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流的仲衡零距离接触
![]() |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我能够零距离接触一位音乐制作人
拿到他的简历的时候
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
可能是因为自己觉得能够作报告的人都会很牛的
而且娱乐圈或者音乐圈对自己来说
太陌生了
音乐人就更加没机会接触了
约了傅蝶吃完饭
刚刚点上
电话就来了,人家到了
我匆匆给才女买了单,饿着肚子冲出了三层
路上突然有种感觉
似乎自己好久没有这么“匆忙”了
不知是工作性质工作方式不同了
还是自己考虑欠周全了
还是跟这类人接触一般都这样
仲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谦虚、亲切
我好久没有评价过一个人给我的第一印象了
但仲老师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多少让我无法把他和圈里人联系在一起
之前在网上搜过关于仲老师的新闻
得知他是内地一位追求精益求精的优秀的音乐制作人
见到他,对这个评价的可信度增加了许多
仲老师讲了他从三流到二流到一流的经历
他自己并没有说自己是一流的音乐制作人
但我想是可以这么说的
也相信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至少是这么追求的
今年为《forever friend》进行编曲和制作
我想某种程度上是他成为一流的标志,或者说是追求一流的机会
在他们那个圈子里
是不认文凭只认作品的
现在确实有很多领域是只认实力的
或者说即使看文凭
实力还是一个人能否出类拔萃的决定因素
这种出类拔萃当然是老百姓认可的那种
94年仲老师在北影为代理合声器而搞音乐会时
崔健很客气的对他说了一句话
“都有个过程”
连说三遍,呵呵
如今的仲老师也能够体会当初崔健的这句话了
我们曾经经历和即将经历的
未尝不是如此
从一名航空学院的学生到一名编辑
从搞复印时有机会多看看音乐方面的书到下海深圳在三流歌厅里尝试成长
仲老师坚定了自己要搞音乐的决心
回到了北京
回到了爱人身边
不喜欢摇滚乐队身后复杂的人事纠葛
聪明的通过为合声器做代理来宣传自己
一直怀有年轻人都会有的一丝狂妄,相信自己会牛起来
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之后就坚持不懈,敢闯
看到了杨坤这样一个新人是如何找到了与观众共振的自信,最终火了起来
在审美追求和商业运作之间遇到了冲突,内心矛盾
现在的很多音乐都在追求用“简单”的制作制造“丰富”的感觉
奥运歌曲的制作,起起伏伏,不停地在激动与失落中穿梭
期待国家大力支持打击盗版,扶持流行音乐事业
近三个小时的交流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收获的
我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单纯
觉得这种交流很好很双赢
自己之前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圈子的人,知道这个圈子的事
所以我很满足
结束的时候
落脚点
很红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
我们都要爱我们的祖国
那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
也许正是一个人和历史的一种共鸣吧
PS:仲衡简历
1996年为CCTV—4制作全部包装音乐。
1997-2000田震,张咪,青春美少女,XBOY,布丁果果部分音乐制作人。
2000年导演《中国威海》广告,获当年全国广告金鹰奖;
2001年共同导演《中国山东》广告;
2001年导演CCTV音乐录影《听着》,获当年CCTV全国MTV金奖和最佳创意奖
2002年-2006年:
陈 琳 《爱就爱了》,《不想骗自己》,《13131》三张专辑总制作人
杨 坤 《无所谓》,《那一天》,《2008王者归来》三张专辑总制作人
刘若英 《光》,《24楼》制作人
江美琪 《晴天娃娃》,《有一天》,《桃乐丝的旅程》制作人
郑 晟 《相 信》专辑总制作人
岳 夏 《我不愿做第三者》专辑总制作人
迷 子 《平底鞋女生》专辑制作人
简迷离 《私人生活》专辑制作人
中国辣妹《爱情DJ》制作人
2007年:
袁 泉 《孤独的花朵》专辑总制作人
佟大为 《大世界小作为》专辑总制作人
解小东 《幕布拉开》专辑总制作人
刘承俊 《重回我世界》专辑总制作人
加油好男儿亚军乔任梁(Kimi)和扎西顿珠制作人
2008年:
获音乐风云榜最佳编曲奖
与德国音乐家EDI共同创作歌曲《和平和谐》由莎拉布莱曼和张咪演唱
由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作曲家乔治。莫洛德尔与我国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共同作曲,我国著名词作家SONY&BMG中国部总经理黄小茂作词的《永远的朋友》(孙楠&张惠妹演唱)及英文版《forever friend》(孙楠&李纹演唱)由仲 衡担任编曲及总制作人,由奥组委定为最重点宣传的奥运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