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入门
单位葡语实习mm最近准备更换手机,纠结于iPhone 4S 与 Galaxy SIII之间,特地向我咨询意见。一般在买手机之前,我会预先看看国外科技媒体(Engadget、Verge etc.)的评测,这类情报是非常重要的。而普通消费者更愿意关注国内媒体的评测,或多或少,难免会遇到一些“软文”,加上各类评测中经常提及的一些技术类terms(TFT、Cortex A9、Mali400、RAM、ROM etc.)少有前置说明,也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误导。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篇比较基本的手机购买guideline,趁着这次机缘,特撰此文。
(本文受众是初级消费者,故用语只求达意,不求精确。不然字数就直奔几万字论文去了……)
一、手机分类:
1)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又称“非智能手机”);
2)智能手机(smart phone)
以前业内的标准是“除了手机先天自带的软件,还可以后天安装软件的手机就算智能机”。但iPhone面世后,标准被重新定义,目前在各类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中,只要搭载了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 Phone、惠普WebOS等操作系统的手机,就算smart phone。其中,中国大陆普及率很高的Nokia,其塞班(Symbian)系统的一部分低版本OS,算作feature phone,部分高版本OS算作smart phone
二、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abbr.OS)分类:
1)iOS
苹果为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s)开发的操作系统,iPhone\ iPad\ iPod Touch 采用该操作系统。因为苹果的品质和价格,属于“高帅富”级别的系统。最新版本是 iOS 6;
2)Android
中文名“安卓”。来自谷歌,无偿授权给全球各类厂商作为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不仅用于大家熟知的手机、平板,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无线POS机、自动售货机、MP4 Player、冰箱、整体式厨房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都用上了Android系统。由于谷歌对安卓的开放授权,上到三星,下到深圳山寨,Android产品如同野草般覆盖城市公交、地铁,是拥有“屌丝”气质的系统。最新版本是Android Ice Cream Sandwich 4.0.4;
3)Windows Phone
来自微软。主要合作伙伴是Nokia。因为上市时间太晚,目前被iOS和Android远远抛在脑后,各类功能还远远没有完善、成熟,前途叵测,是拥有一颗“高帅富”心,却“矮穷挫”命的系统,建议2013年之前,国内消费者不必过分在意WP。最新版本是Windows Phone 8 Apollo;
三、智能手机关键硬件:
1)Soc
即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与电脑相比,手机尺寸很小,CPU、显卡(GPU)、总线、内存等等部件都不是一个个独立分布在主板上的,而是被集成到了仅仅一片芯片上,这一小片芯片就集合了一个硬件系统必备的要素,故称之为“片上系统”。之所以提Soc,就是让大家了解手机硬件的独特性,以及各个部分联系的紧密度;
2)CPU
CPU根据运用领域的差别,设计方向分为两种,RISC和CISC。前者的代表就是ARM,后者的代表是Intel。RISC的CPU,相对于CISC的CPU,优势是能耗低很多,劣势是计算能力差一大截。在CPU发展的前几十年,大家对于计算能力的需求远大于对能耗的控制,因此,Intel的产品卖得很爽,ARM比较弱势。但随着各类数字设备的小型化、移动化,特别是iPhone带来的智能手机浪潮,使得能耗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ARM的CPU非常适合目前的手持设备移动计算处理,因此被广泛用于手机中。
ARM这家公司主要任务是给CPU搭框架,做好设计方案后授权给各大CPU产商去微调、生产。所谓的A8、A9,都是ARM的Cortex系列下的不同CPU方案,A8支持单核,A9支持双核,A15支持四核。从先进性上看,A15 > A9 > A8。这里的先进性是全方位的,包括计算能力、能耗、图形处理等。
CPU高端厂商有:高通、三星、德州仪器、英伟达、苹果。低端厂商:联发科。
不同厂商的CPU都有自身优缺点,目前没有哪家产品可以一家独大。并非双核1.5G就一定比双核1.2G厉害。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图形处理、能耗、兼容性等方面,各品牌同档次CPU都各有胜负。非要我说哪家的旗舰型CPU更好,那我只能说,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另外,手机里的CPU整合了图形处理功能(GPU),GPU决定了你的手机在看影片、玩3D游戏时的表现。目前CPU实力排前列的有:苹果的A5X(个人眼里最均衡的CPU,主要机型:新iPad,当然,它目前不属于手机,但今年的新款iPhone很可能采用)、三星的Exynos 四核(主要机型:S3欧版)、英伟达的Tegra 3四核(主要机型:HTC ONE X)、高通的8960 S4 双核(主要机型:S3美版、HTC ONE X美版、HTC ONE XL)
除了上述四款CPU,其他基于A9的双核1G以上的CPU理论上都可以让手机足够流畅运行了。
3)内存
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除了CPU,还需要考虑内存大小。什么是内存?打个比方,CPU(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数学计算(Computing),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中间数据,比如这样一个式子:1+2+3*2,首先作3*2=6,接着作1+2=3,最后作3+6=9。这里,3*2=6的value由于在下一步计算中没有被使用,而是在更晚的步骤中被调用,故需要一个临时的space存放6这个值。这个用于存放CPU临时数据的space就是内存。在计算机科学中,称为main memory。(当然,若更详细地介绍,这个比方还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会涉及到CPU内部构造,如计数器、寄存器,在此不表)
可以看到,内存既然是用来存放临时数据的,那么CPU越强大,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越多,相应的,就需要更大的内存空间。
而内存也根据职责的不同分为两类:ROM和RAM。ROM,即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它上面的数据可读,但不能进行写操作。ROM一般用于存放操作系统、Bios这样的非常重要又不怎么变动的数据;RAM,即动态存储器(Dynamic-access Memory),它的数据可以动态擦写,RAM就是上一段所说的用于存放CPU临时数据的那类内存。
各类旗舰手机的CPU越来越强大,为了发挥它们的实力,RAM也相应地从两年前的512M上升到目前的1G,甚至2G(Galaxy SIII美版采用2G RAM)!对于如今的Android来说,512M是基本款,若想游刃有余地玩手机,1G RAM是需要滴~
拿iPhone 4S来说,RAM为512M,容量有16G\ 32G\ 64G之分。而很多销售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懂得手机硬件,经常把“容量”说成“内存”,搞出什么“内存最大支持到32G”的错误言论。大家务必看清,所谓内存,就是RAM+ROM,比如1G RAM+256M ROM,那么总内存就是1.25G。作为消费者,不需要特别关注ROM的大小,了解RAM即可。
4)屏幕
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实习mm所纠结的4S和SIII,两者直观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屏幕大小。这年头,3.5寸屏的热门手机只有苹果家的了,安卓所有旗舰机型,都已经至少4.3寸屏幕啦!!!
从商业上解释安卓阵营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苹果历代iPhone一直维持3.5寸屏幕大小,它对于高端市场的近乎垄断,使得3.5-4寸这个范围的手机,成为了其他厂商高端产品的禁区。由于Android相对于iOS的弱势,使得Android旗舰手机为了卖得动,必须和iPhone做出一个大的区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区分自然是屏幕尺寸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三星、HTC等厂家的旗舰都做的那么大,业内有一个意见就是:4寸以下安卓旗舰,必死。因为那是iPhone的势力范围。
由于iPhone本身的软件水准、硬件设计工艺、元器件质量都达到了顶尖水准,Android厂商要在这些方面超越iPhone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现阶段,对于初级消费者(发烧友除外)来说,唯一可以作为取代iPhone 4S的本质卖点,就是屏幕了。
*******手机液晶屏幕*******
一、屏幕分类
1)LCD:主流液晶屏。采用背光式显像。
它的显像过程是:
1、光源:液晶屏幕背后的LED(发光二极管)产生light;-->
2、导光板:将光源的一条条光线均匀化,变成一个光的面;-->
3、液晶层:液晶通电后,随着电压或电流的不同,不断改变自己的翻转幅度,于是,随着液晶的变化,光线透过液晶层的量也有多有少,体现在视觉上,就是“黑-灰-白”的变化。“黑”代表液晶完全挡住了光线,屏幕一片黑;“灰”就是挡住部分光线;“白”就是完全没挡光线。这也是所谓的“灰度”了;-->
4、滤色片:不同灰度的光,通过RGB(三原色)滤色片,就变成了红、绿、蓝三色光。每种光都占用一个子像素,三个颜色的子像素合并成一个可以呈现各种颜色的像素(pixel)。
PS.所谓的“屏幕分辨率”,指的就是屏幕上像素的数量。像素,是指屏幕上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最小独立单元。每个像素,由三个(RGB)或四个(CMYK)子像素组成。或许大家觉得奇怪,为什么每个像素要三或四个颜色的子像素混合。这是因为,人类肉眼可以识别的所有色彩,都可以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其他颜色,根据不同比例的搭配来实现。在光学上用一个线性函数来表达。我小时候学过三年的花鸟画,印象很深刻的就是,调配颜料的时候,绿色不需要单独购买颜料,只需要用蓝、黄混合,即可得到。而蓝色、黄色的调配比例不同,绿色也会从深绿变化为草绿。
虽然理论上三种以上独立的颜色就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但如何选择这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成本、具体技术等一系列方面。因此,实际操作的时候,不是随便选三种颜色滴~
目前最流行的色彩系统,包括RGB三原色系统,以及CMYK系统。RGB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色彩显示,CMYK主要用于出版印刷行业(因此,一副电脑上PS到完美的图片,如果不经过校正,打印出来后会产生明显的偏色现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懂得处理RGB与CYMK的关系)。
2)OLED:比LCD更高级的下一代显示屏。和LCD的背光式原理不同,OLED采用了主动式发光材料。因此,OLED屏幕不需要光源、导光板。OLED屏幕的涂层本身可以根据电流或电压的调整而发光。
二、LCD与OLED的比较
1)价格:OLED生产难度很大,目前主要是三星自家的Super AMOLED系列,索尼也有部分产能;
2)厚度:OLED屏幕因为不需要背光源、导光板,故可以做得更薄;
3)能耗:
如前所述,LCD的色彩显示是通过背光源来点亮的。即使在显示“Black"的时候,光源依然发光耗电,充其量只是液晶通过一定的翻转,把光线挡住了而已。换句话说,LCD屏幕只要亮度不变,不管什么颜色,都一直保持耗电,不存在屏幕皮肤用黑色,耗电就少;而OLED是主动发光的,如果显示黑色,那是真正意义上的Pure Black,纯黑。因为像素点没有电流通过,完全黑的,不耗能。因此,OLED屏幕一般比LCD节能;
4)色彩表现:
色彩表现是屏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论上,OLED因为每个像素是自发光的,故每个像素可以精准调节色彩,可以做到非常完美的色彩还原;而LCD的色彩好不好,取决于背光源本身的质量。光源质量的差异,会影响LCD的色彩表现。总体来说,非美工等专业设备的LCD屏幕在色彩表现方面都挺差的,绝对不如OLED。
但大家如果去三星体验店摸摸他家的旗舰机,就会发现像Galaxy SII \ SIII \ Note 等手机的OLED屏幕,色彩都不正常的艳丽。非常失真的感觉。完全比不上LCD屏幕的自然。不过,这其实不是屏幕的问题。而是显示图片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显示器是LCD,各类图片为了在LCD上做到较好的还原,都针对LCD屏幕的色域表现进行了针对性的色彩调整。这种软件层面的调整,却反而使得OLED屏幕上这些图片的显示变得扭曲失真。未来随着OLED的普及,这类色彩过饱和、对比度过大的情况会得到缓解。
显示市场确实有这样的悖论,更好的技术却得不到更好的体验。原因在于数字内容本身的落后。就好像最新的高分辨率iPad在浏览普通1024*768分辨率的网页时体验不太好,就是因为iPad屏幕分辨率太高太优秀了,世界上大部分网页还没有针对iPad进行图片更新。
OLED由于单个像素可以显示纯黑,使得OLED的色彩上更生动,而不像LCD上的黑色,是一种淡淡的透着白色的黑,对于喜欢拍照的人来说,无法纯黑的照片必然不及纯黑的OLED看起来生动。如下图所示,就好像一张纸遮不住所有光,液晶也或多或少会让背光源的光线漏一部分出来,使得在黑暗环境下,黑色的表现尤其糟糕。这一点,OLED的优势是巨大的。
三、LCD中的一些细分:
1)IPS屏:
iPhone 4 \ 4S采用。IPS好处是,可视角度大。即从屏幕正面不同角度看过去,颜色都很正,没有偏色的情况。相信不少同学发现,以前两三个人用笔电看电影的时候,不正对着屏幕看,就会发现影片的颜色有偏差,这就是因为LCD早期的可视角度很小,不从正面看就会颜色失真。IPS的可视角度接近180度,意味着你几乎水平看iPhone屏幕都不会色彩失真。另外,IPS又称为“IPS硬屏”,指的是手指压下去不容易屏幕不容易形变以致产生花纹;
2)SLCD:HTC一系列手机,以及Sony的Bravia系列电视、手机。这个屏幕在各个方面都直逼三星目前的OLED面板——Super AMOLED。在LCD中水准很高。具体细节我不太了解。
四、OLED中的一些细分:
1)AMOLED:这是三星最早的OLED屏,代表机型为Nokia N8、N9、Lumia 800(请不要惊讶……N8可一度是拍照手机界的一哥哦~);
2)Super AMOLED:三星的AMOLED进化版,代表机型为三星Galaxy S(1代S);
3)Super AMOLED Plus:上述屏幕的进化版,AMOLED的第三个版本,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代表机型为三星Galaxy SII;
4)HD Super AMOLED:囧……第四代OLED屏,三星真的真的不太会取名字呢……代表机型为:Galaxy Note\ Galaxy Nexus \ Galaxy SIII
这两年三星AMOLED系列的这一堆OLED屏幕市场反应很不错,究其根本,即OLED先天相对于LCD的优势。应该说,单纯从屏幕上看,三星的旗舰机型是胜过IP4S的。
By the way,Nokia近期推出的WP手机Lumia 800/ 900具有AMOLED Clearblack屏幕。
这里的“Clearblack”,不是屏幕本身超越了AMOLED,而是在三星的AMOLED之上,加上了两片偏光片,可以有效减少户外阳光直射时的反光量,这有助于手机在日光下使用依然看得清。很多同学的手机在日光下应该看过去暗暗的很模糊吧?就是因为反光和环境光太强的缘故。Nokia这个技术可以降低反光量,但环境光是降低不了的,除非不在户外。。。。。。
END
(本文受众是初级消费者,故用语只求达意,不求精确。不然字数就直奔几万字论文去了……)
一、手机分类:
1)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又称“非智能手机”);
![]() |
Nokia这类手机都属于功能手机,特点是:便宜、纯电话简讯功能、无法扩展。 |
2)智能手机(smart phone)
以前业内的标准是“除了手机先天自带的软件,还可以后天安装软件的手机就算智能机”。但iPhone面世后,标准被重新定义,目前在各类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中,只要搭载了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 Phone、惠普WebOS等操作系统的手机,就算smart phone。其中,中国大陆普及率很高的Nokia,其塞班(Symbian)系统的一部分低版本OS,算作feature phone,部分高版本OS算作smart phone
![]() |
从左到右:Galaxy SIII, iPhone 4S, HTC ONE X |
二、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abbr.OS)分类:
1)iOS
苹果为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s)开发的操作系统,iPhone\ iPad\ iPod Touch 采用该操作系统。因为苹果的品质和价格,属于“高帅富”级别的系统。最新版本是 iOS 6;
2)Android
中文名“安卓”。来自谷歌,无偿授权给全球各类厂商作为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不仅用于大家熟知的手机、平板,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无线POS机、自动售货机、MP4 Player、冰箱、整体式厨房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都用上了Android系统。由于谷歌对安卓的开放授权,上到三星,下到深圳山寨,Android产品如同野草般覆盖城市公交、地铁,是拥有“屌丝”气质的系统。最新版本是Android Ice Cream Sandwich 4.0.4;
3)Windows Phone
来自微软。主要合作伙伴是Nokia。因为上市时间太晚,目前被iOS和Android远远抛在脑后,各类功能还远远没有完善、成熟,前途叵测,是拥有一颗“高帅富”心,却“矮穷挫”命的系统,建议2013年之前,国内消费者不必过分在意WP。最新版本是Windows Phone 8 Apollo;
三、智能手机关键硬件:
1)Soc
即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与电脑相比,手机尺寸很小,CPU、显卡(GPU)、总线、内存等等部件都不是一个个独立分布在主板上的,而是被集成到了仅仅一片芯片上,这一小片芯片就集合了一个硬件系统必备的要素,故称之为“片上系统”。之所以提Soc,就是让大家了解手机硬件的独特性,以及各个部分联系的紧密度;
2)CPU
CPU根据运用领域的差别,设计方向分为两种,RISC和CISC。前者的代表就是ARM,后者的代表是Intel。RISC的CPU,相对于CISC的CPU,优势是能耗低很多,劣势是计算能力差一大截。在CPU发展的前几十年,大家对于计算能力的需求远大于对能耗的控制,因此,Intel的产品卖得很爽,ARM比较弱势。但随着各类数字设备的小型化、移动化,特别是iPhone带来的智能手机浪潮,使得能耗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ARM的CPU非常适合目前的手持设备移动计算处理,因此被广泛用于手机中。
ARM这家公司主要任务是给CPU搭框架,做好设计方案后授权给各大CPU产商去微调、生产。所谓的A8、A9,都是ARM的Cortex系列下的不同CPU方案,A8支持单核,A9支持双核,A15支持四核。从先进性上看,A15 > A9 > A8。这里的先进性是全方位的,包括计算能力、能耗、图形处理等。
![]() |
ARM 各系列Roadmap |
CPU高端厂商有:高通、三星、德州仪器、英伟达、苹果。低端厂商:联发科。
不同厂商的CPU都有自身优缺点,目前没有哪家产品可以一家独大。并非双核1.5G就一定比双核1.2G厉害。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图形处理、能耗、兼容性等方面,各品牌同档次CPU都各有胜负。非要我说哪家的旗舰型CPU更好,那我只能说,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另外,手机里的CPU整合了图形处理功能(GPU),GPU决定了你的手机在看影片、玩3D游戏时的表现。目前CPU实力排前列的有:苹果的A5X(个人眼里最均衡的CPU,主要机型:新iPad,当然,它目前不属于手机,但今年的新款iPhone很可能采用)、三星的Exynos 四核(主要机型:S3欧版)、英伟达的Tegra 3四核(主要机型:HTC ONE X)、高通的8960 S4 双核(主要机型:S3美版、HTC ONE X美版、HTC ONE XL)
除了上述四款CPU,其他基于A9的双核1G以上的CPU理论上都可以让手机足够流畅运行了。
3)内存
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除了CPU,还需要考虑内存大小。什么是内存?打个比方,CPU(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数学计算(Computing),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中间数据,比如这样一个式子:1+2+3*2,首先作3*2=6,接着作1+2=3,最后作3+6=9。这里,3*2=6的value由于在下一步计算中没有被使用,而是在更晚的步骤中被调用,故需要一个临时的space存放6这个值。这个用于存放CPU临时数据的space就是内存。在计算机科学中,称为main memory。(当然,若更详细地介绍,这个比方还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会涉及到CPU内部构造,如计数器、寄存器,在此不表)
可以看到,内存既然是用来存放临时数据的,那么CPU越强大,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越多,相应的,就需要更大的内存空间。
而内存也根据职责的不同分为两类:ROM和RAM。ROM,即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它上面的数据可读,但不能进行写操作。ROM一般用于存放操作系统、Bios这样的非常重要又不怎么变动的数据;RAM,即动态存储器(Dynamic-access Memory),它的数据可以动态擦写,RAM就是上一段所说的用于存放CPU临时数据的那类内存。
各类旗舰手机的CPU越来越强大,为了发挥它们的实力,RAM也相应地从两年前的512M上升到目前的1G,甚至2G(Galaxy SIII美版采用2G RAM)!对于如今的Android来说,512M是基本款,若想游刃有余地玩手机,1G RAM是需要滴~
拿iPhone 4S来说,RAM为512M,容量有16G\ 32G\ 64G之分。而很多销售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懂得手机硬件,经常把“容量”说成“内存”,搞出什么“内存最大支持到32G”的错误言论。大家务必看清,所谓内存,就是RAM+ROM,比如1G RAM+256M ROM,那么总内存就是1.25G。作为消费者,不需要特别关注ROM的大小,了解RAM即可。
4)屏幕
![]() |
从左到右:Galaxy SIII, iPhone 4S, HTC ONE X, Sony Xperia S |
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实习mm所纠结的4S和SIII,两者直观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屏幕大小。这年头,3.5寸屏的热门手机只有苹果家的了,安卓所有旗舰机型,都已经至少4.3寸屏幕啦!!!
从商业上解释安卓阵营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苹果历代iPhone一直维持3.5寸屏幕大小,它对于高端市场的近乎垄断,使得3.5-4寸这个范围的手机,成为了其他厂商高端产品的禁区。由于Android相对于iOS的弱势,使得Android旗舰手机为了卖得动,必须和iPhone做出一个大的区分。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区分自然是屏幕尺寸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三星、HTC等厂家的旗舰都做的那么大,业内有一个意见就是:4寸以下安卓旗舰,必死。因为那是iPhone的势力范围。
由于iPhone本身的软件水准、硬件设计工艺、元器件质量都达到了顶尖水准,Android厂商要在这些方面超越iPhone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现阶段,对于初级消费者(发烧友除外)来说,唯一可以作为取代iPhone 4S的本质卖点,就是屏幕了。
*******手机液晶屏幕*******
一、屏幕分类
1)LCD:主流液晶屏。采用背光式显像。
![]() |
LCD显像原理图 |
它的显像过程是:
1、光源:液晶屏幕背后的LED(发光二极管)产生light;-->
2、导光板:将光源的一条条光线均匀化,变成一个光的面;-->
3、液晶层:液晶通电后,随着电压或电流的不同,不断改变自己的翻转幅度,于是,随着液晶的变化,光线透过液晶层的量也有多有少,体现在视觉上,就是“黑-灰-白”的变化。“黑”代表液晶完全挡住了光线,屏幕一片黑;“灰”就是挡住部分光线;“白”就是完全没挡光线。这也是所谓的“灰度”了;-->
4、滤色片:不同灰度的光,通过RGB(三原色)滤色片,就变成了红、绿、蓝三色光。每种光都占用一个子像素,三个颜色的子像素合并成一个可以呈现各种颜色的像素(pixel)。
PS.所谓的“屏幕分辨率”,指的就是屏幕上像素的数量。像素,是指屏幕上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最小独立单元。每个像素,由三个(RGB)或四个(CMYK)子像素组成。或许大家觉得奇怪,为什么每个像素要三或四个颜色的子像素混合。这是因为,人类肉眼可以识别的所有色彩,都可以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其他颜色,根据不同比例的搭配来实现。在光学上用一个线性函数来表达。我小时候学过三年的花鸟画,印象很深刻的就是,调配颜料的时候,绿色不需要单独购买颜料,只需要用蓝、黄混合,即可得到。而蓝色、黄色的调配比例不同,绿色也会从深绿变化为草绿。
虽然理论上三种以上独立的颜色就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但如何选择这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成本、具体技术等一系列方面。因此,实际操作的时候,不是随便选三种颜色滴~
![]() |
RGB与CMYK色彩系统 |
目前最流行的色彩系统,包括RGB三原色系统,以及CMYK系统。RGB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色彩显示,CMYK主要用于出版印刷行业(因此,一副电脑上PS到完美的图片,如果不经过校正,打印出来后会产生明显的偏色现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懂得处理RGB与CYMK的关系)。
![]() |
OLED结构 |
2)OLED:比LCD更高级的下一代显示屏。和LCD的背光式原理不同,OLED采用了主动式发光材料。因此,OLED屏幕不需要光源、导光板。OLED屏幕的涂层本身可以根据电流或电压的调整而发光。
二、LCD与OLED的比较
1)价格:OLED生产难度很大,目前主要是三星自家的Super AMOLED系列,索尼也有部分产能;
2)厚度:OLED屏幕因为不需要背光源、导光板,故可以做得更薄;
3)能耗:
如前所述,LCD的色彩显示是通过背光源来点亮的。即使在显示“Black"的时候,光源依然发光耗电,充其量只是液晶通过一定的翻转,把光线挡住了而已。换句话说,LCD屏幕只要亮度不变,不管什么颜色,都一直保持耗电,不存在屏幕皮肤用黑色,耗电就少;而OLED是主动发光的,如果显示黑色,那是真正意义上的Pure Black,纯黑。因为像素点没有电流通过,完全黑的,不耗能。因此,OLED屏幕一般比LCD节能;
4)色彩表现:
色彩表现是屏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论上,OLED因为每个像素是自发光的,故每个像素可以精准调节色彩,可以做到非常完美的色彩还原;而LCD的色彩好不好,取决于背光源本身的质量。光源质量的差异,会影响LCD的色彩表现。总体来说,非美工等专业设备的LCD屏幕在色彩表现方面都挺差的,绝对不如OLED。
但大家如果去三星体验店摸摸他家的旗舰机,就会发现像Galaxy SII \ SIII \ Note 等手机的OLED屏幕,色彩都不正常的艳丽。非常失真的感觉。完全比不上LCD屏幕的自然。不过,这其实不是屏幕的问题。而是显示图片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显示器是LCD,各类图片为了在LCD上做到较好的还原,都针对LCD屏幕的色域表现进行了针对性的色彩调整。这种软件层面的调整,却反而使得OLED屏幕上这些图片的显示变得扭曲失真。未来随着OLED的普及,这类色彩过饱和、对比度过大的情况会得到缓解。
显示市场确实有这样的悖论,更好的技术却得不到更好的体验。原因在于数字内容本身的落后。就好像最新的高分辨率iPad在浏览普通1024*768分辨率的网页时体验不太好,就是因为iPad屏幕分辨率太高太优秀了,世界上大部分网页还没有针对iPad进行图片更新。
OLED由于单个像素可以显示纯黑,使得OLED的色彩上更生动,而不像LCD上的黑色,是一种淡淡的透着白色的黑,对于喜欢拍照的人来说,无法纯黑的照片必然不及纯黑的OLED看起来生动。如下图所示,就好像一张纸遮不住所有光,液晶也或多或少会让背光源的光线漏一部分出来,使得在黑暗环境下,黑色的表现尤其糟糕。这一点,OLED的优势是巨大的。
![]() |
黑暗条件下两台Nexus One的黑色表现。左边的Nexus One采用了OLED屏,右边的Nexus One采用LCD屏 |
三、LCD中的一些细分:
1)IPS屏:
iPhone 4 \ 4S采用。IPS好处是,可视角度大。即从屏幕正面不同角度看过去,颜色都很正,没有偏色的情况。相信不少同学发现,以前两三个人用笔电看电影的时候,不正对着屏幕看,就会发现影片的颜色有偏差,这就是因为LCD早期的可视角度很小,不从正面看就会颜色失真。IPS的可视角度接近180度,意味着你几乎水平看iPhone屏幕都不会色彩失真。另外,IPS又称为“IPS硬屏”,指的是手指压下去不容易屏幕不容易形变以致产生花纹;
2)SLCD:HTC一系列手机,以及Sony的Bravia系列电视、手机。这个屏幕在各个方面都直逼三星目前的OLED面板——Super AMOLED。在LCD中水准很高。具体细节我不太了解。
四、OLED中的一些细分:
1)AMOLED:这是三星最早的OLED屏,代表机型为Nokia N8、N9、Lumia 800(请不要惊讶……N8可一度是拍照手机界的一哥哦~);
![]() |
AMOLED代表机型:Nokia Lumia 800 |
2)Super AMOLED:三星的AMOLED进化版,代表机型为三星Galaxy S(1代S);
![]() |
Super AMOLED代表机型:Galaxy S |
3)Super AMOLED Plus:上述屏幕的进化版,AMOLED的第三个版本,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代表机型为三星Galaxy SII;
![]() |
Super AMOLED Plus代表机型:Galaxy SII |
4)HD Super AMOLED:囧……第四代OLED屏,三星真的真的不太会取名字呢……代表机型为:Galaxy Note\ Galaxy Nexus \ Galaxy SIII
![]() |
HD Super AMOLED代表机型:Galaxy SIII |
这两年三星AMOLED系列的这一堆OLED屏幕市场反应很不错,究其根本,即OLED先天相对于LCD的优势。应该说,单纯从屏幕上看,三星的旗舰机型是胜过IP4S的。
By the way,Nokia近期推出的WP手机Lumia 800/ 900具有AMOLED Clearblack屏幕。
这里的“Clearblack”,不是屏幕本身超越了AMOLED,而是在三星的AMOLED之上,加上了两片偏光片,可以有效减少户外阳光直射时的反光量,这有助于手机在日光下使用依然看得清。很多同学的手机在日光下应该看过去暗暗的很模糊吧?就是因为反光和环境光太强的缘故。Nokia这个技术可以降低反光量,但环境光是降低不了的,除非不在户外。。。。。。
![]() |
中间的为采用了ClearBlack技术的Nokia N9,明显可以看到屏幕反光程度降低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