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走火
深圳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啊,王雨南独自坐在晚班的公车上,漫无目的地看着车窗外,已经接近十点,她刚刚下班,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印度老板的咆哮,她象台机器一样每天忙碌,而此时却没人在乎她的饥肠辘辘。下了车,暖暖的似乎有一丝风拂过,她的长头发飘了起来。
走在黑黑曲折的小路上,很多声音钻进耳朵,南腔北调的聊天声;小孩子的哭声;小饭店门口放出乱糟糟的音乐,还有此起彼伏的野狗叫声,这个小区总是这么热闹。王雨南租的是一间小房子,属于这些“农民房”其中一栋的一个单位,由于是当地拥有土地的农民盖来专门用于出租的楼房。这些楼之间离得出奇地近,有些楼与楼之间距离不足两米,而且不管几层都没有电梯,好在住在这里的都是些从外地来深圳准备大展宏图的有志青年,他们哪里管这些山高水长,租到价钱便宜交通方便的房子就好。不过由于房东偷工减料,墙壁极薄,房客们也就几乎没了隐私:到了晚上,大家都放工回来,打电话的,男女吵架的,拍皮球的,叫床的,看电视的……声声入耳,看似杂乱,人们倒也生活得不亦乐乎。
王雨南拎着一盒凉了一半的饭回了家,打开电视机转了几个台,都是些不知所云的节目,还有些坑蒙拐骗的虚假广告,她看了看表,快11点了,得赶快去洗澡,一会那个节目要开演了。
那是一个为了满足现代人窥私欲的节目,主持人扮演了私家侦探的角色,受人之托去调查事件。整个事件调查过程也就成了扣人心弦的卖点,因为这些事件大多是女人委托调查不忠的男友,男人委托调查有外遇的情人,也有极少的女儿殴打父亲的二奶,女友抓住做鸭的男友的。
其实这类事件本身都大同小异,结局在一开始就很容易预料,可观众总是喜欢陶醉在节目快结束,也就是最高潮——被调查人发现被跟踪,丑形丑状败露时一脸又惊又气,委托人一般是悲剧中受骗的一方顿胸捶足,上天下地无门地扯着头发痛哭。王雨南也和一般的观众一样,在看着一个个这样的结局时,内心总会产生一种邪恶的快感。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讲不到天长地久的地方,到处充满了“速食”的人们,速食着忙碌,速食着生活,速食了爱情。在这里,爱情就象tea time的咖啡,喝是为了提神,给大脑一点刺激,而上午喝了latte,下午未必就不能换成espresso。而没有咖啡的日子顶多有点闷、有点困而决不会撕心裂肺。
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神经再坚强的人也会想崩溃,王雨南对这一成不变的日子充满了厌倦,所以当老板那张糊嘎巴一样的黑脸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时,她就充满了想做出点出格的事的冲动。可是什么算是出格的事呢?回复客户的邮件随便乱写?对老板的狗吐吐沫?跟经常找麻烦的总务大吵一架?
她对自己笑笑。
电视旁边开着的电脑就是她下班后的整个世界,不大的屏幕却装满了五花八门和各色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如果说现实不是个谈情说爱的地方,网上却是个可以放心信口开河的场所。王雨男的网友有十来个,除去几个工作上的伙伴,剩下的都是网上胡乱搜罗来的,年龄、名字、职业、婚否一概抽象掉,只留下一个个网名,成了代表这个人存在的符号。在网上,谁都是符号,交谈时敲在屏幕上的字包含了该人的全部内容。王雨南喜欢给这些“符号”想象出说话的声音——喜欢用“嗨!美女”的一定是个高调门儿嘴角上扬的声音;规规矩矩用“晚上好”打开局面的多半是个有点沉闷又有些自恋的声音;上线一闪就隐身,然后幽幽地打上句“你也在啊”,王雨南似乎可以看到对方几天没洗的乱糟糟的头发和眼镜下熬黑的眼圈。
MINAMI是王雨南的网名,是一个日本留学的网友给她取的,听说MINAMI在日文中是“南”的意思,她自己也挺喜欢,因为她经常在找不到路的时候骂自己“迷啊迷”。
今晚她打开了QQ聊天室,走进了“深圳特区”,给自己取了“迷路大王”的名字,可是进去她就后悔了,满眼都是瘟疫般涌来的“视频么?”“做么?”“裸聊么?”“激情么?”,还时不时蹦出几个高薪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这让“迷路大王”感到无比地恶心,仿佛早上刚打开窗想透口起,却迎面撞了一头一脸的苍蝇。
她最小化了这个窗口,随便点了几条娱乐八卦,准备下线。这是忽然看到一条留言:名字很可爱。王雨南心中总算亮堂了一点,立即回复道:谢谢。然后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没有回复,便有点懊恼地去刷牙。当她一嘴泡沫时又忍不住回来看了一眼,又见屏幕上夹杂在众多废话中的绿色字体“不客气,你经常迷路吗?”王雨南叼住牙刷,飞快地打“是啊,总带着地图呢,你在哪?”知道她刷完牙,对方才又回“当然是深圳呀,你好粗心”。王雨南不禁呵呵笑起来,“你加我为好友吧,这样就不会把你聊丢了”,对方答“你加我MSN吧,我不大会用QQ”“好的,地址?”“................”。
王雨南打开了许久不用的MSN,在光秃秃的LIST里加上了这个地址,不多会对方批准了,显示代号是miles。王雨南朝他发了个HI,又是半天没回复,她又按奈不住发道:“你几岁?做什么的?”5分钟后,对方发来“不早了,该休息了,88”。怎么这样啊!王雨南失望地嘟囔,只好打了个BYE。“我35岁,see you”,他下线了。
七点钟,闹钟响,七点四十分走出门,八点五十分到公司。进门的时候王雨南也没忘了回人事部探头探脑的八婆Vicky一个白眼,这女人每次一捉到王雨南迟到总能在第一时间记上一笔,爽得好象王雨南月底扣掉的薪水都进了她的腰包一样。今天王雨南没有迟到,Vicky似乎很失望。
二
最近几天总是阴雨绵绵,听说有台风从福建那边过来,不仅福建、浙江要闹场水灾,台风的尾巴连香港这边也要狠狠扫几下,好在深圳这地方风水宝地,再大的台风到了这里也就是下几天雨完事。王雨南最近特别内疚,好象因为自己叫雨南,这场雨就是自己给带来的似的,她气愤地觉得台风就象个任性的小孩——自己在花圃里摔了个跟头,不开心了就要就地大闹一番:手及之处,见草拔草,见花掐花;隔得太远够不着的还要吐口吐沫撒泡尿以泄愤。这么一来,深圳的雨便可以看做是台风小子手长莫及而吐的吐沫了。王雨南却常常希望这口吐沫吐得大点再大点,电视屏幕右上方的台风警报标志变色再变色,到了一定程度就不用去上班了,也就不用看老板那张老板着的糊嘎巴脸了。
当王雨南坐在凉风习习的公车里时,公车正驰骋在阳光明媚的深南大道上,今天并非周末,只因为一大早风雨大作,公司同事口传当时正在车上挤得象面片儿一样的王雨南:由于台风,今天不用上班了。可是中午左右,天气就象王雨南的心情一样,阴天变晴天,而且还有那么点艳阳高照的意思了。她最喜欢把自己塞在公车上椅背高高的座位里,随着汽车有节奏的颠簸昏昏欲睡。今天由于“台风”这场意外,让她偷了个闲。看着窗外茂盛得有些冲动的芒果树,几乎挡住路两侧的建筑,此时路上的车也不多,银灰的路面反射着阳光,倒浮现出一种刺眼的光芒。广播里传来一首极有东方情调的“take a bow”,王雨南忽然有种度假一样闲适的心情。
深圳是个丰富而又单调的城市。丰富在他有的是地方让一走一过的旅游者观赏、赞叹,让人的眼睛永远应接不暇地装满好看的东西,然而度假和旅游大多是不属于单独行动的人的,对于来深圳打拼且大多单身的人来说,没有太多钱,周围也没太多认识的人,深圳就单调得只剩上班和睡觉了。
人总是这样,没时间的时候想去这去那,可是突然有空却有不知该怎样安排了。今天王雨南想了好久,决定去平时去不到的地方转转,她在一个看似热闹繁华的地方下了车,这里小店很多,卖衣服卖鞋卖饰品,五光十色的。虽然不是周日,来逛的人却不少,王雨南常常在经过东门商业区的时候纳闷,怎么老是这么多人,到底是人们时间富裕了还是钞票富裕了,哪来这么多闲人整天在这逛。满眼都是些骨瘦如柴看似发育不良的南方小女人,王雨南在北方的时候,自以为163的身高110斤的体重还算标准,可是到了南方才知道原来这里当道的“美女”,体重都是不过百的。别管面目多么狰狞,也别怕胸前多么扁平,纤细才是硬道理!王雨南真恨不得哪有个包身工训练班,进去魔炼一番,再支棱着一身芦柴棒似的骨头架子耀武扬威地走出来!
南方湿热的天气和大蒸笼没什么两样,王雨南总觉得自己象个老也蒸不熟的包子,所以老被关在笼屉里。可是包子不会象开了龙头一样不停流汗,大量的流汗和阳光的烘烤已经让王雨南越来越接近那些黑瘦的东南亚人,她巴望着有天自己会因为大量出汗而瘦下来,哪怕胸前背后分不出反正面也再所不惜。
她左顾右盼地在一家音乐开得很响的鞋店门口停下脚步,橱窗里有一双红得有点邪恶的高跟凉鞋,脚踝处用两根红缎带系成一朵玫瑰,非常别致漂亮。王雨南一向认为橱窗里的东西都是艺术品而不再是商品,因为被挑选出来的一定是设计师的心仪之作,即使货品本身没有那么倾国倾城,在好看的背景衬托下,烂苹果也有沧桑的味道了。
她在橱窗前看了一会却没有一点想走进去试鞋的冲动,一来是怕破坏了艺术品应有的美感,二来是怕自己又白又胖的脚丫披挂好之后会象两只水晶猪蹄般引起观者的食欲。不过这并不影响她走进点里看看其他的鞋。
这家店里的东西不贵,相应地质地也就很一般,大多是仿皮或高级塑料。虽然很炫却总透着点小家子气的浅薄。这一观念得益于王雨南远在家乡的母亲。这位出身满清没落贵族大家庭、已经年愈五十的妇女似乎还多多少少保持着对血统的优越感。喜欢对人说教,对一切熟悉不熟悉的事物都保持质疑和挑剔的态度。买东西的时候,更注重的也是质地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外表。她始终认为,不是真材实料的皮革做的就不是鞋,好鞋就应该是皮革制的,而不是什么皮U或PVC塑料。王雨南不喜欢妈妈的性格,但是她还是受了影响,她从来不会在打折店的特价车里探头探脑,也不会对几十块的小可爱爱不释手。
然而,所有没落“贵族”的共同特点就是看上的东西永远是买不起的,买的起的东西又是决不肯屈就的,因此,王雨南衣柜里的衣服总是那么有数的几件;鞋子也是长期保持平均每年4双(含春夏秋冬),每两年买一茬新鞋的习惯。以前去买东西都是跟母亲去,自己刚看好的东西老妈一句话就给否了,所以只能穿戴她老人家认为漂亮、合适的。长此以来,逛街成了王雨南最厌恶的事之一。这大概跟大多数讨厌动物的人小时候都有对动物不愉快的记忆相似,后来成年了,对自己的喜好开始渐渐地坚持,讨厌商店的心结才开始慢慢松动,但心底还是对shopping girl充满了鄙夷。
走在黑黑曲折的小路上,很多声音钻进耳朵,南腔北调的聊天声;小孩子的哭声;小饭店门口放出乱糟糟的音乐,还有此起彼伏的野狗叫声,这个小区总是这么热闹。王雨南租的是一间小房子,属于这些“农民房”其中一栋的一个单位,由于是当地拥有土地的农民盖来专门用于出租的楼房。这些楼之间离得出奇地近,有些楼与楼之间距离不足两米,而且不管几层都没有电梯,好在住在这里的都是些从外地来深圳准备大展宏图的有志青年,他们哪里管这些山高水长,租到价钱便宜交通方便的房子就好。不过由于房东偷工减料,墙壁极薄,房客们也就几乎没了隐私:到了晚上,大家都放工回来,打电话的,男女吵架的,拍皮球的,叫床的,看电视的……声声入耳,看似杂乱,人们倒也生活得不亦乐乎。
王雨南拎着一盒凉了一半的饭回了家,打开电视机转了几个台,都是些不知所云的节目,还有些坑蒙拐骗的虚假广告,她看了看表,快11点了,得赶快去洗澡,一会那个节目要开演了。
那是一个为了满足现代人窥私欲的节目,主持人扮演了私家侦探的角色,受人之托去调查事件。整个事件调查过程也就成了扣人心弦的卖点,因为这些事件大多是女人委托调查不忠的男友,男人委托调查有外遇的情人,也有极少的女儿殴打父亲的二奶,女友抓住做鸭的男友的。
其实这类事件本身都大同小异,结局在一开始就很容易预料,可观众总是喜欢陶醉在节目快结束,也就是最高潮——被调查人发现被跟踪,丑形丑状败露时一脸又惊又气,委托人一般是悲剧中受骗的一方顿胸捶足,上天下地无门地扯着头发痛哭。王雨南也和一般的观众一样,在看着一个个这样的结局时,内心总会产生一种邪恶的快感。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讲不到天长地久的地方,到处充满了“速食”的人们,速食着忙碌,速食着生活,速食了爱情。在这里,爱情就象tea time的咖啡,喝是为了提神,给大脑一点刺激,而上午喝了latte,下午未必就不能换成espresso。而没有咖啡的日子顶多有点闷、有点困而决不会撕心裂肺。
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神经再坚强的人也会想崩溃,王雨南对这一成不变的日子充满了厌倦,所以当老板那张糊嘎巴一样的黑脸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时,她就充满了想做出点出格的事的冲动。可是什么算是出格的事呢?回复客户的邮件随便乱写?对老板的狗吐吐沫?跟经常找麻烦的总务大吵一架?
她对自己笑笑。
电视旁边开着的电脑就是她下班后的整个世界,不大的屏幕却装满了五花八门和各色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如果说现实不是个谈情说爱的地方,网上却是个可以放心信口开河的场所。王雨男的网友有十来个,除去几个工作上的伙伴,剩下的都是网上胡乱搜罗来的,年龄、名字、职业、婚否一概抽象掉,只留下一个个网名,成了代表这个人存在的符号。在网上,谁都是符号,交谈时敲在屏幕上的字包含了该人的全部内容。王雨南喜欢给这些“符号”想象出说话的声音——喜欢用“嗨!美女”的一定是个高调门儿嘴角上扬的声音;规规矩矩用“晚上好”打开局面的多半是个有点沉闷又有些自恋的声音;上线一闪就隐身,然后幽幽地打上句“你也在啊”,王雨南似乎可以看到对方几天没洗的乱糟糟的头发和眼镜下熬黑的眼圈。
MINAMI是王雨南的网名,是一个日本留学的网友给她取的,听说MINAMI在日文中是“南”的意思,她自己也挺喜欢,因为她经常在找不到路的时候骂自己“迷啊迷”。
今晚她打开了QQ聊天室,走进了“深圳特区”,给自己取了“迷路大王”的名字,可是进去她就后悔了,满眼都是瘟疫般涌来的“视频么?”“做么?”“裸聊么?”“激情么?”,还时不时蹦出几个高薪招聘男女公关的广告,这让“迷路大王”感到无比地恶心,仿佛早上刚打开窗想透口起,却迎面撞了一头一脸的苍蝇。
她最小化了这个窗口,随便点了几条娱乐八卦,准备下线。这是忽然看到一条留言:名字很可爱。王雨南心中总算亮堂了一点,立即回复道:谢谢。然后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没有回复,便有点懊恼地去刷牙。当她一嘴泡沫时又忍不住回来看了一眼,又见屏幕上夹杂在众多废话中的绿色字体“不客气,你经常迷路吗?”王雨南叼住牙刷,飞快地打“是啊,总带着地图呢,你在哪?”知道她刷完牙,对方才又回“当然是深圳呀,你好粗心”。王雨南不禁呵呵笑起来,“你加我为好友吧,这样就不会把你聊丢了”,对方答“你加我MSN吧,我不大会用QQ”“好的,地址?”“................”。
王雨南打开了许久不用的MSN,在光秃秃的LIST里加上了这个地址,不多会对方批准了,显示代号是miles。王雨南朝他发了个HI,又是半天没回复,她又按奈不住发道:“你几岁?做什么的?”5分钟后,对方发来“不早了,该休息了,88”。怎么这样啊!王雨南失望地嘟囔,只好打了个BYE。“我35岁,see you”,他下线了。
七点钟,闹钟响,七点四十分走出门,八点五十分到公司。进门的时候王雨南也没忘了回人事部探头探脑的八婆Vicky一个白眼,这女人每次一捉到王雨南迟到总能在第一时间记上一笔,爽得好象王雨南月底扣掉的薪水都进了她的腰包一样。今天王雨南没有迟到,Vicky似乎很失望。
二
最近几天总是阴雨绵绵,听说有台风从福建那边过来,不仅福建、浙江要闹场水灾,台风的尾巴连香港这边也要狠狠扫几下,好在深圳这地方风水宝地,再大的台风到了这里也就是下几天雨完事。王雨南最近特别内疚,好象因为自己叫雨南,这场雨就是自己给带来的似的,她气愤地觉得台风就象个任性的小孩——自己在花圃里摔了个跟头,不开心了就要就地大闹一番:手及之处,见草拔草,见花掐花;隔得太远够不着的还要吐口吐沫撒泡尿以泄愤。这么一来,深圳的雨便可以看做是台风小子手长莫及而吐的吐沫了。王雨南却常常希望这口吐沫吐得大点再大点,电视屏幕右上方的台风警报标志变色再变色,到了一定程度就不用去上班了,也就不用看老板那张老板着的糊嘎巴脸了。
当王雨南坐在凉风习习的公车里时,公车正驰骋在阳光明媚的深南大道上,今天并非周末,只因为一大早风雨大作,公司同事口传当时正在车上挤得象面片儿一样的王雨南:由于台风,今天不用上班了。可是中午左右,天气就象王雨南的心情一样,阴天变晴天,而且还有那么点艳阳高照的意思了。她最喜欢把自己塞在公车上椅背高高的座位里,随着汽车有节奏的颠簸昏昏欲睡。今天由于“台风”这场意外,让她偷了个闲。看着窗外茂盛得有些冲动的芒果树,几乎挡住路两侧的建筑,此时路上的车也不多,银灰的路面反射着阳光,倒浮现出一种刺眼的光芒。广播里传来一首极有东方情调的“take a bow”,王雨南忽然有种度假一样闲适的心情。
深圳是个丰富而又单调的城市。丰富在他有的是地方让一走一过的旅游者观赏、赞叹,让人的眼睛永远应接不暇地装满好看的东西,然而度假和旅游大多是不属于单独行动的人的,对于来深圳打拼且大多单身的人来说,没有太多钱,周围也没太多认识的人,深圳就单调得只剩上班和睡觉了。
人总是这样,没时间的时候想去这去那,可是突然有空却有不知该怎样安排了。今天王雨南想了好久,决定去平时去不到的地方转转,她在一个看似热闹繁华的地方下了车,这里小店很多,卖衣服卖鞋卖饰品,五光十色的。虽然不是周日,来逛的人却不少,王雨南常常在经过东门商业区的时候纳闷,怎么老是这么多人,到底是人们时间富裕了还是钞票富裕了,哪来这么多闲人整天在这逛。满眼都是些骨瘦如柴看似发育不良的南方小女人,王雨南在北方的时候,自以为163的身高110斤的体重还算标准,可是到了南方才知道原来这里当道的“美女”,体重都是不过百的。别管面目多么狰狞,也别怕胸前多么扁平,纤细才是硬道理!王雨南真恨不得哪有个包身工训练班,进去魔炼一番,再支棱着一身芦柴棒似的骨头架子耀武扬威地走出来!
南方湿热的天气和大蒸笼没什么两样,王雨南总觉得自己象个老也蒸不熟的包子,所以老被关在笼屉里。可是包子不会象开了龙头一样不停流汗,大量的流汗和阳光的烘烤已经让王雨南越来越接近那些黑瘦的东南亚人,她巴望着有天自己会因为大量出汗而瘦下来,哪怕胸前背后分不出反正面也再所不惜。
她左顾右盼地在一家音乐开得很响的鞋店门口停下脚步,橱窗里有一双红得有点邪恶的高跟凉鞋,脚踝处用两根红缎带系成一朵玫瑰,非常别致漂亮。王雨南一向认为橱窗里的东西都是艺术品而不再是商品,因为被挑选出来的一定是设计师的心仪之作,即使货品本身没有那么倾国倾城,在好看的背景衬托下,烂苹果也有沧桑的味道了。
她在橱窗前看了一会却没有一点想走进去试鞋的冲动,一来是怕破坏了艺术品应有的美感,二来是怕自己又白又胖的脚丫披挂好之后会象两只水晶猪蹄般引起观者的食欲。不过这并不影响她走进点里看看其他的鞋。
这家店里的东西不贵,相应地质地也就很一般,大多是仿皮或高级塑料。虽然很炫却总透着点小家子气的浅薄。这一观念得益于王雨南远在家乡的母亲。这位出身满清没落贵族大家庭、已经年愈五十的妇女似乎还多多少少保持着对血统的优越感。喜欢对人说教,对一切熟悉不熟悉的事物都保持质疑和挑剔的态度。买东西的时候,更注重的也是质地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外表。她始终认为,不是真材实料的皮革做的就不是鞋,好鞋就应该是皮革制的,而不是什么皮U或PVC塑料。王雨南不喜欢妈妈的性格,但是她还是受了影响,她从来不会在打折店的特价车里探头探脑,也不会对几十块的小可爱爱不释手。
然而,所有没落“贵族”的共同特点就是看上的东西永远是买不起的,买的起的东西又是决不肯屈就的,因此,王雨南衣柜里的衣服总是那么有数的几件;鞋子也是长期保持平均每年4双(含春夏秋冬),每两年买一茬新鞋的习惯。以前去买东西都是跟母亲去,自己刚看好的东西老妈一句话就给否了,所以只能穿戴她老人家认为漂亮、合适的。长此以来,逛街成了王雨南最厌恶的事之一。这大概跟大多数讨厌动物的人小时候都有对动物不愉快的记忆相似,后来成年了,对自己的喜好开始渐渐地坚持,讨厌商店的心结才开始慢慢松动,但心底还是对shopping girl充满了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