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风评1919年5月3日:五四前一天
勖我学生
(1919年5月3日)
学生因外交问题一致奋起,以促朝野人士之觉悟,此青年界之生气,国家前途之好现象也。虽然,救国云云,恃国民之实力,实力之所自生,则在国民平时之修养。简言之,则在精神物质两方学问之同时进步。学生果有志于救国,既须有奋起之气概,尤望其努力修养,以收最后之效果,未可以一时之表示遽引为自足也。
这是五月四日北京某报的评论。按理,报纸是清晨印刷,评论常常是前一天深夜写成,则此评论距五四游行尚有十个小时。该文作者当然是知道第二天游行计划之一日。后来据叶景莘回忆:5月1日,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决定拒绝签约;总理钱能训却于5月2日密电命令代表团签约。消息为林长民所悉,5月3日晨,林到会报告,汪大燮焦急,叶景莘提出:“‘北大学生亦在反对借款与签约,何不将消息通知蔡孑民先生’。当晚九点左右,蔡先生召集北大学生代表去谈,其中有段锡朋、罗家伦、傅斯年、康自情诸先生。次日,北大学生游行,而‘五四运动’爆发了。
学生运动的背后的政治因素,多得很,水很深啊!
(1919年5月3日)
学生因外交问题一致奋起,以促朝野人士之觉悟,此青年界之生气,国家前途之好现象也。虽然,救国云云,恃国民之实力,实力之所自生,则在国民平时之修养。简言之,则在精神物质两方学问之同时进步。学生果有志于救国,既须有奋起之气概,尤望其努力修养,以收最后之效果,未可以一时之表示遽引为自足也。
这是五月四日北京某报的评论。按理,报纸是清晨印刷,评论常常是前一天深夜写成,则此评论距五四游行尚有十个小时。该文作者当然是知道第二天游行计划之一日。后来据叶景莘回忆:5月1日,总统府外交委员会决定拒绝签约;总理钱能训却于5月2日密电命令代表团签约。消息为林长民所悉,5月3日晨,林到会报告,汪大燮焦急,叶景莘提出:“‘北大学生亦在反对借款与签约,何不将消息通知蔡孑民先生’。当晚九点左右,蔡先生召集北大学生代表去谈,其中有段锡朋、罗家伦、傅斯年、康自情诸先生。次日,北大学生游行,而‘五四运动’爆发了。
学生运动的背后的政治因素,多得很,水很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