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的到底是什么
我09年1月在msn的space上写的(现在已经关闭了)
正好很多友邻在谈虐猫事件, 就暂且再发一次吧
嗜猫的事件最近炒得沸沸扬扬。读了一些相关文章, 思考良久, 想谈谈自己看法。
自身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告诉我, 我一定不会纵容这样的行为。 如果路经一家餐馆, 正要对猫开膛破肚,置入锅中。 我会相救, 并竭尽所能,教化育人望店主放开一条生路。 在这里, 肯定会有人批我, 又是一个伪道学, 伪君子。其辩驳我的理论想必也能耳熟能详。 但在诸位看我不顺眼, 要驳我,骂我之时,还是有话要说的。
我在各个论坛上看到很多网友对此事的整理和辩驳, 食猫是否卫生, 猫的来源等等。。。。
可当面对这样的话题:“吃猫和狗残忍,吃猪、牛、羊不残忍么?” 或者 “有本事你吃素,否则你就虚伪”
我并没有看到爱猫之人有一个有理有据的驳斥。
其实,这件事说不明白,恰恰让我看到了一个很不愿意看到的现状, 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在道德判断标志上失去了一个着力点。
抛开地域攻击, 抛开猫的卫生和口感。 在这里, 判断是否只能用一个中心来评判, 那就是人, 以人为本, 以人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件事情。很遗憾,很多人在这个概念上都犯了错误,那就是,吃猫之人是以人为本,护猫的人是以猫为本。这也是为什么, 双方争吵了大半天, 都是各执一词,但永远没有结果。
爱猫之人, 之所以护猫。皆因猫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护猫是因为看到自己的朋友即将被孽杀, 他们护猫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人性, 受到根本的抵触,和伤害。且问, 在座各位如果把珍藏多年的儿时玩具, 甚至一件保留多年的衣服,古董扔到火中付之一炬是何感受? 一件物品尚让人不忍, 何况是陪伴多年的有生命动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护猫之人虽看似为猫, 其实还是显露自身的怜悯和不忍。上天有好生之德, 体现在人的身上即为人性。
嗜猫之人,为何嗜猫? 仅为果腹?我想不然。天下食物万万千, 为何独独食猫? 因为有营养?医学界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食猫带来更多的是疾病。即使真的营养丰富, 也不会达到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地步。那么只能解释的恐怕是两个原因:猎奇和生猛。
所谓猎奇, 吃猫的人不多。 有猫食的餐馆更是少之又少。鲁迅先生已经把芦荟和龙舌兰的价格和本质说得很明白。既然物以稀为贵, 那贵就要去尝试, 就要去品尝。
所谓生猛,说白了, 就是虐杀。 看着一个活生生的动物在瞬间变成一顿佳肴。这样不仅仅意味新鲜, 更能满足感官的刺激。
不可否认,也也是人性的另一面。
一个是切肤之痛的失去自己朋友,和对生命逝去所产生的悲哀; 一个是不能满足自己的感官和好奇。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是的, 抛开素食主义, 肉食是人的本性,这个基因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但从口腹之欲扩展到连伴侣动物都吃,那不再是满足基本需求了,而是由原先的食肉本性变成了了无法满足的贪婪。在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除人以外,把所有动物都划分成一整块的。论点是, 我因为吃了牛羊, 所以我也能吃猫狗。古今中外 畜养牛羊以为禽肉, 收养猫狗以作人类朋友。这样的角色定位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价值观和传统,不容置疑。再回到刚才的观点,食肉是人的本性,没有肉食 ,一定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根本需求。但这绝不等于人可以吃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伴侣动物。前者是对肉食的基本需求,后者是欲望的膨胀和贪婪。出发点不同, 怎能相提并论?
其实,即使从饲养到屠宰牛羊的过程,也应当有相应人道的措施,而不是虐杀。因为这也是对生命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里, 我再重复一遍,以人为本, 就是人的本性中有恻隐之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道的饲养 ,和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这是人的本性。论语中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并非说只有人才受到关心,而是先问人, 再问马。而这先后 ,就是我说的条件允许。上天有好生之德, 而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恻隐之心正是我们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很可惜,中国经过多年的文化变革,这样伦理的基础缺少了准绳。 甚至于, 我们在某种状况可以用金钱,物质来衡量这样的标准。通俗的就是, 只要不违法,我花了钱, 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别人关不着我。
这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和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如果我们对尊重生命这根本的立场上都可以牵强附会,那这个民族将是冷漠的名族,至少我们丢失了原本属于应有的传统, 取而代之的是藐视生命,物质为上, 欲望第一的畸形心态。中国自古以来,且抛开道家和佛家, 即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也早把尊重生命放在核心思想中。”君子之于禽獸也,见其生,不忍見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如是说。
对于国家, 保护动物的立法并非仅仅为了一只猫和一只狗赢得权益, 而是一个民族对生命尊重。
对于个人,在我们肆无忌惮吞食着一只只猫和狗同时,请想一想, 我们到底吞噬的是什么?
正好很多友邻在谈虐猫事件, 就暂且再发一次吧
嗜猫的事件最近炒得沸沸扬扬。读了一些相关文章, 思考良久, 想谈谈自己看法。
自身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告诉我, 我一定不会纵容这样的行为。 如果路经一家餐馆, 正要对猫开膛破肚,置入锅中。 我会相救, 并竭尽所能,教化育人望店主放开一条生路。 在这里, 肯定会有人批我, 又是一个伪道学, 伪君子。其辩驳我的理论想必也能耳熟能详。 但在诸位看我不顺眼, 要驳我,骂我之时,还是有话要说的。
我在各个论坛上看到很多网友对此事的整理和辩驳, 食猫是否卫生, 猫的来源等等。。。。
可当面对这样的话题:“吃猫和狗残忍,吃猪、牛、羊不残忍么?” 或者 “有本事你吃素,否则你就虚伪”
我并没有看到爱猫之人有一个有理有据的驳斥。
其实,这件事说不明白,恰恰让我看到了一个很不愿意看到的现状, 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在道德判断标志上失去了一个着力点。
抛开地域攻击, 抛开猫的卫生和口感。 在这里, 判断是否只能用一个中心来评判, 那就是人, 以人为本, 以人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件事情。很遗憾,很多人在这个概念上都犯了错误,那就是,吃猫之人是以人为本,护猫的人是以猫为本。这也是为什么, 双方争吵了大半天, 都是各执一词,但永远没有结果。
爱猫之人, 之所以护猫。皆因猫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护猫是因为看到自己的朋友即将被孽杀, 他们护猫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人性, 受到根本的抵触,和伤害。且问, 在座各位如果把珍藏多年的儿时玩具, 甚至一件保留多年的衣服,古董扔到火中付之一炬是何感受? 一件物品尚让人不忍, 何况是陪伴多年的有生命动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护猫之人虽看似为猫, 其实还是显露自身的怜悯和不忍。上天有好生之德, 体现在人的身上即为人性。
嗜猫之人,为何嗜猫? 仅为果腹?我想不然。天下食物万万千, 为何独独食猫? 因为有营养?医学界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食猫带来更多的是疾病。即使真的营养丰富, 也不会达到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地步。那么只能解释的恐怕是两个原因:猎奇和生猛。
所谓猎奇, 吃猫的人不多。 有猫食的餐馆更是少之又少。鲁迅先生已经把芦荟和龙舌兰的价格和本质说得很明白。既然物以稀为贵, 那贵就要去尝试, 就要去品尝。
所谓生猛,说白了, 就是虐杀。 看着一个活生生的动物在瞬间变成一顿佳肴。这样不仅仅意味新鲜, 更能满足感官的刺激。
不可否认,也也是人性的另一面。
一个是切肤之痛的失去自己朋友,和对生命逝去所产生的悲哀; 一个是不能满足自己的感官和好奇。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是的, 抛开素食主义, 肉食是人的本性,这个基因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但从口腹之欲扩展到连伴侣动物都吃,那不再是满足基本需求了,而是由原先的食肉本性变成了了无法满足的贪婪。在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除人以外,把所有动物都划分成一整块的。论点是, 我因为吃了牛羊, 所以我也能吃猫狗。古今中外 畜养牛羊以为禽肉, 收养猫狗以作人类朋友。这样的角色定位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价值观和传统,不容置疑。再回到刚才的观点,食肉是人的本性,没有肉食 ,一定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根本需求。但这绝不等于人可以吃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伴侣动物。前者是对肉食的基本需求,后者是欲望的膨胀和贪婪。出发点不同, 怎能相提并论?
其实,即使从饲养到屠宰牛羊的过程,也应当有相应人道的措施,而不是虐杀。因为这也是对生命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里, 我再重复一遍,以人为本, 就是人的本性中有恻隐之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道的饲养 ,和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这是人的本性。论语中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并非说只有人才受到关心,而是先问人, 再问马。而这先后 ,就是我说的条件允许。上天有好生之德, 而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恻隐之心正是我们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很可惜,中国经过多年的文化变革,这样伦理的基础缺少了准绳。 甚至于, 我们在某种状况可以用金钱,物质来衡量这样的标准。通俗的就是, 只要不违法,我花了钱, 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别人关不着我。
这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和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如果我们对尊重生命这根本的立场上都可以牵强附会,那这个民族将是冷漠的名族,至少我们丢失了原本属于应有的传统, 取而代之的是藐视生命,物质为上, 欲望第一的畸形心态。中国自古以来,且抛开道家和佛家, 即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也早把尊重生命放在核心思想中。”君子之于禽獸也,见其生,不忍見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如是说。
对于国家, 保护动物的立法并非仅仅为了一只猫和一只狗赢得权益, 而是一个民族对生命尊重。
对于个人,在我们肆无忌惮吞食着一只只猫和狗同时,请想一想, 我们到底吞噬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