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这么冷眼,那么深情
“看完《童年往事》我大概有些颠颠倒倒”,这是阿城在《且说侯孝贤》里的原话,也是此刻我的同等心思,真是好,相当好,特别好,都快好死了,太他妈好了。但这番心有戚戚,却有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来得着实晚了一些。
还真是02年,我第一次接触侯孝贤,看的《悲情城市》,那是相当糟糕的一次观影体验,其结果是促成了一首骂娘口水诗的诞生。六年前看《最好的时光》,也是直接睡了过去。四年前看《冬冬的假期》,终于体会到苦尽甘来,却仍谈不上钟爱。然后直到最近的《风柜来的人》和《童年往事》,我喜欢上侯孝贤,竟是足足用了十年时间。
那么,是怎么个好法呢?试以截图说说。
这个长达三分钟的固定长镜,姐姐、弟弟、妈妈在打扫擦拭,爸爸坐在书桌前看书。只有姐姐一个人在说话,讲的是她当年考学的事。弟弟闹着跟去玩,要吃那么好吃的棒冰,忍痛给他买了,都没给她吃一口。爸爸告诉她考上了,却因为家里穷,身为长女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但整个过程,与话题对应的三人没有一句接茬,讲完弟弟的事,弟弟擦拭到了别处,身影已在镜头之外。讲到爸爸的事,爸爸看似充耳不闻,只是默默摘下眼镜,仰面躺倒。妈妈一直闷声不语,惟有姐姐起身洗抹布的时候,迅速而又悄悄往女儿方向瞄了一眼。错落有致的四个位置俨然四个空间,透过姐姐一人的独白,却带出了全家人的无奈、辛酸、愧欠,还有宽容。
这是姐姐出嫁前,母女二人的一场对话,既是闲聊,又是忠告。屋外下着雨,绵密如针,妈妈的声音慢条斯理,像是午睡醒来的自语,若有若无。又如寂寞空谷的回音,飘飘渺渺。如此含蓄的东方意境,也是典型的侯氏镜语。
一帮子女联手送母亲上医院的画面,其时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妙的是配乐,既不急促,也不悲伤,而是悠扬嘹亮,绵延不绝,相当抒情。与之对应的是母亲去世时,反倒没有配乐,只有在场的赞美诗歌唱,伴随着主人公的哽咽哭声。
一段打架戏。满满一街的人无动于衷,或悠悠而行,或闲闲而坐,就是声响动到近处,也是略略避让后转瞬就回归常态。其最动态处,是画面最左端门口亮堂处的那个小孩,一群人冲过去,小孩听到声响跟了出来,一群人冲了回来,小孩又吓得躲了回去。
影片结尾,祖母逝去。导演的画外音:后来我们找了收尸人来清理,当他们翻开祖母的尸体时,发现有一面都溃烂了。收尸的人狠狠地看了我们一眼。“不孝的子孙。”他心里一定是这样在骂我们。
这种句子往往是带有惯性的,下一句衔接一般就是,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幕,抑或这事让我遗憾终身,语气势必哽咽失声,或者捶胸顿足之类。但影片却是话锋一转:一直到今天,我还会常常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拉回来。
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
还真是02年,我第一次接触侯孝贤,看的《悲情城市》,那是相当糟糕的一次观影体验,其结果是促成了一首骂娘口水诗的诞生。六年前看《最好的时光》,也是直接睡了过去。四年前看《冬冬的假期》,终于体会到苦尽甘来,却仍谈不上钟爱。然后直到最近的《风柜来的人》和《童年往事》,我喜欢上侯孝贤,竟是足足用了十年时间。
那么,是怎么个好法呢?试以截图说说。
![]() |
![]() |
![]() |
这个长达三分钟的固定长镜,姐姐、弟弟、妈妈在打扫擦拭,爸爸坐在书桌前看书。只有姐姐一个人在说话,讲的是她当年考学的事。弟弟闹着跟去玩,要吃那么好吃的棒冰,忍痛给他买了,都没给她吃一口。爸爸告诉她考上了,却因为家里穷,身为长女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但整个过程,与话题对应的三人没有一句接茬,讲完弟弟的事,弟弟擦拭到了别处,身影已在镜头之外。讲到爸爸的事,爸爸看似充耳不闻,只是默默摘下眼镜,仰面躺倒。妈妈一直闷声不语,惟有姐姐起身洗抹布的时候,迅速而又悄悄往女儿方向瞄了一眼。错落有致的四个位置俨然四个空间,透过姐姐一人的独白,却带出了全家人的无奈、辛酸、愧欠,还有宽容。
![]() |
这是姐姐出嫁前,母女二人的一场对话,既是闲聊,又是忠告。屋外下着雨,绵密如针,妈妈的声音慢条斯理,像是午睡醒来的自语,若有若无。又如寂寞空谷的回音,飘飘渺渺。如此含蓄的东方意境,也是典型的侯氏镜语。
![]() |
一帮子女联手送母亲上医院的画面,其时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妙的是配乐,既不急促,也不悲伤,而是悠扬嘹亮,绵延不绝,相当抒情。与之对应的是母亲去世时,反倒没有配乐,只有在场的赞美诗歌唱,伴随着主人公的哽咽哭声。
![]() |
![]() |
一段打架戏。满满一街的人无动于衷,或悠悠而行,或闲闲而坐,就是声响动到近处,也是略略避让后转瞬就回归常态。其最动态处,是画面最左端门口亮堂处的那个小孩,一群人冲过去,小孩听到声响跟了出来,一群人冲了回来,小孩又吓得躲了回去。
![]() |
影片结尾,祖母逝去。导演的画外音:后来我们找了收尸人来清理,当他们翻开祖母的尸体时,发现有一面都溃烂了。收尸的人狠狠地看了我们一眼。“不孝的子孙。”他心里一定是这样在骂我们。
这种句子往往是带有惯性的,下一句衔接一般就是,我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幕,抑或这事让我遗憾终身,语气势必哽咽失声,或者捶胸顿足之类。但影片却是话锋一转:一直到今天,我还会常常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拉回来。
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