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戎
白葡萄酒庄:德波尔托利•普蒂 澳大利亚
全称:德波尔托利·普蒂有限公司(De Bortoli Pty Ltd)
酿酒师:史蒂夫·韦伯(Steve Webber)
葡萄园面积:按蚕真病而异
年产:30000箱
葡萄品种:森美戎
推荐年份:1994,1987
当地餐馆:Bassano"s
德波尔托利葡萄酒的创始人是韦托里奥·德波尔托利(Vittorio De Bortoil),他从意大利北部移民到澳大利亚4年之后,即1928年开始生产。他和妻子最初是在南威尔士的比尔布尔(Bilbul)附近的52英亩葡萄园开始他们的事业。
公司现在仍由家族成员即创立人的孙子达伦(Darren)所掌管。像大多数澳大利亚的酿酒师一样,他受训于罗斯沃西(Roseworthy),1982年毕业。他在80年代中期加入家族公司,接任了首席酿酒师的职位,并且从那时起即成为公司的管理总监。达伦在罗斯沃西学习酿酒技术时,接触到优异的法国甜酒萧坦尼酒,并且正如他所承认,马上钟情于这种款型。
公司不再限于55英亩葡萄园,它还从黎伐林纳(Riverina)产区的许多庄主那里购入葡萄,并且在维多利亚(Victoria)著名的雅拉谷(Yarra Valley)种植葡萄。公司现在年产约300万箱酒,从气泡酒[国内市场的爱梅丽香槟(Emeri Champagne)]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强化酒直至最著名的“高贵一号”(Noble One)酒都有。
“高贵一号”酒酿自1982年的葡萄。那是大丰收的一年,部分葡萄留在枝头没有采摘。这些葡萄不可避免地萎烂了,庄主说是褐萎。达伦·德波尔托利意识到这是蚕真病的珍萎形式,便买下了全部珍萎葡萄,这使庄主们大感快慰,准确说是受宠若惊。它一上市便大受好评,最初用德波尔托利萧坦尼(De BortoliSauternes)之名,不过公司在与欧共体达成双边协议之前,便已聪明地放弃了它,因为欧共体要保护名号监控的名称。这种酒从1982年至今每年都生产,只有1989年例外,那一年的大雨毁了收成。
德波尔托利用的葡萄是来自自己的庄园和有合约关系的庄主。由于珍萎是不确定的,因此用于这种酒的葡萄园地区也每年不同。尽管机械化采摘试验有前途,不过到最近仍以人工采摘为常规。像这种高浓重的葡萄汁,榨汁费时而缓慢。也由于糖含量高,发酵也要花费三周的时间。大桶中发酵结束后,便转移到塞古因·墨吕(SeguinMoreau)制的法国橡木酒桶中藏酿一年,使它比其他许多的新世界甜酒更具法国品味。
“高贵一号”历年获得的证书、奖杯和奖品挂满了一面墙壁,以至于在公司印制的12个葡萄年获奖的小册子上,用最小字体都印了8栏
白葡萄酒庄:科拉德 新西兰
全称:科拉德兄弟有限公司(Colards Brothers Ltd)
酿酒师:布鲁斯·科拉德
葡萄园面积:罗忒赛25英亩,亨德森5英亩,两者供应公司需要的40%产量:约25000箱
葡萄品种:谐同耐,白萧伟昂,卡本妮萧伟昂,森美戎,卡本妮弗兰克,梅洛,雷司令,大都用单品种
推荐年份:1994
科拉德是一家规模较小、由家族所有的公司,专门生产上等名酒。这里着重的是清楚的品种正名,用萧伟昂葡萄酿的就叫“萧伟昂葡萄酒”,用雷司令葡萄酿的就叫“雷司令葡萄酒”等等。
现在经营公司的科拉德兄弟俩正沿用这个家族本世纪以来一直采用的园艺传统。庄园原本是英国人J.W.科拉德于1910年建立的。他娶了当地阿弗里尔(Averill)家族的一位姑娘为妻。该家族直到1920年前一直是葡萄庄主和酿酒师。自然科拉德从第一个年份到1963年种出的葡萄都在阿弗里尔酿酒厂加工。1963年,该酿酒厂被澳大利亚的彭福尔德(Penfolds)收购,并且彭福尔德决定在原先的地点建造科拉德酿酒厂。从那时起,这家公司就站在了新西兰酿酒改革的前最先种植雷司令葡萄的公司之一;酿制了无甜味白舒年酒(Chenin Blanc);让卡本妮萧伟昂葡萄(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葡萄(Merlot)的混合酒商品化。
科拉德第二个葡萄园是由乔弗雷(Geoffrey)和布鲁斯·科拉德(Bruce Collard)于1979年建立的。它在奥克兰(Auckland)西北,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种出的葡萄用来酿造公司的招牌酒罗忒赛酒(Rotheasay)。
种植的葡萄有谐同耐、白萧伟昂和卡本妮萧伟昂。原来的亨德森(Henderson)葡萄园被用于种植葡萄森美戎、卡本妮弗兰克、梅洛和雷司令。公司拥有的葡萄园只能满足40%的需要,余下的60%来自有合约的庄主。
乔弗雷是葡萄园艺家。他的经营原则是:好葡萄出好酒。确保他的葡萄园状态良好对他来说不单是工作,而且是自得其乐。科拉德两个葡萄园的葡萄藤在全新西兰酿酒业中赫赫有名。购买他们的插枝以种植新品种的需求比国内其他地方都要大。
酿酒主要由布鲁斯负责,不过两兄弟同参与,乔弗雷是位优秀试酒员,常给出最正确的结论。布鲁斯酿酒很细致,他喜欢采用传统的酿造技术,着重保持品种特性而不是用技术给酒添味。所以白萧伟昂发酵时温度保持得较低,以留住易挥发的果香,但也不过低,以免产生酯化效应。
土壤 法语中的“泰勒瓦”(TERROIR
乌黑冒油的泥土是粮食作物最钟爱的土壤,但却不适合栽种葡萄。通常葡萄适宜种植在砾石、砂质、石灰质、火成岩和黏土等土质上,但不同葡萄品种对土质的要求也并不完全一样。要求地表能有较好的蓄热保温功能,使温差大的夜晚能回吐白天的热量,土质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使雨水能顺利排泄掉,以免树根因浸泡在水中时间过长而烂掉;相同的葡萄品种被种植在相邻的葡萄园中,葡萄果实可达到相同水平的糖度,但果实中所具有的芳香和风味成分却不一样。土壤在法国更是被涂上了神秘而又不可取代的色彩,在法语中的“泰勒瓦”(TERROIR)一词在法国人心目中却具有神圣、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含义。它的确切含义就变得复杂起来,包括地质、气候、土壤的厚薄、排水性、通气性、土层结构(表层、次层、土壤的厚薄、排水性、通气性、土层结构(表层、次层和深层土壤),甚至坡度、高度、日照时间等所有非人为因素,成了上帝的恩赐之象征。
全称:德波尔托利·普蒂有限公司(De Bortoli Pty Ltd)
酿酒师:史蒂夫·韦伯(Steve Webber)
葡萄园面积:按蚕真病而异
年产:30000箱
葡萄品种:森美戎
推荐年份:1994,1987
当地餐馆:Bassano"s
德波尔托利葡萄酒的创始人是韦托里奥·德波尔托利(Vittorio De Bortoil),他从意大利北部移民到澳大利亚4年之后,即1928年开始生产。他和妻子最初是在南威尔士的比尔布尔(Bilbul)附近的52英亩葡萄园开始他们的事业。
公司现在仍由家族成员即创立人的孙子达伦(Darren)所掌管。像大多数澳大利亚的酿酒师一样,他受训于罗斯沃西(Roseworthy),1982年毕业。他在80年代中期加入家族公司,接任了首席酿酒师的职位,并且从那时起即成为公司的管理总监。达伦在罗斯沃西学习酿酒技术时,接触到优异的法国甜酒萧坦尼酒,并且正如他所承认,马上钟情于这种款型。
公司不再限于55英亩葡萄园,它还从黎伐林纳(Riverina)产区的许多庄主那里购入葡萄,并且在维多利亚(Victoria)著名的雅拉谷(Yarra Valley)种植葡萄。公司现在年产约300万箱酒,从气泡酒[国内市场的爱梅丽香槟(Emeri Champagne)]到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强化酒直至最著名的“高贵一号”(Noble One)酒都有。
“高贵一号”酒酿自1982年的葡萄。那是大丰收的一年,部分葡萄留在枝头没有采摘。这些葡萄不可避免地萎烂了,庄主说是褐萎。达伦·德波尔托利意识到这是蚕真病的珍萎形式,便买下了全部珍萎葡萄,这使庄主们大感快慰,准确说是受宠若惊。它一上市便大受好评,最初用德波尔托利萧坦尼(De BortoliSauternes)之名,不过公司在与欧共体达成双边协议之前,便已聪明地放弃了它,因为欧共体要保护名号监控的名称。这种酒从1982年至今每年都生产,只有1989年例外,那一年的大雨毁了收成。
德波尔托利用的葡萄是来自自己的庄园和有合约关系的庄主。由于珍萎是不确定的,因此用于这种酒的葡萄园地区也每年不同。尽管机械化采摘试验有前途,不过到最近仍以人工采摘为常规。像这种高浓重的葡萄汁,榨汁费时而缓慢。也由于糖含量高,发酵也要花费三周的时间。大桶中发酵结束后,便转移到塞古因·墨吕(SeguinMoreau)制的法国橡木酒桶中藏酿一年,使它比其他许多的新世界甜酒更具法国品味。
“高贵一号”历年获得的证书、奖杯和奖品挂满了一面墙壁,以至于在公司印制的12个葡萄年获奖的小册子上,用最小字体都印了8栏
白葡萄酒庄:科拉德 新西兰
全称:科拉德兄弟有限公司(Colards Brothers Ltd)
酿酒师:布鲁斯·科拉德
葡萄园面积:罗忒赛25英亩,亨德森5英亩,两者供应公司需要的40%产量:约25000箱
葡萄品种:谐同耐,白萧伟昂,卡本妮萧伟昂,森美戎,卡本妮弗兰克,梅洛,雷司令,大都用单品种
推荐年份:1994
![]() |
科拉德是一家规模较小、由家族所有的公司,专门生产上等名酒。这里着重的是清楚的品种正名,用萧伟昂葡萄酿的就叫“萧伟昂葡萄酒”,用雷司令葡萄酿的就叫“雷司令葡萄酒”等等。
现在经营公司的科拉德兄弟俩正沿用这个家族本世纪以来一直采用的园艺传统。庄园原本是英国人J.W.科拉德于1910年建立的。他娶了当地阿弗里尔(Averill)家族的一位姑娘为妻。该家族直到1920年前一直是葡萄庄主和酿酒师。自然科拉德从第一个年份到1963年种出的葡萄都在阿弗里尔酿酒厂加工。1963年,该酿酒厂被澳大利亚的彭福尔德(Penfolds)收购,并且彭福尔德决定在原先的地点建造科拉德酿酒厂。从那时起,这家公司就站在了新西兰酿酒改革的前最先种植雷司令葡萄的公司之一;酿制了无甜味白舒年酒(Chenin Blanc);让卡本妮萧伟昂葡萄(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葡萄(Merlot)的混合酒商品化。
科拉德第二个葡萄园是由乔弗雷(Geoffrey)和布鲁斯·科拉德(Bruce Collard)于1979年建立的。它在奥克兰(Auckland)西北,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种出的葡萄用来酿造公司的招牌酒罗忒赛酒(Rotheasay)。
种植的葡萄有谐同耐、白萧伟昂和卡本妮萧伟昂。原来的亨德森(Henderson)葡萄园被用于种植葡萄森美戎、卡本妮弗兰克、梅洛和雷司令。公司拥有的葡萄园只能满足40%的需要,余下的60%来自有合约的庄主。
乔弗雷是葡萄园艺家。他的经营原则是:好葡萄出好酒。确保他的葡萄园状态良好对他来说不单是工作,而且是自得其乐。科拉德两个葡萄园的葡萄藤在全新西兰酿酒业中赫赫有名。购买他们的插枝以种植新品种的需求比国内其他地方都要大。
酿酒主要由布鲁斯负责,不过两兄弟同参与,乔弗雷是位优秀试酒员,常给出最正确的结论。布鲁斯酿酒很细致,他喜欢采用传统的酿造技术,着重保持品种特性而不是用技术给酒添味。所以白萧伟昂发酵时温度保持得较低,以留住易挥发的果香,但也不过低,以免产生酯化效应。
土壤 法语中的“泰勒瓦”(TERROIR
乌黑冒油的泥土是粮食作物最钟爱的土壤,但却不适合栽种葡萄。通常葡萄适宜种植在砾石、砂质、石灰质、火成岩和黏土等土质上,但不同葡萄品种对土质的要求也并不完全一样。要求地表能有较好的蓄热保温功能,使温差大的夜晚能回吐白天的热量,土质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使雨水能顺利排泄掉,以免树根因浸泡在水中时间过长而烂掉;相同的葡萄品种被种植在相邻的葡萄园中,葡萄果实可达到相同水平的糖度,但果实中所具有的芳香和风味成分却不一样。土壤在法国更是被涂上了神秘而又不可取代的色彩,在法语中的“泰勒瓦”(TERROIR)一词在法国人心目中却具有神圣、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含义。它的确切含义就变得复杂起来,包括地质、气候、土壤的厚薄、排水性、通气性、土层结构(表层、次层、土壤的厚薄、排水性、通气性、土层结构(表层、次层和深层土壤),甚至坡度、高度、日照时间等所有非人为因素,成了上帝的恩赐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