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十二月 - 2007年1月4日
晴朗伦敦
伦敦这个城市真的感觉好老啊。到处都是老房子。像我这么爱看老房子的人,第一次感到it’s too much。伦敦的马路很宽阔,好像美国的大马路。伦敦的星巴克很多,还有很多美国品牌。晚上在街道上漫步,大部分商店都开门,街上人很多。总体感觉是表面上它没有那么多欧洲的骄傲,没有那么懒。
路过Parliament的时候,看到有人进去,于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去看了看,嗬嗬,结果是个人都可以进去,只要过那个安检的东东。然后,去了里面那个House of Lord(上议院)去看在野党和执政党的辩论。只有三四个观众,包括我在内。估计都是听热闹去的。好像在讨论什么cheese industry。出来的时候,一个门卫和我聊天,问我能不能听懂,我说听不懂,除了cheese这个词。
爱死了classic understandable English accent,就好像Ralph Finnes,或者Colin Firth,很性感。这一季的desperate housewives,选了英国口音作为男主角。听英国人说英语,才觉得英语是一门欧洲语言,就好像法国人说法语,德国人说德语。仅仅是英国英语而已。结论是,美国英语让英语成为了universal language。当然,还有个原因,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之一。But still, I feel that English English is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American English.
大英博物馆里全部都是抢来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英国人自己的。埃及馆很棒,中国馆让我再次感叹唐人的伟大,越发对那个烂漫的时代充满向往。相比意大利,法国,古代的大不列颠大概是个没有什么艺术的国家吧?最近本人评价艺术古董的标准之一是,是否有深刻的时代痕迹。唐代的那些花瓶的经典所在就是,如果不告诉我它们的年代,我会以为是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伦敦塔,阴阴森森的,是有那么写中世纪城堡的味道。
在伦敦呆了四天,每天早上都下雨,但最后一天,阳光普照大地,映得白金汉宫前的维多利亚像闪闪发光。
“马德里不思议”
其实蔡依林这首歌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只是记得这个名字,就暂且“拿来主义”一下下吧。去西班牙的机票是同事们给的生日礼物,这里谢谢他们,虽然他们看不懂的……
马德里很像罗马。一个接一个的小广场,小雕像,喷水池;一个个古典华丽的建筑;游客多得很。
这里有两个不错的博物馆:Prado 和Thyssan (Thyssan有可能拼写错误,懒得查了 )。发现了一个叫Goya的西班牙画家,很喜欢他的画。他的画有两种风格。作为皇室的第一画家,他的画风明晰,用色干净柔美,贵气十足。他的另一种画风被称为Black paintings,那些画里面是扭曲痛苦的人物和色调。我对这样一个矛盾的拥有极端画风的人充满了好奇。很巧,那两天,马德里上映的一部电影就叫做“Goya”。
还有一个地方叫做Temple of Debod,是一个埃及人所建的庙,很有感觉。大概是曾经尼罗河泛滥,埃及人到西班牙暂作躲避,后来为了感谢西班牙人,他们建了这座庙。里面的石头都是从埃及运过来的。这个庙很原始。只是那天要赶飞机,又舍不得不看这座庙,匆匆忙忙的“到此一游”了一番。
在马德里时,觉得一个人的旅行孤单了。
伦敦这个城市真的感觉好老啊。到处都是老房子。像我这么爱看老房子的人,第一次感到it’s too much。伦敦的马路很宽阔,好像美国的大马路。伦敦的星巴克很多,还有很多美国品牌。晚上在街道上漫步,大部分商店都开门,街上人很多。总体感觉是表面上它没有那么多欧洲的骄傲,没有那么懒。
路过Parliament的时候,看到有人进去,于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去看了看,嗬嗬,结果是个人都可以进去,只要过那个安检的东东。然后,去了里面那个House of Lord(上议院)去看在野党和执政党的辩论。只有三四个观众,包括我在内。估计都是听热闹去的。好像在讨论什么cheese industry。出来的时候,一个门卫和我聊天,问我能不能听懂,我说听不懂,除了cheese这个词。
爱死了classic understandable English accent,就好像Ralph Finnes,或者Colin Firth,很性感。这一季的desperate housewives,选了英国口音作为男主角。听英国人说英语,才觉得英语是一门欧洲语言,就好像法国人说法语,德国人说德语。仅仅是英国英语而已。结论是,美国英语让英语成为了universal language。当然,还有个原因,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之一。But still, I feel that English English is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American English.
大英博物馆里全部都是抢来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英国人自己的。埃及馆很棒,中国馆让我再次感叹唐人的伟大,越发对那个烂漫的时代充满向往。相比意大利,法国,古代的大不列颠大概是个没有什么艺术的国家吧?最近本人评价艺术古董的标准之一是,是否有深刻的时代痕迹。唐代的那些花瓶的经典所在就是,如果不告诉我它们的年代,我会以为是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伦敦塔,阴阴森森的,是有那么写中世纪城堡的味道。
在伦敦呆了四天,每天早上都下雨,但最后一天,阳光普照大地,映得白金汉宫前的维多利亚像闪闪发光。
“马德里不思议”
其实蔡依林这首歌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只是记得这个名字,就暂且“拿来主义”一下下吧。去西班牙的机票是同事们给的生日礼物,这里谢谢他们,虽然他们看不懂的……
马德里很像罗马。一个接一个的小广场,小雕像,喷水池;一个个古典华丽的建筑;游客多得很。
这里有两个不错的博物馆:Prado 和Thyssan (Thyssan有可能拼写错误,懒得查了 )。发现了一个叫Goya的西班牙画家,很喜欢他的画。他的画有两种风格。作为皇室的第一画家,他的画风明晰,用色干净柔美,贵气十足。他的另一种画风被称为Black paintings,那些画里面是扭曲痛苦的人物和色调。我对这样一个矛盾的拥有极端画风的人充满了好奇。很巧,那两天,马德里上映的一部电影就叫做“Goya”。
还有一个地方叫做Temple of Debod,是一个埃及人所建的庙,很有感觉。大概是曾经尼罗河泛滥,埃及人到西班牙暂作躲避,后来为了感谢西班牙人,他们建了这座庙。里面的石头都是从埃及运过来的。这个庙很原始。只是那天要赶飞机,又舍不得不看这座庙,匆匆忙忙的“到此一游”了一番。
在马德里时,觉得一个人的旅行孤单了。