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女子薄情郎
来豆瓣大半年,没有好好的写篇日志;今天看到的一帖也算诱发出这么久的想法,于是写这么一篇吧。按理说,我没资格写这样的文章,对于一个本命年还没正式谈过一次恋爱,没有结婚,没有经营婚姻经验的工科女研究生而言,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也或许遇到实际问题的事情,我自己也会有很多妥协。不过,就如叔本华所言,人的幸福最大程度上依赖天生的品质,姑且这一时刻,让我相信我有这种品质吧。
“痴情女子薄情郎”,这算自古以来的警世良言了吧,况且豆瓣这么个痴情女子的集结地;在这些痴情女子的笔下,我看到了何其多的“薄情郎”。“薄情郎”固然可恨,在各位痴情女的笔下,大家也都义正言辞的对“薄情郎”进行抨击,但是抨击归抨击,指责归指责,生活还得继续;如果天下男人都是“薄情郎”,作为女性,你该怎么办?又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痴情女子薄情郎?首先,不否认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在金钱成为唯一的成功标准,在道德几近沦丧的社会里,谈道德差不多成为笑话的时代;有钱人的迷茫堕落,没钱人的挣扎无赖,每个人的面孔似乎都是狰狞的摸样。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历史时代,不然“痴情女子薄情郎”这句话也不会有那么久的历史了。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我也希望过得好今天。可是大环境你似乎无法改变,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还有对身边的人有丁点影响。那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估计痴情女子大多认同这句话;子女教育不好,长大胡作非为,是父母教育出了问题,并且这种胡作非为除了那些社会危害性之外,最终的报应往往直接落到父母自己的身上,就如前几天冰心墓碑遭孙子泼红漆,写的那两句话;当然这儿我不去幸灾乐祸,而是觉得有些事情还值得思考。另外,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女人是男人的学校”,其实,这句话与“子不教,父之过”何其像?各位痴情女们最终都会以“我很爱他,我放不下他”为结语去继续挣扎。那么天下的父母又有几个不真心爱自己的子女?但是各位有没有去考虑怎样去爱?就如父母也要注意爱子女的方式一样?当然,痴情女们接手的已经不是父母接手的一张白纸,这一点后面再说。种下什么样的因,最终也会受到怎么样的果,这个世界因果循环还是很快的。
该怎么样去做?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我妈妈,一个是曾经的同学。先说我妈妈,说实话,我妈爸的性格并不是特别合适,年轻时打过闹过,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感情越来越好,信任和谐。我妈妈没有很高文化,但是从很小我经常听到的就是妈妈对爸爸的小打趣“我替你生了几个孩子”,“我就是为你家操劳的,孩子没一个跟我姓”(ps:我不是独生女),“**像他爸爸”。。。这些话,当然不是一本正经的说,而是如上说,打趣玩笑的口吻说,然后,我爸爸就超级疼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从不抱怨一句。也许我爸本质就很好,可我妈妈也说过,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很不顾家。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看来这些无意中的语言,很能培养男人对家庭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不是?另外一点,就是我始终觉得我爸妈永远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使我妈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其实这个需要女人有一定的原则性不是?
混豆瓣的女生,估计结婚有家庭的比例还是很少,所以还是说一个同学曾经的事情,其实比较犹豫,还是有些侵犯隐私的,不过对恋爱中的女孩子也算一种警醒吧。那同学很喜欢男朋友,为了他做了很多不可让步的让步,不能妥协的妥协。分手两年,依然独身的痴情女子。但是致命的一点是过分袒露自己,或者说把自己说的比现实还差。认识初期,她跟男生说“长得好不能当卡刷”,那男生长相确实比她差很远,经济条件好些,也许这是她说服自己的话,可是男生听在耳朵里什么滋味,大家能想象不?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女子豪爽,可是,有些话即使你知道是谎言,还会对对方造成影响。就如一个人在你面前讲你不认识的一个人的坏话,虽然你觉得不可信,但还会在你脑海中留下这种印象不是?然后三年后男生劈腿,也许是青春的不忍耐,也许可以说命中注定,但是有些原因还是可以分析的。
关于前面说的,女性接手的男人已经不是一个空白的纸,那么这么多人中,有些人注定和你永远都无法达成共识,因为早年的经历不可能再来一遍,因此,很多观念你无法改变。这个其实很好辨别,一个不尊重你,对你说的话嗤之以鼻的男人,你是造就不了的,所以请无视之。但是,你接手了一个在乎你想法,尊重你的男人之后,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男人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种东西真的没办法手把手的教会,但是痴情女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慢慢体会该怎么做。哪一代人都有痴情女,都有薄情汉。但也都有幸福的平凡伴侣。并且这个薄情汉也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在你面前展现出哪一面完全在于你激发出哪一面。
另外,我一向觉得,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而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少一些自我抱怨,你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得先这么待别人,以身作则,比道德说教更有说服力,在这个道德信仰缺失的年代,能帮助痴情女塑造男人的,只有痴情女自己,这个社会太容易让人迷茫的。
一句话“道理理解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也确信是这样,所以我也不确定我能处理好这些。对于聪明的人,每个环节都是机会,或者说机会无处不在。另外,经营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正如突发事件会不停地来袭,所以需要时刻的调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换句话,如果一劳永逸了,这漫长的人生,又怎么来填补你我空虚寂寞的内心?
另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慢慢去影响男人学会经营感情也蛮重要。
最后,还是祝愿所有的“痴情女”遇到,或者说塑造自己的“痴情郎”。林徽因,徐志摩,张幼仪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痴情女们估计会说徐志摩的薄情,犯贱,同情本分痴情的张幼仪,对林徽因抱持不满心情,我也是,但是如果让我们选择林徽因与张幼仪的角色,你又选择谁?
写的比较混乱,第一次写这种东西,请谅解,也请轻拍。之所以写在豆瓣,也是不想让某个重要的人看到,有些想法女人知道就好,但是被另一半知道就不太好了,因为对于互相在乎的人而言,对很多字眼会很敏感,会片面理解,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如前面同学的例子。
PS:补充一点,介于那个帖子中,楼主可能是那个婚外的女子,我加一句,如果男人是你抢来的,那么从开始在这个专一这一点上你就落败了,你再也无法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以身作则就不用提了,所以请慎重抢男人。
“痴情女子薄情郎”,这算自古以来的警世良言了吧,况且豆瓣这么个痴情女子的集结地;在这些痴情女子的笔下,我看到了何其多的“薄情郎”。“薄情郎”固然可恨,在各位痴情女的笔下,大家也都义正言辞的对“薄情郎”进行抨击,但是抨击归抨击,指责归指责,生活还得继续;如果天下男人都是“薄情郎”,作为女性,你该怎么办?又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痴情女子薄情郎?首先,不否认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在金钱成为唯一的成功标准,在道德几近沦丧的社会里,谈道德差不多成为笑话的时代;有钱人的迷茫堕落,没钱人的挣扎无赖,每个人的面孔似乎都是狰狞的摸样。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历史时代,不然“痴情女子薄情郎”这句话也不会有那么久的历史了。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我也希望过得好今天。可是大环境你似乎无法改变,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还有对身边的人有丁点影响。那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估计痴情女子大多认同这句话;子女教育不好,长大胡作非为,是父母教育出了问题,并且这种胡作非为除了那些社会危害性之外,最终的报应往往直接落到父母自己的身上,就如前几天冰心墓碑遭孙子泼红漆,写的那两句话;当然这儿我不去幸灾乐祸,而是觉得有些事情还值得思考。另外,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女人是男人的学校”,其实,这句话与“子不教,父之过”何其像?各位痴情女们最终都会以“我很爱他,我放不下他”为结语去继续挣扎。那么天下的父母又有几个不真心爱自己的子女?但是各位有没有去考虑怎样去爱?就如父母也要注意爱子女的方式一样?当然,痴情女们接手的已经不是父母接手的一张白纸,这一点后面再说。种下什么样的因,最终也会受到怎么样的果,这个世界因果循环还是很快的。
该怎么样去做?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我妈妈,一个是曾经的同学。先说我妈妈,说实话,我妈爸的性格并不是特别合适,年轻时打过闹过,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感情越来越好,信任和谐。我妈妈没有很高文化,但是从很小我经常听到的就是妈妈对爸爸的小打趣“我替你生了几个孩子”,“我就是为你家操劳的,孩子没一个跟我姓”(ps:我不是独生女),“**像他爸爸”。。。这些话,当然不是一本正经的说,而是如上说,打趣玩笑的口吻说,然后,我爸爸就超级疼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从不抱怨一句。也许我爸本质就很好,可我妈妈也说过,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很不顾家。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看来这些无意中的语言,很能培养男人对家庭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不是?另外一点,就是我始终觉得我爸妈永远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使我妈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其实这个需要女人有一定的原则性不是?
混豆瓣的女生,估计结婚有家庭的比例还是很少,所以还是说一个同学曾经的事情,其实比较犹豫,还是有些侵犯隐私的,不过对恋爱中的女孩子也算一种警醒吧。那同学很喜欢男朋友,为了他做了很多不可让步的让步,不能妥协的妥协。分手两年,依然独身的痴情女子。但是致命的一点是过分袒露自己,或者说把自己说的比现实还差。认识初期,她跟男生说“长得好不能当卡刷”,那男生长相确实比她差很远,经济条件好些,也许这是她说服自己的话,可是男生听在耳朵里什么滋味,大家能想象不?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女子豪爽,可是,有些话即使你知道是谎言,还会对对方造成影响。就如一个人在你面前讲你不认识的一个人的坏话,虽然你觉得不可信,但还会在你脑海中留下这种印象不是?然后三年后男生劈腿,也许是青春的不忍耐,也许可以说命中注定,但是有些原因还是可以分析的。
关于前面说的,女性接手的男人已经不是一个空白的纸,那么这么多人中,有些人注定和你永远都无法达成共识,因为早年的经历不可能再来一遍,因此,很多观念你无法改变。这个其实很好辨别,一个不尊重你,对你说的话嗤之以鼻的男人,你是造就不了的,所以请无视之。但是,你接手了一个在乎你想法,尊重你的男人之后,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男人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种东西真的没办法手把手的教会,但是痴情女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慢慢体会该怎么做。哪一代人都有痴情女,都有薄情汉。但也都有幸福的平凡伴侣。并且这个薄情汉也都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在你面前展现出哪一面完全在于你激发出哪一面。
另外,我一向觉得,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而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少一些自我抱怨,你想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得先这么待别人,以身作则,比道德说教更有说服力,在这个道德信仰缺失的年代,能帮助痴情女塑造男人的,只有痴情女自己,这个社会太容易让人迷茫的。
一句话“道理理解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也确信是这样,所以我也不确定我能处理好这些。对于聪明的人,每个环节都是机会,或者说机会无处不在。另外,经营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正如突发事件会不停地来袭,所以需要时刻的调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换句话,如果一劳永逸了,这漫长的人生,又怎么来填补你我空虚寂寞的内心?
另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慢慢去影响男人学会经营感情也蛮重要。
最后,还是祝愿所有的“痴情女”遇到,或者说塑造自己的“痴情郎”。林徽因,徐志摩,张幼仪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痴情女们估计会说徐志摩的薄情,犯贱,同情本分痴情的张幼仪,对林徽因抱持不满心情,我也是,但是如果让我们选择林徽因与张幼仪的角色,你又选择谁?
写的比较混乱,第一次写这种东西,请谅解,也请轻拍。之所以写在豆瓣,也是不想让某个重要的人看到,有些想法女人知道就好,但是被另一半知道就不太好了,因为对于互相在乎的人而言,对很多字眼会很敏感,会片面理解,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如前面同学的例子。
PS:补充一点,介于那个帖子中,楼主可能是那个婚外的女子,我加一句,如果男人是你抢来的,那么从开始在这个专一这一点上你就落败了,你再也无法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以身作则就不用提了,所以请慎重抢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