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之年 只为卿许一抹留白
至今回想起来,在一段极为短暂的记忆里,出现的尽是那个笑着叫我老弟的女性。惭愧的是,我无法证明这段记忆的真实,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不记得她的样子,失却了她留给我的联络方式。只是记得那个坐在我的身后,几乎从不与他人交流,安静的让人生畏的女性。
新入学,登记在册的同学似乎有五十四人,可是第一次点名只有五十三人,在这之后的一个月里,最后一个人一直未曾出现,我一直很奇怪,很想见见这位新入学先逃课如此之久的家伙是何方神圣。
九月份我见到了她,早上到了学校。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我挺喜欢这个位置的,教室靠窗最后一排。说是最后一排,其实身后还有一套空闲的桌椅,我把桌椅靠墙放好,自己就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刚在桌子上趴了不一会,有人拍我的后背,我抬头看她,她指了指最后的那张桌子,用弱不可闻的声音对我说:“往前让让,我坐这”我挪了挪座位,帮她搬出桌椅,而她只是沉默的坐下。
沉默这个词好像就是为她而出现的一样,我很少见她与别人交流,况且,就算是我这个“离她最近的人”于她之间的交流也少的可怜。她时常不来上课,有的时候一下就是几天不见人,有的时候会在上课中间突然闯进教室或者在上课时突然离开。但是只要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她一般都在看书,随意的看,有时候看些和课上完全没有关系的东西,语文课看数学,数学课看英语,把李雷和韩梅梅画成胡子拉碴的大叔大婶。有时看看杂志或者漫画小说什么的。自习课上她写了一首打油诗,笑的我前仰后合,又把纸条送到前边传看,前边的人吃吃的笑,她也吃吃的笑
渐渐的,她不在学校的时间多了起来。每次问她,只是摇摇头不说话或者只是以“有事”二字带过。后来,渐渐的熟络,她的生日似乎比我大上几个月,自那以后就一直叫我老弟,我也安心的应承。只是我也再没问过关于她的事情。自那以后,当她没来上学的时候,我也不回再把身后没人用的桌椅靠墙了。
那时的她,好像不是我们班级的同学一样,某次她不见的时候我问了老师,老师只说她请假了,问了同学,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他就好像一个幻影,一个时而消失不见的幻影。十月,我自己一个人在南湖,远远的她看见了我开始招呼我,那次是我第一次在学校之外的地方见到她,明明不怎么冷的天气,她却穿上了厚厚的毛衣。笑着叫我老弟,问我学校怎么样,班里怎么样,一边笑着问我,一边重重的咳嗽,身边一个男人一直这样看着我们说话,咳嗽的严重了,就抚抚她的后背。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她只是说快了,过两天就回去。谈话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咳嗽的严重了,男人就领着她走了,边走边回头看我,跟我说再见。
再见是寒假之前,她在学校老老实实的呆了三天或是五天,我记不清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坐在我身后,自顾自的看书,老师好像没看到她一样,自顾自的讲课。那几天,每天中午她会从桌堂里拿出一堆零食或者面包什么的叫我跟她一起吃,我也无所谓,反正终归要买饭来吃,省下钱来还可以买点小玩意。
寒假前一天,发下了假期作业,十六开的一个大本,语数外每科一本,老师在每一列第一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堆,每个人自己留一本传给下个人,到了我这,留够了自己的部分,传给她,她却拍拍我的肩对我说“老弟,你帮我做了吧,我也不会”我应了下来,放进自己的包里。
放学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冬天的四点半天已经黑透,她问我“你家在哪,我晚上打车回家,顺道就送你”我家离学校是只要步行就能很快到达的程度,但是我还是上了她叫的出租车,我们在车上聊天,她给我一个小卡片,紫色的有香味的卡片,用油笔在上边写了名字和手机号码。
寒假结束,她没来,我带着两套作业,一套写的很糊弄,上边写着我自己的名字,另一套写的很认真,上边没写名字,一套交上去,一套留在书桌堂里一直没能交上去。给她打电话“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暑假,我在朝阳公园溜达,在临近医大一院的地方看到她,穿着长裙,自己坐在石桥的栏杆上,双手手背上贴了很多创可贴,我叫她,她看看我,背过手去摘下创可贴团成一团扔进湖里。我说咋的了姐,这么长时间没来学校呢?给你打电话还关机,有病了啊?没事,我上小学时候也总有病,那时候也是,手上一根血管好几个针眼。
她笑
老弟,你信佛吗?
信
你不吃肉啊?
吃
老弟,你说有来生吗?
有吧...
老弟,你说有天堂吗?
外国人才叫天堂吧...中国人叫极乐
她笑,转身走了,我喊她问她干嘛去,她回头看看我说“有事”
十一月,我收到一条短信,陌生的号码发来,“老弟,你说,有天堂吗?”
新入学,登记在册的同学似乎有五十四人,可是第一次点名只有五十三人,在这之后的一个月里,最后一个人一直未曾出现,我一直很奇怪,很想见见这位新入学先逃课如此之久的家伙是何方神圣。
九月份我见到了她,早上到了学校。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我挺喜欢这个位置的,教室靠窗最后一排。说是最后一排,其实身后还有一套空闲的桌椅,我把桌椅靠墙放好,自己就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刚在桌子上趴了不一会,有人拍我的后背,我抬头看她,她指了指最后的那张桌子,用弱不可闻的声音对我说:“往前让让,我坐这”我挪了挪座位,帮她搬出桌椅,而她只是沉默的坐下。
沉默这个词好像就是为她而出现的一样,我很少见她与别人交流,况且,就算是我这个“离她最近的人”于她之间的交流也少的可怜。她时常不来上课,有的时候一下就是几天不见人,有的时候会在上课中间突然闯进教室或者在上课时突然离开。但是只要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她一般都在看书,随意的看,有时候看些和课上完全没有关系的东西,语文课看数学,数学课看英语,把李雷和韩梅梅画成胡子拉碴的大叔大婶。有时看看杂志或者漫画小说什么的。自习课上她写了一首打油诗,笑的我前仰后合,又把纸条送到前边传看,前边的人吃吃的笑,她也吃吃的笑
渐渐的,她不在学校的时间多了起来。每次问她,只是摇摇头不说话或者只是以“有事”二字带过。后来,渐渐的熟络,她的生日似乎比我大上几个月,自那以后就一直叫我老弟,我也安心的应承。只是我也再没问过关于她的事情。自那以后,当她没来上学的时候,我也不回再把身后没人用的桌椅靠墙了。
那时的她,好像不是我们班级的同学一样,某次她不见的时候我问了老师,老师只说她请假了,问了同学,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他就好像一个幻影,一个时而消失不见的幻影。十月,我自己一个人在南湖,远远的她看见了我开始招呼我,那次是我第一次在学校之外的地方见到她,明明不怎么冷的天气,她却穿上了厚厚的毛衣。笑着叫我老弟,问我学校怎么样,班里怎么样,一边笑着问我,一边重重的咳嗽,身边一个男人一直这样看着我们说话,咳嗽的严重了,就抚抚她的后背。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她只是说快了,过两天就回去。谈话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咳嗽的严重了,男人就领着她走了,边走边回头看我,跟我说再见。
再见是寒假之前,她在学校老老实实的呆了三天或是五天,我记不清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坐在我身后,自顾自的看书,老师好像没看到她一样,自顾自的讲课。那几天,每天中午她会从桌堂里拿出一堆零食或者面包什么的叫我跟她一起吃,我也无所谓,反正终归要买饭来吃,省下钱来还可以买点小玩意。
寒假前一天,发下了假期作业,十六开的一个大本,语数外每科一本,老师在每一列第一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堆,每个人自己留一本传给下个人,到了我这,留够了自己的部分,传给她,她却拍拍我的肩对我说“老弟,你帮我做了吧,我也不会”我应了下来,放进自己的包里。
放学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冬天的四点半天已经黑透,她问我“你家在哪,我晚上打车回家,顺道就送你”我家离学校是只要步行就能很快到达的程度,但是我还是上了她叫的出租车,我们在车上聊天,她给我一个小卡片,紫色的有香味的卡片,用油笔在上边写了名字和手机号码。
寒假结束,她没来,我带着两套作业,一套写的很糊弄,上边写着我自己的名字,另一套写的很认真,上边没写名字,一套交上去,一套留在书桌堂里一直没能交上去。给她打电话“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暑假,我在朝阳公园溜达,在临近医大一院的地方看到她,穿着长裙,自己坐在石桥的栏杆上,双手手背上贴了很多创可贴,我叫她,她看看我,背过手去摘下创可贴团成一团扔进湖里。我说咋的了姐,这么长时间没来学校呢?给你打电话还关机,有病了啊?没事,我上小学时候也总有病,那时候也是,手上一根血管好几个针眼。
她笑
老弟,你信佛吗?
信
你不吃肉啊?
吃
老弟,你说有来生吗?
有吧...
老弟,你说有天堂吗?
外国人才叫天堂吧...中国人叫极乐
她笑,转身走了,我喊她问她干嘛去,她回头看看我说“有事”
十一月,我收到一条短信,陌生的号码发来,“老弟,你说,有天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