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日渐敏感的自己
再微小的行动,积累很久也会有改变的力量,这样一句看上去像名言的话只是为了表达,在家打滚打了两个星期,像是回到熟悉的草地上,打着打着就打回原形,也不再是那个死理性派的自己,反而变得更加敏感,某种程度上,似乎又回到了以前软弱中。
或许在学校,某种对立的力量让我变得决绝,舍弃和牺牲敏锐的感觉和与此带来的可能的悔恨,似乎每一个决定,每做出一件事,都有一种别过头去的狠劲,就算是伤害别人带来的痛苦,也让我有种献祭般的快感。似乎我就应该这样,理性,在机械的逻辑中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并将不符合自己想象的特点全部扫除出去,或许这是成长。但是只要一回到家,在熟悉的橘黄色灯光下趴在床上看书,在背部熟悉了触感的沙发上滚来滚去,看着一成不变同一个角度下窗外的天和云,闻到周围夏天特别有的树和柏油融化的味道,原来的我似乎也在一点一点膨胀,像热水中的速干蔬菜一样。
好,现在就来论证我是怎样觉得自己变得敏感文艺小清新的。
最初的警报是《桃姐》和奶奶的电话。我已经不想去重复我听到奶奶明显老去的声音,迟疑很久后小心翼翼的反映后内心对自己的鄙夷和痛苦。连同看到桃姐时,精神分裂般,一边正常地与人调笑,另一方面,却无异于受到酷刑。我害怕这样的中风会重复在我熟悉的人的身上,我害怕看到,和电影中桃姐无二的舍弃自己的感觉,却万万全全为孩子着想的神态,每一声,每一遍都是对我无声的谴责和折磨,谴责我的自私,谴责我不能回去,谴责这样的我根本不配得到这样的关心。我曾经以为,不停地和别人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阴影,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阴暗面和软弱已经是极限,可也只有现在才知道,你所无能回报的奢侈的爱,才是对自己阴暗和渺小的最大揭示。对于乞丐最大的震撼,不是吐沫和鄙夷,而是带他去最富丽优雅的地方,让他看见善意而友好的微笑,只消一秒,便让乞丐明白自己的渺小。
然后就是在看花开伊吕波咯,很普通很三俗的动画,除了背景设定在温泉旅馆和丰崎爱生没有其他的惊喜。可能是要重点放在少女的成长和日常什么的,里面除了妹纸和某草食系男森的异地恋互动外就没有其他的恋情。可就是这样小小的恋情,却有着独特吸引人的地方,妹纸的钝感,到发现彼此的感情,却知道只是一直在依赖着对方的温柔而已,于是痛恨着这样的自己,之后选择了放手。比较三俗的故事却因为其中一话的结尾中妹纸歇斯底里的大喊中增添了亮色,草食男有草食男的日常,妹纸也有妹纸的日常,不是不想回到彼此的时光,而是,这样的日常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选择。嘛,我知道这是标准的日式恋情的说教般的台词,可是心里忽然就有什么触动一般,一直紧紧攥住地对别人的依赖也好,害怕面对的分歧也好,是否需要改变的纠结也好,好像就在那么一瞬有了答案。就像是以前看到蜂蜜与四叶草最后一话竹本放下的那一刻一样,突然眼睛就湿润了,只剩下屏幕上的飘荡四叶草模糊成一片绿色。这种微妙而酸涩的情绪,仿佛只要一说来,就会凝固成一个恶俗而矫情的姿态,能做的,也只是默默地品味,然后咽下。
对于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是坏,我也说不清楚,之前抑制这样的情绪也更多是为了不去阻扰前进的心绪,也的确是,那时候的精神似乎也经不起这样的情绪的折磨了。讲到这里,似乎又想起了我欠学长对于程心的评价,我想了很久,好像很多要说,到最后发现荣格一句话却是把我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
对人无害和天真纯洁,亦或者是忽视的作用,就如同它们对于霍乱病人和周围的其他人一样,是毫无裨益的,因为他们对病症的传染性毫无知觉。与此同时,对人无害和天真纯洁还往往是人们把这种未被人意识到的罪恶推置于“别人”身上。
这,就是一味地敏感和毫无沉淀的同情带来的恶果,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程心是我最厌恶也最害怕变成的类型。我害怕自己的敏感,会让自己更加难受,让自己很难去面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事实,也很难下手去伤害别人。
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这忽而复生的敏感和随之而来的感伤,是有过觉悟后的博爱,还是仅仅是幼稚的心绪,我也不明白,是的,或许知道现在,我都不明白,这样的自己,和与生俱来的敏感。
最后上图,心脏民主的配图。。。。。光与暗
或许在学校,某种对立的力量让我变得决绝,舍弃和牺牲敏锐的感觉和与此带来的可能的悔恨,似乎每一个决定,每做出一件事,都有一种别过头去的狠劲,就算是伤害别人带来的痛苦,也让我有种献祭般的快感。似乎我就应该这样,理性,在机械的逻辑中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并将不符合自己想象的特点全部扫除出去,或许这是成长。但是只要一回到家,在熟悉的橘黄色灯光下趴在床上看书,在背部熟悉了触感的沙发上滚来滚去,看着一成不变同一个角度下窗外的天和云,闻到周围夏天特别有的树和柏油融化的味道,原来的我似乎也在一点一点膨胀,像热水中的速干蔬菜一样。
好,现在就来论证我是怎样觉得自己变得敏感文艺小清新的。
最初的警报是《桃姐》和奶奶的电话。我已经不想去重复我听到奶奶明显老去的声音,迟疑很久后小心翼翼的反映后内心对自己的鄙夷和痛苦。连同看到桃姐时,精神分裂般,一边正常地与人调笑,另一方面,却无异于受到酷刑。我害怕这样的中风会重复在我熟悉的人的身上,我害怕看到,和电影中桃姐无二的舍弃自己的感觉,却万万全全为孩子着想的神态,每一声,每一遍都是对我无声的谴责和折磨,谴责我的自私,谴责我不能回去,谴责这样的我根本不配得到这样的关心。我曾经以为,不停地和别人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阴影,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阴暗面和软弱已经是极限,可也只有现在才知道,你所无能回报的奢侈的爱,才是对自己阴暗和渺小的最大揭示。对于乞丐最大的震撼,不是吐沫和鄙夷,而是带他去最富丽优雅的地方,让他看见善意而友好的微笑,只消一秒,便让乞丐明白自己的渺小。
然后就是在看花开伊吕波咯,很普通很三俗的动画,除了背景设定在温泉旅馆和丰崎爱生没有其他的惊喜。可能是要重点放在少女的成长和日常什么的,里面除了妹纸和某草食系男森的异地恋互动外就没有其他的恋情。可就是这样小小的恋情,却有着独特吸引人的地方,妹纸的钝感,到发现彼此的感情,却知道只是一直在依赖着对方的温柔而已,于是痛恨着这样的自己,之后选择了放手。比较三俗的故事却因为其中一话的结尾中妹纸歇斯底里的大喊中增添了亮色,草食男有草食男的日常,妹纸也有妹纸的日常,不是不想回到彼此的时光,而是,这样的日常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选择。嘛,我知道这是标准的日式恋情的说教般的台词,可是心里忽然就有什么触动一般,一直紧紧攥住地对别人的依赖也好,害怕面对的分歧也好,是否需要改变的纠结也好,好像就在那么一瞬有了答案。就像是以前看到蜂蜜与四叶草最后一话竹本放下的那一刻一样,突然眼睛就湿润了,只剩下屏幕上的飘荡四叶草模糊成一片绿色。这种微妙而酸涩的情绪,仿佛只要一说来,就会凝固成一个恶俗而矫情的姿态,能做的,也只是默默地品味,然后咽下。
对于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是坏,我也说不清楚,之前抑制这样的情绪也更多是为了不去阻扰前进的心绪,也的确是,那时候的精神似乎也经不起这样的情绪的折磨了。讲到这里,似乎又想起了我欠学长对于程心的评价,我想了很久,好像很多要说,到最后发现荣格一句话却是把我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
对人无害和天真纯洁,亦或者是忽视的作用,就如同它们对于霍乱病人和周围的其他人一样,是毫无裨益的,因为他们对病症的传染性毫无知觉。与此同时,对人无害和天真纯洁还往往是人们把这种未被人意识到的罪恶推置于“别人”身上。
这,就是一味地敏感和毫无沉淀的同情带来的恶果,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程心是我最厌恶也最害怕变成的类型。我害怕自己的敏感,会让自己更加难受,让自己很难去面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事实,也很难下手去伤害别人。
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这忽而复生的敏感和随之而来的感伤,是有过觉悟后的博爱,还是仅仅是幼稚的心绪,我也不明白,是的,或许知道现在,我都不明白,这样的自己,和与生俱来的敏感。
最后上图,心脏民主的配图。。。。。光与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