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因
失败时,我们总认为是偶然原因作崇。成功时,我们总认为是必然结果。
1812年,拿破仑撕毁与俄国亚历山大的和约,悍然入侵俄国。这场战争以俄罗斯节节败退为开始、以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为剧终。这是一个国家的几百万人向另一个国家几百万人的杀戮。有关这场战争的始末,成为后来史学家的论辩战场。忠于拿破仑的史学家常常把法国的失败归因为于几个偶然事件;忠于沙皇的史学家同样常把亚历山大没能阻止战争爆发归因于几个偶然事件。
1992年,我在非洲经历了一次致命事故。事故之后我深深陷入无穷无尽的假设之中:假如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假如路上没有加油,假如我要避让的那辆车速度稍微慢了一点点,假如。。。
今年陪都事件。肯定有人现在还天真地想:假如没有发生王立军的奔逃,也许没有后来的东窗事发。。。
托尔斯泰认为,一盘棋的失败,不是哪一步棋走错了,乃是步步都走错了。法俄战争的爆发,不是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个人之间的对决,而是两个国家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战争。投入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原因,也是战争的结果。他说,如果有一个法国士兵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这个战争,并且他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士兵,而另一个士兵又影响了另一个士兵。。。这样,战争最终会因为所有士兵的反对而不复存在。他说,战斗的命令来自于皇上,但杀人的子弹却来自每个战士的枪。
就此引伸,我们是否可以说:你如果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么你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一员;你如果觉得自己正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社会,那么你是这个肮脏社会的帮凶。
对于那个事故,我认识到,事故乃肇始于我拿到驾照的第一天。
下面摘抄的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对法俄战争的一段反思。托尔斯泰不仅仅人类的作家,而是人类少有的具有睿智思想和锐利目光的史学家、思想家。
“当苹果成熟时,就从树上掉下来——它为什么掉下来呢?是因为受地球引力的吸引吗?是因为苹果茎干枯了吗?是因为由于太阳晒或是自身太重,或是风吹了它吗?还是因为站在树下的小孩想吃苹果吗?” --托尔斯泰
1812年,拿破仑撕毁与俄国亚历山大的和约,悍然入侵俄国。这场战争以俄罗斯节节败退为开始、以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为剧终。这是一个国家的几百万人向另一个国家几百万人的杀戮。有关这场战争的始末,成为后来史学家的论辩战场。忠于拿破仑的史学家常常把法国的失败归因为于几个偶然事件;忠于沙皇的史学家同样常把亚历山大没能阻止战争爆发归因于几个偶然事件。
1992年,我在非洲经历了一次致命事故。事故之后我深深陷入无穷无尽的假设之中:假如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假如路上没有加油,假如我要避让的那辆车速度稍微慢了一点点,假如。。。
今年陪都事件。肯定有人现在还天真地想:假如没有发生王立军的奔逃,也许没有后来的东窗事发。。。
托尔斯泰认为,一盘棋的失败,不是哪一步棋走错了,乃是步步都走错了。法俄战争的爆发,不是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个人之间的对决,而是两个国家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战争。投入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原因,也是战争的结果。他说,如果有一个法国士兵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这个战争,并且他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士兵,而另一个士兵又影响了另一个士兵。。。这样,战争最终会因为所有士兵的反对而不复存在。他说,战斗的命令来自于皇上,但杀人的子弹却来自每个战士的枪。
就此引伸,我们是否可以说:你如果觉得自己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么你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一员;你如果觉得自己正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社会,那么你是这个肮脏社会的帮凶。
对于那个事故,我认识到,事故乃肇始于我拿到驾照的第一天。
下面摘抄的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对法俄战争的一段反思。托尔斯泰不仅仅人类的作家,而是人类少有的具有睿智思想和锐利目光的史学家、思想家。
“当苹果成熟时,就从树上掉下来——它为什么掉下来呢?是因为受地球引力的吸引吗?是因为苹果茎干枯了吗?是因为由于太阳晒或是自身太重,或是风吹了它吗?还是因为站在树下的小孩想吃苹果吗?” --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