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之入处——二宜三不宜
![]() |
禅宗庭院 |
初学禅的人,可以先认真热忱而不带成见不抱想法不怀期望的仔细把玩<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同时不带目的的打坐,坚持一年半载的,会很好玩的。这期间,一旦拜庙,学教理,学吃素,学放生,与禅无缘矣---------明奘禅师2012-4-30
第一,宜读禅宗书。如《六祖坛经》、《金刚经》(此两书中华书局均有文白对照版本)。另外,可读李普士《禅的故事》和蔡志忠《禅说》。
第二,宜静坐。不带任何目的的静坐。(可看《静坐指导手册》)
第三,不宜到处拜庙。但可参观游览。陷入虚妄之中,则永不能得禅修之妙味。
第四, 不宜读明朝之后的汉地和尚写的书。佛书里只要有涉及迷信的(如因果报应),要果断放下。
第五,不宜从事宗教迷信活动,如吃长素,滥放生,烧高香,磕长头等。仪式当随性之所近而奉行之,若奉行,则应知此非偶像崇拜,而是调心之法。亦可一切放下,全不采用宗教仪式。
做到这几点,学禅方有入处。否则,就流入迷信的佛教之中,很难出来了。
【对实修的看法】
1.如果实修代表精神状态的从内到外的改变,所谓变化心性气质,如矿为金,不重为矿,或者,进德修业,修身务本,那我承认其作用,也很赞成。
2.如果实修意味着可以不通过实践活动,而直接用精神力量改变客观物质世界,即所谓”六神通“,那我持严肃的怀疑态度。至少,在得到可靠证据之前不予承认(传闻证据,轶事证据都不是真正的证据)。但我仍然承认,一个人的精进修为,可间接改变世界,例如通过进德修业的实践而增进社会的福利。
【关于拣择必要之读物】
禅修之书,应以唐代禅师及日本、南传之大德著作为本。
明朝以后,汉地无禅宗,如憨山、藕益、莲池、紫柏之流所著之书,间或有一二精语,但肤浅庸滥之言甚多,足见此辈之修为。初学以不看为佳。清代虽禅宗著作甚多,实皆以肤浅抄袭为主。禅僧依附于权势,争名夺利犹如俗人。民国之后禅宗亦无太大改观,暴享大名者,多为庸劣之人,甚或是骗子。至于其他“开示录”、“文钞”之类,非入禅之道,更不可看。
当代宣扬迷信的所谓佛教大师,大多是故意的骗子,少数是神经错乱、把幻觉当真相的无意的骗子。超自然的功能(即所谓神通或灵感之类)是不存在的。我相信:佛陀和菩萨也没有这些个乱七八糟的功能,他们也是正常人,也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他们的伟大处乃是在精神境界和道德实践上,在心无挂碍的修为上。
【研习佛法者的阅读建议】
总的来说,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价值凸显出来,人们发现,宗教并非人生的常态,它包含着不少变态甚至病态的东西。常态的健康的生活,可看古希腊或古中国人的生活。不以宗教为中心,但却是富含道德、思想与美的。真、善、美、圣、爱,都不依附于任何体制化宗教。然而,中世纪兴盛的宗教,其迷信的一面固然要弃之如敝屣,但也确有其担当精神。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甘露法雨,值得继承。故而,对于一部分确实发下洪深大愿利济众生的人,可以进一步的参研佛法,续佛慧命。
对于不仅仅要学习禅法,更发愿研习佛法的人而言,应当多读经。经是佛所说,代表着具体、活泼、圆融、舒朗而开扩的心胸。此外的禅宗书,如《五灯会元》、《指月录》甚至一些禅话集、禅宗故事集,也有类似的效果。
而菩萨所造的论,如《成唯识论》等,则理论性较强,概念名相丰富。正因为理论性强,所以读来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之中,概念名相充斥于脑中,反而不能开朗。
最应当谨慎阅读的,是一部分后世人所写的阐释佛教的书。即使像圣严法师所写的《佛学三书》,其实也有相当部分的保守思想,甚至迷信观念。其余则更是郐下无讥了。读论典,尚可以有助于头脑清晰,思辨严密。而读后世的“佛书”,则除了学到一堆不古不今的佛话,江湖气十足的“实修”法门之外,恐怕不能有任何所得了!
(在网上看到很多标榜佛教的人,其内心的执着之见,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对于佛教中固定说法的各种迷信,对祖师的迷信……他们成本大套地引用着自己也未必明白的话,或者,把糟粕当宝贝供着。观之殊觉悲悯。故而开列下面的书单,可说是基本剔除了所有迷信因素的纯净的佛法之书。)
附录:
1. 禅宗的书
蔡志忠的漫画《禅说》·《六祖坛经》,
在新浪爱问上有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5611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106477.html
如果继续有兴趣,可以阅读美国的保罗·李普士编著的《禅的故事》(上篇)中的101则禅宗故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794474.html
2.静坐指导手册
德宝法师的《观呼吸》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188771.html
乔恩·卡巴金的《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禅修》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862433.html
一行禅师
《你可以不生气》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163727.html
《生命即当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946710.html
《调心——驯服内在之虎》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032491.html
3. 如果你在参观佛寺时,想增加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佛教艺术,可阅读白化文教授的《汉化佛教与佛寺》。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833412.html
以上各书,如果你读着觉得有趣,可以在各大网站购买正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