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①一直以为寤生应该是庄公的小名,但是查了一些资料,都表明庄公,姬姓,名寤生。一般说来名字都是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寄望,除却乡下那些狗剩、狗蛋之类的,但那也是想让孩子娶个贱名活得好一些。一国之君竟然为他的孩子取了一个如此不严肃的名字,难道因为寤生出生的时候差点害死了他的老婆所以郑武公这个当爹的也厌恶他了?
单从文本看来是没有的,要不也不会多次弗了武姜请求立段为继承人的要求而坚持立寤生了,除非他是个非常克己复礼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算讨厌大儿子也不得不因为祖制而立大儿子为继承人的人。
那么不讨厌的话应该就是喜欢或者处于中间地带了,所以:
或许郑武公因为庄公是难产出世所以想让孩子一生无虞所以娶了这么个名字,那么郑武公的思想与乡下人的朴素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
也有可能是这位君主过于洒脱不拘小节懒得为孩子想名字,”哈哈,既然是倒着生出来的那就叫寤生吧“,就像人家晋文公因为耳朵长厚就叫重耳一样;
再或者也有可能是武姜的枕头风因素参杂其中,”这短命的孩子差点要了我命“,武姜嫌恶地看了儿子一眼,”也别费心取什么名字了,就叫寤生吧“。
②因为寤生是难产出生,脚先出头后出而讨厌他,武姜这个当妈的在今人看来确也奇葩。孩子出生如此不易,按理来说得之不易的物事更是要珍而重之,而武姜却一反常态。所以可能武姜这个人很重视自己的生命,而这短命的小鬼出生时差点害了自己的命,所以分外讨厌他。此是一。
当然更靠谱一点的应该是要结合当时的各种风俗民情点点点点。之前天涯有位仁兄说因为这个孩子出生不顺利,意味着天意的一种暗示,也可能意味着孩子“克”自己-子克母。因此姜氏才会敌视自己这个儿子。这个解释觉得挺靠谱。
古人对于难产出生的孩子态度如何呢?武姜对寤生的偏见是因为大流还是个人之见而已?
感觉寤生除了在他亲娘面前混不开,在父亲啊后来的臣子的面前都混得风生水起,所以大概此为武姜的一己之见可能性比较大吧。
而寤生的弟弟段在母亲面前那么吃得开,有前车之鉴对比,所以我们猜想大概武姜生段的时候生得很顺畅吧,不过其实据说段这人也长得很是一表人才,这应该也是武姜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
2.周王朝及其诸侯国都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礼仪以规范等级秩序,所谓君臣有别。段有了自己的封地后僭建了,其实这可能是他初期的试探一下他大哥的一个小动作,但是也暴露了他的不臣之心。
对待可能犯罪的人,一般我们有两种态度,或如祭仲”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这大概就是现代所说的预防犯罪吧。
另外一种就是寤生大哥的无为,什么都不做。
用现代的说法,寤生是个很腹黑的人。
一边委屈地说我妈妈和弟弟要这样做有什么办法,一边心里乐开了花,恨不得他们再放肆一些,他好有借口一举除之。
突然觉得在寤生身上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放纵他吧。让他一错再错,让他自我膨胀,让他一发不可收拾。而你只需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轻轻一刺,他就完蛋了。
寤生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
①一直以为寤生应该是庄公的小名,但是查了一些资料,都表明庄公,姬姓,名寤生。一般说来名字都是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寄望,除却乡下那些狗剩、狗蛋之类的,但那也是想让孩子娶个贱名活得好一些。一国之君竟然为他的孩子取了一个如此不严肃的名字,难道因为寤生出生的时候差点害死了他的老婆所以郑武公这个当爹的也厌恶他了?
单从文本看来是没有的,要不也不会多次弗了武姜请求立段为继承人的要求而坚持立寤生了,除非他是个非常克己复礼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算讨厌大儿子也不得不因为祖制而立大儿子为继承人的人。
那么不讨厌的话应该就是喜欢或者处于中间地带了,所以:
或许郑武公因为庄公是难产出世所以想让孩子一生无虞所以娶了这么个名字,那么郑武公的思想与乡下人的朴素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
也有可能是这位君主过于洒脱不拘小节懒得为孩子想名字,”哈哈,既然是倒着生出来的那就叫寤生吧“,就像人家晋文公因为耳朵长厚就叫重耳一样;
再或者也有可能是武姜的枕头风因素参杂其中,”这短命的孩子差点要了我命“,武姜嫌恶地看了儿子一眼,”也别费心取什么名字了,就叫寤生吧“。
②因为寤生是难产出生,脚先出头后出而讨厌他,武姜这个当妈的在今人看来确也奇葩。孩子出生如此不易,按理来说得之不易的物事更是要珍而重之,而武姜却一反常态。所以可能武姜这个人很重视自己的生命,而这短命的小鬼出生时差点害了自己的命,所以分外讨厌他。此是一。
当然更靠谱一点的应该是要结合当时的各种风俗民情点点点点。之前天涯有位仁兄说因为这个孩子出生不顺利,意味着天意的一种暗示,也可能意味着孩子“克”自己-子克母。因此姜氏才会敌视自己这个儿子。这个解释觉得挺靠谱。
古人对于难产出生的孩子态度如何呢?武姜对寤生的偏见是因为大流还是个人之见而已?
感觉寤生除了在他亲娘面前混不开,在父亲啊后来的臣子的面前都混得风生水起,所以大概此为武姜的一己之见可能性比较大吧。
而寤生的弟弟段在母亲面前那么吃得开,有前车之鉴对比,所以我们猜想大概武姜生段的时候生得很顺畅吧,不过其实据说段这人也长得很是一表人才,这应该也是武姜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
2.周王朝及其诸侯国都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礼仪以规范等级秩序,所谓君臣有别。段有了自己的封地后僭建了,其实这可能是他初期的试探一下他大哥的一个小动作,但是也暴露了他的不臣之心。
对待可能犯罪的人,一般我们有两种态度,或如祭仲”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这大概就是现代所说的预防犯罪吧。
另外一种就是寤生大哥的无为,什么都不做。
用现代的说法,寤生是个很腹黑的人。
一边委屈地说我妈妈和弟弟要这样做有什么办法,一边心里乐开了花,恨不得他们再放肆一些,他好有借口一举除之。
突然觉得在寤生身上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放纵他吧。让他一错再错,让他自我膨胀,让他一发不可收拾。而你只需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轻轻一刺,他就完蛋了。
寤生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