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與一顆柔軟的心
黃敏男 “自然乾淨的聲音,代表身上流動的正向能量。由這樣的聲音來唱菩薩咒語,就能夠感動人,從耳朵啟動了開悟之道。”
持大悲咒尋得原動力
感覺做音樂的人聽覺較靈敏,對音樂容易起共鳴,更適合從耳根開展修行。做過十年流行音樂的黃敏男,發願投入佛教音樂,不僅涵攝他的生命史,其實,也起自一場莫名的車禍。
那時他在電視臺製作節目,卻愈來愈懷疑自己在做什麼,渾渾噩噩間,做了一場恐怖的惡夢,白天陷入恍惚失神,完全抓不住自己的感覺。第二天,他開車上麥帥公路,突然覺得有股力量推了一下車子,撞向橋墩,除了駕駛座外車身全毀。他愣在車內,腦子卻如開了一片天,聽見了不同的聲音。
有位懂算命的朋友要他皈依淨土宗,有位法師知道他的遭遇,為他做超度法事,還要他每天念七次大悲咒,他唸了七次,就背起來了。一直到現在,每天念七次大悲咒,仍是他的日常功課。念時,像是腦中有台電盤,一字一字的鍵入,也像是有人在旁邊對著他念咒文。他自己在唸大悲咒,但大悲咒也從耳朵一直的湧進來。
開始唸大悲咒後,失神頓減,他從自身的體驗觀照,相信持咒對心能起保護作用,讓他找得著自己,知道自己在作什麼。時日久了以後,他總感覺自己已能聽見絃外之音,和一個人講話,不再只聽其言,也可感知這個人的整體狀態。對聲音特別的敏感,也是他發願做佛教音樂的開端。
在這以前,佛教唱誦和音樂其實已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但一直進不去正統的音樂市場。1998年,黃敏男以西藏財神咒為題材,引進世界音樂的風格,讓傳統只在信徒間流傳的古老密咒,成為音樂市場可接受的樂風。
他最早聽見的財神咒,來自心道法師。
他聽著聽著,感應到財寶天王護持的慈悲力,心道法師唸得安寧好聽,他從中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感覺,日後,就成就了他製作第一張佛教音樂專輯的因緣。從那一張專輯後,臺灣人對佛教音樂,以及佛法的感通法門,便多了另一層新鮮的認識。
日本女歌手伊藤佳代擔綱的《文殊咒》,以及後來得到金曲獎的《綠度母咒》,曾促成許年輕人願意親近佛法,也讓新一代傾耳聽向諸佛菩薩。其實,伊藤佳代當年只是來臺灣旅遊,有人介紹給黃敏男,他聽了她的聲音,對了,他就是要這種聲音。黃敏男回憶道,伊藤的腦袋乾乾淨淨,沒有太多塵勞雜念,聲音自然乾淨,代表她身上流動的正向能量。由這樣的聲音來唱菩薩咒語,就能夠感動人,從耳朵啟動了開悟之道。
那幾張專輯給伊藤自身開了善緣,後來她來臺灣學中文,並與臺灣人結婚。或許,那也是伊藤自身也未曾料到的生命轉路。
根據黃敏男的觀察,1998年推出《財神咒》後,有更多年輕人開始學佛。雖然剛開始他還是會依照以前做流行音樂的習性,努力要想做行銷,把專輯賣出去。他說自己費了好幾年功夫才退去這種習慣,現在,他反而覺得佛教音樂是做給有緣人聽的,有福氣的人才聽得到。經過此番轉折,他與佛教界上師們的緣份一一來到,已具足了事業的因緣。
最後,還是要歸到「聽」這件事吧。耳根,是人的感官中最容易進入、留駐的一識,黃敏男認為,聽到好聽的、有感應的唱咒或法音,心生歡喜後將能產生動能,然後心會變軟。「心軟」是一個邁入修行的過程,心軟了才能望進去,越過粗礪的生命外層開始能夠內觀。對黃敏男來說,製作佛教音樂不僅是他的修行,也是他的功德。
曾經有位不認識的聽眾寫信來,說他本來已動念要自殺,但他每天聽《綠度母咒》,幾番感動流淚,覺得生命還是可有美好的留戀,最後終打消自殺念頭。
黃敏男說,就算他每天跑三點半做專輯,最後他的專輯只賣給這一個人,他也值得了。
黃敏男,一個耳朵和心都同樣柔軟的善男子。
《黃敏男小檔案》
星座:射手座
經歷:中山醫學院醫技系肄業,曾在滾石、飛碟唱片公司任職十多年。現在是原動力文化公司的發行人。
喜歡的音樂人:Deep Forest
喜歡的作家:芥川龍之介,他的作品全部讀過。
《禪師相應》要把咒當做你自己
癡念重的人就要看經書,心念複雜的人要持咒。
每個咒都有解釋,因為咒子都是從經典上來的。例如《心經》、《楞嚴經》、《大悲心陀羅尼經》等,前面是經文,後段是咒。經文就是咒的解釋,而持咒可幫助我們了解經文。因為咒是種子念咒念多了,就具足覺悟經義的智慧。
我們念咒可以把一切煩惱隔絕。但如果對念咒的心投入不夠,則煩惱依舊。要把咒當做你自己,達到心即咒,咒即心的境界。
〈釋迦佛心咒〉是打開苦悶的好方法。我們如果福德因緣不夠,就要多持〈大悲咒〉。──心道法師
持大悲咒尋得原動力
![]() |
感覺做音樂的人聽覺較靈敏,對音樂容易起共鳴,更適合從耳根開展修行。做過十年流行音樂的黃敏男,發願投入佛教音樂,不僅涵攝他的生命史,其實,也起自一場莫名的車禍。
那時他在電視臺製作節目,卻愈來愈懷疑自己在做什麼,渾渾噩噩間,做了一場恐怖的惡夢,白天陷入恍惚失神,完全抓不住自己的感覺。第二天,他開車上麥帥公路,突然覺得有股力量推了一下車子,撞向橋墩,除了駕駛座外車身全毀。他愣在車內,腦子卻如開了一片天,聽見了不同的聲音。
有位懂算命的朋友要他皈依淨土宗,有位法師知道他的遭遇,為他做超度法事,還要他每天念七次大悲咒,他唸了七次,就背起來了。一直到現在,每天念七次大悲咒,仍是他的日常功課。念時,像是腦中有台電盤,一字一字的鍵入,也像是有人在旁邊對著他念咒文。他自己在唸大悲咒,但大悲咒也從耳朵一直的湧進來。
開始唸大悲咒後,失神頓減,他從自身的體驗觀照,相信持咒對心能起保護作用,讓他找得著自己,知道自己在作什麼。時日久了以後,他總感覺自己已能聽見絃外之音,和一個人講話,不再只聽其言,也可感知這個人的整體狀態。對聲音特別的敏感,也是他發願做佛教音樂的開端。
在這以前,佛教唱誦和音樂其實已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但一直進不去正統的音樂市場。1998年,黃敏男以西藏財神咒為題材,引進世界音樂的風格,讓傳統只在信徒間流傳的古老密咒,成為音樂市場可接受的樂風。
他最早聽見的財神咒,來自心道法師。
他聽著聽著,感應到財寶天王護持的慈悲力,心道法師唸得安寧好聽,他從中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感覺,日後,就成就了他製作第一張佛教音樂專輯的因緣。從那一張專輯後,臺灣人對佛教音樂,以及佛法的感通法門,便多了另一層新鮮的認識。
日本女歌手伊藤佳代擔綱的《文殊咒》,以及後來得到金曲獎的《綠度母咒》,曾促成許年輕人願意親近佛法,也讓新一代傾耳聽向諸佛菩薩。其實,伊藤佳代當年只是來臺灣旅遊,有人介紹給黃敏男,他聽了她的聲音,對了,他就是要這種聲音。黃敏男回憶道,伊藤的腦袋乾乾淨淨,沒有太多塵勞雜念,聲音自然乾淨,代表她身上流動的正向能量。由這樣的聲音來唱菩薩咒語,就能夠感動人,從耳朵啟動了開悟之道。
那幾張專輯給伊藤自身開了善緣,後來她來臺灣學中文,並與臺灣人結婚。或許,那也是伊藤自身也未曾料到的生命轉路。
根據黃敏男的觀察,1998年推出《財神咒》後,有更多年輕人開始學佛。雖然剛開始他還是會依照以前做流行音樂的習性,努力要想做行銷,把專輯賣出去。他說自己費了好幾年功夫才退去這種習慣,現在,他反而覺得佛教音樂是做給有緣人聽的,有福氣的人才聽得到。經過此番轉折,他與佛教界上師們的緣份一一來到,已具足了事業的因緣。
最後,還是要歸到「聽」這件事吧。耳根,是人的感官中最容易進入、留駐的一識,黃敏男認為,聽到好聽的、有感應的唱咒或法音,心生歡喜後將能產生動能,然後心會變軟。「心軟」是一個邁入修行的過程,心軟了才能望進去,越過粗礪的生命外層開始能夠內觀。對黃敏男來說,製作佛教音樂不僅是他的修行,也是他的功德。
曾經有位不認識的聽眾寫信來,說他本來已動念要自殺,但他每天聽《綠度母咒》,幾番感動流淚,覺得生命還是可有美好的留戀,最後終打消自殺念頭。
黃敏男說,就算他每天跑三點半做專輯,最後他的專輯只賣給這一個人,他也值得了。
黃敏男,一個耳朵和心都同樣柔軟的善男子。
《黃敏男小檔案》
星座:射手座
經歷:中山醫學院醫技系肄業,曾在滾石、飛碟唱片公司任職十多年。現在是原動力文化公司的發行人。
喜歡的音樂人:Deep Forest
喜歡的作家:芥川龍之介,他的作品全部讀過。
《禪師相應》要把咒當做你自己
癡念重的人就要看經書,心念複雜的人要持咒。
每個咒都有解釋,因為咒子都是從經典上來的。例如《心經》、《楞嚴經》、《大悲心陀羅尼經》等,前面是經文,後段是咒。經文就是咒的解釋,而持咒可幫助我們了解經文。因為咒是種子念咒念多了,就具足覺悟經義的智慧。
我們念咒可以把一切煩惱隔絕。但如果對念咒的心投入不夠,則煩惱依舊。要把咒當做你自己,達到心即咒,咒即心的境界。
〈釋迦佛心咒〉是打開苦悶的好方法。我們如果福德因緣不夠,就要多持〈大悲咒〉。──心道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