你怎么还……
我对这种“他们说…………”文化环境蕴含的价值观之单一,对“个人人性多元发展”之压抑,对“个体之间彼此独立与尊重”之践踏,与很多转发同学一样感同身受、很是反感。但针对此文,以及包括类似“逃到米国就好了”的跟帖观点,我又生出另一个疑问:世界上真有一个“完全不受制约、让个人自由自在的天堂”吗?
首先,纽约之多元、多变、多种族状态,恐怕很难代表“真正的美国”,加上(留)学生尚未真正开始生活,以及生活圈子与真实社会的相对隔膜,是不是会产生一些幻象呢?
我想,即使就算在纽约,如果深入下去,应该和我目前所了解到的“普通美国”不会差太多,照样有很多圈子、规矩、社会习俗、人言是非存在,当然,“他们说…………”至少表面上会少很多,尊重“隐私权、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至少表面上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但我也见到不少美国华人(包括留学生,包括在欧洲生活的华人和学生),在八卦是非、单一价值观束缚中的“他们说……”,不见得比祖国大地人民群众来得少。
从“外因、内因”角度想这个问题,也许才更有说服力:外在环境的确很重要,但自我内在独立精神的强大与完整,才是根本!
你是谁?你要什么?你准备为你要的东西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你怎么看待和你不一样的事与人?……这一系列问题,在哪里,都得靠自己的思考来回答,一个也逃不掉。
是否会屈从环境,能否做成“独立真正的自己”,我以为跟想没想清楚上述一系列问题才更有关系。想不清楚,或者根本没意识到正视这些问题是“自然人”变成“独立人”必须要做的事,恐怕是还没有培育出真正的“自己”,又谈何“做自己”呢?
具体在哪个环境生活,我没什么特别看法,也不会和什么爱不爱国扯在一起。
最后,我想提醒包括我自己的每个立志“要做自己”的中国人:“他们说……”这种文化基因之顽固、之深入骨髓,稍不留意,就会让我们在不自觉中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对不一样的人或事缺乏理解、尊重、宽容,这个是要特别当心的!
————————————————————————————
福利推荐:如何应对“他们说……”小贴士《您快评上正教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