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记:林之《西湖细节》
林之《西湖细节》
风波亭大理寺旧址一直是监狱,80年代改为宾馆。
钱王祠1958年改为动物园。
清波门旁勾山里小巷,对面就是柳浪闻莺。清朝女陈端生丈夫科场案流放到伊犁,她等了一辈子他也没有回来,她创作长篇弹词《再生缘》。
城隍山上什么庙都有,曾经有两个鲁班殿,三个财神殿。有唐代的伍公祠,有火德庙,有纪念造字的仓颉,有褚遂良神像。
吴山感花岩的故事是附会迁移的。刻字并非苏东坡所作,而是明朝人仿其笔迹。
凤凰山月岩曾经是皇家赏月地。
玉皇山郊坛50年代庙碑拆除,有个和尚不肯走,一个人在此生活,死后村民将其埋葬此地,无墓碑,只有那棵树。
石屋洞内的千年石刻毁于文革,2006年重新塑造了一些小佛像。
牡丹亭下梅影坡。
南高峰下法相寺,张岱爱吃里面种的茭白。留余山庄原本在山内,后往山外移。
1947年,杨公堤改成马路,为西山路,湖西为一片农田。1952年外西湖的水深也不足半米,1956年浚湖,达1.8米,挖出来的淤泥填平了昭庆寺、花港观鱼、赤山埠等洼地。2003年,西山路再次成为杨公堤,茅家埠回归西湖。茅家埠划船每人30元。
郭庄原名宋庄,1851年宋端甫所建,后败落,归为丝绸实业家郭士林所有,改名郭庄,汾阳(郭氏名望)别墅,“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冷泉亭原本在水中。宜雨天去,人少。
三生石,李源与僧人圆泽的友情。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日本的菊花之约。
大佛寺遗址,北山路21号后院的山壁上。
宝石山蹬开岭(一线天),川正洞后,有个足印大坑。西湖群山的奇石怪洞多是石灰岩,而宝石山是火山岩。
贾似道小妾李慧娘赞美一个白衣书生“美哉少年”,被贾砍杀。红梅阁现在是抱朴道院内。葛洪在葛岭炼丹。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西泠桥畔游船码头,凤林寺码头。凤林寺后来改为杭州饭店,后为香格里拉。
唐朝凤林寺有个鸟巢禅师,居住大树上,喜鹊为伴,白居易说他不安全,他说白居易“心火相构,识浪不停”更危险。
竹素园绉zhou云峰以瘦出名,最细处0.4米,原在广东惠州,清代查伊璜救助乞丐吴六奇,后吴在惠州,查探访,喜之,回到海宁,石头已经在老家了。后来1963年转到杭州。
小瀛洲万字亭1958年毁于台风,2005年重建,春和,夏凉,秋爽,冬净。
1898.3.31金沙港蚕学院,林启创办。他创办了养正书塾(最早的现代公立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浙江蚕学馆(最早的农桑学校,先浙江理工大学前身)。
林启曾在孤山补种梅树百株,1900年林启病逝。
孤山旧名梅花屿。放鹤亭建于元代,现亭为1915年重建。
林逋墓侧葬有鹤冢。元代番僧杨琏真伽喜欢挖墓改寺,挖了林和靖的墓,发现只有一方砚,一枝笔。
中山公园孤山二字据说是宋人所写。南宋时此地为西太乙宫,元代废园建寺。100多年前化为灰烬,50年代建中山公园。西泠印社北门有康有为书写的“湖山最胜”行书。孤山多种杜鹃。
文澜阁月台。
浙江良渚文化,玉琮cong,蜀国也有。
西湖天下景,李卫为了迎接康熙南巡,花巨资在孤山建立外行宫,到了雍正,地方官不堪沉重的修理费,改为圣因寺,最终败落兵火中。西湖天下景幸存。
绿云径,假山叠石,乾隆御笔。
印藏,李叔同封印处。他的灵骨一部分在泉州,一部分在杭州虎跑寺。
三老寺?旁边的凉堂曾有土匪出生的拜李唐为师学作画的萧照的山水壁画,后毁。
南宋时杭州有四百八十寺,有广化寺,1958年拆除。六一泉原在广化寺内。1906年马一浮住在广化寺看书,一只小炉炖豆腐,三年读完三万多册的四库全书。文革时马一浮被赶出蒋庄,搬到安吉路一个居民房内,1967年病故,告别诗“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花港观鱼里几万尾红鲤。花港得名于旁边的花家山。花港公园很大,20万平方米。
曲院风荷90年代初重建,扩为400余亩的大公园。
南高峰257米,北高峰314米。可经桃源岭、锅子顶到北高峰。可南面龙门山经美人峰到北高峰,为山岭野路。
南高峰北高峰原来各有一座七级宝塔。南高峰塔建于五代吴越,山上有荣国寺,元代剩下五级,明代只剩下三级,民国还有一级。
北高峰不是西湖群山中最高的。
雷峰塔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烧得只剩砖体塔芯。1924年9月塔砖被人抽得太多,倒塌,2002新塔竣工。
1985年净慈寺重建,1986年日本佛教界人士捐助新铜钟,3米,40吨。
风波亭大理寺旧址一直是监狱,80年代改为宾馆。
钱王祠1958年改为动物园。
清波门旁勾山里小巷,对面就是柳浪闻莺。清朝女陈端生丈夫科场案流放到伊犁,她等了一辈子他也没有回来,她创作长篇弹词《再生缘》。
城隍山上什么庙都有,曾经有两个鲁班殿,三个财神殿。有唐代的伍公祠,有火德庙,有纪念造字的仓颉,有褚遂良神像。
吴山感花岩的故事是附会迁移的。刻字并非苏东坡所作,而是明朝人仿其笔迹。
凤凰山月岩曾经是皇家赏月地。
玉皇山郊坛50年代庙碑拆除,有个和尚不肯走,一个人在此生活,死后村民将其埋葬此地,无墓碑,只有那棵树。
石屋洞内的千年石刻毁于文革,2006年重新塑造了一些小佛像。
牡丹亭下梅影坡。
南高峰下法相寺,张岱爱吃里面种的茭白。留余山庄原本在山内,后往山外移。
1947年,杨公堤改成马路,为西山路,湖西为一片农田。1952年外西湖的水深也不足半米,1956年浚湖,达1.8米,挖出来的淤泥填平了昭庆寺、花港观鱼、赤山埠等洼地。2003年,西山路再次成为杨公堤,茅家埠回归西湖。茅家埠划船每人30元。
郭庄原名宋庄,1851年宋端甫所建,后败落,归为丝绸实业家郭士林所有,改名郭庄,汾阳(郭氏名望)别墅,“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冷泉亭原本在水中。宜雨天去,人少。
三生石,李源与僧人圆泽的友情。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日本的菊花之约。
大佛寺遗址,北山路21号后院的山壁上。
宝石山蹬开岭(一线天),川正洞后,有个足印大坑。西湖群山的奇石怪洞多是石灰岩,而宝石山是火山岩。
贾似道小妾李慧娘赞美一个白衣书生“美哉少年”,被贾砍杀。红梅阁现在是抱朴道院内。葛洪在葛岭炼丹。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西泠桥畔游船码头,凤林寺码头。凤林寺后来改为杭州饭店,后为香格里拉。
唐朝凤林寺有个鸟巢禅师,居住大树上,喜鹊为伴,白居易说他不安全,他说白居易“心火相构,识浪不停”更危险。
竹素园绉zhou云峰以瘦出名,最细处0.4米,原在广东惠州,清代查伊璜救助乞丐吴六奇,后吴在惠州,查探访,喜之,回到海宁,石头已经在老家了。后来1963年转到杭州。
小瀛洲万字亭1958年毁于台风,2005年重建,春和,夏凉,秋爽,冬净。
1898.3.31金沙港蚕学院,林启创办。他创办了养正书塾(最早的现代公立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浙江蚕学馆(最早的农桑学校,先浙江理工大学前身)。
林启曾在孤山补种梅树百株,1900年林启病逝。
孤山旧名梅花屿。放鹤亭建于元代,现亭为1915年重建。
林逋墓侧葬有鹤冢。元代番僧杨琏真伽喜欢挖墓改寺,挖了林和靖的墓,发现只有一方砚,一枝笔。
中山公园孤山二字据说是宋人所写。南宋时此地为西太乙宫,元代废园建寺。100多年前化为灰烬,50年代建中山公园。西泠印社北门有康有为书写的“湖山最胜”行书。孤山多种杜鹃。
文澜阁月台。
浙江良渚文化,玉琮cong,蜀国也有。
西湖天下景,李卫为了迎接康熙南巡,花巨资在孤山建立外行宫,到了雍正,地方官不堪沉重的修理费,改为圣因寺,最终败落兵火中。西湖天下景幸存。
绿云径,假山叠石,乾隆御笔。
印藏,李叔同封印处。他的灵骨一部分在泉州,一部分在杭州虎跑寺。
三老寺?旁边的凉堂曾有土匪出生的拜李唐为师学作画的萧照的山水壁画,后毁。
南宋时杭州有四百八十寺,有广化寺,1958年拆除。六一泉原在广化寺内。1906年马一浮住在广化寺看书,一只小炉炖豆腐,三年读完三万多册的四库全书。文革时马一浮被赶出蒋庄,搬到安吉路一个居民房内,1967年病故,告别诗“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花港观鱼里几万尾红鲤。花港得名于旁边的花家山。花港公园很大,20万平方米。
曲院风荷90年代初重建,扩为400余亩的大公园。
南高峰257米,北高峰314米。可经桃源岭、锅子顶到北高峰。可南面龙门山经美人峰到北高峰,为山岭野路。
南高峰北高峰原来各有一座七级宝塔。南高峰塔建于五代吴越,山上有荣国寺,元代剩下五级,明代只剩下三级,民国还有一级。
北高峰不是西湖群山中最高的。
雷峰塔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烧得只剩砖体塔芯。1924年9月塔砖被人抽得太多,倒塌,2002新塔竣工。
1985年净慈寺重建,1986年日本佛教界人士捐助新铜钟,3米,4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