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生命
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安身。
——赛涅卡
什么样的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什么出身,什么学历,什么家庭背景的人,都有权利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抛弃不想要的东西去追求想要的。
素黑在《好好爱自己》里讲到,有一个朋友对她说,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一定把她教育成一个贵族,让她有高学历和受人羡慕的工作,让她一生无忧。素黑想,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一定会告诉她,找到你的梦,好好呵护它,然后实现它。
我爱的康永在《宝宝,如果有一天》里说,亲爱的宝宝,等你长大了,很多人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是这样的那样的,很多人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你身上,但是啊宝宝,这些梦想你可以背着,但是时候到了,你也可以试着放下。
我这20多年一直都过得很累,因为我对生活一直持有讨好的心态,我试图讨好父母老师同学,似乎我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投人所好,就是为了让别人对我青眼有加,为了不让任何人因我而产生不好的想法。对于生活中本就存在的坎坷,我并不害怕。我害怕得是撞到了别人的坎上,害怕的是自己让别人不快乐。
因此我最害怕的就是让父母不快和伤心。我非常恐惧于这一点,一直希望能在自己的追求和父母为我构想的道路之间找到一条契合的道路。因此我活得愈加地累,我背上是强加给自己的很多座山,是加给自己的很多种责任。我在这些所谓的责任驱使下,疲于奔命,疲于做一个让人满意的人。
如此,我很惶恐。这样的人生,如何能让任何人信服存在的价值。如此的人生,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我会不会还有力气觉得人生是值得来一次的,还是已经被生活折磨得连思考这个问题的能力都失去了。
现在耳边是马友友的大提琴,孟德尔颂D小调作品49。作品是为了纪念孟德尔颂诞辰200周年,演奏者是马友友,爱克斯和帕尔曼。马友友的大提琴,听得心里一片悲凉,想起自己的处境不禁倒抽冷气。颇有知我者谓我心忧的感觉。
妈妈特别反感我提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总是说,你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么,多少人做的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这些人也一样很幸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稳定,你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漂着有什么意义呢?漂到30岁如果还结不了婚,如果还没有人要你,如果还没有房子,那你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来北京上学就是为了户口。不要好高骛远,你觉得你有能力,你以为就你自己有能力吗。
每次这样,我都无言以对,心里暗自伤心。两代人的价值观已经到了不是语言可以沟通得了的地步,这个时候该说什么呢。我不愿意轻易跟父母起争执,我只是因为妈妈的这种想法而伤心,我只是因为得不到所爱人的支持而伤心。包括现在,我还是不愿意太忤逆他们。至少在户口这个问题上,我一度与他们是一致的。
可是呢。以稳定的生活为目的,如果落空,那么什么都不会剩下了。以梦想为目的,是不会落空的。因为无论你能做多少,你能完成的那部分,就是你实现了的梦想啊。梦想和现实就像是湖水和岸边,彼此是相界的。湖水上涌一点,岸边就会后退一点。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急着想让我实现他们的梦想。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人每次听到我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对人生的想法时,总是不耐烦地打断我,总是拼命想让我相信自己的梦想光芒何其微弱,何其不值一哂。
我对这些评论非常迷茫。我大学四年来一直试图让所有人满意,因此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走得心力交瘁,面目全非,回过去看鲜有幸福感。无论外表的生活有多么光鲜,永远是给别人看的,而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如同身处悬崖边上,眼前是独木桥,背上是被蚕丝缠断的翅膀,踽踽无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来到这样的境地。
付出了很多终于换来了浸会大学新闻系的面试机会,心里却不知该作何想法。我该问问自己,这么想出去,是不是只是因为想逃离父母的掌握范围?是不是只是觉得在北京很难走出自己的路,所以想逃离这座城市?如果只是抱着这一层目的,那么坚持要出去是不是有意义?
留在北京,其实也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实现梦想的。可是这条道路可能就跟父母为我构想的道路南辕北辙了。我还是很怕这样的局面的对么。
如果我既想实现梦想,又想稳定的生活。那么我的路一定是特别特别窄的。我要能在这条路里闯出来,就必须忍常人之不能忍,必须付出很多很多东西,首先要付出的,可能就是幸福感吧。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太看重物质享受,就难免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这些年,我看着自己的灵魂渐渐蒙尘,如同灰扑扑的蛹丝缠住了即将萌芽的翅膀,因此羽翼折在身后,呈现出畸形的状态。
我觉得自己璞玉浑金,偏偏有更多人说我不是,他们也并不会说我是泥土,只不过让我安于做廉价的水晶,也有光芒,也很漂亮。这样一直背着别人的期许,慢慢人生也就过了,不也是很好么。
可是人生真的好短。短短不过百年,总不能白来走一场。我总试图抓住一些东西,想能有自己的事业,想找到爱人共度漫漫人生。有时候做事情时求胜心切,最经常在感情中乱了阵脚,大抵也是因为怕虚度流光之故。转瞬即逝的东西,我都试图抓住,恨不能全部吞下去化成骨血,现在想想,其实是错误的吧。
想起杰克伦敦说,人是悲剧的生物,是被基因和环境决定的生物。如此悲观主义的论调,我颇有同感。
我曾在研究生复试时引用海明威的理论,one should be a tough guy, be a man of action rather than of words.
其实人生有很多大道理,都是不用讲的。慢慢去做就好了。
所以呢,我亲爱的妞。你可不可以不要在乎那么多。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累。父母也并不会逼迫你,所以不要把父母的愿望作为胆怯的挡箭牌。没有野兽在后面追赶你,所以你可不可以慢下来,慢慢积累能量,慢慢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慢慢等爱。
这样才能在年老的时候,回望自己一生,然后感叹,人生啊,真的是很值得一过。
——赛涅卡
什么样的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什么出身,什么学历,什么家庭背景的人,都有权利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抛弃不想要的东西去追求想要的。
素黑在《好好爱自己》里讲到,有一个朋友对她说,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一定把她教育成一个贵族,让她有高学历和受人羡慕的工作,让她一生无忧。素黑想,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一定会告诉她,找到你的梦,好好呵护它,然后实现它。
我爱的康永在《宝宝,如果有一天》里说,亲爱的宝宝,等你长大了,很多人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是这样的那样的,很多人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你身上,但是啊宝宝,这些梦想你可以背着,但是时候到了,你也可以试着放下。
我这20多年一直都过得很累,因为我对生活一直持有讨好的心态,我试图讨好父母老师同学,似乎我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投人所好,就是为了让别人对我青眼有加,为了不让任何人因我而产生不好的想法。对于生活中本就存在的坎坷,我并不害怕。我害怕得是撞到了别人的坎上,害怕的是自己让别人不快乐。
因此我最害怕的就是让父母不快和伤心。我非常恐惧于这一点,一直希望能在自己的追求和父母为我构想的道路之间找到一条契合的道路。因此我活得愈加地累,我背上是强加给自己的很多座山,是加给自己的很多种责任。我在这些所谓的责任驱使下,疲于奔命,疲于做一个让人满意的人。
如此,我很惶恐。这样的人生,如何能让任何人信服存在的价值。如此的人生,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我会不会还有力气觉得人生是值得来一次的,还是已经被生活折磨得连思考这个问题的能力都失去了。
现在耳边是马友友的大提琴,孟德尔颂D小调作品49。作品是为了纪念孟德尔颂诞辰200周年,演奏者是马友友,爱克斯和帕尔曼。马友友的大提琴,听得心里一片悲凉,想起自己的处境不禁倒抽冷气。颇有知我者谓我心忧的感觉。
妈妈特别反感我提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总是说,你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么,多少人做的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这些人也一样很幸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稳定,你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漂着有什么意义呢?漂到30岁如果还结不了婚,如果还没有人要你,如果还没有房子,那你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来北京上学就是为了户口。不要好高骛远,你觉得你有能力,你以为就你自己有能力吗。
每次这样,我都无言以对,心里暗自伤心。两代人的价值观已经到了不是语言可以沟通得了的地步,这个时候该说什么呢。我不愿意轻易跟父母起争执,我只是因为妈妈的这种想法而伤心,我只是因为得不到所爱人的支持而伤心。包括现在,我还是不愿意太忤逆他们。至少在户口这个问题上,我一度与他们是一致的。
可是呢。以稳定的生活为目的,如果落空,那么什么都不会剩下了。以梦想为目的,是不会落空的。因为无论你能做多少,你能完成的那部分,就是你实现了的梦想啊。梦想和现实就像是湖水和岸边,彼此是相界的。湖水上涌一点,岸边就会后退一点。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急着想让我实现他们的梦想。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人每次听到我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对人生的想法时,总是不耐烦地打断我,总是拼命想让我相信自己的梦想光芒何其微弱,何其不值一哂。
我对这些评论非常迷茫。我大学四年来一直试图让所有人满意,因此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走得心力交瘁,面目全非,回过去看鲜有幸福感。无论外表的生活有多么光鲜,永远是给别人看的,而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如同身处悬崖边上,眼前是独木桥,背上是被蚕丝缠断的翅膀,踽踽无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来到这样的境地。
付出了很多终于换来了浸会大学新闻系的面试机会,心里却不知该作何想法。我该问问自己,这么想出去,是不是只是因为想逃离父母的掌握范围?是不是只是觉得在北京很难走出自己的路,所以想逃离这座城市?如果只是抱着这一层目的,那么坚持要出去是不是有意义?
留在北京,其实也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实现梦想的。可是这条道路可能就跟父母为我构想的道路南辕北辙了。我还是很怕这样的局面的对么。
如果我既想实现梦想,又想稳定的生活。那么我的路一定是特别特别窄的。我要能在这条路里闯出来,就必须忍常人之不能忍,必须付出很多很多东西,首先要付出的,可能就是幸福感吧。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太看重物质享受,就难免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这些年,我看着自己的灵魂渐渐蒙尘,如同灰扑扑的蛹丝缠住了即将萌芽的翅膀,因此羽翼折在身后,呈现出畸形的状态。
我觉得自己璞玉浑金,偏偏有更多人说我不是,他们也并不会说我是泥土,只不过让我安于做廉价的水晶,也有光芒,也很漂亮。这样一直背着别人的期许,慢慢人生也就过了,不也是很好么。
可是人生真的好短。短短不过百年,总不能白来走一场。我总试图抓住一些东西,想能有自己的事业,想找到爱人共度漫漫人生。有时候做事情时求胜心切,最经常在感情中乱了阵脚,大抵也是因为怕虚度流光之故。转瞬即逝的东西,我都试图抓住,恨不能全部吞下去化成骨血,现在想想,其实是错误的吧。
想起杰克伦敦说,人是悲剧的生物,是被基因和环境决定的生物。如此悲观主义的论调,我颇有同感。
我曾在研究生复试时引用海明威的理论,one should be a tough guy, be a man of action rather than of words.
其实人生有很多大道理,都是不用讲的。慢慢去做就好了。
所以呢,我亲爱的妞。你可不可以不要在乎那么多。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累。父母也并不会逼迫你,所以不要把父母的愿望作为胆怯的挡箭牌。没有野兽在后面追赶你,所以你可不可以慢下来,慢慢积累能量,慢慢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慢慢等爱。
这样才能在年老的时候,回望自己一生,然后感叹,人生啊,真的是很值得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