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审计的书
审计课件,我觉得不是很好理解和记忆。虽然吧,一遍也知道了审计的思路了,但是实际是什么样的,还是摸不着边。有实际做审计的,但是审计理论却不讲那么多,什么进一步审计程序了的,什么审计计划啊,小的事务所大概也不讲,至少不会挂在嘴上。每个科目都有不同的特点,相对地审计程序、审计重点就不同,这些在实际操作中结合一看很浅显易懂,只要你《会计基础》不是学的太差。这本《手把手教你做审计》就是这样的,每个科目应该履行哪些程序,基本就是取得和编制明细表、汇总和核对总账、报表、有的要监盘、函证、有的需要按照重要性抽查凭证、有的为了证明或者发现相关的问题来抽查凭证、有的则不在于抽查凭证而是侧重于测算,接着是有关系的科目应互相核对、索引。挺好懂的。只要你《会计基础》学完了,不是一脑子借贷晕的找不着北,你懂会计就是经济业务分类的描述。
四大出身的写的书就不同了,什么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啦、内部控制啦、审计目的、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又有点把简单的问题说的复杂的感觉。《让数字说话》除了使劲插科打诨这些理论,剩下就是在讲例如--------一个工作底稿怎么分类怎么索引,要我说这些问题和审计专业本身关系不大,而像在讲做工作底稿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习惯该是怎样的。难怪有人怀疑在四大学到的究竟是专业多一些,还是特定的工作习惯多一些呢?有人说圈子圈子,圈子就喜欢适合圈子的人,而排斥圈子外面的人。邓前辈说的黑猫白猫论,在这里就不管用了。
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案例》有些看报道和评论的感觉。它一部分是审计理论,就和教材书似的。后面是一些大案要案,要我看和前面的理论关联度也不是很大。精彩的部分是案例,以及后面的评论、启示,很有才,大约都是在业内大牛写的一些书里摘录来的。案例开拓视野,哟,知道了会计舞弊到底是干了啥,能干多大,影响多大,评论引发思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等等。还不错。这本书我还没看完。
看了这么多就是还没看教材、没看讲义。
另外让我觉得想不通的是,案例中的国内上市公司,募集到了资金不好好地用于生产和市场,而是乱花,弄给一些中介机构代管,一管管出了事,说明管理很乱,就几个人说了算,一拍脑袋就拿募集到的巨款去投机,也不怕赔了,其实自己也知道不是个事,要不怎么不敢写在报表附注上向股民披露呢。真是怂人胆大。来钱快就那么吸引么?企业家为什么放着专长不做,非得靠造假赚钱呢?大概是专长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长吧!或者多半以前的种种也是造假混来的。
四大出身的写的书就不同了,什么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啦、内部控制啦、审计目的、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又有点把简单的问题说的复杂的感觉。《让数字说话》除了使劲插科打诨这些理论,剩下就是在讲例如--------一个工作底稿怎么分类怎么索引,要我说这些问题和审计专业本身关系不大,而像在讲做工作底稿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习惯该是怎样的。难怪有人怀疑在四大学到的究竟是专业多一些,还是特定的工作习惯多一些呢?有人说圈子圈子,圈子就喜欢适合圈子的人,而排斥圈子外面的人。邓前辈说的黑猫白猫论,在这里就不管用了。
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案例》有些看报道和评论的感觉。它一部分是审计理论,就和教材书似的。后面是一些大案要案,要我看和前面的理论关联度也不是很大。精彩的部分是案例,以及后面的评论、启示,很有才,大约都是在业内大牛写的一些书里摘录来的。案例开拓视野,哟,知道了会计舞弊到底是干了啥,能干多大,影响多大,评论引发思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等等。还不错。这本书我还没看完。
看了这么多就是还没看教材、没看讲义。
另外让我觉得想不通的是,案例中的国内上市公司,募集到了资金不好好地用于生产和市场,而是乱花,弄给一些中介机构代管,一管管出了事,说明管理很乱,就几个人说了算,一拍脑袋就拿募集到的巨款去投机,也不怕赔了,其实自己也知道不是个事,要不怎么不敢写在报表附注上向股民披露呢。真是怂人胆大。来钱快就那么吸引么?企业家为什么放着专长不做,非得靠造假赚钱呢?大概是专长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长吧!或者多半以前的种种也是造假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