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专访】AI—访问学者身份让我找到学生感觉,中国动画需要每个动画人努力 上
【中国学生专访】
AI—
访问学者身份让我找到学生的感觉
中国动画的成长需要每个动画人的努力
(上)
转载注明出处
采访人:御月猫七
被采访人:AI
采访者的话:
猫七能够认识AI老师也非常偶然。暑假就听说11级SHERIDAN电脑动画专业里面,有一个从国内著名传媒大学来进修的老师,后来竟然就有机会见到了。
AI老师毫无疑问的是我见过的大学老师里面,最没有架子的一个!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师”。(话说师母的皮肤相当的好,印象非常深刻!)最让猫七激动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传媒高校的动画教研主任,AI老师正在“动画里的哈佛”SHERIDAN以学生身份上课,这就是赤果果的话题啊!
AI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他对SHERIDAN以及动画教育的感受,肯定比普通学生深刻的多!
那么在AI老师这个专家的眼里,SHERIDAN到底是个怎样的动画学校?与中国相比,SHERIDAN的动画教育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以下的二十多个问题,肯定能覆盖你心中不少的问题!
现在通过荷顿社区这个平台,就让猫七来为你奉献出这2012年第一份、也是最重量级的采访吧!
谢谢你今天接受采访!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好么?
Ai,32,山东,硕士,computer animation
电脑动画可是SHERIDAN的最热门专业了!我知道您来之前,在国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是什么机遇让您来SHERIDAN继续进修呢?
我是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访问学者身份来的,因为学校与这边有合作,之前有很多了解。主要原因有几方面吧,一是我在国内担任数字动画教研室主任,在国内也一直从事动画特效的相关工作。
选择SHERIDAN一是二维动画和影视特效合成方面的,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二是因为访问学者的时间是一年,在我查过的很多学校里,只有sheridan有一年内可以结束的课程,所以就申请的这里。
请问您当时报名的时候也需要准备个人简历么?当时准备报名的个人简历的时候,您是如何准备的呢?
我是先按照sheridan要求的流程申请的,所提交的东西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简历无非比其他同学写的长一点,毕竟我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
您在中国传媒当老师那么久,一定也见过不少学生简历。您觉得一份好的申请学校简历,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不太重视排版或包装之类的,,,主要还是内容吧,,我觉得一份比较好的简历,是里面有实打实的货。
能简单介绍下你所就读的电脑动画专业么?
8个月,2学期,computer animation。
外界都叫SHERIDAN作“动画界的哈佛”,现在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了,您觉得在您心中,谢尔丹学院跟这个光芒四射的头衔能划等号么?
我自己觉得,sheridan的动画专业,至少是computeranimation这个专业方向是制作专业。但动画不仅仅只有制作,还涵盖很多前期的设计、设定,以及营销推广发行等诸多环节。这个头衔我在国内听说过,,能有这个头衔,还是很了不起的,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从这里毕业很多学生,还是很有成就的
目前您接触到的电脑动画专业的老师们怎么样?
给我上课的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师,算是computer animation的元老吧。他们都很敬业,上课时会留意大家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也会比较及时的询问。最值的我敬佩的一点是,他们都比较好学。虽然他们算是比较老一代的动画师了,但对于新的东西,或者他们不是特别精通的方面,他们都会很虚心的去问去了解。真真正正表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他们也没有那么老
你在中国是“特效人”同时又是”教育者”,来到这里重新回到学生时代,您是怎样看待这种身份的转变的?有觉得不适应么?
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学生身份。有句很俗的话:失去的永远是最珍贵的。这句话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我以前当学生时,总希望自己能早点脱离学生身份,但当真正脱离学生身份时,却又开始怀念起学生身份来了。所以,我现在还是很珍惜现在这个身份的。 至于我的“教师身份”,我要引用一本儿童绘本中的话:“有了子女,才原谅了父母”。我要说的是:当了老师,才真的体谅自己的老师。
接下来的问题中,我可能会经常请您比较中国跟加拿大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因为您身为一名教育者,对留学过程感受肯定比我们更加深刻!
您对国内的授课形式一定非常了解,这里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跟国内肯定存在差别,你觉得最明显的是哪些?
说实话,在专业课方面,我觉得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授课方式和这里是一样的。要是真要找些不同的话,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国内动画一个班上的学生太多了。
另外这边有一个很值得国内改善的是,这边几门作业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排课也会考虑这些,但我对这边头几次作业的安排确实觉得相当的不错!作业穿插与作业量的设置,也非常恰当。公共课方面的授课方式不好说,我没在这边上过毛概邓论。
语言学家一直提倡一对一的学习语方式;然而大部分时候对着同一个人练口语,口音跟语言习惯又会被同化。小班上课跟大班上课两种授课方式肯定也是各有利弊的,您为两者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各门课都有各门课的规律,语言是需要说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说说,其他人一直听,那就不是学语言了,是讲座。
人是群体动物,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大小班授课就是个例子!小班人少,所以与老师的交流较多,但是因此被老师同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大班人多,所以被老师同化的机会相对变少;同时人多所以点子也多,可是好点子坏点子都多;大班授课还可能会有人掉队。不管怎么样,一言以蔽之,大班小班授课,各有利弊。
相信经过4个月的学习,您对谢尔丹的学校管理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在这方面,跟国内比起来,两者较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模式方面的区别,应该和整个国家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加拿大这个国家的法制观念很强,人人都很守法,所以人人都会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正因为人人都如此,学校管理就会有章可循,所以这边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人人都会遵守的基础上的。而国内,有些管理条文不是很具体,这些也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
我个人觉得在这方面很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对计算机的管理。SHERIDAN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账号,这个账号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在任意的一台电脑上,打开相同的文件,这个印象深刻。 、
AI个人作品欣赏:
http://vimeo.com/33929268
更多作品跟采访,请关注豆瓣组
AI—
访问学者身份让我找到学生的感觉
中国动画的成长需要每个动画人的努力
(上)
转载注明出处
采访人:御月猫七
被采访人:AI
采访者的话:
猫七能够认识AI老师也非常偶然。暑假就听说11级SHERIDAN电脑动画专业里面,有一个从国内著名传媒大学来进修的老师,后来竟然就有机会见到了。
AI老师毫无疑问的是我见过的大学老师里面,最没有架子的一个!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师”。(话说师母的皮肤相当的好,印象非常深刻!)最让猫七激动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传媒高校的动画教研主任,AI老师正在“动画里的哈佛”SHERIDAN以学生身份上课,这就是赤果果的话题啊!
AI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他对SHERIDAN以及动画教育的感受,肯定比普通学生深刻的多!
那么在AI老师这个专家的眼里,SHERIDAN到底是个怎样的动画学校?与中国相比,SHERIDAN的动画教育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以下的二十多个问题,肯定能覆盖你心中不少的问题!
现在通过荷顿社区这个平台,就让猫七来为你奉献出这2012年第一份、也是最重量级的采访吧!
谢谢你今天接受采访!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好么?
Ai,32,山东,硕士,computer animation
电脑动画可是SHERIDAN的最热门专业了!我知道您来之前,在国内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是什么机遇让您来SHERIDAN继续进修呢?
我是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访问学者身份来的,因为学校与这边有合作,之前有很多了解。主要原因有几方面吧,一是我在国内担任数字动画教研室主任,在国内也一直从事动画特效的相关工作。
选择SHERIDAN一是二维动画和影视特效合成方面的,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二是因为访问学者的时间是一年,在我查过的很多学校里,只有sheridan有一年内可以结束的课程,所以就申请的这里。
请问您当时报名的时候也需要准备个人简历么?当时准备报名的个人简历的时候,您是如何准备的呢?
我是先按照sheridan要求的流程申请的,所提交的东西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简历无非比其他同学写的长一点,毕竟我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
您在中国传媒当老师那么久,一定也见过不少学生简历。您觉得一份好的申请学校简历,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不太重视排版或包装之类的,,,主要还是内容吧,,我觉得一份比较好的简历,是里面有实打实的货。
能简单介绍下你所就读的电脑动画专业么?
8个月,2学期,computer animation。
外界都叫SHERIDAN作“动画界的哈佛”,现在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了,您觉得在您心中,谢尔丹学院跟这个光芒四射的头衔能划等号么?
我自己觉得,sheridan的动画专业,至少是computeranimation这个专业方向是制作专业。但动画不仅仅只有制作,还涵盖很多前期的设计、设定,以及营销推广发行等诸多环节。这个头衔我在国内听说过,,能有这个头衔,还是很了不起的,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从这里毕业很多学生,还是很有成就的
目前您接触到的电脑动画专业的老师们怎么样?
给我上课的都是很有经验的老师,算是computer animation的元老吧。他们都很敬业,上课时会留意大家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也会比较及时的询问。最值的我敬佩的一点是,他们都比较好学。虽然他们算是比较老一代的动画师了,但对于新的东西,或者他们不是特别精通的方面,他们都会很虚心的去问去了解。真真正正表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他们也没有那么老
你在中国是“特效人”同时又是”教育者”,来到这里重新回到学生时代,您是怎样看待这种身份的转变的?有觉得不适应么?
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学生身份。有句很俗的话:失去的永远是最珍贵的。这句话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我以前当学生时,总希望自己能早点脱离学生身份,但当真正脱离学生身份时,却又开始怀念起学生身份来了。所以,我现在还是很珍惜现在这个身份的。 至于我的“教师身份”,我要引用一本儿童绘本中的话:“有了子女,才原谅了父母”。我要说的是:当了老师,才真的体谅自己的老师。
接下来的问题中,我可能会经常请您比较中国跟加拿大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因为您身为一名教育者,对留学过程感受肯定比我们更加深刻!
您对国内的授课形式一定非常了解,这里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跟国内肯定存在差别,你觉得最明显的是哪些?
说实话,在专业课方面,我觉得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授课方式和这里是一样的。要是真要找些不同的话,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国内动画一个班上的学生太多了。
另外这边有一个很值得国内改善的是,这边几门作业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排课也会考虑这些,但我对这边头几次作业的安排确实觉得相当的不错!作业穿插与作业量的设置,也非常恰当。公共课方面的授课方式不好说,我没在这边上过毛概邓论。
语言学家一直提倡一对一的学习语方式;然而大部分时候对着同一个人练口语,口音跟语言习惯又会被同化。小班上课跟大班上课两种授课方式肯定也是各有利弊的,您为两者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各门课都有各门课的规律,语言是需要说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说说,其他人一直听,那就不是学语言了,是讲座。
人是群体动物,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大小班授课就是个例子!小班人少,所以与老师的交流较多,但是因此被老师同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大班人多,所以被老师同化的机会相对变少;同时人多所以点子也多,可是好点子坏点子都多;大班授课还可能会有人掉队。不管怎么样,一言以蔽之,大班小班授课,各有利弊。
相信经过4个月的学习,您对谢尔丹的学校管理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在这方面,跟国内比起来,两者较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模式方面的区别,应该和整个国家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加拿大这个国家的法制观念很强,人人都很守法,所以人人都会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正因为人人都如此,学校管理就会有章可循,所以这边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人人都会遵守的基础上的。而国内,有些管理条文不是很具体,这些也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
我个人觉得在这方面很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对计算机的管理。SHERIDAN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账号,这个账号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在任意的一台电脑上,打开相同的文件,这个印象深刻。 、
AI个人作品欣赏:
http://vimeo.com/33929268
更多作品跟采访,请关注豆瓣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