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行——北京篇
向南行——北京
D8:2/26 休整
买了张北京地图,傍晚时候跟肖的室友一起撺弄了一顿饭,其乐融融,也许我跟肖就是更像亲人而不是情人。彼此了解的事情太多也无法介怀,自然也不能在一起,谢谢他的温柔吧,也愿现在在他身边的人懂得。
D9:2/27 阜成门—羊肉胡同—砖塔胡同—兵马司胡同—丰盛胡同—灵境胡同—府右街—天安门—石碑胡同
休整了一天就得瑟了,上午去颐和园那边拿了假的学生证(我是有多经济啊~~~HOHO)。再去阜成门那边修了PSP的背挂电池,然后就开始随意暴走。查看地图大概了确定了走的方向就开始穿胡同,第一个是羊肉胡同,倒是起了个草根名字,抬眼看这一带都还是老四合院的建筑样子,门口一些粗大的杨树被围在铁栅栏里,说到北京的四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情景。从核桃巷穿到砖塔胡同,看见一座”古刹护国关帝庙”,走进去小小的空间里紧凑的住满了人家,走道上也堆满了杂物,就是丝毫不见庙宇的影子,问及周围的一些老人家已经没人说得出这里的缘由。继续往南走,看见很多建筑上画着大大的拆,随便听了几处街坊的家常闲谈,都是在说拆迁的补偿问题。看着兵马司胡同即将淹没在高楼后面,看着王卓然故居门前堆满了啤酒箱,除了嗟叹还能做什么呢。老百姓的生活要过,但这些古老的建筑又有谁来守护,怕是以后连胡同这个名词都得靠模型来说明了吧。
出了兵马司胡同往灵境胡同方向走,大街上很多指示牌说明横纵交错的胡同名称,比如粉子胡同,大酱坊小酱坊胡同等。往东走,进入府右街,齐溜的红墙表示接近天安门了,一些门口都有兵岗把手着,有个没有匾牌的入口处,左右张望还是没有一点内容的讯息,问站岗的小兵这里是干吗的,人就笑笑的回答我这是机密。难道是那种举着上访牌出没顷刻就消失的地方?汗,谨言慎行为好。
逛到天安门的时候就有点到极限了,果然没休整就出来有点勉强了吗,于是就着城墙旁边的休息椅发了会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在我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即将发生的大事。
就近绕去石碑胡同,之后在西单附近买了点菜去肖上班地方等他下班,住人家那里,总得有点乖巧的样子,好在家常菜做的还是没有问题的。有点累就没有回去做饭在外面吃了点一起回去的,晚上近8点时候接到家里电话,一般都是我爹打的讲两句再换我娘,这次直接是我娘说话有点吃惊,而且声音明显不对,好像特别费力,只是简短的喊了我名字,然后就说了句奶奶去世了,就这2句话可是我娘却花了很久才完整讲完,最后就是嘱咐快点回来,我答应着好但脑子却空白一片。挂了电话觉得不对,马上给妹妹去电话,但是妹妹那边也没收到消息,我让她赶紧去问清楚再告诉我。5分钟之后我才从妹妹那里获得整件事情的全貌。大抵是昨夜奶奶便觉不舒服,今天早上叫110送去的医院,做完检查还没什么大事情,惯常的输液留院,大家都以为像之前一样会挺过来,但突然傍晚就下的病危通知书,7点左右就去世了。我马上就开始订机票,但最早的赶回去也得第二天下午到家,我还给2个弟弟都嘱咐下莫慌,尽快回家之类。没敢电话说都是在线联系的,怕控制不住情绪,从知道消息开始就一直眼泪掉个不停,。肖就在旁边安慰我,陪我讲了一夜的话,第二天一早送我出门,我没让他送我去机场,觉得所有的都应该有个新的开始。
D10~D23:2/28~3/12 老家
在飞机上也无法入睡,下了飞机就往汽车站赶,妹妹短信我说五点前务必到家。在路上我收到弟弟的短信也是说一直在抹眼泪。到家刚好赶在钉棺前,灵堂设在中堂小叔家,我换的黑色衣服,娘给我戴的孝帽,我问我爹呢,我娘指指院子里,就只这些天,我竟认不出我爹来了,瞬间老了很多,脸也瘦削了一大块,在那儿跪着,我过去后喊他,他应我的声音都是沙哑的。我再找爷爷,之前听说大家想瞒着他奶奶去世的消息怕他身子受不住,但一去世家里亲戚一些相关的一来一去的打点早就瞒不住了,大家怕爷爷伤心过度,尽量不让他在灵堂里呆着,我去到爷爷屋子里,爷爷看着我的目光都有点呆滞,我摸着他的手陪他坐着,他叨念着”你奶奶走了哎”,好像要得到我的确认一样,人在面临巨大打击的时候总是有恍惚感,但我知道这是真的,奶奶走了,无论怎么呼喊她都不会应我了,而这个世上亲切的称呼我小名的人又少了一个。
在灵堂奶奶的牌位面前跪着,抬头看着黑白相框里的那个人,过年时候我们还一起晒太阳,现在她却只能在镜框里隔着很远很远的笑着看着我。奶奶,您孙女回来了。奶奶,您怎么走那么早,您让爷爷怎么办,您让我们怎么办。奶奶,我走之前您还好好的啊。奶奶,您跟我说说话啊。
家里不太会办丧事,都是长辈亲戚们在帮忙,5点的时候钉棺,最亲的家属可以在旁边见最后一面,棺盖只推开了一点,道士揭开奶奶脸上的白布,在看见奶奶遗容的一刹那,我竟惊了下,面容还是熟悉的面容,却没有呼吸没有温度,闭着眼睛在那里再也不会睁开看我一眼了,也再也不会叫我一声了。屋子里光线昏沉,棺木里奶奶只露出脸来,显得特别的僵硬,脸色蜡黄甚至发黑,没有血气,因为赶吉时不多久就开始钉棺了,我才真的相信奶奶是真的走了。我们又送奶奶上山然后下葬,先安放在地面上的灵屋,等到满3年后再下葬。
因为回去的晚,很多事情我都是事后听说。小姨说奶奶咽气那会抢救了也是无效,送回家后她们妯娌给奶奶洗澡时候身体还是温热的,小姨就想这人是不是还会活过来。然后穿上寿衣,为防骨头散架把身体捆上棉被,奶奶的耳鼻都开始冒血,所以小姨在钉棺那时候总问我奶奶脸是干净的吧。我说干净的,奶奶是干干净净的走的,奶奶为了爷爷为了我们一大家子操劳了一生,现在只希望她走了后能不再牵挂我们,卸下身上的重担,吃想吃的做想做的就好。
人死落序,老家的说法,大抵就是人死了落下序幕的意思。在家的这些天,忙着做七的准备,打点很多人际,有时想想都害怕,看着年迈的父母,我是不是也有一天将站在这里打点他们的身后事。不可想象般,胸腔里又积满眼泪,不思考的时候我就总以为他们不会老也不会死,还会陪伴我很久,也许我们能握在手里的时间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看着他们每年都要染一次还是有些盖不住的鬓白,所以所以我要在还有时间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亲爱的父亲娘亲大人,我爱你们。
呆到二七过完,因为行程是既定的,12日又再次踏上旅途。
D24:3/13 北京
13日中午到的北京,洋洋童鞋接驾的。06年之后就没怎么见过了,彼此印象中的样子都还是久远的。下午休息,洋洋童鞋去上课。我在电脑上做出行的大致计划。
D25:3/14 颐和园—圆明园
今天安排的颐和园,圆明园,就是有种踏烂了说烂了的景点吧,去了可能会后悔,但是不去吧也后悔,索性还是去了。这个季节的北京还是肃杀的很,春寒陡峭,没有暖意,逛哪都差不多。不过当天的天气很好,一向听说北京灰蒙蒙的,但我在的那天天蓝得一丝不挂。
心理素质很高的拿着91年的伪学生证去买票,顺利过关。一路上蹭了好几拨游客队伍听讲解,这些地方不听讲解就会变得很乏味。而内容无非就还是围绕慈禧和光绪,比如仁寿殿门口龙凤易位的缘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典故,小莲子的故事啊等等。
昆明湖很大,湖心还结着冰,悲催的绕湖走了一圈。总的来说,佛香阁还是建议登下,尤其是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也称“无量殿”。内里像洞窟一样幽深,没有灯,仅仅依靠小门外照进来的光线,隐隐能辨出佛像的轮廓,有人虔诚的拜倒在大佛脚下,有人轻轻的在吟唱梵文,整个殿堂笼罩在一股肃穆的气氛里,出到外面,外壁上的千余尊琉璃佛在阳光下则显得特别庄重。从山上看整个全景,十七孔桥,长廊,清宴舫等,在这样微风徐徐的天气里,心里显得特别宁静祥和。
依旧还是关注建筑上的一些特色,哈,做了功课来的自然会特别关注下的嘛~~像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还有楼、台、亭、阁,路上还经常听到那些讲解员在说关于“龙生九子”的不同版本,吞脊兽的鸱尾,吞口兽的睚眦,排水兽的螭首等,很多都应用在建筑上,比如屋脊上插着剑的吞脊兽,我更喜欢叫吻兽,还有门环上的椒图。还有红楼中黛玉进府时穿过的垂花门也有见到,垂莲柱下端的花簇头也称垂珠(应该没错,囧囧),还有门簪,抱鼓石,浮雕卷草图案的雀替。古时的门当户对很直面的意思就指这些,比如如意抱鼓石配螺蚌抱鼓石,圆形门簪配六角门簪,基本上门面越美轮美奂的阶级地位也越高,非富即贵吧。还有像屋檐的瓦筒,好一些的都是红中泛着金黄色。
圆明园离颐和园很近,基本上没什么看头,两度被火烧的圆明园现存的也只有遗址公园可以看下。听到些香妃的故事,拍了拍教导书图片,基本就收工回家了。
倒是遍寻不着左右间咖啡店和单向街书店,后打听才知道大概09年就已经搬离了,看见2个跟我一样对着旧消息按图索骥结果扑了个空的男青年,我们相视笑笑,人生真是很有意思。
D26:3/15 雍和宫—国子监—地坛—钟鼓楼—南锣鼓巷—后海—烟袋斜街—簋街
找了六千童鞋陪同,好基友啊好基友,从雍和宫买票起,学生证被看见之后一路被他取笑,囧~~~~雍和宫有好闻的香火味,人气也自然是旺到不行,据六千说这里还是蛮灵的,买了一把香挨个殿的跪拜,雍和宫沿承清朝国教信奉的是格鲁教派,也就是黄教。我猜测除了黄教推行广之外,黄色也象征皇权的意思。一路上还听了很多人讲解藏传佛教的一些轮回啊什么的。
有个偏殿有尊莲花大师的坐骑非常萌的在那里,我们还看了很多藏传佛教的相关展览,跟六千在一起总是比较开心的,有比较近似的语系,交流起来很轻松,我们还一起盗撮游客。
中午时候他带我吃了不那么腥气的卤煮,还喝了气泡非常足的北冰洋,还吃了贱贱的据说会自动剥皮化下来的香蕉雪糕。
饭后去了国子监,拍了孔老夫子,六千童鞋非觉得夫子的脚可爱,o(╯□╰)o出来的时候六千不胜脚力,于是我们去奶粉的甜品店坐了会,两个吃货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点了1壶伯爵奶茶,6块蛋糕(推荐他们家的鲜橙布丁,吃的里面最喜欢这个,其他的都偏甜)。
小憩了下就接着往鼓楼方向走,看见据说是北京otaku出没较多的地方,两旁很多电玩店,再去了南锣鼓巷,推荐了铃木食堂,但据说太好吃每日预约有限就没尝试了,吃了金波亭的章鱼烧和薄皮鲷鱼烧,超赞的~~~~因为晚饭定在了簋街,就没敢吃太饱。又去后海转悠了圈,感受下腐败区的感觉,从烟袋斜街出来去簋街吃小龙虾,以后的口号就是跟着六千童鞋就有好吃的~~~~
一路上我都在夸奖六千童鞋的周到啊妥帖啊好脾气啊金牌向导啊,结果他甩句我是没见过他脾气坏的时候,怕怕的说~~~~~
折腾了一天,分开的时候做相反方向的同一条线,结果预期的友情拥抱都没给出去~~~~~这次不想照常说感谢了,但六千童鞋肯定知道我其实已经讲了很多了撒~~~~~
D27:3/16 潘家园—798艺术中心—再度南锣鼓巷
去潘家园那边踩了下点,实质性内容就是重新配了副眼镜。辗转坐车到798艺术中心,开始溜街窜巷,一个展览看完看另一个展览,因为798就是那么个地方,所见所感的倒显得不那么新奇了。印象较深的是石心宁的绘画展,旨在表达虚置的真相,对一些经典传统的图像进行移植的挪用,置换的篡改,重新整合出一个新的主题,引发新的层面的思考,当然我也没思考出什么来啦,就是觉得还有那么点意思。
转798的时候有点低落,就好像走着走着周遭的环境都变得黯淡起来,人也有点蔫,我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就是不想说出来,就好像我一直再说我再也不要一个人了再也不要一个人了,但是没有人听见一样。
好在南锣鼓巷的食物救了我,啊,又一次被美食拯救了啊,感觉自己真的很废柴。这次吃了玉米三文鱼三角烧还有文宇奶酪的红豆燕麦奶酪,还是很好吃,钦此~~~~~
被白天的消极情绪影响了吧,晚上跟洋洋童鞋因为吃饭问题吵了一架,或者说其实就是我自己在发飙,还是没有办法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金牛的拧巴再度升级,在此道歉了。
D28:3/17 休整半天—天坛
有些累,休整了半天。下午不想继续宅着,就选了天坛,离崇文门很近。今天的天气就是典型的北京天气,雾蒙蒙的好像什么都看不清楚。
有了学生票就干脆买了联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可说的不多,建筑的话基本跟颐和园的差不多,一些小故事的话搜索网络都可以找到,也就不写下来哗众取宠了。
唯一的就是在斋宫城墙根下看见了几只野猫撒欢的跑,快闭馆的斋宫显得很苍凉的驻足在那里,并且将一直驻足在那里,想到这里就有点迈不动步子了。
晚上繁忙的洋洋童鞋终于发现家里借住了个客人了,我们去吃的呷哺呷哺,简单的吃完饭他又去忙事情去了。几年没见,大家都变了吧,有了各自的生活轨迹,再也不会拖手逛街,打闹都有了分寸,有时想也许一直保有以前的美好才是完美吧,总之一切都被搞砸了。还好我能知道的是,会一直是朋友,会一直真心希望对方好好的。
有趣的是,晚上下雪了。
D29:3/18 东交民巷—故宫
明天的飞机飞成都,所以这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长城和八大胡同的话本来安排的,时间问题只能留待下次了。
下过雪的天气总是显得很亮堂,于是起了个早赶到东交民巷,两旁的树丫上还有残雪。我跟个耗子一样的滴溜溜转悠,这条路可追溯的建筑历史也已不多,圣弥厄尔教堂外面发现一个帅帅的棒子(因为在说棒子语的关系),进去后才发现大概是棒子的集会,在做弥撒,在门外呆了会怕是融入不进去就走开了。
一些大使馆好像废弃了,像日本大使馆,还有些依旧在沿用,但是便衣的警卫像猎狗一样用视线跟着我,不敢大胆盗撮啊,怕被没收相机,哈,那就在门口瞻仰下吧。从一个据称是原报社旧址现已改成四川饭店的后门楼梯爬到天台,隔壁墙内是废弃的旧楼,蔓藤爬到门楣上,喷水池也不再喷水,倒是猜着以前住着某高官一家,夜夜的笙歌乐舞,鬓影衣香,一片大好光景。
东交民巷离故宫很近,明知人很多还是随着大潮去了,告诉自己看看也好。结果就是一圈下来,除了对后宫艳事稍感兴趣外,就是对故宫的乌鸦了。都说是女人多争斗多权势多暗杠多的原因,应该是王国的心脏却阴气极重,乌鸦也就自然多了。
PS:故宫餐厅虽然有点贵,但是泡椒鸡肉饭很好吃。
D30:3/19 飞机场—成都
洋洋童鞋赶着今天说没课,上午闲散聊了会,中午左右送我去西单坐大巴,虽然之前玩笑说送去机场,最后发现谁都没当真,有时太理性了真的累。
基本上今天没什么说的,就这几天谈话内容想了想,其实我是不喜欢06年的自己的,遇见问题就会逃避,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我有时想不了很远,只能认为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在一切感情里,我首先得是我自己才得以完整,如果我连自己都不是了,怎么确定喜欢的是对方呢。我总是初始疏离感,对自己的不自信让我想很多,到慢慢放下防御能把对方视为很亲的人的时候,能安心面对世间的猜疑与诋毁,把后背留给对方,相信对方的时候却都是被他们放弃的时候,大概我适应的这个时间过于长了,长到他们都等不到这个时候。
原来最好的成长就是掩藏,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隐匿过去,隐匿脆弱,看见真实的我真实的脆弱反而是他们的困扰,没有人非要看见真实的我,我只要一直是他们想要的样子就好,只要大家就能长长久久相近如宾了。
依旧会羞赧,不习惯
很怕被误解,但突然发现再用力解释也没有用,恨不得全身长满了嘴,憋得满脸通红,对方还是不理解,我忘记了,时间在走,大家都在变。不再有分享某段经历的快乐,我们的生活早就在某个电光石火间分道扬镳了,我们都有了冷漠的面容,它慢慢的长成我们惯常用的脸,感觉不到真心,过去的不过是海市蜃楼,沙盘上的作画,顷刻间生崩离析。
与过去有着纠葛的人,大家再见的时候理想的姿态就是微笑不语,彼此不难堪。我以为会有人是意外,我以为还会像过去那些,拖手逛街如左右手交握一样自然。大概是我不懂规则吧,大家都变了,我却没有变,于是另类于是被远离,明明可以漂亮收鞘的,何必呢。
我过老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不相符的魂灵,美好在流逝。
飞机晚上7点左右到达成都,住在懒骨头,接到洋洋童鞋的电话,报了平安,心感宽慰。因为我没打电话的勇气,我还需要想一想,谢谢给的台阶,让我不至于更加奚落自己。
D8:2/26 休整
买了张北京地图,傍晚时候跟肖的室友一起撺弄了一顿饭,其乐融融,也许我跟肖就是更像亲人而不是情人。彼此了解的事情太多也无法介怀,自然也不能在一起,谢谢他的温柔吧,也愿现在在他身边的人懂得。
D9:2/27 阜成门—羊肉胡同—砖塔胡同—兵马司胡同—丰盛胡同—灵境胡同—府右街—天安门—石碑胡同
休整了一天就得瑟了,上午去颐和园那边拿了假的学生证(我是有多经济啊~~~HOHO)。再去阜成门那边修了PSP的背挂电池,然后就开始随意暴走。查看地图大概了确定了走的方向就开始穿胡同,第一个是羊肉胡同,倒是起了个草根名字,抬眼看这一带都还是老四合院的建筑样子,门口一些粗大的杨树被围在铁栅栏里,说到北京的四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情景。从核桃巷穿到砖塔胡同,看见一座”古刹护国关帝庙”,走进去小小的空间里紧凑的住满了人家,走道上也堆满了杂物,就是丝毫不见庙宇的影子,问及周围的一些老人家已经没人说得出这里的缘由。继续往南走,看见很多建筑上画着大大的拆,随便听了几处街坊的家常闲谈,都是在说拆迁的补偿问题。看着兵马司胡同即将淹没在高楼后面,看着王卓然故居门前堆满了啤酒箱,除了嗟叹还能做什么呢。老百姓的生活要过,但这些古老的建筑又有谁来守护,怕是以后连胡同这个名词都得靠模型来说明了吧。
出了兵马司胡同往灵境胡同方向走,大街上很多指示牌说明横纵交错的胡同名称,比如粉子胡同,大酱坊小酱坊胡同等。往东走,进入府右街,齐溜的红墙表示接近天安门了,一些门口都有兵岗把手着,有个没有匾牌的入口处,左右张望还是没有一点内容的讯息,问站岗的小兵这里是干吗的,人就笑笑的回答我这是机密。难道是那种举着上访牌出没顷刻就消失的地方?汗,谨言慎行为好。
逛到天安门的时候就有点到极限了,果然没休整就出来有点勉强了吗,于是就着城墙旁边的休息椅发了会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在我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即将发生的大事。
就近绕去石碑胡同,之后在西单附近买了点菜去肖上班地方等他下班,住人家那里,总得有点乖巧的样子,好在家常菜做的还是没有问题的。有点累就没有回去做饭在外面吃了点一起回去的,晚上近8点时候接到家里电话,一般都是我爹打的讲两句再换我娘,这次直接是我娘说话有点吃惊,而且声音明显不对,好像特别费力,只是简短的喊了我名字,然后就说了句奶奶去世了,就这2句话可是我娘却花了很久才完整讲完,最后就是嘱咐快点回来,我答应着好但脑子却空白一片。挂了电话觉得不对,马上给妹妹去电话,但是妹妹那边也没收到消息,我让她赶紧去问清楚再告诉我。5分钟之后我才从妹妹那里获得整件事情的全貌。大抵是昨夜奶奶便觉不舒服,今天早上叫110送去的医院,做完检查还没什么大事情,惯常的输液留院,大家都以为像之前一样会挺过来,但突然傍晚就下的病危通知书,7点左右就去世了。我马上就开始订机票,但最早的赶回去也得第二天下午到家,我还给2个弟弟都嘱咐下莫慌,尽快回家之类。没敢电话说都是在线联系的,怕控制不住情绪,从知道消息开始就一直眼泪掉个不停,。肖就在旁边安慰我,陪我讲了一夜的话,第二天一早送我出门,我没让他送我去机场,觉得所有的都应该有个新的开始。
D10~D23:2/28~3/12 老家
在飞机上也无法入睡,下了飞机就往汽车站赶,妹妹短信我说五点前务必到家。在路上我收到弟弟的短信也是说一直在抹眼泪。到家刚好赶在钉棺前,灵堂设在中堂小叔家,我换的黑色衣服,娘给我戴的孝帽,我问我爹呢,我娘指指院子里,就只这些天,我竟认不出我爹来了,瞬间老了很多,脸也瘦削了一大块,在那儿跪着,我过去后喊他,他应我的声音都是沙哑的。我再找爷爷,之前听说大家想瞒着他奶奶去世的消息怕他身子受不住,但一去世家里亲戚一些相关的一来一去的打点早就瞒不住了,大家怕爷爷伤心过度,尽量不让他在灵堂里呆着,我去到爷爷屋子里,爷爷看着我的目光都有点呆滞,我摸着他的手陪他坐着,他叨念着”你奶奶走了哎”,好像要得到我的确认一样,人在面临巨大打击的时候总是有恍惚感,但我知道这是真的,奶奶走了,无论怎么呼喊她都不会应我了,而这个世上亲切的称呼我小名的人又少了一个。
在灵堂奶奶的牌位面前跪着,抬头看着黑白相框里的那个人,过年时候我们还一起晒太阳,现在她却只能在镜框里隔着很远很远的笑着看着我。奶奶,您孙女回来了。奶奶,您怎么走那么早,您让爷爷怎么办,您让我们怎么办。奶奶,我走之前您还好好的啊。奶奶,您跟我说说话啊。
家里不太会办丧事,都是长辈亲戚们在帮忙,5点的时候钉棺,最亲的家属可以在旁边见最后一面,棺盖只推开了一点,道士揭开奶奶脸上的白布,在看见奶奶遗容的一刹那,我竟惊了下,面容还是熟悉的面容,却没有呼吸没有温度,闭着眼睛在那里再也不会睁开看我一眼了,也再也不会叫我一声了。屋子里光线昏沉,棺木里奶奶只露出脸来,显得特别的僵硬,脸色蜡黄甚至发黑,没有血气,因为赶吉时不多久就开始钉棺了,我才真的相信奶奶是真的走了。我们又送奶奶上山然后下葬,先安放在地面上的灵屋,等到满3年后再下葬。
因为回去的晚,很多事情我都是事后听说。小姨说奶奶咽气那会抢救了也是无效,送回家后她们妯娌给奶奶洗澡时候身体还是温热的,小姨就想这人是不是还会活过来。然后穿上寿衣,为防骨头散架把身体捆上棉被,奶奶的耳鼻都开始冒血,所以小姨在钉棺那时候总问我奶奶脸是干净的吧。我说干净的,奶奶是干干净净的走的,奶奶为了爷爷为了我们一大家子操劳了一生,现在只希望她走了后能不再牵挂我们,卸下身上的重担,吃想吃的做想做的就好。
人死落序,老家的说法,大抵就是人死了落下序幕的意思。在家的这些天,忙着做七的准备,打点很多人际,有时想想都害怕,看着年迈的父母,我是不是也有一天将站在这里打点他们的身后事。不可想象般,胸腔里又积满眼泪,不思考的时候我就总以为他们不会老也不会死,还会陪伴我很久,也许我们能握在手里的时间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看着他们每年都要染一次还是有些盖不住的鬓白,所以所以我要在还有时间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亲爱的父亲娘亲大人,我爱你们。
呆到二七过完,因为行程是既定的,12日又再次踏上旅途。
D24:3/13 北京
13日中午到的北京,洋洋童鞋接驾的。06年之后就没怎么见过了,彼此印象中的样子都还是久远的。下午休息,洋洋童鞋去上课。我在电脑上做出行的大致计划。
D25:3/14 颐和园—圆明园
今天安排的颐和园,圆明园,就是有种踏烂了说烂了的景点吧,去了可能会后悔,但是不去吧也后悔,索性还是去了。这个季节的北京还是肃杀的很,春寒陡峭,没有暖意,逛哪都差不多。不过当天的天气很好,一向听说北京灰蒙蒙的,但我在的那天天蓝得一丝不挂。
心理素质很高的拿着91年的伪学生证去买票,顺利过关。一路上蹭了好几拨游客队伍听讲解,这些地方不听讲解就会变得很乏味。而内容无非就还是围绕慈禧和光绪,比如仁寿殿门口龙凤易位的缘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典故,小莲子的故事啊等等。
昆明湖很大,湖心还结着冰,悲催的绕湖走了一圈。总的来说,佛香阁还是建议登下,尤其是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也称“无量殿”。内里像洞窟一样幽深,没有灯,仅仅依靠小门外照进来的光线,隐隐能辨出佛像的轮廓,有人虔诚的拜倒在大佛脚下,有人轻轻的在吟唱梵文,整个殿堂笼罩在一股肃穆的气氛里,出到外面,外壁上的千余尊琉璃佛在阳光下则显得特别庄重。从山上看整个全景,十七孔桥,长廊,清宴舫等,在这样微风徐徐的天气里,心里显得特别宁静祥和。
依旧还是关注建筑上的一些特色,哈,做了功课来的自然会特别关注下的嘛~~像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还有楼、台、亭、阁,路上还经常听到那些讲解员在说关于“龙生九子”的不同版本,吞脊兽的鸱尾,吞口兽的睚眦,排水兽的螭首等,很多都应用在建筑上,比如屋脊上插着剑的吞脊兽,我更喜欢叫吻兽,还有门环上的椒图。还有红楼中黛玉进府时穿过的垂花门也有见到,垂莲柱下端的花簇头也称垂珠(应该没错,囧囧),还有门簪,抱鼓石,浮雕卷草图案的雀替。古时的门当户对很直面的意思就指这些,比如如意抱鼓石配螺蚌抱鼓石,圆形门簪配六角门簪,基本上门面越美轮美奂的阶级地位也越高,非富即贵吧。还有像屋檐的瓦筒,好一些的都是红中泛着金黄色。
圆明园离颐和园很近,基本上没什么看头,两度被火烧的圆明园现存的也只有遗址公园可以看下。听到些香妃的故事,拍了拍教导书图片,基本就收工回家了。
倒是遍寻不着左右间咖啡店和单向街书店,后打听才知道大概09年就已经搬离了,看见2个跟我一样对着旧消息按图索骥结果扑了个空的男青年,我们相视笑笑,人生真是很有意思。
D26:3/15 雍和宫—国子监—地坛—钟鼓楼—南锣鼓巷—后海—烟袋斜街—簋街
找了六千童鞋陪同,好基友啊好基友,从雍和宫买票起,学生证被看见之后一路被他取笑,囧~~~~雍和宫有好闻的香火味,人气也自然是旺到不行,据六千说这里还是蛮灵的,买了一把香挨个殿的跪拜,雍和宫沿承清朝国教信奉的是格鲁教派,也就是黄教。我猜测除了黄教推行广之外,黄色也象征皇权的意思。一路上还听了很多人讲解藏传佛教的一些轮回啊什么的。
有个偏殿有尊莲花大师的坐骑非常萌的在那里,我们还看了很多藏传佛教的相关展览,跟六千在一起总是比较开心的,有比较近似的语系,交流起来很轻松,我们还一起盗撮游客。
中午时候他带我吃了不那么腥气的卤煮,还喝了气泡非常足的北冰洋,还吃了贱贱的据说会自动剥皮化下来的香蕉雪糕。
饭后去了国子监,拍了孔老夫子,六千童鞋非觉得夫子的脚可爱,o(╯□╰)o出来的时候六千不胜脚力,于是我们去奶粉的甜品店坐了会,两个吃货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点了1壶伯爵奶茶,6块蛋糕(推荐他们家的鲜橙布丁,吃的里面最喜欢这个,其他的都偏甜)。
小憩了下就接着往鼓楼方向走,看见据说是北京otaku出没较多的地方,两旁很多电玩店,再去了南锣鼓巷,推荐了铃木食堂,但据说太好吃每日预约有限就没尝试了,吃了金波亭的章鱼烧和薄皮鲷鱼烧,超赞的~~~~因为晚饭定在了簋街,就没敢吃太饱。又去后海转悠了圈,感受下腐败区的感觉,从烟袋斜街出来去簋街吃小龙虾,以后的口号就是跟着六千童鞋就有好吃的~~~~
一路上我都在夸奖六千童鞋的周到啊妥帖啊好脾气啊金牌向导啊,结果他甩句我是没见过他脾气坏的时候,怕怕的说~~~~~
折腾了一天,分开的时候做相反方向的同一条线,结果预期的友情拥抱都没给出去~~~~~这次不想照常说感谢了,但六千童鞋肯定知道我其实已经讲了很多了撒~~~~~
D27:3/16 潘家园—798艺术中心—再度南锣鼓巷
去潘家园那边踩了下点,实质性内容就是重新配了副眼镜。辗转坐车到798艺术中心,开始溜街窜巷,一个展览看完看另一个展览,因为798就是那么个地方,所见所感的倒显得不那么新奇了。印象较深的是石心宁的绘画展,旨在表达虚置的真相,对一些经典传统的图像进行移植的挪用,置换的篡改,重新整合出一个新的主题,引发新的层面的思考,当然我也没思考出什么来啦,就是觉得还有那么点意思。
转798的时候有点低落,就好像走着走着周遭的环境都变得黯淡起来,人也有点蔫,我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就是不想说出来,就好像我一直再说我再也不要一个人了再也不要一个人了,但是没有人听见一样。
好在南锣鼓巷的食物救了我,啊,又一次被美食拯救了啊,感觉自己真的很废柴。这次吃了玉米三文鱼三角烧还有文宇奶酪的红豆燕麦奶酪,还是很好吃,钦此~~~~~
被白天的消极情绪影响了吧,晚上跟洋洋童鞋因为吃饭问题吵了一架,或者说其实就是我自己在发飙,还是没有办法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金牛的拧巴再度升级,在此道歉了。
D28:3/17 休整半天—天坛
有些累,休整了半天。下午不想继续宅着,就选了天坛,离崇文门很近。今天的天气就是典型的北京天气,雾蒙蒙的好像什么都看不清楚。
有了学生票就干脆买了联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可说的不多,建筑的话基本跟颐和园的差不多,一些小故事的话搜索网络都可以找到,也就不写下来哗众取宠了。
唯一的就是在斋宫城墙根下看见了几只野猫撒欢的跑,快闭馆的斋宫显得很苍凉的驻足在那里,并且将一直驻足在那里,想到这里就有点迈不动步子了。
晚上繁忙的洋洋童鞋终于发现家里借住了个客人了,我们去吃的呷哺呷哺,简单的吃完饭他又去忙事情去了。几年没见,大家都变了吧,有了各自的生活轨迹,再也不会拖手逛街,打闹都有了分寸,有时想也许一直保有以前的美好才是完美吧,总之一切都被搞砸了。还好我能知道的是,会一直是朋友,会一直真心希望对方好好的。
有趣的是,晚上下雪了。
D29:3/18 东交民巷—故宫
明天的飞机飞成都,所以这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长城和八大胡同的话本来安排的,时间问题只能留待下次了。
下过雪的天气总是显得很亮堂,于是起了个早赶到东交民巷,两旁的树丫上还有残雪。我跟个耗子一样的滴溜溜转悠,这条路可追溯的建筑历史也已不多,圣弥厄尔教堂外面发现一个帅帅的棒子(因为在说棒子语的关系),进去后才发现大概是棒子的集会,在做弥撒,在门外呆了会怕是融入不进去就走开了。
一些大使馆好像废弃了,像日本大使馆,还有些依旧在沿用,但是便衣的警卫像猎狗一样用视线跟着我,不敢大胆盗撮啊,怕被没收相机,哈,那就在门口瞻仰下吧。从一个据称是原报社旧址现已改成四川饭店的后门楼梯爬到天台,隔壁墙内是废弃的旧楼,蔓藤爬到门楣上,喷水池也不再喷水,倒是猜着以前住着某高官一家,夜夜的笙歌乐舞,鬓影衣香,一片大好光景。
东交民巷离故宫很近,明知人很多还是随着大潮去了,告诉自己看看也好。结果就是一圈下来,除了对后宫艳事稍感兴趣外,就是对故宫的乌鸦了。都说是女人多争斗多权势多暗杠多的原因,应该是王国的心脏却阴气极重,乌鸦也就自然多了。
PS:故宫餐厅虽然有点贵,但是泡椒鸡肉饭很好吃。
D30:3/19 飞机场—成都
洋洋童鞋赶着今天说没课,上午闲散聊了会,中午左右送我去西单坐大巴,虽然之前玩笑说送去机场,最后发现谁都没当真,有时太理性了真的累。
基本上今天没什么说的,就这几天谈话内容想了想,其实我是不喜欢06年的自己的,遇见问题就会逃避,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我有时想不了很远,只能认为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在一切感情里,我首先得是我自己才得以完整,如果我连自己都不是了,怎么确定喜欢的是对方呢。我总是初始疏离感,对自己的不自信让我想很多,到慢慢放下防御能把对方视为很亲的人的时候,能安心面对世间的猜疑与诋毁,把后背留给对方,相信对方的时候却都是被他们放弃的时候,大概我适应的这个时间过于长了,长到他们都等不到这个时候。
原来最好的成长就是掩藏,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隐匿过去,隐匿脆弱,看见真实的我真实的脆弱反而是他们的困扰,没有人非要看见真实的我,我只要一直是他们想要的样子就好,只要大家就能长长久久相近如宾了。
依旧会羞赧,不习惯
很怕被误解,但突然发现再用力解释也没有用,恨不得全身长满了嘴,憋得满脸通红,对方还是不理解,我忘记了,时间在走,大家都在变。不再有分享某段经历的快乐,我们的生活早就在某个电光石火间分道扬镳了,我们都有了冷漠的面容,它慢慢的长成我们惯常用的脸,感觉不到真心,过去的不过是海市蜃楼,沙盘上的作画,顷刻间生崩离析。
与过去有着纠葛的人,大家再见的时候理想的姿态就是微笑不语,彼此不难堪。我以为会有人是意外,我以为还会像过去那些,拖手逛街如左右手交握一样自然。大概是我不懂规则吧,大家都变了,我却没有变,于是另类于是被远离,明明可以漂亮收鞘的,何必呢。
我过老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不相符的魂灵,美好在流逝。
飞机晚上7点左右到达成都,住在懒骨头,接到洋洋童鞋的电话,报了平安,心感宽慰。因为我没打电话的勇气,我还需要想一想,谢谢给的台阶,让我不至于更加奚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