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蒙古史(前言&章一)一切从混沌开始
从没有任何一位先知预言过她日后会如此辉煌,所以关于蒙古或者说蒙古族人的历史,在其于荒蛮间诞生之后的几十年里,都缺乏及时准确的文字记述,加之其巅峰期总面积高达三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过于广袤的国土,以及领地间各地区文化语言的巨大差异,这一个民族的历史,研习起来总是相当困难。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的史学家,可以说在长达几百年间的研究——对于从公元12世纪中后期开始200年间的蒙古人的历史的描述总是受困于汉文化圈——从我们初高中的课本,到近些年来在图书馆或者书店里越来越多的彩印书籍,似乎都脱离不了“蒙元史”这样一个结构框架。甚至直到公元20世纪,中国人中的极少部分能够有能力阅读外国文字的时候,蒙古族辉煌的历史才开始被国人慢慢所认知。
然而大概出于某种狭隘的民族自尊心的原因,这些所谓的历史学家,或明或暗的或者说总是很隐晦而粗暴地试图让我们把蒙古史简单的认为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史,甚至某些公开发表的影响力极大的史料与教材,用更隐晦的字眼暗示我们使我们确信一个严重的谬误:元朝的疆域曾直抵多瑙河。
然而当你接触到越多的史料,这样简单粗暴的史学观点就越发没法让人接受。
我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历史学家,甚至不能算作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因为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书本、网络,而非实地的考察,而且也没有什么骇人听闻的独到见解。
如果允许我把从中小学阅读的如上所述关于蒙古史小册子(确切说是蒙元史:成吉思汗——忽必烈史)的文字算做一个确切的开始的话,那么我比同龄人或者说一起成长起来的接受同等教育的人们所多出的,则是这10多年来断断续续的由东方而西方,有中国而波斯,这阅读蒙古史料的过程中,整理出的一个越来越发清晰的框架。由此,或许我可以算作一个比同龄人稍独特而且热衷一点的蒙古史爱好者。如果简简单单的只是对于我本身来讲,几乎可以说这样的一种爱好似乎与我所喜爱的一些体育运动或是年少时热衷的电子游戏,都并没太多本质上的不同。
感谢这个网络社会,可以使我写下的文字告别某种程度的孤芳自赏,而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某些分享让更多需要的人查阅。
关于下面以及日后的所有关于蒙古的文字,大概我唯一能够做的保证,就是会尽力确保自己写下的所有关于历史的记述都有其确切的出处——而并非来自不一而足的各种别有用心的杜撰与扭曲。所以如果你喜欢,大可以在与别人闲聊或者讨论时,做直接、间接而理直气壮的引用,而不用担心被嘲笑。
我会尽力保证写出来的文字更接近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历史书,尽量避免适用野史;当各种史源的记载发生不一致但并不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时候,请允许我通过判断,从中选择一个我认为更为可信的来做主要纪录——相应的当一些互相有悖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历史进程的的史源出现的时候,我会尽量将其展现,请大家自行判断。也希望您谅解我在此时某种程度上冗长的记述。
在前后长达200多年的历史当中,登场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加之名字实在是拗口,我会进行一次较大大规模的压缩,以突出主线。
So,let’s begin.
第一章 一切从混沌开始
就像糗百那个著名的关于“为什么大禹治水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老婆却怀孕分娩了”这样思维严密却诡异好笑的问题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一样。蒙古的历史从铁木真出生的那天起就是一桩悬案。我们不妨从善如流地认为铁木真诞生于公元1167年,除了有人想从铁木真也就是日后的成吉思汗的生辰八字、生肖属性、星座血型中找到某种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从而提升自信,否则实在没有必要过于纠缠这个问题。当然,他的另一个被认定的生辰年代是公元1162,如果按照后者的数字,以中国的计岁方式,成吉思汗去世的1227年正好是他66岁大寿的那一年——在这么吉祥的年岁逝去可能被当局者认作是一种完美——然而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杯具——想像一下当你要准备庆祝66岁生日的时候却突然嗝屁了的感觉吧。所以我们在还是少安排铁木真活几年,逝在一个平凡的年岁,更合乎情理一些。
铁木真的童年也并不像许多不负责任的史书中所记述的那么悲惨。吃草根树皮只是如荷马史诗一般夸大的蒙古是史诗里才有的传说。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名叫铁木真的小子,其生活爽到9岁时候在他爸爸带他出去溜达的途中就与翁吉剌部的德薛禅之女定了娃娃亲!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多事儿的女人,铁木真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在他9岁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这个多事儿的女人——大他一岁的孛尔帖。
如果我的文字能够顺利地写下去的话,你一定会像我一样猛地发现这个一生中只多事儿了两次的女人怎样把“多事儿”驾驭成一中艺术,从而影响到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进而间接影响了其后整整200年的亚欧大陆的历史的。
所以说,10岁之前的铁木真其实是过的很爽的,他老爸,也速该是族里一名很牛逼的勇士和领袖:铁木真他娘柯额仑——蒙古史诗里最伟大的母亲,是也速该青春年少时见色起意,自己从敌人的手里抢过来的;而为他的长子——日后的成吉思汗起铁木真这个名字,本身也是也速该为纪念自己所战胜的一个最勇武有力的敌人——塔塔尔人的首领铁木真而从那边借用过来的。对于也速该来讲,这是一个使得他自己充满荣耀的名字——这与传统意义上中国人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或者说汉文化圈里,或许只有对一个人仇恨到变态了的程度却没法弄死对方,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羞辱对方——最不可取也是贻害最深的,就是把对方的名字起给自己的儿孙,从而通过日夜呼唤这个名字来获得某种扭曲的心理上的只有逻辑学能解释的清楚的快感。你要相信我,这种事儿是果真发生过了的。
武功如此强大的也速该也因为一次次的功绩而具有了一个荣耀的称号:巴秃儿。和现在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巴秃儿”不同,在800年前的蒙古草原上,只有最勇猛的勇士和部族领袖才配的上这样的称号。
在强大的也速该为铁木真抢回一个妈并且定下一门足以影响到他一生的亲事之后,完成了上天交给他了一个最后的使命:死去。
-——这位乞颜部的英雄把铁木真留在了老丈人家,独自一人在苍茫的草原之中往回溜达。途中因为饥渴,竟然去向几个塔塔尔人索要吃喝——难道你忘了你丫杀了人家好几个首领,还把其中一个最勇猛首领的名字用给自己儿子用了?您竟能搁如此世仇于不顾和人家一起吃饭,坦荡得已经接近脑残地步?
塔塔尔人对也速该恨之入骨,结局自然不用说,塔塔尔人给他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食物中毒,挂了。我之所以说是食物中毒而不是简单的毒药毒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也速该竟然吃了这顿饭好几天之后,甚至已经回到自己的部落有一段日子才死。这明显不是急性中毒的样子,同时与那种传统意义上因为累计到一定程度由量变而质变的慢性中毒也不同,毕竟他只吃过塔塔尔人一顿饭。除非——他还向人要了干粮。总之这些都不是重点,总之也速该挂了,这笔帐算在了塔塔尔人的身上。当然,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蒙古当时的医疗水平是多么的落后。
也速该的死,给了铁木真磨练自己的最好的一个机会。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从10岁开始的这3、5年的磨练,或许就没有日后的成吉思汗。
所以我们如果我们写到这,暂时总结也速该对于整个蒙古历史最大的功绩主要就是两个:给铁木真找了个好媳妇,然后华丽丽的死去,完成这两个铺垫,前后历时不到一个月。当然,这个勇猛的武士在他一生中所作出的其他各种抉择所发挥的影响,日后才会慢慢显现。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幼时的铁木真并非生来就是一场杯具,在他人生的前10个年头,他过得还是蛮爽的。当然与我们马后炮的结论不同的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10岁的铁木真一定宁肯没结这门亲事,自己的父亲没带他出过这次远门,也宁肯没有了也速该的食物中毒。
因为杯具终于还是来了,曾经因为也速该强大武力而聚集在一起的几个部族,竟然在他死后几个月的下一个春天,就决定抛弃这帮孤儿寡妇。
许多严肃的历史学著作都认为发生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处于其他氏族首领的嫉妒心作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看到过03版的射雕,应该对一开篇几集蒙古大汗被金国皇帝钉在木桩上弄死的镜头会有些印象。这个大汗就是俺巴孩汗,就像我们开篇所述,因为没有文字的详细记载,俺巴孩汗的生猝年代都是不详的。我们只能从周边国家的文史记录中知道,截至公元1170之前,金国与蒙古地方的战争止于1147年。史料也没详细记载过这前后阶段各个部落之间是如何融合或者分散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切知道的是,在也速该死前,他是包括俺巴孩遗孀在内的许多亲近部族的领导人。
而在他死后,俺巴孩汗的遗老遗少试图恢复自己几十年前在族群内的统治地位——事实上证明,即使纵观整个蒙古的历史,旧贵族们所拥有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当俺巴孩汗这一只决定驱逐也速该这一族的乞颜部时,由柯额仑带领的乞颜部被很容易的就孤立了出去。
我之所以说,成吉思汗的童年并没有那么悲惨,或者说他的悲惨被不少的文艺作品夸大的原因就是,即使是被孤立出去的时候,他们其实还是有一些追随者的。甚至还有一定的武力,和孤立他们了俺巴孩的族人对峙过一段时间,摆开阵势互相射箭。
这段早期的历史又一次没有说明原因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结果:不知怎的,或许是出于某种不愿意别人跟着自己受苦的自尊作祟,铁木真的母亲选择了独自带领7个孩子(6男1女)和一些仆人出来独自生活——好吧,这让我们又想起了另一个小笑话:我的爸爸很穷,我的妈妈很穷,我很穷,我家的用人很穷,我家的司机也很穷。
因而我认为,把这种所谓的苦难描述成一种脱离了权利中心的游牧生活更为贴切,这种生活并不比其他草原上的牧民更凄惨。口传的蒙古史诗中的内容,显然是夸大了这种困境。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的史学家,可以说在长达几百年间的研究——对于从公元12世纪中后期开始200年间的蒙古人的历史的描述总是受困于汉文化圈——从我们初高中的课本,到近些年来在图书馆或者书店里越来越多的彩印书籍,似乎都脱离不了“蒙元史”这样一个结构框架。甚至直到公元20世纪,中国人中的极少部分能够有能力阅读外国文字的时候,蒙古族辉煌的历史才开始被国人慢慢所认知。
然而大概出于某种狭隘的民族自尊心的原因,这些所谓的历史学家,或明或暗的或者说总是很隐晦而粗暴地试图让我们把蒙古史简单的认为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史,甚至某些公开发表的影响力极大的史料与教材,用更隐晦的字眼暗示我们使我们确信一个严重的谬误:元朝的疆域曾直抵多瑙河。
然而当你接触到越多的史料,这样简单粗暴的史学观点就越发没法让人接受。
我并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历史学家,甚至不能算作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因为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公开发表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书本、网络,而非实地的考察,而且也没有什么骇人听闻的独到见解。
如果允许我把从中小学阅读的如上所述关于蒙古史小册子(确切说是蒙元史:成吉思汗——忽必烈史)的文字算做一个确切的开始的话,那么我比同龄人或者说一起成长起来的接受同等教育的人们所多出的,则是这10多年来断断续续的由东方而西方,有中国而波斯,这阅读蒙古史料的过程中,整理出的一个越来越发清晰的框架。由此,或许我可以算作一个比同龄人稍独特而且热衷一点的蒙古史爱好者。如果简简单单的只是对于我本身来讲,几乎可以说这样的一种爱好似乎与我所喜爱的一些体育运动或是年少时热衷的电子游戏,都并没太多本质上的不同。
感谢这个网络社会,可以使我写下的文字告别某种程度的孤芳自赏,而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某些分享让更多需要的人查阅。
关于下面以及日后的所有关于蒙古的文字,大概我唯一能够做的保证,就是会尽力确保自己写下的所有关于历史的记述都有其确切的出处——而并非来自不一而足的各种别有用心的杜撰与扭曲。所以如果你喜欢,大可以在与别人闲聊或者讨论时,做直接、间接而理直气壮的引用,而不用担心被嘲笑。
我会尽力保证写出来的文字更接近真正的历史而不是历史书,尽量避免适用野史;当各种史源的记载发生不一致但并不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时候,请允许我通过判断,从中选择一个我认为更为可信的来做主要纪录——相应的当一些互相有悖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历史进程的的史源出现的时候,我会尽量将其展现,请大家自行判断。也希望您谅解我在此时某种程度上冗长的记述。
在前后长达200多年的历史当中,登场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加之名字实在是拗口,我会进行一次较大大规模的压缩,以突出主线。
So,let’s begin.
第一章 一切从混沌开始
就像糗百那个著名的关于“为什么大禹治水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老婆却怀孕分娩了”这样思维严密却诡异好笑的问题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一样。蒙古的历史从铁木真出生的那天起就是一桩悬案。我们不妨从善如流地认为铁木真诞生于公元1167年,除了有人想从铁木真也就是日后的成吉思汗的生辰八字、生肖属性、星座血型中找到某种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从而提升自信,否则实在没有必要过于纠缠这个问题。当然,他的另一个被认定的生辰年代是公元1162,如果按照后者的数字,以中国的计岁方式,成吉思汗去世的1227年正好是他66岁大寿的那一年——在这么吉祥的年岁逝去可能被当局者认作是一种完美——然而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杯具——想像一下当你要准备庆祝66岁生日的时候却突然嗝屁了的感觉吧。所以我们在还是少安排铁木真活几年,逝在一个平凡的年岁,更合乎情理一些。
铁木真的童年也并不像许多不负责任的史书中所记述的那么悲惨。吃草根树皮只是如荷马史诗一般夸大的蒙古是史诗里才有的传说。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名叫铁木真的小子,其生活爽到9岁时候在他爸爸带他出去溜达的途中就与翁吉剌部的德薛禅之女定了娃娃亲!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多事儿的女人,铁木真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在他9岁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这个多事儿的女人——大他一岁的孛尔帖。
如果我的文字能够顺利地写下去的话,你一定会像我一样猛地发现这个一生中只多事儿了两次的女人怎样把“多事儿”驾驭成一中艺术,从而影响到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进而间接影响了其后整整200年的亚欧大陆的历史的。
所以说,10岁之前的铁木真其实是过的很爽的,他老爸,也速该是族里一名很牛逼的勇士和领袖:铁木真他娘柯额仑——蒙古史诗里最伟大的母亲,是也速该青春年少时见色起意,自己从敌人的手里抢过来的;而为他的长子——日后的成吉思汗起铁木真这个名字,本身也是也速该为纪念自己所战胜的一个最勇武有力的敌人——塔塔尔人的首领铁木真而从那边借用过来的。对于也速该来讲,这是一个使得他自己充满荣耀的名字——这与传统意义上中国人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或者说汉文化圈里,或许只有对一个人仇恨到变态了的程度却没法弄死对方,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羞辱对方——最不可取也是贻害最深的,就是把对方的名字起给自己的儿孙,从而通过日夜呼唤这个名字来获得某种扭曲的心理上的只有逻辑学能解释的清楚的快感。你要相信我,这种事儿是果真发生过了的。
武功如此强大的也速该也因为一次次的功绩而具有了一个荣耀的称号:巴秃儿。和现在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巴秃儿”不同,在800年前的蒙古草原上,只有最勇猛的勇士和部族领袖才配的上这样的称号。
在强大的也速该为铁木真抢回一个妈并且定下一门足以影响到他一生的亲事之后,完成了上天交给他了一个最后的使命:死去。
-——这位乞颜部的英雄把铁木真留在了老丈人家,独自一人在苍茫的草原之中往回溜达。途中因为饥渴,竟然去向几个塔塔尔人索要吃喝——难道你忘了你丫杀了人家好几个首领,还把其中一个最勇猛首领的名字用给自己儿子用了?您竟能搁如此世仇于不顾和人家一起吃饭,坦荡得已经接近脑残地步?
塔塔尔人对也速该恨之入骨,结局自然不用说,塔塔尔人给他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食物中毒,挂了。我之所以说是食物中毒而不是简单的毒药毒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也速该竟然吃了这顿饭好几天之后,甚至已经回到自己的部落有一段日子才死。这明显不是急性中毒的样子,同时与那种传统意义上因为累计到一定程度由量变而质变的慢性中毒也不同,毕竟他只吃过塔塔尔人一顿饭。除非——他还向人要了干粮。总之这些都不是重点,总之也速该挂了,这笔帐算在了塔塔尔人的身上。当然,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蒙古当时的医疗水平是多么的落后。
也速该的死,给了铁木真磨练自己的最好的一个机会。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从10岁开始的这3、5年的磨练,或许就没有日后的成吉思汗。
所以我们如果我们写到这,暂时总结也速该对于整个蒙古历史最大的功绩主要就是两个:给铁木真找了个好媳妇,然后华丽丽的死去,完成这两个铺垫,前后历时不到一个月。当然,这个勇猛的武士在他一生中所作出的其他各种抉择所发挥的影响,日后才会慢慢显现。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幼时的铁木真并非生来就是一场杯具,在他人生的前10个年头,他过得还是蛮爽的。当然与我们马后炮的结论不同的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10岁的铁木真一定宁肯没结这门亲事,自己的父亲没带他出过这次远门,也宁肯没有了也速该的食物中毒。
因为杯具终于还是来了,曾经因为也速该强大武力而聚集在一起的几个部族,竟然在他死后几个月的下一个春天,就决定抛弃这帮孤儿寡妇。
许多严肃的历史学著作都认为发生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处于其他氏族首领的嫉妒心作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看到过03版的射雕,应该对一开篇几集蒙古大汗被金国皇帝钉在木桩上弄死的镜头会有些印象。这个大汗就是俺巴孩汗,就像我们开篇所述,因为没有文字的详细记载,俺巴孩汗的生猝年代都是不详的。我们只能从周边国家的文史记录中知道,截至公元1170之前,金国与蒙古地方的战争止于1147年。史料也没详细记载过这前后阶段各个部落之间是如何融合或者分散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切知道的是,在也速该死前,他是包括俺巴孩遗孀在内的许多亲近部族的领导人。
而在他死后,俺巴孩汗的遗老遗少试图恢复自己几十年前在族群内的统治地位——事实上证明,即使纵观整个蒙古的历史,旧贵族们所拥有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当俺巴孩汗这一只决定驱逐也速该这一族的乞颜部时,由柯额仑带领的乞颜部被很容易的就孤立了出去。
我之所以说,成吉思汗的童年并没有那么悲惨,或者说他的悲惨被不少的文艺作品夸大的原因就是,即使是被孤立出去的时候,他们其实还是有一些追随者的。甚至还有一定的武力,和孤立他们了俺巴孩的族人对峙过一段时间,摆开阵势互相射箭。
这段早期的历史又一次没有说明原因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结果:不知怎的,或许是出于某种不愿意别人跟着自己受苦的自尊作祟,铁木真的母亲选择了独自带领7个孩子(6男1女)和一些仆人出来独自生活——好吧,这让我们又想起了另一个小笑话:我的爸爸很穷,我的妈妈很穷,我很穷,我家的用人很穷,我家的司机也很穷。
因而我认为,把这种所谓的苦难描述成一种脱离了权利中心的游牧生活更为贴切,这种生活并不比其他草原上的牧民更凄惨。口传的蒙古史诗中的内容,显然是夸大了这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