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
这在语言表达方式里算是一个修辞。
然而又不仅仅只是个修辞。
如果只是当做个技巧性的东西,反而不去用心体会这两个字隐藏的深意,
就真心是买椟还珠、本末倒置了。
现代人,大多数都很爱刷微博罢,
常能看到上面有超多矫情非常但细嚼起来又很有道理的句子,
“做女人要像一幅画,不要像衣服,被人反复试了又试,最后打折抛售还不一定卖得出去”之类的话,底下再配上一些PS过度清新的45°小图。
围脖上没有写出处,自然而然鄙视这种多情无辜的句子,但又不自禁被吸引得念了又念。
没过多久自己读书读到原句。
再一个例子,
初中读郭敬明,很喜欢他说的那句把痛苦溺死在食物里。
多年之后我在亦舒的小说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句子。
然后我就想,为什么我不是直接就能知道最原始的,反而要接受旁人将养分吸收后反刍出来的自以为有意义的东西。
闲看西厢,第一折中张君瑞自述身世,其中有这样一句“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
西厢记是元人王实甫所做,此处用典唐人韩昌黎《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这种用法可知有多妙!张珙书生之身,谈吐之间必然以礼教进学为主方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特征,作者以他口用典自白,再无须重墨渲染也不用刻意细着,这样轻松一笔就已经勾勒出形了。
然而我也方知昌黎先生有此进学解,这刮垢磨光究竟为何。
随即推翻了被人用典科普的偏见。
我们常常以西厢记为典,“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之类的句子,多么有feel,现下看到先人又在引用更先的人的语句,可见其含义之深,价值之重!
最近一直在拜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要知道,愈读愈惊,越被先生的博学所震撼。且先不提那些细腻的心理描述和用浓厚诙谐衬托出的讽刺,其中的用典又更是不论今古,无分中西了——这种状况,在没翻几页的时候就暗自冷汗,幸好自己也是留洋的,不然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昨日看的历史科幻小说《天命》,钱老师句句引经据典,诗经尚书儒家经典不算,山海经等地理神怪上古故事,简直无一不用而又未用一物地极致发挥想象塑造出这么个故事;
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作为线索,首先摆出苏轼的句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样的论题是多么的有力;
《小窗幽记》里那些处事道理难道都是作者一人蹲墙根儿底下悟到的么,当然明明白白地能看到里面用典多么丰富,
……
太多了。
我只是想说用典很重要。
但重要的不是这个修辞的作用,而是过程。
而什么又是用典的过程有没有想过。
多读书。
那么多穿越小说,为何单单甄嬛传这么火,大家总说剧本好啊,谁又仔细想过剧本为什么好,无非作者文章斐然。
斐然。你不可能凭空变出斐然的能力来吧。
请勉励自己多读书。
闲事无理,安安静静做学问。
学问越大,德行越高,德行高,修养好,修养好,境界就有了,有了境界。
有了境界啊,
风轻云淡,岁月静好。
然而又不仅仅只是个修辞。
如果只是当做个技巧性的东西,反而不去用心体会这两个字隐藏的深意,
就真心是买椟还珠、本末倒置了。
现代人,大多数都很爱刷微博罢,
常能看到上面有超多矫情非常但细嚼起来又很有道理的句子,
“做女人要像一幅画,不要像衣服,被人反复试了又试,最后打折抛售还不一定卖得出去”之类的话,底下再配上一些PS过度清新的45°小图。
围脖上没有写出处,自然而然鄙视这种多情无辜的句子,但又不自禁被吸引得念了又念。
没过多久自己读书读到原句。
再一个例子,
初中读郭敬明,很喜欢他说的那句把痛苦溺死在食物里。
多年之后我在亦舒的小说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句子。
然后我就想,为什么我不是直接就能知道最原始的,反而要接受旁人将养分吸收后反刍出来的自以为有意义的东西。
闲看西厢,第一折中张君瑞自述身世,其中有这样一句“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
西厢记是元人王实甫所做,此处用典唐人韩昌黎《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这种用法可知有多妙!张珙书生之身,谈吐之间必然以礼教进学为主方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特征,作者以他口用典自白,再无须重墨渲染也不用刻意细着,这样轻松一笔就已经勾勒出形了。
然而我也方知昌黎先生有此进学解,这刮垢磨光究竟为何。
随即推翻了被人用典科普的偏见。
我们常常以西厢记为典,“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之类的句子,多么有feel,现下看到先人又在引用更先的人的语句,可见其含义之深,价值之重!
最近一直在拜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要知道,愈读愈惊,越被先生的博学所震撼。且先不提那些细腻的心理描述和用浓厚诙谐衬托出的讽刺,其中的用典又更是不论今古,无分中西了——这种状况,在没翻几页的时候就暗自冷汗,幸好自己也是留洋的,不然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昨日看的历史科幻小说《天命》,钱老师句句引经据典,诗经尚书儒家经典不算,山海经等地理神怪上古故事,简直无一不用而又未用一物地极致发挥想象塑造出这么个故事;
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作为线索,首先摆出苏轼的句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样的论题是多么的有力;
《小窗幽记》里那些处事道理难道都是作者一人蹲墙根儿底下悟到的么,当然明明白白地能看到里面用典多么丰富,
……
太多了。
我只是想说用典很重要。
但重要的不是这个修辞的作用,而是过程。
而什么又是用典的过程有没有想过。
多读书。
那么多穿越小说,为何单单甄嬛传这么火,大家总说剧本好啊,谁又仔细想过剧本为什么好,无非作者文章斐然。
斐然。你不可能凭空变出斐然的能力来吧。
请勉励自己多读书。
闲事无理,安安静静做学问。
学问越大,德行越高,德行高,修养好,修养好,境界就有了,有了境界。
有了境界啊,
风轻云淡,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