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增长:放民资扩内需微调控
为稳增长:放民资扩内需微调控
原作/龚蕾
又是周末,关注本周宏观经济的一些变化与亮点。
(一)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分析
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的新变化,首先,让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
1、欧洲经济
受到欧债危机的一些影响,欧盟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当地时间5月23日,欧盟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欧盟领导人共同商讨了一系列关于恢复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晚餐会议上,欧盟国家领导人还探讨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案,由于欧洲市场充满担忧,加上希腊退出了欧元区,欧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疑虑,会前,德法两国出现一些分歧。据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制造业出口出现了下降,西班牙国债级别也出现了下调,随着各国进入大选时期,财政紧缩也或将受到挑战。
2、美国经济
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增加,公共债务首次超过经济产出,2012年底,随着金融危机期间的许多财政刺激计划退出,美国经济将面临议论规模空前的财政紧缩。加上希腊推出欧元区,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飙升,全球股市下跌,投资者涌入美国市场,全球市场面临困境。
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表示,当前美国经济总体趋势向好,但是复苏步伐料将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希腊、法国等国家最新大选结果将导致欧洲经济前景更不明朗、欧债危机或进一步恶化。由此,美国方面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的可能性加大,其他新兴经济体在未来放松流动性的压力也将陡增,新兴国家的货币贬值、通胀压力也都会随着增加。
3、日本经济
日本在灾后重建等因素推动下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起色。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终于宣布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25日宣布,决定重新开始与伊朗央行的交易。在23日召开的金融政策决定会议上,日本银行(央行)的7名政策委员一致通过了维持金融政策现状的决议。 日本银行还将继续维持每年0%至0.1%零利率政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和全球经济不振,势必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影响或将增加。
(二)稳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扩大内需,鼓励民间投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中央强调,今年的宏观调控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1、放民资
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
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或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时,应当积极引入民间投资。
2、扩内需
着力扩大内需,扩大惠民工程,支持新能源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钎入户,加大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出口下滑,消费和投资两架马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投资方面,一直以来重视的基础设施等硬投资,或可能转向研发教育等软投资上。
3、促转型
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其中包括全面启动新一轮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政策。信号一:255亿元“绿色补贴”接力扩内需。信号二:大规模“绿色投资”助力稳增长。信号三:布局“绿色产业”着力促转型。
4、地方政府财政与地方房地产微加码调控
随着地方财政压力增加,地方或加吗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年初至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楼市调控有过4次公开讲话,第一和第二次重点谈及促使房价合理回归;第三次谈及调控时,主要提到不让调控出现反复。而这次提及的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让投资者的预期有所增加。
月初扬州出台的救市新政,该政策没有被叫停,或被认为是针对住宅产业进行的积极有益探索。
5、城镇化进程
笔者比较赞同叶檀在文章中阐述的:未来之路只能在城市化进程中拉动内需。
6、通胀压力
全球当前在进行两场比赛,一是印钞票,二是降利率,美国弥补赤字有三种方法,加税、发债、印钞票,目前最有可能是印钞票。美元贬值带来的是大宗商品的涨价,中国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压力。
(三)小结语
随着国际经济的整体下滑,以及欧美经济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保证稳增长这一关键,放民资、扩内需、促转型、微调控等一系列明显信号呈现。
原作/龚蕾
又是周末,关注本周宏观经济的一些变化与亮点。
(一)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分析
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的新变化,首先,让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
1、欧洲经济
受到欧债危机的一些影响,欧盟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当地时间5月23日,欧盟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欧盟领导人共同商讨了一系列关于恢复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晚餐会议上,欧盟国家领导人还探讨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案,由于欧洲市场充满担忧,加上希腊退出了欧元区,欧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疑虑,会前,德法两国出现一些分歧。据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制造业出口出现了下降,西班牙国债级别也出现了下调,随着各国进入大选时期,财政紧缩也或将受到挑战。
2、美国经济
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增加,公共债务首次超过经济产出,2012年底,随着金融危机期间的许多财政刺激计划退出,美国经济将面临议论规模空前的财政紧缩。加上希腊推出欧元区,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飙升,全球股市下跌,投资者涌入美国市场,全球市场面临困境。
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表示,当前美国经济总体趋势向好,但是复苏步伐料将十分缓慢。与此同时,希腊、法国等国家最新大选结果将导致欧洲经济前景更不明朗、欧债危机或进一步恶化。由此,美国方面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的可能性加大,其他新兴经济体在未来放松流动性的压力也将陡增,新兴国家的货币贬值、通胀压力也都会随着增加。
3、日本经济
日本在灾后重建等因素推动下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起色。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终于宣布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25日宣布,决定重新开始与伊朗央行的交易。在23日召开的金融政策决定会议上,日本银行(央行)的7名政策委员一致通过了维持金融政策现状的决议。 日本银行还将继续维持每年0%至0.1%零利率政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和全球经济不振,势必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影响或将增加。
(二)稳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扩大内需,鼓励民间投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中央强调,今年的宏观调控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1、放民资
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
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或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时,应当积极引入民间投资。
2、扩内需
着力扩大内需,扩大惠民工程,支持新能源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钎入户,加大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今出口下滑,消费和投资两架马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投资方面,一直以来重视的基础设施等硬投资,或可能转向研发教育等软投资上。
3、促转型
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其中包括全面启动新一轮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政策。信号一:255亿元“绿色补贴”接力扩内需。信号二:大规模“绿色投资”助力稳增长。信号三:布局“绿色产业”着力促转型。
4、地方政府财政与地方房地产微加码调控
随着地方财政压力增加,地方或加吗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年初至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楼市调控有过4次公开讲话,第一和第二次重点谈及促使房价合理回归;第三次谈及调控时,主要提到不让调控出现反复。而这次提及的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让投资者的预期有所增加。
月初扬州出台的救市新政,该政策没有被叫停,或被认为是针对住宅产业进行的积极有益探索。
5、城镇化进程
笔者比较赞同叶檀在文章中阐述的:未来之路只能在城市化进程中拉动内需。
6、通胀压力
全球当前在进行两场比赛,一是印钞票,二是降利率,美国弥补赤字有三种方法,加税、发债、印钞票,目前最有可能是印钞票。美元贬值带来的是大宗商品的涨价,中国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压力。
(三)小结语
随着国际经济的整体下滑,以及欧美经济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保证稳增长这一关键,放民资、扩内需、促转型、微调控等一系列明显信号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