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
再也没有人能将听雨人的心情诠释的像蒋捷那么通透了,只是意境过于悲凉,似乎人生的三个阶段之后,只剩下了痛苦。 我喜欢听雨,是因为听雨能给我带来心灵的宁静,那种静静的夜里,听雨打在窗棂上,打在树叶上,打在人心上。这个时候,我的灵魂总会飞出窗外,与飘飘洒洒的雨丝相绕相溶,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
临窗听雨,其实就是自我心事的倾听,因为倾听,那些尘封而久远的往事被重新唤醒,回忆那些夹杂着苦涩的情感,才发现其实有些人并未走远,仍然停留在人心最柔软的角落。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最初的美好能够相持永远,是不是世间就少了许多的无奈与悲欢?无法言说的真实与梦幻,记忆与遗忘在这一时刻交相重叠。感悟生命的流逝,感念生活的沉淀,人生如梦,岁月匆匆。
雨,总是飘洒在诗话的小径上。那是李易安“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的风雅?还是苏子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是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清秋情?还是陆放翁“卧听潇潇雨打篷”的家国之忧?雨,总是承载着诗人太多的情感,一路走来。
在众多写雨的诗篇里,我独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秋水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窗外的雨一直在下,一盏烛光伴着两个知己朋友的促膝而谈。那静静的诉说和倾听让叹息也带上了微笑。这样的夜晚,秋雨不再凄清,寒冷,空气里弥漫着安宁和温暖。人生若有这样的夜晚,能够陪伴一位气质不俗,品行高贵的朋友剪烛西窗,共话夜雨,想想看,那该是多么美丽的人生境界!
勿谓知音稀,人生本就是洗去一切繁复,归于从容恬淡的过程,是心与心的相契,互为归属,因为心底虚静,所以到得永远。现代人本已活的太累,有这样的雨夜时光,何不让我们背对潮流,静静的聆听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