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
满肚子“话”想说,却找不到合适的字句。想要写一些动脑筋的精彩的东西,可又怕脑子一动起来又停不下,睡不着,一直到半夜。夜里这个时候,这是常有的状态。
记得学佛时,师父说到一句话“舍识用根”,总觉得很有深意,很有用,却又还不得受用……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是……大量潜在的情绪涌动又压抑的时候。因为我们用太多的能量试图做别人眼中良好的自己,而太少的用来做真实的自己,也就是了解并配合自己真实的蓝图、节奏、精力、倾向、审美、取向、体质等等的自己了。
我知道我一说这个,便会有人一肚子的委屈,继而是怨怼、气愤、失落浮现出来……不过,了解自己,做自己真的就这么难吗?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一些人们可能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那个时代里,我们的取向、生活方式、工作,乃至于家庭,都是被规定好,严格规定好了的,哪有那么多的“自我”可言?答案是:不全是。有严厉的缺乏宽容的体制,但它配合的是伟大而懒惰的灵魂。
再有,活出自我真那么重要吗?会不会自我就等于自私呢?答案是:否。这里我们容易混淆一个概念,所谓的大公无私,所谓的无私、集体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要以已然发展起来的充分健康的自我感,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如若将顺序弄反,便会出现那种貌似无私,实则添乱的“奉献”。无私啊无私,多少人假借你的名义,用你这个大筐,乘进去数也数不清的恐惧、控制、紧张、缺乏安全感呢!
放轻松,试着偶尔做一回自己吧,这与你的严肃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实则毫无矛盾的。
(作者洋画梦)
记得学佛时,师父说到一句话“舍识用根”,总觉得很有深意,很有用,却又还不得受用……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是……大量潜在的情绪涌动又压抑的时候。因为我们用太多的能量试图做别人眼中良好的自己,而太少的用来做真实的自己,也就是了解并配合自己真实的蓝图、节奏、精力、倾向、审美、取向、体质等等的自己了。
我知道我一说这个,便会有人一肚子的委屈,继而是怨怼、气愤、失落浮现出来……不过,了解自己,做自己真的就这么难吗?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一些人们可能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那个时代里,我们的取向、生活方式、工作,乃至于家庭,都是被规定好,严格规定好了的,哪有那么多的“自我”可言?答案是:不全是。有严厉的缺乏宽容的体制,但它配合的是伟大而懒惰的灵魂。
再有,活出自我真那么重要吗?会不会自我就等于自私呢?答案是:否。这里我们容易混淆一个概念,所谓的大公无私,所谓的无私、集体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要以已然发展起来的充分健康的自我感,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如若将顺序弄反,便会出现那种貌似无私,实则添乱的“奉献”。无私啊无私,多少人假借你的名义,用你这个大筐,乘进去数也数不清的恐惧、控制、紧张、缺乏安全感呢!
放轻松,试着偶尔做一回自己吧,这与你的严肃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实则毫无矛盾的。
(作者洋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