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梦话,你说过吗?
英语梦话,你说过吗?
看到这个标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点头,有多少人会摇头。
我属于点头那一类。我经常会用英语做梦(dream in English),用英语做梦的感觉很好,因为在梦中自己能毫无错误地(至少自己觉察不到错误)、自信地使用英语。有一次,我甚至梦见自己在坐满老外的数千人的礼堂用英语批驳“中国威胁论”。演讲中我慷慨陈词,最后的答问时间还“舌战群洋”,真是痛快淋漓。有的时候我甚至还会在梦中说英语(speak English in dream)。这个毛病上大学时候就有。同寝室同学夜里听到,甚是叹服。令我自己不解的是,每逢这样的梦,梦醒后第二天的一整天,我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嘴巴说起英语比平时要听话许多。因为这个缘故,我非常喜欢用英语做梦的经历。
我听到很多人都有用英语做梦的经历。为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用功的程度,有的研究者就把“你用英语做过梦吗”之类的问题放进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那些“英语梦”奇奇怪怪,有的愉快,有的悲伤,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梦中都能把英语说得十分流利,完美无缺。
我想,用英语做梦,梦中自己英语很好,并不全是“流利英语”的梦想被压抑后的释放,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自己脑子里装的英语足够多了,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什么原因,我认为用英语做梦,以及在梦中说英语,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理想境界。
说它是理想境界,不只因为用英语做梦可能标志英语学习达到了一定阶段,而且因为有研究表明“英语梦”是巩固大脑中所学英语的一种有益方式。人的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REM)和慢波睡眠(NREM)。心理学家发现,快波睡眠对于巩固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ies)很重要,而且快波睡眠能够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用英语做梦时正是处于促进英语学习的快波睡眠阶段。
不管心理学家的这些发现有多大的说服力,至少常识告诉我们:用英语做梦有益无害。所以我们不仅不用担心这种英语梦境,而且可以期待,诱发它的发生。有一名英语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自己诱发学生用英语做梦的若干教学方法,包括:让学生背诵英语台词并限期上台表演、频繁地进行英语口语小测验、让学生反复做相同的英语游戏、让学生用英语编故事、让学生睡前进行轻松的英语活动(看简单的英语小说、看英文电视节目等)。
这位老师的努力也许是徒劳的,因为梦境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实中哪有“造梦”成功的事情呢?然而,这位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梦想,这个梦想要实现,必须先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梦”。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 ? 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有一句名言:“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beauty of their dreams.”(未来属于相信梦之美丽的人们。)拥有越多梦中的流利英语,就越能实现流利英语的梦想。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张其龙是教育学博士,2004年移居新西兰,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丰富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验,特别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困惑和纠结。 书中的“哎哟”代表的是我们的中文本能,“OUCH”体现的是英语思维;希望能帮助读者们以英语思维状态,学习自然、地道的英语。
名人推荐:
作者以轻松的笔触,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对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值得关注。 ——康宁 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
在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常使许多人的英语水平原地打转。此书从生动的事例入手,比较、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英语使用和表达习惯,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英语、走向更高台阶的向导。喜欢学习英语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顾震球 新华社高级记者、译审
作者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都很高,让我们大家非常欣赏,印象深刻。 ——Chris Carter 联合国高级官员、新西兰前教育部长
《不喊“哎哟”喊“OUCH”》让我心有戚戚焉!虽然作者是在新西兰学英文的中国人,我是在中国学中文的新西兰人,但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相通的。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Edwin Maher央视英语频道主播、畅销书《找不着北》的作者
看到这个标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点头,有多少人会摇头。
我属于点头那一类。我经常会用英语做梦(dream in English),用英语做梦的感觉很好,因为在梦中自己能毫无错误地(至少自己觉察不到错误)、自信地使用英语。有一次,我甚至梦见自己在坐满老外的数千人的礼堂用英语批驳“中国威胁论”。演讲中我慷慨陈词,最后的答问时间还“舌战群洋”,真是痛快淋漓。有的时候我甚至还会在梦中说英语(speak English in dream)。这个毛病上大学时候就有。同寝室同学夜里听到,甚是叹服。令我自己不解的是,每逢这样的梦,梦醒后第二天的一整天,我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嘴巴说起英语比平时要听话许多。因为这个缘故,我非常喜欢用英语做梦的经历。
我听到很多人都有用英语做梦的经历。为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用功的程度,有的研究者就把“你用英语做过梦吗”之类的问题放进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那些“英语梦”奇奇怪怪,有的愉快,有的悲伤,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梦中都能把英语说得十分流利,完美无缺。
我想,用英语做梦,梦中自己英语很好,并不全是“流利英语”的梦想被压抑后的释放,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自己脑子里装的英语足够多了,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什么原因,我认为用英语做梦,以及在梦中说英语,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理想境界。
![]() |
说它是理想境界,不只因为用英语做梦可能标志英语学习达到了一定阶段,而且因为有研究表明“英语梦”是巩固大脑中所学英语的一种有益方式。人的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REM)和慢波睡眠(NREM)。心理学家发现,快波睡眠对于巩固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ies)很重要,而且快波睡眠能够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用英语做梦时正是处于促进英语学习的快波睡眠阶段。
不管心理学家的这些发现有多大的说服力,至少常识告诉我们:用英语做梦有益无害。所以我们不仅不用担心这种英语梦境,而且可以期待,诱发它的发生。有一名英语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自己诱发学生用英语做梦的若干教学方法,包括:让学生背诵英语台词并限期上台表演、频繁地进行英语口语小测验、让学生反复做相同的英语游戏、让学生用英语编故事、让学生睡前进行轻松的英语活动(看简单的英语小说、看英文电视节目等)。
这位老师的努力也许是徒劳的,因为梦境通常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实中哪有“造梦”成功的事情呢?然而,这位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梦想,这个梦想要实现,必须先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梦”。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 ? 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有一句名言:“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beauty of their dreams.”(未来属于相信梦之美丽的人们。)拥有越多梦中的流利英语,就越能实现流利英语的梦想。
![]()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张其龙是教育学博士,2004年移居新西兰,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丰富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验,特别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困惑和纠结。 书中的“哎哟”代表的是我们的中文本能,“OUCH”体现的是英语思维;希望能帮助读者们以英语思维状态,学习自然、地道的英语。
名人推荐:
作者以轻松的笔触,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对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值得关注。 ——康宁 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
在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常使许多人的英语水平原地打转。此书从生动的事例入手,比较、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英语使用和表达习惯,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英语、走向更高台阶的向导。喜欢学习英语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顾震球 新华社高级记者、译审
作者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都很高,让我们大家非常欣赏,印象深刻。 ——Chris Carter 联合国高级官员、新西兰前教育部长
《不喊“哎哟”喊“OUCH”》让我心有戚戚焉!虽然作者是在新西兰学英文的中国人,我是在中国学中文的新西兰人,但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相通的。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Edwin Maher央视英语频道主播、畅销书《找不着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