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新人
近日读到的新人两枚,值得把初读之印象记下来。
一是杨百寅。单位组织周末的自选课程培训已经好久了,上周末我是第一次去听,听说每人单位付费800。真贵呀。杨百寅的题目是《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式管理》,不过,就象任何一位现在的培训老师一样,他实际讲的内容与这个题目并不那么契合。我算是比较专心地听了,到现在,不翻教材能回忆出来的只有两样内容:一是他的活性知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之外的第三类),他花了很多时间来阐述,因为这个提法是他的创造;二是他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放弃了明尼苏达终身教授职位的人,他对共产主义的热爱让我感觉很特别。我把他举的关于小布什演讲的例子、美国出口中国的货物前两项是废铜和废铝等内容,讲给了TINA听,不过,我的结论不是让她要热爱共产主义(对一个十四岁的中学生而言,我不要去试图让她对共产主义有多大好感),我是希望她能成为国际性人才,因为杨百寅说中国的国际性人才太少了,并不了解欧美。这个我认可。
我读杨时,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不知同为清华教师的刘瑜,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的,他们二人间,会有共同语言吗?
我想,中国的官员,一定是更喜欢杨这样的海归,事实也证明他在政府有市场;而中国的老百姓、小知识分子,可能更喜欢刘瑜。不过,象刘瑜这样的人,也许难以得到体制内的好处,只会空有一团小人气。
不过,如我有投票权,我还是会投给刘瑜。
另一枚新人,也姓杨,叫杨守年。见到之前,我每次短信,称他“杨老”,他回信总是落款“阿年。”在网上查阿年的资料,今年该有67岁了,是位不年轻的阿年了。上周到他家,佑大一个院子,院子的走廊宽阔别致,挂有很多画,以及雅致的茶架茶具摆设等,让人一看有惊喜感。阿年热情健谈,对我们四位几乎有些唐突的造访者丝毫没有应付的客套,这使我有点明白为何他自称只受过一点小学教育,没多少文化,却能“很容易地找生活”。
他游历过四十多个国家,到现在,给自己定下的计划是每年新走五个国家。他能很容易地找生活,原因除了热情、广交朋友外(他的身份类似于画家的非正式经纪人,联系的画家有3000多),还在于他对商业的敏锐。例如,我以前看到“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了许多画家的书,原来,这个艺术中心是他在香港注册开的公司,除注册在香港外,艺术中心的核心工作都在阿年这个居于龙泉的别墅里。这个艺术中心每年要出版很多书,以及办各类杂志。我不知香港对出版社和杂志的管理制度如何,反正阿年利用这个艺术中心,不仅规避了国内出版的管制,不为他谋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阿年充满艺术气息的别墅里,他送给我们很多书,当然都是他的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的。
回家后,翻阅这些书,大多谈不上有多好,其中印刷最为精美的上下两册《闲云清风总关情》,是他这几年写的画家与画作介绍的评论。读后,最大的感觉是他确实是一位热情、爱交朋友的人。
从阿年身上读到,每个人,有不同特质,将自己的特质用好用对,不仅“找生活很容易”,生活也会很快乐。
一是杨百寅。单位组织周末的自选课程培训已经好久了,上周末我是第一次去听,听说每人单位付费800。真贵呀。杨百寅的题目是《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式管理》,不过,就象任何一位现在的培训老师一样,他实际讲的内容与这个题目并不那么契合。我算是比较专心地听了,到现在,不翻教材能回忆出来的只有两样内容:一是他的活性知识(理性知识、感性知识之外的第三类),他花了很多时间来阐述,因为这个提法是他的创造;二是他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放弃了明尼苏达终身教授职位的人,他对共产主义的热爱让我感觉很特别。我把他举的关于小布什演讲的例子、美国出口中国的货物前两项是废铜和废铝等内容,讲给了TINA听,不过,我的结论不是让她要热爱共产主义(对一个十四岁的中学生而言,我不要去试图让她对共产主义有多大好感),我是希望她能成为国际性人才,因为杨百寅说中国的国际性人才太少了,并不了解欧美。这个我认可。
我读杨时,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不知同为清华教师的刘瑜,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的,他们二人间,会有共同语言吗?
我想,中国的官员,一定是更喜欢杨这样的海归,事实也证明他在政府有市场;而中国的老百姓、小知识分子,可能更喜欢刘瑜。不过,象刘瑜这样的人,也许难以得到体制内的好处,只会空有一团小人气。
不过,如我有投票权,我还是会投给刘瑜。
另一枚新人,也姓杨,叫杨守年。见到之前,我每次短信,称他“杨老”,他回信总是落款“阿年。”在网上查阿年的资料,今年该有67岁了,是位不年轻的阿年了。上周到他家,佑大一个院子,院子的走廊宽阔别致,挂有很多画,以及雅致的茶架茶具摆设等,让人一看有惊喜感。阿年热情健谈,对我们四位几乎有些唐突的造访者丝毫没有应付的客套,这使我有点明白为何他自称只受过一点小学教育,没多少文化,却能“很容易地找生活”。
他游历过四十多个国家,到现在,给自己定下的计划是每年新走五个国家。他能很容易地找生活,原因除了热情、广交朋友外(他的身份类似于画家的非正式经纪人,联系的画家有3000多),还在于他对商业的敏锐。例如,我以前看到“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了许多画家的书,原来,这个艺术中心是他在香港注册开的公司,除注册在香港外,艺术中心的核心工作都在阿年这个居于龙泉的别墅里。这个艺术中心每年要出版很多书,以及办各类杂志。我不知香港对出版社和杂志的管理制度如何,反正阿年利用这个艺术中心,不仅规避了国内出版的管制,不为他谋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阿年充满艺术气息的别墅里,他送给我们很多书,当然都是他的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出版的。
回家后,翻阅这些书,大多谈不上有多好,其中印刷最为精美的上下两册《闲云清风总关情》,是他这几年写的画家与画作介绍的评论。读后,最大的感觉是他确实是一位热情、爱交朋友的人。
从阿年身上读到,每个人,有不同特质,将自己的特质用好用对,不仅“找生活很容易”,生活也会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