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论禅之一
古德有言。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所谓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谓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染污。亦不住在无染污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且非口头说底无心。若未得真无心。只据说底。与默照邪禅。何以异哉 。
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怗。于道有趣向分。寂静波罗蜜。定众生散乱妄觉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 。
欲学此道。当于自己脚跟下理会。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脚跟下消息。脚跟下消息通了。种种知见无非尽是脚跟下事。故祖师云。正说知见时。知见即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如今。若如今不越一念。向脚跟下。顿亡知见。便与祖师把手共行。未能如是。切忌向知见上着到。士大夫学道。利根者蹉过。钝根者难入。难入则自生退屈。蹉过则起谤无疑。若要着中。但将蹉过底。移在难入处。却将难入底。移在蹉过处。自然怗怗地。不作难入蹉过之解矣。得如此了。却好向遮里全身放下。放下时亦不得作放下道理。
所谓传法者。乃心法也。心法无形段。所传者前所云我证尔证底是也。若彼此不证。向心外取证则有宗旨玄妙奇特可传可授。便有我会尔不会。生轻薄想。增长我见。如来说为可怜愍者。妙喜禅无难参易参之异。只要参禅人向未痾已前坐断生死路头。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难参易参。差别在人。不干禅事。往往聪明灵利汉。多是求速效要。口里有可得说。面前有可得凭仗。殊不知。此事得者。如生师子返掷。在当人日用二六时中。如水银落地。大底大圆。小底小圆。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鱍鱍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苟未能如是。且暂将这作聪明说道理底。置在一边。却向没捞摸处。没滋味处。试捞摸咬嚼看。捞摸来捞摸去。咬嚼来咬嚼去。忽然向没滋味处咬着舌头。没捞摸处打失鼻孔。方知赵州老人道。未出家时被菩提使。出家后使得菩提。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有时将丈六金身却作一茎草。用建立亦在我。扫荡亦在我。说道理亦在我。不说道理亦在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说即有若干。不说即无若干。得如是自在了。何适而不自得。梵语般若。此云智慧。
学此道。未得个入头处时。觉得千难万难。闻宗师举觉愈觉难会。盖以取证求歇底心不除。返被此作障碍。此心才歇。方知非难非易。亦非师家可以传授 。
学道人。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难。境空而心不空。心为境所胜。但空心而境自空矣。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则是此心未得空。复为境所夺。此病不除。生死无由出离。不见庞公呈马祖偈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此心既空矣。心外复有何物而可空耶。思之但得本莫愁末。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则种种语言种种智慧。日用应物随缘。七颠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恶。或顺或逆。皆末也。于随缘处能自觉知。则无少无剩 。
学道人。十二时中心意识常要寂静。无事亦须静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怗。于道有趣向分。寂静波罗蜜。定众生散乱妄觉耳。若执寂静处便为究竟。则被默照邪禅之所摄持矣 。
欲学此道。当于自己脚跟下理会。才涉秋毫知见。即蹉过脚跟下消息。脚跟下消息通了。种种知见无非尽是脚跟下事。故祖师云。正说知见时。知见即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如今。若如今不越一念。向脚跟下。顿亡知见。便与祖师把手共行。未能如是。切忌向知见上着到。士大夫学道。利根者蹉过。钝根者难入。难入则自生退屈。蹉过则起谤无疑。若要着中。但将蹉过底。移在难入处。却将难入底。移在蹉过处。自然怗怗地。不作难入蹉过之解矣。得如此了。却好向遮里全身放下。放下时亦不得作放下道理。
所谓传法者。乃心法也。心法无形段。所传者前所云我证尔证底是也。若彼此不证。向心外取证则有宗旨玄妙奇特可传可授。便有我会尔不会。生轻薄想。增长我见。如来说为可怜愍者。妙喜禅无难参易参之异。只要参禅人向未痾已前坐断生死路头。直下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难参易参。差别在人。不干禅事。往往聪明灵利汉。多是求速效要。口里有可得说。面前有可得凭仗。殊不知。此事得者。如生师子返掷。在当人日用二六时中。如水银落地。大底大圆。小底小圆。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鱍鱍地。常露现前。正当恁么时。方始契得一宿觉所谓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苟未能如是。且暂将这作聪明说道理底。置在一边。却向没捞摸处。没滋味处。试捞摸咬嚼看。捞摸来捞摸去。咬嚼来咬嚼去。忽然向没滋味处咬着舌头。没捞摸处打失鼻孔。方知赵州老人道。未出家时被菩提使。出家后使得菩提。有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有时将丈六金身却作一茎草。用建立亦在我。扫荡亦在我。说道理亦在我。不说道理亦在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说即有若干。不说即无若干。得如是自在了。何适而不自得。梵语般若。此云智慧。
学此道。未得个入头处时。觉得千难万难。闻宗师举觉愈觉难会。盖以取证求歇底心不除。返被此作障碍。此心才歇。方知非难非易。亦非师家可以传授 。
学道人。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难。境空而心不空。心为境所胜。但空心而境自空矣。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则是此心未得空。复为境所夺。此病不除。生死无由出离。不见庞公呈马祖偈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此心既空矣。心外复有何物而可空耶。思之但得本莫愁末。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则种种语言种种智慧。日用应物随缘。七颠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恶。或顺或逆。皆末也。于随缘处能自觉知。则无少无剩 。
井观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解读“唯是一心” (1人喜欢)
- 读书:读大乘法之一
- 读书:唯识指意 (2人喜欢)
- 读书:《圆觉经》之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1人喜欢)
- 读书:唯是一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