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话
4月末的Tassie,阴雨渐频。周末的自习教室,空无一人。很喜欢这样的隔窗听雨,任思绪飞扬。转首间,飘洋过海来此已二月有余,生活无可抱怨,唯有偶尔牵肠挂肚。向往这样的生活已久,只是人生总难免取舍,化别离为鞭策。
今日听友人论及“崖山之后无中国”,孤陋寡闻如我,回家谷歌闻其详,若有所思。中华民族的命运故事不可不谓坎坷,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基本都已消失殆尽(某种层面上,不单单指“国家”之形式)。也许从军事战术的角度,也许从民族自尊心的角度,我们都可以对其指点一二,然而历史甚至更深远的角度,我们也许很难道尽其中命运数理、孰得孰失。唯,所能希望和努力实现一些美好的承袭,如那些美好的诗词曲赋。
苏轼《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来。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簇簇。
引用'国学网'(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wenxue/2180859.html) 的赏注:本词是苏轼采用香草美人手法,抒发不愿与官场上那些浮花浪蕊共伍,结果遭君贬官,空抱志负的情怀。
记得儿时读诗词,课本和老师教的最烂熟于心的鉴赏原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最不会写景就是单单写景,总要想到后面隐含的情感故事。长大一点后,开始读到很多人的批判,认为这种教法纯属误导,乃是用后人的观点加诸于原作者。并且有不少当代作家跳出来立正其谬。我倒觉得其实老师的方法也不无益处。当然诗词的作用不单单是作者抒发感情、寄予观点,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也是希望在读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某种共鸣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就是与古人横跨前年历史长河,执手相谈,寻找感情的共鸣以及心灵上有伴的安慰感。人生,很奇妙,有的人总难与周遭相融合,很多人也都有偶尔居于闹市而无限孤独的寂寥感。何苦深究对错,我们都需要更多一点安慰,来让生活不至于如此粗糙冷漠。
后人总有一种优越感,对于古人得失指手画脚。比如古人中优秀如苏轼者也难免困纠于伺君之仕途,而不见此君之昏庸,历史之发展趋势。可是,今日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依然困纠于名利高薪,前途钱途,彼此猜度只为你比我更多得到了领导或者老师的关注?谁也难以免俗,只要还在这个环境里营营谋生。而更多的你我,甚至都未能像苏轼一般,留下更多清名传送。不谓诗词,君之而谓何?
今日听友人论及“崖山之后无中国”,孤陋寡闻如我,回家谷歌闻其详,若有所思。中华民族的命运故事不可不谓坎坷,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基本都已消失殆尽(某种层面上,不单单指“国家”之形式)。也许从军事战术的角度,也许从民族自尊心的角度,我们都可以对其指点一二,然而历史甚至更深远的角度,我们也许很难道尽其中命运数理、孰得孰失。唯,所能希望和努力实现一些美好的承袭,如那些美好的诗词曲赋。
苏轼《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来。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簇簇。
引用'国学网'(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wenxue/2180859.html) 的赏注:本词是苏轼采用香草美人手法,抒发不愿与官场上那些浮花浪蕊共伍,结果遭君贬官,空抱志负的情怀。
记得儿时读诗词,课本和老师教的最烂熟于心的鉴赏原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最不会写景就是单单写景,总要想到后面隐含的情感故事。长大一点后,开始读到很多人的批判,认为这种教法纯属误导,乃是用后人的观点加诸于原作者。并且有不少当代作家跳出来立正其谬。我倒觉得其实老师的方法也不无益处。当然诗词的作用不单单是作者抒发感情、寄予观点,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也是希望在读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某种共鸣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就是与古人横跨前年历史长河,执手相谈,寻找感情的共鸣以及心灵上有伴的安慰感。人生,很奇妙,有的人总难与周遭相融合,很多人也都有偶尔居于闹市而无限孤独的寂寥感。何苦深究对错,我们都需要更多一点安慰,来让生活不至于如此粗糙冷漠。
后人总有一种优越感,对于古人得失指手画脚。比如古人中优秀如苏轼者也难免困纠于伺君之仕途,而不见此君之昏庸,历史之发展趋势。可是,今日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依然困纠于名利高薪,前途钱途,彼此猜度只为你比我更多得到了领导或者老师的关注?谁也难以免俗,只要还在这个环境里营营谋生。而更多的你我,甚至都未能像苏轼一般,留下更多清名传送。不谓诗词,君之而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